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D2從1.10創建偕同技能體系,到現在已經17年,基本上能開發的流派就是這樣了;但是暴風雪+新星這個組合雖然有人玩,卻一直沒有相關文章,覺得甚是可惜;最近心血來潮,來分享一下這個流派,還請版友們多多指教。
定位&戰鬥環境
一般來說,考量各場景的怪物特性、不同階段的裝備財力、是否有固定隊友、操作習慣以及一些零碎因素後,就會衍生出各種流派;而本流派的開發,是中後期無裝備成本壓力後,以邊緣人BAALRUN為首要考量創建的BD。
人數建議是1~3人,BAALRUN最重要的還是首殺BUG,單人還得其他角色開遊戲再換人進來,雙開方便得多還可以用BO蠻,3開的話可以增加一般怪物的掉落。
此BD要打8人難度還是可以的,只是戰鬥tempo會變慢,要先確保安全才能刷新星;而且現在公開房沒有以前多,單人超過4開太累,有固定戰友的話單修配合隊友比較實際。
單機文件&說明
這是單機人物檔,倉庫有裝備可微調,那把奇怪的水晶劍是模擬爛裝BO蠻,體質點數記得點,我是為了可拿暴風盾格檔的選項而預留點數,可以用/playersX指令調整人數(X填數字)。
自1.14後存檔位置已經不在遊戲文件夾里,正確路徑如下圖,塗紅的部分就是你的用戶名。

我不喜歡易牙居那種等級99,裝備全部完美的風格;所以我設置的是更加合理的90等角色;裝備方面,偏貴的/會因浮動值而有相當價差的,我都取中間值,例如火炬、毀符;背包部分,因為是屬於後期BD,不想撿雜物了,所以全部堆滿,喜歡留空間的人可自行調整。
機體說明
人物點數:想拿暴風盾可以考慮點格檔,其他就純體,沒什麼特別的。
技能點數:必要點數就不提了,點滿新星/支配閃電/暴風雪/冰風暴,剩下的點冰彈,支配冰冷1點就好。
裝備說明(以創建BD時的思維順序排列)
武器:死亡深度,因為無法像傳統暴風雪法那樣點滿偕同技能,必須仰賴它撐住傷害。
戒指:喬丹之石×2,雙修時加全技能的意義比單修更大,FCR有很多地方可以拿。
腰帶:蜘蛛之網,當前版本電魂的傷害已經下修,沒有戴雷力的必要。
衣服:榮耀之鏈,綜合屬性最飽滿,抗性的最主要來源。
頭盔:格利風之眼,至此FCR65,達9F。
項鏈:馬拉的萬花筒,不缺FCR了就不用特地找手工煉,簡單省事。
盾牌:鳳凰,光是那個救贖靈氣,就可以改變整個遊戲的節奏和體驗,尤其新星很耗法。
鞋子:沙暴之旅,法師後期標配,順便補毒抗。
手套:血拳,至此已沒有更好的選擇,補些FHR,背包就可以多放HP符。
技能板:電板,傷害增幅比冰板大,而且支配冰冷已經溢出了。
鑲嵌:彩虹刻面,實測後鑲冰或電的差異不大,隨意吧,冰追求增傷/電追求降抗。
小符:血&法力,最好以法力為主,新星很耗法。
傭兵
靈氣:聖冰or反抗都可以,up to you。
武器:無限是那麼的理所當然,也是解放支配冰冷點數的關鍵。
防具:迪勒瑞姆+幽暗,以增加安全性為主,沒有一定要穿什麼,畢竟傭兵的裝備欄位就是那麼少,你再怎麼努力搭配還是有漏洞,單純是因為這兩件很冷門,所以趁機介紹一下,迷亂+微暗靈視的效果對穩定場面很有幫助,即使沒有吸血也並沒有比較容易死。
BD素質
降冰抗:無限+lv17支配冰冷(+冰彩刻) = 185~195,基本上冰冷無效的都破不掉。
降電抗:無限+格利風(+電彩刻) = 100~115,絕大部分的怪物抗性是25或33。
增冰傷:死亡深度(+冰彩刻) = 15~40,努力弄一把增傷高的杖吧。
增電傷:對法師來說是垃圾屬性,因為支配閃電的關係,邊際效益低到看不見。
FCR:65,不建議追105,最終會犧牲不少體質,9F實際戰鬥中很流暢了。
FHR:86or60,前者需要3快攻技能板,後者需要兩個小符後綴。
抗性:火85/冰50左右/電80/毒75,基本上沒有什麼會致命的冰傷,可以不用補滿。
血&法力:取決於背包程度&是否使用BO蠻,想舒服SOLO愈多人難度,當然就需要更好的體質;能完成這個BD時的財力,底下一排血+法>25的小符絕對不過分,4人以內都是無壓力的,不要貼著冥娃刷就好…。
MF:………對不起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畢竟是很看人喜好的屬性,硬要的話,依序可改頭鑲黃寶>杖鑲伊斯特>運手>戰旅,但是背包要補回FHR和抗,體質下降幅度不小。
裝備的歧異點
頭盔:格利風VS夜翼真的是痛苦的抉擇,我當初是經過單機測試後,才正式在天梯上組了一隻。選擇格利風的原因有二,一是格利風剛好達到門檻,夜翼調整FCR很煩,我不喜歡溢出,也不喜歡降技能,手工煉不好找又要掉抗性;二是單機測試後發現,日常打小怪愈來愈懶得下暴風雪,畢竟正常來說,還是都在打3人內難度,新星的使用頻率較高。
盾牌:其實最開始我預期要拿暴風盾的,但用慣眼光傭兵之後,覺得新星喝藍水太凶了,所以測試了一下鳳凰,然後就……回不去了,變成鳳凰的形狀了,あなた、許して…。至於精神盾,除了不喜歡屬性溢出之外,實測也是沒有存在感。
BD構築理念
因為是以邊緣人BAALRUN為目標,最突出的單一技能就是暴風雪,然而就算撇除隨機怪物,五將軍第二群的骷髏就是冰法的漏洞,除了交給傭兵之外,如何副修就是冰法的最大課題;為此我試過放棄冰尖柱的點數去換火牆,但一隻一隻燒的效率,比發送貼怪給傭兵打快不到哪去,其他火電系技能又很吃點數,最後還是只能望向無限。
用過無限之後,大家都會發現,原本最強勢的冰系,遇到免疫怪物幾乎都破除不了;反而是帳面數字高的火電系,經過無限加持,傷害遠超冰系,尤其是電系免疫幾乎都能破除;所以大部分人有無限之後,乾脆就轉向純電法的懷抱,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到現在這個BD都沒人發表的原因。
雖然無限跟純冰法的相性不好,卻可以解放支配冰冷的點數。一般來說一個成形的角色,大約可以點滿4~5項技能;暴風雪加上偕同就要4項,就算解放支冰,點數還是只夠學火牆,索性老方法放棄冰尖柱,然後在裝備成本上放飛自我靠死亡深度的增傷撐住失去的偕同點數,這樣副修就可以2項滿;而副修主要對付的目標,是五將軍二群的骷髏,次要目標是王座常見的妖婦和黑暗之王;考量可運用的點數和敵人後,新星就變成最佳選擇。
操作
決定了技能組後,發現暴風雪和新星可以組成施法循環,基本就是五將軍出來前先下暴風雪,出來後以3~4次新星穿插一次暴風雪的節奏來打,除了可快速解決低血量的骷髏,循環起來的總傷害非同小可!
打BOSS的時候,刷完靜態力場就改為暴風雪+冰風暴的循環,因為冰風暴的單體傷害比冰尖柱高,而且比新星省法力多了。
總結
此BD最突出的優勢,就是王座特化型施法循環,可以預先施展持續給傷的暴風雪,配合CD時間刷新星的模式。最優勢難度約3~4人,再往上當然可以打,只是得喝藍水,我不喜歡為了喝水補水拖累節奏;往下的話,則會變成無腦刷新星就好,失去循環的必要性。
所以最適合此BD的就是3開左右的邊緣人,既可以增加小怪掉落數量,維持在舒服的遊戲體驗範圍,同時最好的利用了本BD的核心價值。
因為技能上是暴風雪投資比較多,裝備上是新星投資比較多,最後也說不上哪個是主修副修了,整體結果算比較平衡吧。反正雙修法就是這樣,自己一個人走到打打到哪無所畏懼;跟純電法比起來,因為不能自持無限,破除免疫後當然輸出是差一截,但是加上暴風雪的循環也不會輸,只是操作繁瑣;比起傳統的純冰法,則是很好的解決了冰系免疫的短版。
youtube
最後附上我錄的遊戲影片,以前我也有錄一些魔靈召喚&劍與遠征的影片,大多是介紹通關隊伍;後來有觀眾建議我附加口頭解說,這是第一次嘗試,完全體現我啰嗦的性格,及可怕的配音能力…以後肯定會成為我的黑歷史吧 XD
我不是營利的專業youtuber,也沒有這個打算,話說D2都這麼老的遊戲了,想當youtuber賺錢做這個會大爆死吧。但我還是有打算接著做一些D2的系列影片,只是基於我對遊戲的愛&想做一些自己開心的事情,如果能有人願意來留言和我討論遊戲,我會很高興的,預計大多會以D2冷知識&(官方不在意的)BUG為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