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劍峰《登高望遠》
「少狂拂劍指天山,中歲驅馳萬險艱。
風后大鴻三引首,一波長乞白鷗閑。」
出自[宋]陳傑的《和欽第讀予孫吳之作》
少狂拂劍指天山,中歲驅馳萬險艱。
射虎將軍頻出塞,墮蔦老子晚征蠻。
莫誇兵法來圯上,但愛挐音出葦間。
風后大鴻三引首,一波長乞白鷗閑。
首先,由向南宮所吟之部分,我們可以注意到:
✍ 他認為「熱血爭取時具有快意,但真正麻煩是如何長久領導」
當年意氣風發,一舉成名!
當時的他,認為朝自己的目標更盡了一步;沒想到,他卻因此更沉重的責任,而奔走、算計、更甚至做了違心之事。
✍ 刻意藏掉「中間的兩段」
此兩段湊巧暗示了「當年七郡多起血案」與「以奇特術法使善哉先生佩服」這兩段早些時候提及的劇情。
向南宮拒絕提起,更甚至認為這是污陷的指控。所以選擇「隱瞞」。
而「奇特術法」此事,更是向南宮的秘密。
又或者可以說:五趾將認識的,是向南宮;而非公輸測。
又套一句他們常說的:「武林能人輩出」
對於可能早已看盡或刻意不說的善哉,自然沒有質疑或好奇的必要。
✍ 現在的向南宮其實「嚮往無爭」
從七郡偏安、向南宮拒絕了玉龍給的「社會責任」、一再拖延解決龐蒼遠問題…………等
都感覺的到向南宮其實早已想要維持現狀、安養天年。
對我而言,我相信向南宮是真的愛著衍半生與向小簪,他更希望這美好的一切,不要走向毀滅。
但,命運、仇恨、罪債,卻似驚目一眼,詫覺往事如火、燒入心腸。
過去,他擁有一個願望,終止控制與安排、成為七郡棟樑,創造名為和平的盛世。後來,他只剩一個噩夢,非忠殺人、血殺萬千,為逃避劊子手的惡名,眼睜睜驅離那個造就他的恩人,繼續暗中守護他所關心的一切。走過生死關頭、撕毀既定結局、選擇離眾叛親。
南宮為名、山堂為居。只因他心知,當初盼得一命,便要用餘生來償還!
還看一山高《魚日岩》
⚔ 攻防戰《玉題肩》
玉題肩:「郡王,怎麼突然帶我們來爬山?」
善哉:「這座指劍峰,我們五趾將好久沒有隨郡王來此了」
向南宮:「善哉莫這樣說。縱然是老夫,也很久沒上此峰一眺。遠方對面那座山頭就是魚日岩
,也是七那最高之巔!浪鳴鋒,你還記得咱們六人首度來此,是何時嗎?」
玉題肩非是第一次上此山,但他的第一個問句卻是:「怎麼帶我們來爬山?」
這句話,並非真的忘記,而是 #裝傻
在19集,龐蒼遠在玉題肩悼念亡魂時,以當年被視為叛軍的雷震岳被殺,同時也是玉題肩好友的這件事。以「分錦之盟」之事,希望遊說他對向南宮投下不信任票。
此事,對於當時確實有在仗節山堂看過「分錦」的玉題肩來說,其實真的稍微撼動了他對向南宮的信任。
故在上山時搶先說道:「怎麼帶我們來爬山?」
更甚至在後續還說道:「郡王何故如此傷感?莫非今夜公審讓郡王不安?」這類試探性的對話。
帶「我們」爬山,代表著「分錦」,好處共享。
而向南宮在此時,屬於「不知道」或「必須裝作不知道」龐蒼遠找過玉題肩此事。
則不負玉題肩所望的說出:「你們個個是吾之股肱,吾相信你們、你們也相信老夫,方能讓七郡走到如此和樂盛世。吾只是傷感過去的戰友,如今卻要親自送他上黃泉路、老夫於心不忍。」
加上善哉先生的助攻:「是龐蒼遠待七郡不義,非是郡王待他不仁。所謂『君子去國,不出惡言』但在他身上,咱們何曾看見?」
由此,讓玉題肩認為「向南宮對他們還是非常信任的」或者說「當年絕對有隱情」等等。
而迫使在公審投票的當下,玉題肩選擇向南宮!
1.兩人的話若都不可信,考慮這幾年對七郡之功與賞識恩情,此票必須投給向南宮。
2.若向南宮真的死了,龐蒼遠知道的只有這些,那這個懸案則無法得到真相。
反之,若時間點的順序掉換。
改成先上指劍峰,再遇上龐蒼遠。
則此事與此票,極有可能 #變卦
這,也更加深刻的刻划出向南宮「老謀」的形象
下篇,我們將會聊到此次初次上山,卻也是龐蒼遠找上的江獨步、以及在公審夜晚,所有人的決定與兩位主角的動作狀態。
若您喜歡相關分析,歡迎到fb觀看更多: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733426887447467&id=37086571037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