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底下開始會有些抱怨,不過周五要第三刷了,無奈自己真的是愛嫌又愛看
前兩刷是信義威秀的首映跟次一場,不得不說觀眾素質真的高,全場觀眾除了有趣的場景笑了一下都很安靜
連片尾也是安安靜靜聽完歌,要齣戲院才發聲,為此對同場觀眾報以最高的謝意
想講的東西有點多,一個橋段一個橋段說吧
1. 櫻綁架伊莉雅
劇情一開始從士郎找到間桐家開始,雖然慎二是個雜碎,但想到他早前為了成為魔術師,也是有付出相當的努力,士郎替慎二闔眼的那幕還是稍微有點揪心
也在這時,士郎終於不得不正視櫻將作為他的敵人
綁架前,補了一段伊莉雅問凜當姊姊的感受,覺得是恰到好處的加戲,也給後邊的結尾下伏筆
整體來說作為櫻出場的宣戰布告跟往後鋪陳,我認為這邊的段落處理的相當不錯,開場就來個小高潮
之後銜接抱著凜去找神父這段,正片才終於開始
2. 到城堡救伊莉雅
到城堡前的一段,神父邊開車邊跟士郎對談,這邊稍微透露出神父的目的,也是在HF中,士郎第一次了解神父這個人
來到城堡後兩人合力將伊莉雅救出城,這邊士郎還一度想找櫻的位置被神父制止,覺得真的很用心
而對於明明已經給出警告,但仍舊來到城堡的士郎,知道自己再跟士郎見面,場面會難以收拾
櫻卻仍舊難以抑制喜悅,一句「來てくれたね、先輩」
搭配破牆而出的黑泥和黑B叔,整部戲的緊張感瞬間被拉抬起來
這一段不論是節奏或銜接,我認為都是無可挑惕的
3. 神父vsAssassin 和蟲老
前一段切回來後直接出現在教堂,這一段覺得蠻突兀的,原作記得是邊打邊來到教堂的
但純看電影,神父前一刻還在僵持狀態,下一秒慢悠悠的進廢棄教堂,節奏著實有些跳
接下來是正面於Assassin交手的一幕,但沒用多少交手來特別體現神父代行者的實力
反倒是著重在描寫神父過去回憶的描寫,純以動畫黨觀點來看,這是神父真正接受自己身為異常者,但也因此陷入迷茫的橋段
認為自己無法獲得幸福無法獲得主的恩寵,源自於不夠虔誠的自己,並且持續以磨難來逼迫自己的綺禮
共組家庭是他最後一次的嘗試,但在妻子自殺後,自己湧現的卻是另一種醜惡的慾望,不曉得擁有良知的他當下到底有多麼絕望
之後很快,神父以assassin抓漏後的空擋一計崩拳和黑鍵結束戰鬥
一步並兩步上了頂樓,神父對蟲老使用祝言詠唱,總之這一幕我個人是不覺得拖沓,且有呈現出足夠的氣勢
雖然原作是一邊走一邊把蟲老的頭糊在牆上,但仍有做出必要的魄力跟威嚴感,個人認為是可以打滿分了
整體來說,有神父回憶跟做得到位的詠唱,雖然和Assassin的打戲跟結奏不怎麼出彩但也仍舊是上乘
4. 士郎 vs 黑B叔
這邊稍微覺得原本放映前CM裡頭的片段更震撼一些,在狂風中死命追趕的感覺比較到位,畢竟拉開聖骸布的他是一腳踏入死門了,電影的表現有點太過輕巧,主要是這邊描寫士郎痛苦的橋段有些不足
但最後突破狂嵐,超越紅A,以至紅A一臉感慨的被他甩至後頭的一幕,我認為是有超越原作
但最後突破狂嵐,超越紅A,以至紅A一臉感慨的被他甩至後頭的一幕,我認為是有超越原作
緊接著是射殺百頭的斬擊,劍制裝填完成的Pose 一樣是覺得過於注重裝逼,反而缺少了些該有的魄力
士郎照理說是用命去投影的,但投影后的眼神還是過於清澄,肉體也沒有看出他當下承受著過度負擔的感覺
Fate/stay night [Realta Nua] 的HF線 op 做的比較好,射殺百頭的每一擊都是賭上性命的衝擊感相較於劇場版的畫面呈現,我認為是較為加分的
5. 製作寶石劍並跟 rider結盟
製作寶石劍照理同樣是相當賭命的一件事,但電影呈現方式就顯得較為平穩
由伊莉雅帶著士郎一步步去回朔聖杯戰爭的最初記憶
作為原作黨,對於這段追加的彩蛋是看得很開心,特別是最後石柱壓下來,心裡頭也揪了一下,原來是肉身獻祭是這麼一回事呀
也覺得把這一段做出來對於非原作黨來說,也得以讓劇情呈現的更為完整
但真的很可惜,把士郎使用右臂帶來副作用的橋段又稀釋了一些
原作則是士郎同樣在爆走的狂嵐中穿梭記憶,期間伊莉雅也不斷的勸著士郎不要再深入,快回來,否則會失去自我的警告
但士郎仍舊義無反顧,在逐漸被剝奪五感的情況下最終找到了寶石劍的片段
至於跟rider結盟的部分,士郎主動拉開拉門,正眼注視著Rider,使其確信自己是站在櫻這一邊的表現算是改編的相當不錯,
6. saber vs rider
做得很爆,看得出經費都燒在哪裡,除了一邊滑水一邊JOJO立的rider
特別會拿出來討論的大概是士郎用圓環扛招的一幕,原作是rider 扛著圓環單點突破黑聖劍
電影則改成士郎用圓環擋黑聖劍幾秒,替rider 爭取發招的機會
個人覺得電影的改編較為合理,因為以黑聖劍的輸出,rider 是不可能對波取勝的,且圓環本來就扛不了聖劍,這樣的變動是較為合理的
這邊終於有確實表現出使用手臂帶來的苦頭了,投影時的士郎眼角滲血
使出圓環後也到了使用手臂的極限,士郎抑制不住爆走,開始從體內噴劍,生命沙漏也開始倒數
最後在saberㄧ聲「ーー士郎?」下,仍然果決一刺,是我認為這一段最為出彩的一幕
7. 凜vs櫻
HF線的櫻是固執和自卑的集合體,一方面尊敬著姊姊,一方面又充滿著嫉妒
電影的節奏把握的很不錯,前面足夠交代凜和櫻的對立,也有刻意描寫出凜為了能對櫻痛下殺手,故意讓自己變得冷酷的橋段
加戲的撲克牌一段,雖然做的有一點逗趣,也有跟著笑了出聲
但隨後也意識到,對呀,事實上命運就是這麼不講理呀,回憶里櫻為了逆轉姊姊的籌碼,使勁全力湊出來的一副牌也只是九一雙
在現實中不也是這樣嗎?以為獲得了黑聖杯的絕對力量,能夠超越姊姊並獲得認同的櫻,到頭來也只是被用憐憫的眼神看待而已
但最後凜的擁抱,不捨得櫻的話語,讓櫻意識到自己原來有被關注著,自己也是被深愛著的
看到這邊眼淚還是不爭氣的掉下來
8. 士郎和櫻
從這邊起的橋段,我認為是電影開始做得有些差的部分,首先是這一段做的有些過長,並且多了一些不必要的動作戲
如果說等等要提的橋段,是由於時長不足所導致,那麼這邊的拖沓跟過度演出就是問題所在
首先電影的呈現方式是士郎確認凜的傷勢後,安格想讓櫻跟士郎分離,接著士郎開啟跑酷模式跳上平台,最後再一記著奔跑突刺解除黑衣
以影視角度來說是很有動感沒錯,但我認為沒有原作處理的更好,算是事倍功半的例子
原作里,士郎是打定了要替櫻背負起一切罪孽,畢竟自己的身體早己經沒救了,無視著襲來的黑影造成的傷害
投影出萬律破戒符,身心早已隨時都有可能崩壞,加上黑影削刺,身上的劍刺早以讓士郎滿身瘡痍
但少年仍舊一步又一步,慢慢的靠近櫻,最後帶他那如同日常一樣平穩的笑容,使用萬律破戒符帶著櫻脫離詛咒
「帰ろう桜。そんなヤツとは縁を切れ」
總得來說少了一點美感多了很多很多動感(?),雖然說表現的方式不太一樣,但客觀來說也不能說是做得差,算是個人的小遺憾而已
9. 士郎 vs 言峰
這邊我就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為什麼生死關頭要交叉反擊拳?為什麼憑士郎的體術能跟神父五五開?士郎一開始就被打頭了?
而且神父的中國拳法,原作中是在這邊才是初次披露,不但沒有使用,還演的很像在那邊以拳交心,尷尬的要命
更重要的是原作蟲老死後的高潮場景也整段卡掉,好像言峰把該說的話交代完就該退場一樣
說好的「 light and darkness」 跟 「消えないの思い」上哪去了,不要虎頭蛇尾呀混蛋!
呼、呼,得消點氣,不然說不下去了
總之真的真的建議非原作黨去找這一段來玩玩,畢竟再怎樣描述都比不過原作帶給自己的震撼
原作里神父擋在大聖杯前的登場,是只被限定在True end 前而已,可以說,他當前的存在就是士郎替櫻尋得幸福的最大阻礙
搭配著神父莊嚴的教會BGM,緊接著是對於其一生追尋的問答,士郎和言峰意外的相似
同樣缺陷的兩人(一名是以他人不幸為至福、另一名則是以他人幸福為至福)
同樣是最身負罪孽兩人(一名是天生的感受異常者、另一名則是姑息著櫻到處殺人)
同樣就算戰勝後皆得不到報酬的兩人(無法見證全世之惡降臨的身體、另一名則是再也無法櫻見面)
開始了大聖杯前的最後一搏ーー
戰況是一面倒的,畢竟有著體術優勢的神父是不可能若於下風的,由於士郎身體逐漸劍化,一般的皮肉傷害是無效的
因此神父不使用黑鍵,而是採取有著貫通傷害的掌擊,但空手擊碎劍刃集合體的下場ーー
「厄介な體だな。打つ方が命がけとは」
神父的拳頭早已鮮血通紅
「だがいい條件だ、つまるところ、私とおまえの戦いは」
士郎死盯著神父,因為對方就算是向著荊棘仍舊會用全力擊打
「外敵との戦いではなく、自身を賭ける戦いという事だーーーーー!」
戰況持續了一陣子,一面倒的士郎僅僅只能護住頭部,但不斷修復傷口的劍刃正在逐漸削去他的存在和記憶
在已經逐漸迷茫的意識中,士郎再度質問自己,為了什麼拼搏到現在?為了這個目的失去了什麼?
死敵逼近,即將給予自己腦門最後一擊時候,少年回想起當初的誓言
「そうだ。だからこそ、守らないと。ーーが犯した罪、ーーを責める罪、ーーが思い返す罪、全部から、守るんだ。 俺の前でだけ笑えた少女。 未來のない體で、俺を守ると言った彼女が─── 俺以外の前でも、いつか、強く笑えるように。」
少年所見的並非是眼前的神父,而是其身後全世之惡,那東西才是至始至終折磨著櫻,必須打倒的存在
「ーー失せろ、お前がいたままだと桜は二度と笑えない」
少年爭取了一線之機,最初也是最後拼盡性命的反擊……
總之最後一戰並非像電影所演的,單純是時間差的取勝,而是士郎為了守護櫻的決心換來的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將一部分打鬥和神父的告白合而為一,讓神父的告白能比較完整的表達出來,畢竟原作這一段說的蠻長的,很擔心表達不完全
但最後還是搞砸了,情感表現完全帶偏,這邊可以說是全HF最最高潮的橋段,但電影卻連十分之一的精彩都沒有表現到(不,是根本沒有表現)
10. 士郎於大聖杯前
原作里,雖然士郎仍有猶豫,但士郎在伊莉雅喊聲之前,就已經準備投影聖劍了,為了櫻的他無所畏懼
電影卻著重描寫在他最後害怕萬劍穿刺而死的作法覺得有點怪,而且也沒有大辣辣的對著伊利雅喊「我想活下去」
雖然對於一直以來都是正義使者機器人的士郎來說,最後呈現出一幕像是人類的情感,是某種救贖沒錯
但私心認為表現的能更含蓄一點更好,原作里只是士郎的猶豫被伊莉雅看出來
畢竟士郎他自己也知道喊了之後伊莉雅就會死去,所以原作中他至始至終都只有喊伊莉雅的名字而已
整段個人覺得處理的中規中矩,不算太好
11. 結局
櫻和凜帶著rider 從大空洞裡帶回的,士郎靈魂物質化的小動物,開始了長年的搜索,最後成功找到了能夠完美製作肉身的人偶師
最終春天歸來,一行人如同約定,一起去看那盛開的櫻花
這一段我認為表現的既不悲傷也不喜悅,算是恰到好處
畢竟他們都知道了士郎現在的狀態,中間也有兩人相處修復姐妹之間的感情,沒有必要表現的多凄涼
對於凜「你現在幸福嗎?」,櫻用帶有一點猶豫的笑容回答「是的」,我想已經是最棒的結尾了
對於已經犯下罪行的櫻,最終能回歸日常的平穩,大概就已經是最大的救贖了
結論:
整體來說對於士郎內心戲的描寫嚴重不足
不認同某些人說的,電影描寫內心戲影響節奏的說法,個人認為更大可能是劇場版時長和監督本身意圖
畢竟同樣是影視媒介的內心戲,UBW 20話就做得相當令人感動
整部劇場版沒有足夠表現出士郎為了櫻到底承受多大的痛苦和犧牲,以沒有未來的身軀守護櫻而賭上一切的悲壯感為零
特別是vs言峰的一戰,原作中理應是最高潮的一幕 ,但卻被硬生生的剪了大半 ( 只看電影的人大概只會記得Rider vs Saber跟伊莉雅 )
該表現出的情感也完全錯誤,變得像是在單純交心和問道,而不是兩個執念集合體最後的拼搏
喪失記憶這段也變得像是只是為了給喊出伊莉雅名字鋪梗一樣,櫻粉都要哭暈在廁所了
總之撇除士郎和言峰一戰實在不合格以外,作為老粉能給到滿分
但這最後互毆的一戰對摯愛HF的粉絲而言,我認為是不足以交代的,不曉得BD還有沒有救
寧可不要特典補完櫻之夢或鶴翼三連,希望能好好的把士郎的戲份補完
順帶一提自己最後是留著眼淚齣戲院的,不知道是不是十幾年來的夙願終於實現的緣故
每個人心中都該有一個英雄譚,作為支撐自己前往理想的原動力,而Fate就是我童年至今,永遠的英雄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