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蘇維埃之刃──T-80U 1000場心得&攻略

前言:
T-80U於1.87″Locked On”時發布,是蘇聯第一輛七階主戰坦克(至今也是唯一一輛),與2S6″通古斯卡”同時發布,蘇聯頂級陸戰出現了重大轉折,扭轉了以往對美國的機動劣勢與AH-1Z稱霸的情形,1.93″Shark Attack”時Ka-50與Mi-28N的出現讓蘇聯開始轉強,1.95″Northern wind”時又有了Ka-52的出現,使得蘇聯頂級陸戰強勢至今,玩到現在也破了1000場,所以在此分享一些我的經驗給大家,希望能夠幫助各位更加熟悉這輛車。
人權:(勝率64% K/D 2.14)ID:Magic_Ray
—————————————————————————————————————————————–
一、簡單歷史介紹
T-80B進入生產不久後,蘇聯希望把莫洛佐夫設計局最新開發的炮塔與T-80B的車體融合在一起,於是命令基洛夫工廠第3設計局和莫洛佐夫設計局合作完成219A工程。1982年,項目的最終成品T-80A投產,但由於各種原因,最終沒有服役。同時另一個T-80B升級項目,219V工程也在進行中。這個項目計劃在T-80B上集成9M119反戰車飛彈發射系統和1A45火控系統。
後來,基洛夫工廠和莫洛佐夫設計局把219A和219V兩項工程的特點融為一體,219AS工程由此開始;其中車身由基第3設計局開發,炮塔和武器由莫洛佐夫設計局負責。1985年,219AS工程的最終成果投產,被命名為T-80U。
還有其他很多詳細改進就不多做贅述。
來源:維基百科
二、性能
1.機動:T-80U裝備1250匹馬力的燃氣發動機,車重46噸,推重比高達27.1,速度70km/h,擁有所有頂級主戰中數一數二優秀的前進加速度,後退速度與T-80B相同只有11km/h,其速度在所有頂級主戰中墊底,但對於蘇聯來說這已經足夠退到旁邊的掩體與山坡後旁邊,使用單邊履帶轉向,優點是在行徑時能夠快速改變方向,還能做到甩尾,相對的缺點是無法原地迴旋,在狹窄空間需要前後變換數次才能改變方向。
2.裝甲(不考慮弱點):
T-80U的車身正面裝甲由50mm的高硬度裝甲與30mm的層壓合板組成50/30/50/30/50總共5層的複合裝甲,砲塔的複合裝甲也是由各種複合材料組成(較為複雜下方附圖),砲塔與車身正面、側面前半部裝備接觸-5爆炸反應裝甲,對動能彈與化學彈分別增加了120、400mm的等效裝甲厚度,可以抵禦目前北約大部分的120mm鋼針,如M829、DM33、L26等等,少數例外如CL3143、OFL 120 F1、KE-W等高穿深鋼針可在近距離擊穿T-80U的車身正面裝甲(除CL3143外需要打沒有接觸-5的地方),特別是遇到公羊需要注意,砲塔在當今版本是無敵狀態,只有砲膛可打穿。
T-80U的車身側面裝甲前部到中部為80mm,後部為70mm,整個側面均有橡膠板保護,前部還有接觸-5反應裝甲,均可有效保護側面免受北約步兵戰車的機砲打擊,只有35mm與30mm機砲的APDS彈鏈在極近距離會對T-80U造成威脅,但只要反應夠快馬上把車身轉向就好,屁股則沒什麼好講的,大家都有的弱點。
T-80U正面有3處弱點,砲膛、底盤、駕駛窗(投幣孔),其中打底盤與駕駛窗有機會使T-80U殉爆,遠距離狙擊時善用坡地與掩體隱藏車體弱點可以增加生存機率,近距離就只能祈禱對方不要打到了(反應比別人快就沒有弱點問題了)
3.武裝
T-80U使用125mm 2A46M-1滑膛砲作為主武器,48倍徑的主砲使砲彈獲得了非常高的初速,堪稱戰雷最速雷射砲,可使用彈藥如下
APFSDS:
3BM22(短桿):拉基短桿,對付頂級車正面極為吃力,強烈建議儘快研發出3BM42。
3BM42(長桿):蘇聯最好的鋼針,與其他北約頂級鋼針相比,垂穿倒數第二,斜穿倒數第一,但在頂階已經足夠。
HEATFS:
3BK18M:基本上不會有人用HEATFS,但穿深比北約的高,如果你想挑戰可以試試。
HE:
3OF26:傳說中的125mm核砲彈,經過先前的削弱已經沒有當初那麼強勢,但只要瞄準特定部位依然能得到不錯的效果。
ATGM:
9M119:蘇聯主戰坦克的專利,通常不會拿來打坦克,可以配幾顆來打直升機。
T-80U採用自動裝彈機,裝彈時間為6.5秒,比AMX-56、90式慢,頂階玩家普遍都有高等的乘組員,手動填裝的北約主戰壓秒壓完後會比T-80U的自動填裝來的更快,而自動裝彈機帶來的好處是穩定的射速,手動填裝的北約主戰只要填裝手一死其填裝的的時間就會大大拉長,死了車長又更久,而T-80U則沒有這個問題,而且可以一邊填裝一邊滅火,不用滅完火從頭開始裝彈,唯一的小缺點是電池沒電時填裝時間會加長。
T-80U的砲彈為分裝式,分為彈藥與發射葯,擺放在砲塔正下方的轉盤中,發射葯采直立放置,轉盤(待發彈藥架)容量為28發,備彈17發。由於採用開放式設計再加上位置過高的發射葯,只要露出一點側面就很容易被打到發射葯導致殉爆(俗稱的飛頭、開罐頭),所以相當不建議大搖大擺露側面見人。
與其他主戰坦克一樣,T-80U的主砲具有雙向穩定,但砲管俯仰角只有+15度/-5度,應付崎嶇地形與坡地比起其他北約主戰要更加吃力,水平瞄準速度24度/秒,垂直瞄準速度4.4度/秒,與其他北約主戰相比水平與垂直瞄準速度均排倒數第二(水平贏AMX-56,垂直贏90式),總體上來說反應相當遲緩,建議可以通過車身帶動砲塔來加速轉砲速度。有趣的是,T-80U正後方的俯角還挺不錯的,大部分的北約主戰不是因為屁股翹起來就是因為車身太高等因素打不到近距離從背後來襲的坦克,如果你命夠大這俯角可以救你一命。
T-80U配備了一挺7.62mmPKT機槍與一挺12.7mmNSVT機槍,NSVT擁有很高的仰角對付頭頂的直升機相當好用,其餘沒什麼好講的。
以下為T-80U自動裝彈機填裝演示影片
4.設備
T-80U裝備第一代砲手熱成像,無車長熱成像,畫質非常模糊但夠用了。砲手瞄具縮放倍率為2.7x和12x,視野分別為27、6,使用低倍率加熱成像時能夠快速確認前方扇形範圍的狀態,使用高倍率時也可以進行高精度的遠距離狙擊,非常不錯的瞄具。紅外大燈建議別用了,不僅在頂階沒什麼幫助還會害了自己,先解出熱成像才是真理。
2.7x
12x
T-80U使用的1G46砲手瞄具
T-80U裝備8顆煙霧彈,朝正前方發射,每次4顆,最多可使用2次。另外T-80U也配備了引擎煙霧系統(ESS),在現今大家都有熱成像的版本沒什麼用,但在臨死關頭可以試一試說不定對方是個瞎子。
三、配置&研發
T-80U的轉盤容量為28發,備用彈藥基本上用不上,帶了反而增加更多殉爆機率,所以建議只帶29發以下,個人配置共29發,23X3BM42 4X3OF26 2X9M119。
2.優先研發順序:
維修套件->滅火套件->煙霧彈->校準主砲->高低機->夜視儀->濾清器->改進夜視設備->3BM42->發動機
其餘自己考慮
四、實戰使用
1.善用正面裝甲,永遠將車身面向敵人有可能出現的方向
2.不要露出你的側面給別人打
3.運用低矮車身躲在較低的掩體後
4.謹慎判斷周圍情況,留給自己撤退空間
5.靈活運用彈種打擊敵方
其他的就偏向經驗了比較難描述
個人搭配:
YT頻道:
就這樣子
本文來自網路,不代表3樓貓立場,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3loumao.org/4318.html?variant=zh-tw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