『為何要讓劍風雲前來此地。』
『因為我累了,想轉交責任。』
兵烽決的展開,是從岳雲深的離去為始。
將責任交棒給了劍風雲跟挹天愈。
而在劍風雲卸下天命傳承給月無缺後;挹天愈也將最後的責任交付與藐烽雲。
『留下來的人需要比死去的人,承擔更大的責任。』
兩個承接玉龍責任的人,以生命貫徹了這句話。
『從今以後,請你代替我成為他們的天,保護犴族。』
『請代我與劍謫仙,繼續守護蒼生安危。』
而接下他們生命的人,也勢必要用生命回應這句話。
兵烽決這檔戲,不管是文武戲乃至人物塑造,平均起來均屬上品。即便偶有失誤之處,亦是瑕不衍瑜。
但最令筆者欣賞的就是編劇在書寫時前後呼應的格式之工整漂亮,這個特色在過往永不間斷的on檔戲中可說絕無僅有。
因為這需要極長的時間去做整體籌劃跟謀思,絕非被永不結束的連載時限追趕時可以辦得到的。
霹靂安排編劇分組之功,可說在本檔得到了最大的成效。
另外筆者很欣賞就是這檔戲的人物人人緊扣角色特質的種種表現。
扣除掉角色特質就是反覆橫跳的鐘擺星人,每個人都緊扣著自己的核心價值去作出每一個抉擇。
挹天愈一生堅持『任何生命都不能被犧牲』。
劍風雲立誓今生『絕不再讓摯友親朋橫死眼前』。
他們皆用生命去實踐自己的核心價值。
極其精採的演出。
愈者的生命為何如此抉擇,在本檔已經具呈在觀眾眼前。
那麼筆者就來聊聊劍風雲的部分。
而劍風云為何堅持這樣的信念,則必須回溯到他在靖玄錄的生命歷程。
早在他義父攀玉趾身亡之時就已經種下前因了。
當義父死亡時,他悲痛欲絕,說得正是為:
『何死的是義父,不是我。』
而如師如友的天扇子死時,他的願望亦是:
『如果註定有會人犧牲,那我寧可那個人是我,不是小水仙,不是琴狐,不是鹿先生,不是我身邊的任何人--我不想再失去任何人了。』
知道他的過往,就可以完全明白,為何在他知道荒禘的目標是自己時,會放鬆地笑了出來。
太好了,這次,是我,只是我。
月無缺不懂他為何『無視自身脆弱,將守護他人作第一要務』。
反而是相人奇準的荒禘明白『劍風雲不會拋下任何人』。
即便去除猂玦的因素,得知所有情報以及通曉透徹人性的荒禘,也深知必須先殺死劍風雲。
死去的親友沒有任何意義,只有活著的才有作為誘餌的價值--因為活著的親友才會觸動劍風雲的PTSD。
死去的親友只會讓劍風雲更冷靜更成長而報復更甚,這個特質在天扇子死時便已成熟。
當時皇鱗拿天扇子以及母親的死亡去刺激風雲兒,風雲兒便已經能完全不為所動,更冷地屠殺對手。
若是知道月無缺已經死去,劍風雲只會立刻撤退回去盤點戰力後集成所有資源進行反擊。
因為他所在的位置不容他有任何鬆懈的餘地,他身旁有更多親友需要他的守護。
再痛苦的傷都只能吞忍繼續前進,因為他害怕任何軟弱都可能令自己保不住另一個親友。
所以荒禘才將猂族總體戰力投資在劍風雲身上--因為劍風雲才是他會感到害怕的對手。
『劍風雲,可惜,卻也可怕。
若非經這一路消耗,若非取回代天中的猂玦之力,禘只怕仍拿不下你。
先殺你,果然是正確的選擇。』
而荒禘能夠在劍風雲已經經歷叛鱗跟後戎的背叛後,仍能打動劍風雲與之協商合作。
除了本身求和姿態夠軟演技精湛話術了得外,亦是天運--
因為因為疼愛劍風雲的奶娘就是改過向善的九大惡人之一,南域第一毒者。
因此劍風雲對勇於承認自身錯誤尋求改過之機的荒禘會態度和緩,且認真考慮與之和談的可行性。
攀玉旨當年若沒給毒寡婦機會,風雲兒就不會有疼愛她的奶娘。
每個惡人在他眼中都不只是惡人,而是有可能成為像奶娘一樣,疼愛某個孩子的人。
所以他會想族群共存,所以他會顧惜相反立場的人。
不是因為天真,而是因為他有得過曾是惡人的人,全心付出的愛。
而荒禘其實,也真的是如此。
他不只是為惡的猂族,也是個真心愛子以及族群的猂界守。
即便手段殘酷,但那是他眼中達成大義的方式。
其實很明顯看得出來,藐烽雲在奪取荒禘得到對方記憶後,對荒禘的態度比起先前好上非常之多。
在知道了荒禘的真心後,他亦同理了荒禘的選擇跟心情,達成荒禘的遺願。
而荒禘也才能放心交託無悔而去。
這檔三個主要離去的人物,玄魁、劍風雲、荒禘,都完美地實踐了自己生命的意義,堅守自己的價值,託付責任後無悔離去。
真是極好、極美的故事。
一個由玉龍的離去開始的故事,而最終也以幾位要角的離去,結束這段故事,並開啟新的故事。
由留下之人譜寫的故事。
在深寰地宇的盡頭,在九天之上的靖玄,各自展開--
彷彿可以聽到玄魁的低喃、風雲的低語、荒禘的輕笑:
『接下來,就是你們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