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發類效果是遊戲王里比較難理解的一類效果。我在開始玩DL之後看到這篇規則整理:
覺得受益匪淺。
而在跟其他人討論時我也感覺到這裡的用語與官方用語似乎有所不同。比如有人認為魔陷效果不能稱「誘發」;所有二速怪效都是「誘發即時」,自由時點是誘發即時的一種形式。
我個人覺得這部分的官方用語跟日常用語習慣不同,自己更習慣用上文的這種用語思考。其實用語跟官方是否一致並不重要,只要自洽並且能在實戰中正確應對即可。
(官方的規則本身也是先有框架,隨著效果種類和召喚法的增加而不斷打補丁的過程。跳出官方的框架,用新的方式去理解,可能能以較少的條文和例外記下規則和效果文。而且我推測進程也會用比較簡單的寫法。)
上面網頁的文章非常長,裡面很多卡片的例子在DL沒有。我作為從DL開始玩遊戲王的玩家也不知道。本文會整理我自己對各類效果發動時機的理解,重點在誘發類。結合自己在DL的實踐和用DL的卡池表述。
本文在必要時會用英語效果文來作更清楚的闡述。參考本人另一篇文章:
本理解體系認為效果的發動時機有四種:
起動、誘發、誘發即時、自由時點。
怪獸和魔法陷阱都可以有這四類效果。其中誘發和誘發即時統稱誘發類。(單獨「誘發」一詞指狹義誘發。)
並且有一些重要模擬:
怪獸原本沒有「卡的發動」。但「召喚之際」(would be Summoned)可模擬(要)發動,「召喚成功」(Summoned)可模擬發動成功。
攻擊宣言和傷害計算時本身並不是效果發動。「連鎖攻擊宣言發動XXX」原本不是規範說法。但同樣可以模擬成效果發動。
用這個模擬說明哪些召喚可以被神宣。
不以卡發動效果來特殊召喚的各種召喚可以康,以卡發動效果來特殊召喚的不能康。加速同步等以效果先準備素材再規則特召的例外。
因為卡的效果入連鎖的話,連鎖處理完之前不能插入連鎖。入連鎖的召喚在召喚之際(would be Summoned)還未處理完,還不能插入連鎖,要到召喚成功才能進行下一步。
模擬魔陷的情況就是魔陷的自身發動和以別的卡的效果發動。直接發動場地魔法可以被神攝康,以潛海急襲、摯愛英雄效果發動的場地魔法就不能被中途插入康。這跟康召喚是類似的。
誘發效果和誘發即時效果的區別
誘發效果在前一個連鎖串處理完/攻擊宣言時/傷害計算時/戰鬥破壞時等時機發動。
誘發即時效果是直接對應誘因的發動連鎖發動。
具體怎麼區分一個效果是誘發還是誘發即時?
首先,一個效果不會既是誘發,又是誘發即時。只能是其中一個。
誘因明顯只能在發動中達成時,這個效果是誘發即時。
如「召喚之際」(would be Summoned),「被效果取對象」(is activated that targets),would be XXX, is activated that would XXX(關鍵詞would)。
誘因明顯只能在效果處理或戰鬥後,如破壞(is destroyed),還有召喚(Summoned),這樣對應的效果是誘發。
但也有一些誘因,在效果發動中作為cost或效果處理都很常見,如除外,還有釋放(cost遠多於處理)、送墓等。這類會被統一處理成誘發。如果在cost中達成條件,也要到這串連鎖處理完後才能發動。
對would be activated康發動必定是誘發即時。但還有一種難判斷的例子:is activated。
魔導杖:During your opponent’s turn, if you activate a Spell/Trap Card or effect while this card is in your GY (except during the Damage Step): You can Tribute 1 Spellcaster monster; add this card to your hand.
混沌魔術師:Once per turn, when a Spell/Trap Card or effect is activated (Quick Effect): You can target 1 card on the field; destroy it.
可以理解成一個效果要發動時有兩個小的時點,先有would be activated(is activated that would是同理),看是否要康發動,如果沒有,就視為已發動。而對應發動(is activated)還可以有誘發類效果。
只康效果而不康發動的誘發即時,對應的誘因也會寫成is activated。
這種情況,對怪獸來說,需要看效果文中是否有Quick Effect的字樣,有的話就是誘發即時,對誘因連鎖發動。沒有Quick Effect的話就是誘發,在上一條連鎖處理完後才能發動。
(我很長時間以來以為魔導杖的效果是被魔導陣誘發的,後來才明白,其實是被導航誘發的。)
混沌魔術師的效果類似「誤傷隊友」,直接對應誘因的誘發即時,但不是康,而且做別的事,所以對應的是is activated。
從戰術的角度,誘發即時類可以分為反制類(康發動would和康效果is)和誤傷類(is)。(誤傷隊友這張卡太典型了。)
總結下來,按效果發動時機區分效果種類
起動:怪獸的通常召喚和規則特召,主階自己有主動權才能發動的各種怪效,通常、儀式、裝備、場地、永續魔法。後三種魔法卡會留場,這裡是指把卡發動時。
誘發:無底、同路人,怪的墓地、除外遺言,各種栗子球手坑。
誘發即時:星光大道、混沌魔術師炸卡、誤傷隊友、紫炎康魔陷。
自由時點:狡猾、古遺物聖槍防除外、DD烏鴉叼墓地。
(喬和青眼少女既能被攻擊誘發也能被效果指定誘發,待測。)
一些類似又不同的例子:
守護者之力裝上去的動作是起動,攻宣時增加計數的效果是誘發必發。
重力炮裝上去的動作是起動,每回合加攻的效果也是起動。
檸晶自炸後的效果是誘發。
星塵龍對應玫瑰龍「要」炸場的效果是誘發即時。
起動效果是一速,自由時點是二速。反制陷阱只有誘發即時效果,速度都是三速。除反制陷阱外的誘發即時效果是二速。而誘發效果有一速和二速。
並且怪獸也有二速的誘發,陷阱卡也有一速的誘發。
先看下面兩組圖:



———————分割線———————




1. 我方場上有兩隻霍普,對方場上有神攝。我方發動一隻霍普效果後,立即連鎖另一隻,卡掉神攝的時點。
2. 我方有分斷、骨豬和栗子小球,分斷後可以連鎖栗子小球,再連鎖骨豬?
這是兩個原因共同造成的(詳情見開頭的參考文獻):
1. 場上表側的怪獸誘發效果是一速,手牌非公開信息的怪獸誘發效果是二速。文獻里沒有說墓地和除外區的公開信息。我的推測是:因卡自身狀態在墓地和除外區的誘發是一速,因別的卡誘發的墓地、除外效果是二速。
2. 在一系列誘發按規定順序排完後,才開始優先權的輪流轉移。
回合玩家的一速必發誘發
非回合玩家的一速必發誘發
回合玩家公開情報的一速選發誘發
非回合玩家公開情報的一速選發誘發
回合玩家的二速必發誘發即時
非回合玩家的二速必發誘發即時
(DL好像還沒有後兩類。)
這之後,自由時點、二速誘發和二速誘發即時可以互相連鎖。誘發即時沒直接連鎖上誘因就會錯過時點。
雖然霍普和栗子小球都是在攻宣時點誘發的,但霍普是場上公開信息,要兩隻霍普的一速誘發全部詢問完後才輪到神攝的機會。
手牌非公開信息的栗子小球是二速,因此可以連鎖在陷阱卡後。反之,兩隻小球不能卡掉神攝,在第一隻小球後優先權就輪到對方。


再仔細看上面的局部畫面,注意到什麼細節了嗎?
在DL里,優先權輪流轉移之前的連鎖是機排而不是自排的。我在準備這篇文章時發現,只要畫面是「彈窗式」大字詢問是否發動的,就是機排的選發部分,按DL的卡池都是一速。(必發直接就發動了,如果要指定等就直接問指定什麼。)其他二速以上效果但進入優先權輪流轉移流程里的,是以選卡的方式詢問。
下面再看看這張卡:玄化次元。
玄化次元有兩個誘發效果,分別在對方特殊召喚怪獸時和我方玄化卡被除外時。





從圖中的狀況來看,1效被處理成二速,而2效被處理成一速,為什麼有這種區別呢?
我的理解是,2效的前提是這張卡已經表側在場,必定是公開信息,所以是一速。
1效可以在表側在場時發動,也可以在蓋著的狀態打開後立即使用。這種公開和非公開狀態都能用的誘發,在DL被處理成二速。(我不確定實卡是否也是這樣。)
(補充:玄化次元的1效可以連鎖在無底之後,這說明這個效果是誘發,不是誘發即時。非對稱玄化1效除外後先處理抽卡再誘發2效,也說明是誘發不是誘發即時。)
雖然永續魔法的誘發一定是一速,永續陷阱的誘發可能是一速或二速。
以上是我自己在DL觀察到的各種「判例」和自己的理解,不同話題間也沒有很好的承上啟下,也不知道結尾總結什麼。歡迎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