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無名‧北芳秀‧倦收天
霹靂木偶戲角色的「詩號」,有些是取自中國古代的詩詞曲賦,所以有著一種可以賞析體會的趣味,而愛好中國古典文學的戲迷,對於角色性格設置,也因此形成一種印象,戲迷未見角色演出,即可先去領略其中意境,這在木偶戲文化創作上,也樹立了另一種特殊的風格。
霹靂俠影之轟定干戈第24章(出場詩)
江天一色無纖塵,魚龍潛躍觀道身。天人焉有兩般義?道不虛行只在人。
倦收天這首出場詩,取自唐代詩人張若虛的名作〈春江花月夜〉,其中「江天一色無纖塵,魚龍潛躍觀道身」。
這兩句,說明宇宙自然中,「江水」與「天空」渾然一體,澄凈且毫無纖塵;而水中的魚龍,或潛沉,或飛躍,如同庄惠二子在濠梁觀魚之樂,若能破除「物我」限制,用心體會一切,便能觀得「道身」,也就是說,「心凝形釋,萬化冥合」,靜觀即能自得,必可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而另兩句,「天人焉有兩般義,道不虛行只在人」,出自北宋五子之一邵雍所作的〈觀易吟〉,這一個典故,是強調「道」的深義,它的重點在於說明,只有「人」,才是宇宙真正的主體,而人要實踐「道」,就是「人道」即為「天道」。
簡單的說,「天、地、人」,不都在我們自身嗎?
「天與地」既然有體有用,所以,人也會有各種念頭而作用,那麼,「天、地與人類」自然不會有任何分別,進一步解釋,「道」的運行,並非虛無飄渺,其實,它就存在我們這具能體用合一的「人身」之中。
名劍無名‧北芳秀倦收天,道門劍界先天,長年隱居於永旭之巔,以獨創之劍法 — 九陽天訣,名震道界,他不喜沾染紅塵世事,更無心於武林盛名,獨對曙光一現的景色,情有獨鍾。
倦收天的出場很奇特,充滿了凄愴冷峻的感傷,從挑戰南宗的殘酷殺戮,那場拚死忘生的打鬥場面,將氣氛帶進一個超然凄迷的境界,誰又料得,他其實是個傷心千古,帶著不可解死結的修行道人,每日眺望一絲曙光,悒悒不歡的過著每一個日子。
(倦收天VS天諭搶酒杯武戲)
一杯酒、兩個人、三清化轉、四象齊動、憾如五嶽震六天、扣似七星挪八陣、九陽未出、仍役十方、十分武、九重墬、八風盡納、七巧連環、眼觀六合通五界、掌行四海動三才、雙方爭端、一瞬勝負。
這段對白,編劇運用了「數字順序、逆序排列」的巧思,也就是,在對聯中嵌入自然數字,使「數量詞」在其中散發出某種特殊意義,它的意境、對仗,將平常十分枯燥的數字,經過文思的巧妙布置,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奇妙趣味,在此,戲迷們可以朗朗上口,精妙的應對形式,使人們讀來妙趣橫生,也呈現出耐人尋味的藝術效果。
筆者淺見,從劇中演出情節,就倦收天本身而言,「毀滅,更具有力量。」因為,世上任何物事,只能是一個「相對的永恆」,如果要求絕對,唯一的結局,恐怕只是毀滅了自己及他周圍的人。
倦收天的方向感,來自天鞘晨曦的北斗指引,北芳秀這個「失明」的設置,其實,沉種的暗示感非常的濃厚,他一路向南討戰南宗,間接又爆發天羌族之役,而他的好友南修真原無鄉,因護衛他而失去雙臂,種種恩怨情仇,讓倦收天心力交瘁。
如果,北芳秀只是一個平常人,不用如此無奈拚命,該有多好。
只見他一顆求真求實的心,被活活掏空,而倦收天只能用矛盾的心情來體現,他的隱忍不發,他的脆弱難安,更多的時候,他充滿了悔恨與痛苦,無止盡的陰霾困擾,北芳秀意識到自己的極度絕望。
倦收天的「心罪」MV,散發出不少感慨惆悵,這是一種自我嘲解,更是他人格自我壓抑,他被強大的道德感壓抑到心涼,那一身厚重的道袍衣飾,都是一種無聲的表達方式啊!
另外,倦收天與魄如霜的這段緣份,註定就是一場沒有結果的綺夢,劇中轉折牽引之處,因這場美夢破滅,結局凄美讓人扼腕,魄如霜對他的愛是純粹的,卻衝擊了北芳秀的心靈,使他的生命添加了一股濃郁的悲愴情調。
一段凄婉情愫,一曲伊人哀歌,但底是,該與不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