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媚宅」和反套路,一部不普通戀愛喜劇是如何育成的?

終於在bilibili補完了《路人女主的養成方法》的最終章,當劇情走向尾聲,我長出了一口氣,這部作品以這樣的結尾畫上句號並不難預料,但終究是心裡一塊石頭落了地。
在瀏覽對於這三部作品(即《路人女主的養成方法》、《路人女主的養成方法♭》和劇場版《路人女主的養成方法 Fine》,以下簡稱《路人女主》)的評論的之後,大概沒有哪個像下面這位朋友的評論這樣深得我心:
就我自身的感覺而言,這部作品基本上已經是媚宅(男)後宮向ACG作品題材的巔峰形態(窮途末路)了。因為,它成立的基礎就是創建在對於其自身的題材(即後宮向作品)的解構之上的。

「媚宅」:不穩定的三角戀與萌屬性集合

這部動畫無疑是「媚宅(男)」的,這種感覺的鏡頭充斥了整部動畫作品。以劇場版中的餐館的場景為例,餐桌兩側分別坐著兩男兩女。但在後續的鏡頭中,就很明顯地給了女性一側的腿部特寫。且是在角色澤村·史賓瑟·英梨梨和霞之丘詩羽都穿裙子的情況下。這種鏡頭在各種意義上都在表達著一種男性的意識[1],即使這種鏡頭或許是創作者無意為之。當然,在本作中,角色霞之丘詩羽的黑絲本身就是其萌屬性標籤之一。

在這種意義上,本作以及類似的後宮作品,在本質上就是「特供」男性的文化產品。這種提醒完完全全來自我個人的一次經歷,在一次尷尬的對話中,我竟然發現和對面同屬宅友的女生竟然完全沒有共同話題。因為雖然同樣是看動畫,但觀看的傾向完全不同,這很大程度上與作品所帶有的性別傾向有關[2]
這個問題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涉及到了這種作品類型的核心——「後宮」。想要鑒別一部動畫是否是「後宮向動畫」,一個很簡單的方式,就是看觀眾能否接受作品中在戀愛競爭中失敗的女角色在不久後的人生中會遇見一個更好的男生。
渡航老賊喪天良,我與糰子共存亡!

是的,關鍵就是看你能不能接受糰子在放棄大老師之後再遇到更好的戀情。一個在作品中被塑造得十分美好的女孩子,你怎麼忍心讓她始終只為了一個已經錯過的男生而困擾呢?而「後宮」的本質就是將其他的可能性完全抹殺,使得二選一變為唯一可能,而讓人忽略了戀愛本身往往是雙向挑選的產物,不過這種挑選當然也充滿了對現實的妥協,並不如文藝作品中所慣常描繪的那樣浪漫。
與慣常所知不同是,人際交往中的三角關係並不穩定[3]。在二人交往中,群體形成。但這個群體中的兩個成員關係密切,且這種關係具有排他性。原因在於,這個群體之所以能夠維繫,是因為這個群體中每個人的努力。任何一方在議價時必須考量自身行為,因為如果議價促使對方直接放棄這段關係,會直接使得這個群體不覆存在。這完全是由群體的結構決定的。而三人群體的結構的問題就在於,其中某一成員都可以聯合另一成員面對最後一名成員進行議價。如果最後一名成員不接受,他只是退出了這個群體,但這個群體本身依然存在。因而,在《白色圖庫2》的動畫中,雪菜在已經和春希交往的前提下,依然想要維持和冬馬的友誼,這個議價被冬馬接受了,在它對冬馬並不友好的情況下。而反過來,當冬馬和春希相互袒露心跡的時候,共度一夜之後,雪菜同樣對這種情況無可奈何。正因如此,三角關係的不穩定性並不在於三人群體更容易崩潰,而在於它最後常常變成兩人群體[4]
所以問題並不在一夫一妻制。

在「後宮」的框架下,三角關係凸顯出的正是將女性角色被束縛這一特徵。因為只有二選一是可能的,而且在男性視角下,三人之間關係的可能性也被理所當然地限制在了男主對女生選擇的二選一上,卻忽略了兩位女生其實還有著更多的可能。比如對於冬馬和雪菜這兩個美好且令我心動的女孩子來說,百合其實也是很好的選擇![5]
我是冬雪黨。
 
然而,後宮動畫顯然是在使用各種方式使得女性角色只有有限的選擇。《路人女主》整個系列動畫中表現得最明顯的地方當然就是男性角色的缺失,在整部作品中都數不出來幾個男生[6]。而且因為社團活動常常是使用主角安藝倫也的卧室,所以社團活動常常會帶有某種曖昧感。比如在《路人女主》動畫第二季的第三話中,樂隊的女生們都來到了倫也的卧室幫助遊戲社團追趕進度。因而主角倫也也常被一些觀眾吐槽「性無能」[7]
然而這種曖昧感是絕對不能存在於作品的其他男性身上的,比如在《路人女主》劇場版中,當社團的活動改為了波島伊織(似乎是動畫中唯二的男性)的家裡時,同樣也是沒有其他男性的場合,他甚至不和社團的女成員同框出現。社團在一樓開會,他反而在二樓遠程通話。至於原因,用波島伊織的話說,「要是女性中只有一個男生的話,會有所顧慮的吧。」但顯然主角是個例外。這真是像極了galgame中只為男主角助攻而存在的工具人基友。



而在《白色圖庫2》的動畫中,顯然閃耀的舞台和燈光都是屬於春希、冬馬和雪菜的,飯冢武也雖然同樣是社團成員,但都被支去做了幕後工作,連在冬馬家的合宿都沒有他,真是悲慘。
不過以上這些都沒有觸及《路人女主》這部作品的核心。後宮作品發展到今天,已經是一種慣有的商業化套路了。而《路人女主》的女性主要角色,除了女主角加藤惠之外,基本上都是各種後宮作品不同的萌屬性的拼合。「青梅竹馬」、「傲嬌」、「金髮雙馬尾」、「學姐」、「黑絲」、「美女色情漫畫家」、「學妹」等等,對於這部作品的受眾人群來說再熟悉不過了。基本看到這些元素,就能明白這些角色是怎樣的人了。
因而,作者丸戶史明「反套路」創作理念在作品中的直接體現,就是設計了一個並不具有任何萌屬性的女主角。這種欽定甚至寫在了作品的標題上。在這個意義上,丸戶或許想要將加藤惠在戀情中的勝利,進一步擴展為反套路對套路的勝利[8]

反套路:自我批評與不徹底的現實感

《路人女主》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其本身就是後宮套路作品的集大成之作。其中兩位主要女性角色澤村·史賓瑟·英梨梨和霞之丘詩羽都帶有著特別鮮明的萌屬性標籤,卻並不像已經爛俗了的後宮作品將這些萌屬性直接刻板化。但英梨梨和霞之丘詩羽兩個角色的行為雖然比一般的後宮動畫角色更豐滿,卻也很難說比觀眾通過萌屬性標籤獲得的預期偏離太多。
但作為女主角的加藤惠則表現出了明顯的成長性,確實是如標題所寫的「養成」。但實際上加藤惠在一開始就是主角安藝倫也所心動的女生。中間的過程只不過是如何去重新「育成」這種心動,並且從一開始的心動到真正培養出長期的情感。
如果非要給最初的加藤惠打上一個標籤的話,那這個標籤必然是「普通」。雖然是女主,但可愛也只是普通的可愛。這對於角色的塑造來說是極為致命的。但之所以是說「路人女主」,是因為在我們的視角中,大多數從我們生命中匆匆而過的路人基本也是這個樣子[9]
與一個人相識、相知、相戀的過程本身,是覆雜而曲折的。在《路人女主》中,作品很明顯是主角視角的。雖然安藝倫也號稱是「豐之崎三大名人」(另外兩位正是英梨梨和霞之丘詩羽),但顯然這對於安藝倫也來說並非什麼好的稱謂。因為他出名的原因是在校慶上播放動畫,他自滿於自己的御宅族身份,觀眾顯然也代入的是他自嗨的視角。對於普通女生而言,被這種自說自話的男生莫名其妙地拉近社團,很難不覺得是件麻煩事[10]。而觀眾帶入倫也的視角,就會因為二人關係的逐漸拉近,不斷發現這個普通女孩身上與自己原先所想不同的地方,是一個不斷發掘與獲得驚奇的過程。這種不同正是從陌生到熟悉的反差感帶來的。而反面典型正是英梨梨和霞之丘詩羽的角色塑造,刨除掉回憶部分,很大程度上她們對男主的態度是一以貫之的(甚至若干年之後已經工作了還仍不改變)。


作品借用角色之口,對於上述慣常的角色塑造方法進行了批評,「傲嬌、妹妹、大姐姐[11],這些角色全都只是在反反覆復地用著同一個模板。……(模板)非常重要。但是……女角色也是人,會因為和對度過的時光,以及當時的感情改變反應,這才是理所當然的吧。對對方有好感的話,態度肯定會改變的吧。相處時間長了,語氣也會改變的吧。而且是一點一滴,循序漸進的改變……」類似借用角色之口對自身以及同類題材作品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在這部作品中並不罕見。
當然,二次元中虛幻的脫離現實的模板本身就有其存在的必要。商業上的成功證明了這種滿足宅男意淫幻想的東西是有市場的。甚至在某種意義上說,文藝作品的作用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我們在現實中遇挫之後的避難所。然後丸戶對於此類作品的解構方法之一,就是又殘忍地將部分現實引入了這個虛幻的樂園。
這種引入當然是不徹底的,我們看動畫和輕小說不是為了面對真實的。但這種解構足以使得這部作品成為佳作。一個存在於文藝作品避難所的社團,可以去追逐夢想,並且最後能夠實現夢想。但殘酷的現實卻往往不能盡如人意。而作品卻使用極為討巧的方式處理這些問題。比如《路人女主》劇場版中片尾曲之後的一段劇情,就是描寫主角安藝倫也追逐夢想失敗,自身失去了信心,同時也與加藤惠分手,在破舊的出租屋中喝著啤酒的落魄樣子。但在下一秒鐘,作品就將觀眾的情緒翻轉過來,因為這一切即使在虛構世界中,也只是虛構(只是霞之丘詩羽所寫的劇本的劇情)。然而,這個虛構中的虛構的劇本,和虛構中的現實相比,哪個又更真實呢?這些被套上刻板的萌屬性的女角色們又有哪個不會有自己的生活,再擁有自己的戀人呢?

互文:虛構中被嵌套的虛構

《路人女主》的故事本身是一個社團不斷製作遊戲的故事。但是故事中本身的遊戲又是一個劇情的載體。遊戲劇情的編寫與故事的進程是息息相關的,它們時常能構成互文。這一點在《路人女主》劇場版中表現得最為明顯。因為在《路人女主》劇場版中製作的本身就是一款名為「路人女主的養成方法」的遊戲。一款遊戲的劇情中必然有著起承轉合,而在動畫中同樣需要起承轉合。主角安藝倫也撰寫劇本時寫到遊戲中的二人相互稱呼名字,同時也對應著倫也與加藤惠相互稱呼的改變。劇本的進展就成為了二人關係逐漸升溫的紐帶。同時因為劇本創作,二人有了更促進彼此關係的更正當的理由。比如劇本中需要撰寫情話的橋段,使得二人將說情話也當成了工作的一部分,最終在不斷暗示下相互確認對方的心意。二人將相互之間的小小願望藏匿在劇本的字縫之間。這種青澀初戀式的感覺,出現在後宮動畫中竟然如此不違和!
這背後的原因或許也更為簡單,因為故事的情感主線本身從始至終就是被貫徹到底的,但卻又被後宮番的各種表象和噱頭遮掩了起來。在這個意義上,其他的女角色其實是被拉來做背景的,因為情感主線本身和這些女角色對主角的情感並無交叉。整個故事的情感主線概括起來就是,主角安藝倫也在一次偶然中對路上遇見的一個女生一見鍾情,之後他驚訝地發現那位讓她一見鍾情的女生其實就在他的身邊,二人逐漸相互熟悉,並不斷在各種事件中相互扶持,相互確認了對方的感情。最後捅破了最後的一層窗戶紙,走在了一起。
說到底,其他女角色雖然在故事中不斷推動劇情發展,但是在感情上竟然全部被設置成了單戀,並且並沒有得過主角安藝倫也的回應。啊,我寫到這裡真是感覺她們太慘了。因為她們在一個徹頭徹尾的純情初戀故事中被當成了劇情背景了。
話說回來,《路人女主》劇場版的高潮,實際就如同劇中二人創作劇本中所遇到的問題一樣,劇本中的戀愛故事需要起承轉合,所以當劇本中的人物進入戀愛關係中之後,還需要人為加入更為曲折的劇情。這麼想想也會覺得對於劇中的人物真是不人道啊。於是加藤惠自己也認為「我不覺得少些什麼,跟喜歡的人成為戀人,可是一件很需要勇氣的事情。就算被說成不溫不熱,我也會覺得不太對。」不過加藤惠的這種抗議顯然是微弱的,因為整個劇場版的劇情走向還是為安藝倫也和加藤惠之間的感情添加了轉折。

 
而在這場「小小的轉折」[12]之後,就迎來了感情線的高潮。諸如對方閉眼的時候你不知道該不該吻上去,好不容易下定決心試一試之後,卻在吻上去的瞬間發現對方已經睜開眼睛了這類「並不是那麼熟練」的橋段就出現了。加藤惠說,「你明明喜歡我,為什麼卻要到英梨梨那裡去呢?為什麼要到霞之丘學姐那裡去呢?不過,不拘泥於那兩個人的倫也同學,我也沒辦法想像得到。」
所以,你明明喜歡一個豐滿的女主角,又為什麼要去到紙片人那裡呢?不過好在,若是不曾遇見紙片人的你,又如何去遇見加藤惠呢[13]
所以,這究竟是個什麼樣的故事呢?大概還是一個普通的男孩和普通女孩相戀的故事吧[14]。即使他們的形象如此豐滿,即使他們又是如此普通。[15]
 

腳註及吐槽

[1] 如果這個例子還不夠明顯的話,豆瓣條目的截屏有更多糟糕的鏡頭。
[2] 不過在這篇文章里不打算過多涉及性別問題,只不過這種程度的說明對於整體分析十分重要。
[3] 齊美爾的棺材板幫我壓一下。
[4] 即使是在開放式關係(open relationship)中,三人群體往往也存在著主次之分。因為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同時分配給二人無法完全平均。因而也會出現兩人聯合向另一人議價的情況。
[5] 並非沒有動畫這樣做。動畫《降世神通:科拉傳奇》中主角科拉(女性)最後就和女二在一起了。她們的前任都是同一個男性。不過百合往往又給男性一種很「香艷」的印象……
[6] 顯然是男性最不想看到男性。
[7] 不過,我覺得倫也大可更加紳士一點,在封閉空間中有女生的時候把門敞開。
[8] 因而,在文章開頭引用的評論實在是再貼切不過了。金庸的《鹿鼎記》正是解構武俠題材的大成之作。金庸在撰寫《鹿鼎記》的同時,也在解構和反對自己此前的作品。
[9] 除了加藤惠可能更可愛一些。
[10] 不過作者一般不會做這種設置。
[11] 同時也對應著《路人女主》中三個後宮角色。
[12] 為了對其他已經成為劇情背景板的女角色表示敬意,我姑且把中間由她們引起的各種風波都跳過吧,以尊重她們足夠微弱的存在感。
[13] 對不起,我過度發揮了。
[14] 我有的時候會想,他倆是不是因為沒有別的技能了所以只能做遊戲製作人了,哈哈哈哈。(另,對於倫也來說,英梨梨和霞之丘詩羽都過於高不可攀了。加藤惠自己也說過,「的確倫也同學可能並不普通,但他也沒有英梨梨和霞之丘學姐那麼特別。所以,兩個趕不上的人,剛剛好。」)
[15] 主要指女主角加藤惠。
本文來自網路,不代表3樓貓立場,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3loumao.org/5630.html?variant=zh-tw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