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也剛玩完了,剛好看到了許多評論,我覺得比較少人討論世界觀的議題。
先從大架構來聊起,這次的軒轅劍柒環繞的主題是戰爭、墨家、理軍、妖魔、黑火。
主要我想要討論的議題是戰爭、墨家、理軍、綠林軍、以及關於有爭議的水壩閘道問題。
戰爭
在遊戲設置上,將王莽與綠林軍融入到遊戲中,這邊來普科一下。
王莽,在歷史上普遍為負面的評價,常被稱為「偽君子」、「逆臣賊子」
綠林軍,在歷史上是一群饑民所組成,在歷史的角度來看,就是一群黑道集團轉為白道。
在這種混亂的時代,死人是很常見的一件事情,在與許多NPC的對話中也可以驗證。
在遊戲中又有多少的角色前一刻是活著的,下一刻就死了呢?
而在劇情中看來,西漢的王莽,以及綠林軍都是半斤八兩的。
我想有些人不服,為何我說半斤八兩吧?
我們先來說說在軒轅劍中,西漢理軍的莫煌,你可以說他是冷血的殺人兇手,即使是家人,他也會有如機器人一般判斷得失而做出大利之事。
(左方有100個陌生人,右方有99個親人,你只能救其中一方,請問你的選擇是?)
(左方有100個陌生人,右方有99個親人,你只能救其中一方,請問你的選擇是?)
很明白的,莫煌會選擇救左方的人,因為這對他來說是大利。
關於對他來說痛不痛苦,那又是另一回事情。
必且在劇情中,在鬼古遺迹的理軍,也是在協助平民處理妖魔問題的,在毀壞的殘破的理軍設備中,沒有任何的疏元器,所以他們這群理軍明顯的真的是來幫助平民的。
扯遠了,再來說說關於綠林軍吧!
關於劇情中的聖公,其實就是劉玄,東漢的劉玄字聖公,所以才會大家叫他聖公將軍。
對遊戲設置來說,聖公是個心眼小且將平民視為道具的人物,那麼我反問一下,這樣子的人,如果是皇帝,那麼對平民來說會是一個多麼可怕的事情?
所以我才會說,對我來說,他們就是半斤八兩罷了。
墨家
在遊戲中的墨家,其實已經跟歷史差異非常大了,我就不特別敘述關於墨家的部分
而從紅兒的對話中清楚地知道,分為兩派
1.善用其術造福百姓
2.隱蔽其術以防濫用
而以造福百姓一派中,以莫煌為首,而對他來說,造福百姓要以大利的角度來進行思考,不能感情用事。
而在隱蔽其術以防濫用的流派,已經被莫煌以大利的名義所殘殺,並且在遊戲中也沒有過多的著墨,在另一派的部分就不多家以敘述。
另外一提,在紅兒被莫煌挾持的爭論中可以明顯地看到莫煌並非冷血,而是逼著自己必須如此,明顯看出許多事情上也十分痛苦,但莫煌都以大利的角度來抹煞情感。
另外一件事情可以證明莫煌與墨家很有情感的部分,那就是莫煌在挾持紅兒時說出這段話:
莫煌:我所做的一切,都謹守墨者的本分,為所當為。
莫煌:我,始終謹遵師父的教誨。
褚紅:哦?大父教你殺害同門了嗎?大父教你用機關術殺人了嗎?
莫煌:還不是那可笑的機關術禁令,否則,何須至此!
(這段劇情我覺得臉部表情表演得不錯)
水壩閘道
有些人會覺得這樣子做,根本不像是太史昭的行為。
那麼我們談談關於太史昭的設置吧,我們先從太史昭的部分性格談起。
1.從起頭幫助綠林軍開始,就判定他是個熱血青年。
2.在他心裡中就認定了綠林軍是好人(幫助平民抵擋妖魔),理軍是壞人(殺父母之仇)。
3.湘兒勝於一切。
4.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是真理。
那麼開始推理吧,起頭為了軒轅劍,麻煩劉秀協助,同時幫助劉秀嘗試破壞元靈炮。
前往戰場後,當發現使用水壩潰堤可以讓王莽軍、理軍會於一旦時,發現太史昭非常的果斷運行這件事情,這其中是否有殺父母的私仇在裡面呢?(不得而知)
而在劇情對話中
當寇言問太史昭:你到底想要甚麼?為什麼?
太史昭肯定的回答:我只想要平靜安穩的生活,和我的家人一起。
開始推論吧!請問如果一方潰敗(還是仇人方),還可以報仇,未來戰爭變少的同時,可以平穩生活,犧牲的還非自己認識的人,這麼多的利於自己的事情,你是否會願意干呢?
這個議題其時很深遠,同時呼應到了,理軍與太史昭的理念完全不同,不也同時是前面關於莫煌與紅兒的議題嗎?其實這款遊戲讓我發現,許多的事情都圍繞在這個環節上。
大義?大利?私情?小利?
其時也在反問玩家一件事情吧
如果殺父母之仇要報,必須殺死無辜之人才可以報仇,你是否願意?
願意?那麼你選擇的是小利,不願意你是選擇大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