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幸運地第一次推理的時候就選到good end,大概是認真看故事而得到的收穫。
不過在good end時M教授居然說了另外兩個結局。一開始我看到的時候嘴裡爆出「oh shxt」。之後再想起來時,也挺合理,否則不能更突顯M教授的惡毒。


「電」明顯改變人們的生活,也是肉眼能見的,如果以邏輯推論,的確不會相信以往流傳的鬼神論。
最初的萬聖節也是鬼神論,只是現今人民認為這是玩樂的日子,似乎忘了當初萬聖節的由因。

M教授的M就是Moriarty莫里亞蒂教授,是福爾摩斯中公認的第一大反派,被稱為「犯罪界的拿破崙」,和活動中「犯罪界的皇帝」不謀而合;莫里亞蒂於度倫大學任職數學教授期間寫下論文《小行星力學》,與活動中歌劇明星想找教授簽名手上的《小行星力學》同樣不謀而合。
我看到M這個字的時候突然想起以前好像看過的東西。
偵探的外觀「最後致意」,經過我在網上查找後,有著和1917年福爾摩斯系列第四本短篇小說集一樣的名字《最後致意》。
萊辛巴赫大樓,令我想起萊辛巴赫瀑布,福爾摩斯和莫里亞蒂教授的最後決戰,一起墮崖而死。X年前老爹曾叫我一起去看親戚收藏的電影「最後一案」。我的部份記憶突然出現了,當時我不懂英文,邊看時邊問親屬,他們在做甚麼。還好他們沒覺得我很煩
以前小時候有點看不懂,就沒其他處理方法嗎?為何要令華生傷心?但年紀大了就有另一種想法。對我而言,這一刻已是福爾摩斯的最好結局,後面再出來的篇章純粹是因為讀者們強烈不滿,作者才繼續延續故事,所以由這一刻之後發展的故事,我已經沒看下去了。
怎麼說呢,例如一幅畫,如果作者認為畫到某一刻已經呈現出最好的意境,那麼之後再畫的就是所謂的畫蛇添足,令本來一幅完美的畫都淪落成一幅普通的畫。那麼我又為何要花時間看一幅普通的畫呢?
如果再拿一個現實例子來說,動畫「棋魂」直到75集已經是最好的結局,後面其他篇章就是多餘的。
回到正題
一開始沒久就看到華生軍官了,福爾摩斯內的華生應該是前陸軍軍醫和男人,活動中的軍官用了女人賽蕾娜。
我印象中的福爾摩斯,每次一大堆描述,放在前面的大多是掩眼法,越不令人注意的才越是真正的線索。
一開始軍官介紹其他人物時我沒感覺,當偵探與瘋子科學家對話時,令我想起倫敦東區白教堂的開膛手傑克。


他們一見面就以武會「友」了,就像我每次遇到非常要好的朋友時,並不是以正常方式打招呼,而是說:
「你居然還沒死?」
「要死的話也是你比我先死啦」
我是香港人,如果翻譯為廣東話:
「仲未死呀你?」
「你死我都未死啦」

看到這句話時,突然發現智商果然沒下限的。

在這裡我就覺得這些聲音不是普通聲音,但只能繼續往後看。

當教授死去後突然跑出一堆黑煙,明顯彼此有關係的。
然後就是找線索的時間,以及一連串的好東西






有網友曾說過「醫生朋友」指的是蘭芳特外觀「純白的心意」。


這裡有錯字,應該是慶「幸」才對。現實生活中我的心靈世界已經歐打了無數人。
但最後得出一個結論:專註自己的人生就好,外面的大多是噪音而已,別跟他們浪費時間。


這裡大概猜到為何要用海恩飾演歌劇明星了。

在黑教堂時女僕曾摸過章魚觸手,估計是為了normal end埋下伏筆。


這時神秘學學者已經走進黑煙,估計是為之後的bug埋下伏筆。



旁白特別用了「意外的發現」形容黑煙侵蝕街道的過程,女僕也形容就像把電力奪走了一樣,我看故事時特別注意這件事情。

福爾摩斯的寓所及偵探事務所地址就是221B baker street,baker的翻譯就是麵包。

然後埋伏了的bug就在這時出現了。

我之前有一篇文章就是找了這個錯處。神秘學學者已經跑進黑煙了,沒可能還在這時候出現在大樓內。

醫生朋友養的狗,大概就是蘭芳特外觀純白的心意中可以溜/騎的狗。


市民的反應就像催促偵探儘快下決定一樣,但通常越快下的決定越容易出錯,這些人明顯是教授的棋子。
劇透時間

選A的話就進入bad end,選B就繼續推理。
如果選A bad end,偵探以明星假扮女人被教授識破並威脅自己為由,證明明星有能力、有動機、有意圖殺死教授,但始終沒實質證據指控他,慘被「無知者將獲得恩賜」的瘋癲市民刺菊花而死。但因為抓錯兇手,違反了「找出兇手吧,否則黎明永遠不會到來」以及「找出兇手吧,否則所有人都將陪葬」,所以整個工業之都被黑煙淹沒。
那時候我選擇了B,之前到訪明星家中時偵探的心理回憶已經說了書本有他的香水味,證明了他就是書本的主人,但即使如此也不能說他一定是兇手,還是要講邏輯的。而且書頁褶皺方向是相反的,正常用利器插書不會造成這種情況。兩者之間,B更有嫌疑。

選A的話就進入good end,選B就進入normal end。
如果選B normal end,偵探推理出教授死於自殺,以及目的是想嫁禍於他人,但因為偵探想了解教授為何要自殺(求知),「求知者亦投入懷抱」,當他讀神秘、古老的邪惡儀式詩句的時候會陷入慢慢瘋狂,就像學者一樣,軍官立即打醒他,然後推理完畢後把教授掉到黑煙里,令黑煙散去,做到了「找出兇手吧,否則黎明永遠不會到來」以及「奉上祭品吧,否則黎明永遠不會到來」。
但推理時他忘了一旦「獻出犠牲者的肉體,兇手將得到恩賜」,所以女僕突然消失,然後「滅盡犠牲者的靈魂,苦難還會延續」,出現的怪物其實就是大樓內的市民和其他場上配角,因為他們的靈魂被滅盡了,成為怪物繼續受盡苦難。觸手女僕的突然閃現和「……啊……啊……」令軍官陷入瘋癲以及令我產生含有顏色的幻想。
最後「三個長滿觸手的恐怖怪物」就是指他們偵探三人組。
我在此宣布粉毛和基扎這兩位有觸手外觀的角色是一對cp,波波給我死開,不接受反駁!
那麼,維拉和賽蕾娜的觸手外觀呢?
那時候我選擇了A,首先偵探在找到筆記後,已經翻閱了內容,而指揮官(玩家)已可以翻閱筆記的詩句,那就證明偵探和玩家早就知道內容,所以再翻閱的話沒太大意義。而且偵探那句「也許還有甚麼重要的信息被漏掉了」令我想起黑煙奪去電力,所以我認為更直得思考「停電」。
這印證了詩句中的「奪走」,再推理下就證明了兇手是女僕。
這裡要特別解釋一下,教授有目的性自殺,在人們的想法,的確教授自己是兇手,但如果要追溯死亡來源,的確是女僕修複電路時造成教授死亡。
偵探已經在「但在那之前」找出了兇手女僕,所以沒導致「否則所有人都將陪葬」;兇手女僕是活生生的,以及偵探沒打算把她當作祭品,顯然不能觸及「獻出犠牲者的肉體」的條件。
所以觸手皇帝就出現了,說偵探已經中了他的奸計,這裡我大膽推測,詩句有一句話應該被隱藏了,大意是「奉上祭品吧,否則開啟道路的它將會回到這個世界」,但這估計只有教授本人才知道了。
可惜觸手皇帝的一句話暴露了它的弱點。

大意是,只要有電力,就不必再敬畏神。
偵探經過一輪被蹂躪,以及找到制勝關鍵後,終於能跟它同歸於盡了。



「如果能保證毀滅你,那麼,為了社會的利益,即使和你同歸於盡,我也心甘情願」,這是福爾摩斯對莫里蒂亞教授說的話。
最後就是軍官華生和其他市民對偵探的悼念。

最後就是我對筆記的描述:
「犠牲者教授已經出現,神的道路被教授開啟」
「黑煙蔓延,將霧之城的市民帶入這個世界」
「無知的市民將陷入癲狂,求知者諸如神秘學學者亦投入癲狂的懷抱」
「殺死教授的電將被黑煙奪走,被黑煙奪走的電終將殺死教授」
「當下次朝陽升起,霧之城將獲得新生」
「這是最後之夜,這是最後之夜」
「找出兇手女僕吧,否則黎明永遠不會到來」
「奉上祭品女僕吧,否則黎明永遠不會到來」
「獻出犠牲者教授的肉體,兇手女僕將陷入癲狂」
「滅盡犠牲者也就是其他市民的靈魂,人世間的苦難還會延續」
「但在那之前」
「找出兇手女僕吧,否則所有人都將陪葬」
「找出兇手女僕吧,否則所有人都將陪葬」
還有我認為有被教授隱藏的一句話
「奉上祭品(女僕)吧,否則開啟道路的它(教授)將會回到這個世界」
……pjestbt……esnpen……(樓主已陷入癲狂,不久會成為第五位觸手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