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Final Fantasy Creatures Vol.4 魔獸召喚獸分享 FF 7 8 9 10 10-2 11

續前面的Vol.3
這次要介紹200403月發售的
第二彈角色
同樣依卡片編號介紹

No.31 巴哈姆特改
バハムート改(FF7
同前面FF7篇介紹
https://forum.gamer.com.tw/C.php?bsn=179&snA=87490

No.32 藍寶石武器
サファイヤウェポン(FF7
同前面FF7篇介紹

No.33 紅寶石武器
ルビーウェポン(FF7

同前面FF7篇介紹

No.34  魔列車

グラシャラボラス(FF8

登場於FF8里的召喚獸
幽靈臉孔的車頭造型
我認為原型應該是FF6裡面的魔列車
召喚出來時給予敵方全體毒屬性傷害
加各種異常狀態
感受一下被火車輾過的感覺

No.35 アルティミシア・グリーヴァ(FF8
如同名字,為最終魔女アルティミシア
跟他的最強召喚G.Fグリーヴァ合體的模樣
最終BOSS四連戰中,第二戰會召喚出グリーヴァ
打倒之後的第三戰就是
魔女跟グリーヴァ的結合
這裡有一個有趣的話題,結合先前Vol.1
介紹No.05グリーヴァ時所說的
魔女到底是不是莉諾雅呢?
遊戲劇情中莉諾雅曾經對戒子說過
「私もいつかこのライオンのように強くなりたい」
「有一天我也想變得像這隻獅子一樣強
所以後來變成與グリーヴァ合體的樣子
這是不是也是一種暗示?
總之我個人是魔女=莉諾雅派的
非要把完美的結局變成凄美的XD

與Vol.1   No.05前後兩個型態的比較


No.36 トランス・クジャ(FF9
9代大反派魔王,幻化技變身的庫加
歷代FFBOSS庫加算是身世凄慘
也是最帶有人性化的一個反派魔王
在得知自己只是個替代品容器且即將會死亡後
那種因為懼怕死亡的報復行為以及最終決戰後
把吉坦一行人用最後的力氣送出伊法之樹外
都讓人印象相當深刻

No.37 永遠の暗(FF9
打倒トランス・クジャ後
突然莫名奇妙冒出來的一個最終BOSS
只說明了是庫加體內對死亡恐懼的
負面情緒所產生的魔物
最多人評論的就是
永遠の暗是在整部那麼精彩的FF9劇情中
前面完全沒有鋪陳的一個角色
非常突兀的就出現當最終BOSS
算是9代里少有的一個敗筆
永遠の暗身份另一個說法是
FF9
世界中召喚獸的背景設置是
由人的思想所創造產生的
庫加在最後被吉坦打敗時
透過本身強大的魔力結合死亡及恐懼
仇恨等的情緒所召喚出來的召喚獸
這個說法也是合理畢竟他確實與庫加是不同角色
不像歷代的魔王型態都是由自身變化而來
總之再推一次FF9
除了戰鬥讀取較慢跟這隻永遠の暗的小敗筆
整體的遊戲格局高度非常夠
值得沒玩過的人可以體驗

No.38 超越一切的強者
すべてを越えし者(FF10
FF10初版最強的魔物
外型長的像FF7里最終武器
アルテマウェポン的黃金版
打倒之後會得到超人之證
跟FF5裡面打倒奧美加跟神龍一樣
只是個證明沒有實際作用
代表打敗了遊戲里真正最強敵人的證明
有人說他是歷代FF裡面最弱的隱藏BOSS
反正FF10里斬魔刀凹下去什麼都結束了XD
一刀下去1000萬的血一次噴掉管你超越什麼鬼的

Vol.1 No.02的最終武器做比較


No.39 暗の王(FF11
FF11初上線開服一個實裝版本里的最後BOSS

FF11完全沒機會玩過實在是沒什麼記憶點


No.40 隱藏版 機械神兵
ヴェグナガン(FF10-2
FF X-2的最後BOSS
1000年前的機械戰爭中,當時的機械都市貝薇爾
為了對付札納爾坎德所開發的機械神兵
雖然威力強大但是因為有系統上
無法判斷敵我的缺陷
所以長期封印在貝薇爾的地底下
對應FF10的巨大災難魔物辛「シン」
那麼FF10-2就是機械神兵ヴェグナガン
腹部的大砲有一擊就可摧毀整個史畢拉世界的威力
FF10-2為多重結局,其中一個壞結局就是
史畢拉世界被大砲攻擊而崩壞game over
另外目前已經證實FF10的世界背景跟FF7是相同的
最新的FF7重製版在參觀神羅公司時
也有發現FF10-2裡面的第一代神羅少年照片

ヴェグナガン使用的驅動能源
就是FF10-2人死後異界里的能源
而神羅從ヴェグナガン上面發現了異界能源的提取方式

這應該就是後來FF7里星球抽取魔晄能源技術的前身
也有一說是FF10幻光蟲=FF7生命之流
都是生命消失後能量的象徵


Creatures Vol.4影片
BGM : Decisive Battle 決戰 (FF6)
以上為所有FF Creatures Vol.4的角色
下次再繼續最後的Vol.5介紹
如對FF其他盒玩模型有興趣也可參考之前的文章
FF7世界之 Creatures系列
Creatures Vol.1
Creatures Vol.2
Creatures Vol.3
蒂法模型收藏分享
FF7 重製版 Trading arts
本文來自網路,不代表3樓貓立場,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3loumao.org/3726.html?variant=zh-tw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