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打破了我對Q版人物設置的刻板印象。
然後關卡數量、種類跟玩法,也都非常豐富,
抽卡的虹石也送得非常大方,
在遊戲初期,大量的管道可以讓你挖到免費石,
比如角色練滿等、通過新關卡、共斗、活動積分獎勵、公會戰、爬塔等。
角色取得方面,
一開始我也覺得官方送得很大方,
比如五周年卡池,五星機率 3%、5% 起跳,最高8%不停重複讓你抽。
並且目前幾乎卡池都有至少 STEP5 保底當期五星特選角,
有的卡池甚至 STEP10/ STEP15 都保底。
這真是太佛了,一開始也是面對各種心儀的卡池角色,
花了大量的時間跟心力(甚至小課金一些),
進去遊戲裡面所有的管道挖啊挖,
希望能夠累積足夠量的石頭在卡池內抽到自己心儀的角色。
為此還跳過一些自己沒那麼喜歡,或看評價上沒那麼重要的卡池,
只為了在目標卡池上,如果一有個甚麼非洲的萬一,
至少ALL IN 的時候,不會連保底都摸不到邊。
可是,在抽了幾輪的卡池下來,我真的是感覺有點疑惑了。
因為轉換跑道待業中比較閑的關係,
我同時玩了 2-3 個帳號,
每個卡池開池前,也都屯了5000-10000左右的鑽。
但實際體驗下來,就是每一個卡池,除了封面主打的角色,
還會塞其他普池或偽彩/銀票就可以抽到的角色。
而這些非封面主打角色,還特別容易歪出來。
而且,不只是歪,連帶的好幾次的卡池ALL IN,
封面角就是不出。
甚至在卡池來到STEP7,永遠8%的階段,
連那些在非主打角色池裡面的角色(幾百隻角色總體2%的機率)
但就是沒有當期封面角。
如果是一個帳號這樣就算了,
如果是好幾個帳號偶爾幾個卡池這樣就算了,
但是當三個帳號同時幾乎每個卡池,
把你5000-10000 得存石丟下去,才勉強出1隻封面角,
當這個情況變成每個帳號的「常態」
反而抽到封面角才是「特例」
我開始對這個遊戲的卡池機率的程序撰寫感到疑惑。
當然,很多老玩家會說,這遊戲玩得不是特定一隻,兩隻角色
玩得是卡池深度。
為了一兩隻角色抽卡暴死就退坑重玩是不正確的玩法
但是對很多玩家,或者像我來說
當花了好幾天肝關卡、肝角色滿等、肝活動,
就是為了某卡池的某隻封面角。
結果ALL in下去,想要的封面角都沒有,
那是一種之前花時間努力的成果都泡水的失落感或憤怒。
你會說,至少你還是拿到了其他的五星,
問題是,我們都明白,
如果不是某個卡池的封面角號召或吸引,
很多人很大機率,絕對不會是為了「拿到非封面角」、「增加角色牌庫量」
這些理由,短時間內,去花大量時間肝免費石頭,然卡卡池一開的時候 all in。
大家反過來可以閑雲野鶴地慢慢練,慢慢過關卡,
慢慢花時間享受劇情跟遊戲里的各種要素。
但這遊戲從開服至今,每個卡池主打的封面角,
就角色強度跟實用性來說,
對大部份的新玩家來說都是殺招,
甚至有些封面角,已經不是強度特別突出的問題,
有些是我某帳號抽到後,覺得這已經是不同的遊戲體驗了。
比如五周年白栽在第一輪的五周年活動關卡,
直接可以放著 auto 做自己的事,
其他努力手控都還有可能會翻船。
或是這次的新血戰角哈斯沃德,
PVP就算總體低戰力,
擺一隻 200 等裝備鏈接練一下,很大機會可以
屌打那些沒有該角色的高戰力隊伍。
有些角色設計造成有跟沒有,
已經是「我在玩 A 遊戲或 B 遊戲」了。
結合這些角色放在卡池封面,但讓你幾百抽都不一定拿到的狀況,
(特別讓我確定這點得是日本玩家直播17000多石抽了五隻五周年力一護,
但是抽不出一隻五周年白栽)
因為初期我們還有很多石頭可以挖,要肝也輕鬆,
但幾輪卡池下來,甚至到了後期,每個一個250石都變得彌足珍貴,
這輪抽下去,下此要再重新累積回這個石頭量,不知道要花多久時間
這時候只能課金了。但是看看官方那個石頭的價錢,
大概一單只能2次10抽多一些……
然後強度保證的角色,目前目測,大概有一半都是限定角、小說角、季節角。
下次要再出現不知道是甚麼時候。
當官方製造了一個這樣限時限定的概念,
要玩家必須理性克制抽到保底就收手,而不抽爆,
這對沒有經驗的玩家真的是很難的事。
特別是就算有經驗,
不甘心存半天的石頭,砸到 6% 或 8% 的STEP,
不繼續拚很可惜,於是也還是會一直挖石繼續抽,
然後常見的結果是,
歪了一大堆滿突的非封面角。
這幾乎可以讓玩家的心情,對遊戲的體驗,還有存石量,
從雲端瞬間跌到谷底。
遊戲雖然好玩,但關卡體驗的動力某個程度上跟抽角的資源綁在一起。
而抽卡的結果又再回過頭去影響關卡體驗。
我只是想說,如果沒有辦法很好地調整心態,
一次又一次的抽卡暴死,幾次觀察下來,
顯然會是這個遊戲的常態,
要馬我們符合官方理想的預期,真的很想要某個角色,
就乖乖課金道出貨為止,
要馬我們就當作是補充(沒有很想要的)角色,
佛系遊玩。
–
而從新玩家的角度來說,
我們沒有參與到死神的過去,
我們無法體會過去五星角色機率1%2%3%甚至沒有保底的時代。
但目前這個階段的手游市場,
卡池機率4%5%是近期遊戲普遍的趨勢,
卡池保底「新角色」也是部分遊戲討好玩家的作法。
死神雖然五星機率都是 3% 或 5% 起跳,
但實際當期的封面角色,其實是1%甚至0.5%,
而更謎的是500~600抽都抽不到的情況,是用這個機率去跑出來的結果,
也就是說,如果把當期封面角,
視為對你來說才算有意義的五星,
死神的這個「(有意義)五星出貨率」,
在現時遊戲市場的環境當中,算是非常非常驚人的低了。
特別是過了新手帳號可以挖得免費石紅利一但消耗光了,
每個月只剩下2000石左右可以抽卡,
就算都ALL IN一個卡池,
假設平均200石一次10抽,最多就只能抽100抽。
大家可以想像,1%或0.5%的機率,100抽的結果是什麼?
更遑論這遊戲剛開服至今,一堆500~600抽沒有封面角的…..
也就是說,在很多玩家眼哩,其實死神的抽卡率是非常低的,
這樣的結論很容易形成玩家心中的(負面)印象,
不是說五星抽卡率低,而是那些封面角,可以創造不同遊戲體驗,
關鍵的角色,機率很低。
我只是覺得,花很多時間,肝很久的石頭,
隨隨便便一個卡池 ALL IN 就可以讓自己心情跌落谷底,
我還得另外在遊戲以外的地方去學習所謂正確的遊戲心態,
我如果繼續待著,只是勉強自己,
最後即使三個帳號個別都有很多評價S的限定或普角,
但想到這種體驗再將來的卡池還是會一再發生,
我決定退坑。
把肝石頭,努力卻不一定有收穫的大量時間,拿來做更有意義,
投報率更有保障的事,或許會更好。
這是我個人的心得跟選擇,給大家參考,不是絕對。
大家可以有自己的選擇跟判斷,
也感謝這段時間,熱心提供信息給新手的老手們
都給了我一段不錯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