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遊戲王 系列

【心得】在美國玩遊戲王 Yu-Gi-Oh! 的一點小心得

大家好,這陣子在整理照片時看到去年在美國打牌時的一些照片,有感而發,因此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美國打牌的一點心得。

首先,本人只能算是業餘程度的牌友,小學買過無印的海馬牌組,不懂規則的跟朋友之間亂玩 (把解除魔法和拆陷阱拿來當反制那種),之後有好一陣子沒碰遊戲王,不過由於青眼白龍真的太經典,直到高中還有特地把她放在錢包里當護身符。
大學有幸去美國留學,第一次體會到自由的感受,過得有點揮霍,當初在便利商店看到 5D 新出的卡包,覺得有趣就買了,不料一抽,就抽中以前從來沒見過的白卡:黑牛龍。
這邊要講一下,英文版的 “二重怪獸” 是 “Gemini Monster”
而 Gemini 又有雙子座的意思,本人剛好也是雙子座,當初看這張牌真的是越看越喜歡,於是與遊戲王長期脫節的我,便開始查起各種新卡、也看起 5D 動畫 (真的超好看)、也因此再次學習起新規則、去卡店參觀、交流。每年放假回台灣的時候,也拜訪在台灣的牌友以及卡店,因此當初是台美兩地都有參與,也在其中觀察到兩者各自的特色,這點之後會講。
時光飛逝,現在我已完成學業,回台成為社會人士,也在 Xyz 超量發行不久以後退坑,不過由於興趣,還是會用手機的 Duel Links 玩玩牌打發時間。
去年夏天有幸去美國東岸的動漫同人展參觀…好啦就是傳說中的彩虹小馬友情就是魔法 BronyCon 2019 啦,沒錯我也是小馬迷 xd 由於已經是最後一屆的 BronyCon 了,所以想說一定要參觀。你可能會好奇,一個小馬同人展跟遊戲王有什麼關係呢?
美國其實各大同人展都是在巨大的五星級飯店裡面舉行,而且會開放許多的房間或是會議廳供大家使用,只要是跟 ACG 相關的,幾乎都有活動場所;電玩體驗館、桌游交流館、卡拉OK、貴賓講座等等,也提供想要當作講師的人,不管是 Youtuber、資深玩家等等,都可以申請報名,於台上分享自己的經驗。而桌游館更是開放一整天,讓大家打牌、交流,也有商販在販售卡片。
當時帶了不少美英卡片回到台灣,很多卡片卻都沒再拿來使用,美英卡再加上是舊卡,在台灣也不太好販賣,所以我就趁這次的機會想把卡片給清掉。怎麼清掉呢?我學習了之前去過幾個美國動漫展所見過的許多人使用的方式:那就是通通免費歡樂送!
這裡必須說一下,美國人在 “同樂” 這塊玩起來是毫無保留的,甚至是有點到瘋狂的地步,之前的同人展裡面,我們四個朋友三個人有任天堂主機3DS其中一位沒有,結果我另一位朋友就衝去買了一台二手的送他讓我們四個人可以一起當場玩大亂斗…超猛! XD
我的牌堆也起作用了!不久越來越多人前來取卡、交流。有些人還說因為我的卡他想回坑了 xD (Konami我的傭金呢) 看到有些人拿起自己用不到的舊卡,說這張是好卡,也是滿感動的。(遊星老師您看到了嗎?)
在卡牌交流館當然也少不了打牌~不過我用的是已經很老舊的龍族強攻以及二重植物了,是要怎麼跟現代的主流牌組抗衡呢?這裡其實也突顯了台美兩地很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美國的主流牌組出線的機率比台灣少很多,因此在我當初畢業快要離開美國、超量當道的時代,還是能看到甜點、VWXYZ、植物、黑魔導 (那時候還沒有陣) 等等各式的牌組。當然很多決鬥者還是會帶副主留在身上就是,不過即使是一般卡店的比賽,還是能看到很明顯是受到動畫啟發,用自己喜歡的牌免強組出來的牌組在打。
以下是我被虐的照片 xd


(對方不知道鋼核龍的效果 有壓制一下 開勛)
最後一張是一位放假的美軍跟朋友逛過來,說他小時候看過卡通以後就沒再碰遊戲王了,於是我借他自己的牌組跟他決鬥,雙方都玩得很愉快!
我在 BronyCon 2019 不只是把自己用不到的卡片有效的利用了,更是再次的體驗到了打牌的樂趣,受益良多。以下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在美國打牌和在台灣的一些不同要點:
1. 語言
其實這個比較像是附加價值,不過我還是想提一下,就像是之前講的二/雙重怪獸由於翻成了 “Gemini 雙子座” ,所以也給了我不同的遊戲體驗。還有像是 “黑羽 Black Feather” 美英版是稱呼為 “黑翼 Black Wing”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黑羽太饒舌 xd ,以及 “Counter” 同時可以是反擊陷阱的 “反擊” 或是魔力指示物/計數器的 “計數器” (count 本身有數數字的意思)。懂這些東西有時候看 Duel Links 的任務就會知道哪裡出錯了。
2. 牌組多樣性
在美國的卡店打牌,甚至是參加店家賽,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牌組;當然主流的牌組一定會有,不過同時也能看到二線、三線,甚至玩家本身也還在摸索中的牌組。在超量當道的時代,我有過跟一位用黑魔導的決鬥者打 (還沒有陣),結果讓我成功叫出毒蛇神 xd (用那牌組我也很鬧)。事後跟他聊天也了解到他還在探索中,也送他了張阿嬤加減用,對方也很高興的收下,加入牌組中。還有見到過金髮碧眼的小蘿莉用純植物牌組去打…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十六夜秋的影響呢?
但也不可否認的是,其實這也代表著美國的競爭較不激烈、鑽研牌組技巧的效率與執著較差。如果說是想當正式選手、進入大比賽的話,台灣那要求極致、去蕪存菁的環境,其實會比較適合想要爬上頂點的玩家。(因為美國很多牌組真的不強 xd…)
3. 同樂氣氛
這個就比較有趣了。在台灣我個人是有跟熟識的牌友們一起交流、打牌、玩 Game,也相處得很愉快。不過如果是跟不認識的人在卡店裡面想要交流或是打牌的話,對方通常是比較冷漠一些,對方也比較在乎輸贏,不過這也回到了上面提的台灣對於鑽研牌技的要求較高。當然還是有遇到願意一起聊天的玩家,但是佔少數。
反觀美國的話,雖然也有難以搭上話題的玩家,但是大部分人即使是第一天見面,也很容易跟對方聊起來;聊自己今天的抽卡經驗、聊最新的動畫、聊你是不是要gg了有稻草人或鐘擺嗎之類的 xD 或許就是因為大部分美國玩家的確沒有特別鑽研牌技、用非主流的牌組也無所謂,所以在決鬥是比較鬆懈,也比較願意閑話家常吧?
(以上沒有對錯,台美兩邊的遊戲王環境皆有各自的優缺點,就看大家怎麼取捨)
回台灣之後,雖然我還是有留兩個能玩的牌組,不過基本上已經很少去碰遊戲王了,希望大家不管在哪裡都能享受打牌的樂趣!以上是本人在美國打牌的個人經驗,謝謝收看!

本文來自網路,不代表3樓貓立場,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3loumao.org/8182.html?variant=zh-tw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