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C职鄙生讲述司马懿的故事
配合这回故宫连动合作,再讲诸葛孔明
★故宫的善本书是可以调阅扫描档的,办好帐号就可阅览,历史系相关应了解这个资源。
一、「永安托孤」
《三国志‧蜀书二 先主传》:
秋八月,收兵还巫。司徒许靖卒。冬十月,诏丞相亮营南北郊于成都。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遣太中大夫宗玮报命。冬十二月,汉嘉太守黄元闻先主疾不豫,举兵拒守。
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三月,黄元进兵攻临邛县。遣将军陈曶〈音笏〉讨元,元军败,顺流下江,为其亲兵所缚,生致成都,斩之。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夏四月癸巳,先主殂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
《三国志‧蜀书十 李严传》:
章武二年,先主征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建兴元年,封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
《三国志‧蜀书十一‧杨洪传》:
先主既称尊号,征吴不克,还住永安。汉嘉太守黄元素为诸葛亮所不善,闻先主疾病,惧有后患,举郡反,烧临邛城。时亮东行省疾,成都单虚,是以元益无所惮。洪即启太子(刘禅),遣其亲兵,使将军陈曶、郑绰讨元。
→
1.刘备临终前,确实托孤诸葛亮,但副手是李严,皇宫、中央军的军权还在后者的手上。
2.此时汉嘉郡太守黄元听闻刘备败病、又与诸葛亮关系不佳,便趁机反叛,讨伐黄元的将领陈曶、郑绰等重兵,挂在太子刘禅的名下。
《三国志‧蜀书二 先主传》: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
《三国志‧蜀书二 后主传》:三年夏四月,先主殂于永安宫。五月,后主袭位于成都,时年十七。
→
刘备把诸葛亮传唤到永安,再让他回去服务已「坐稳成都」三个月、「握有指挥权」的刘禅。
等于是把诸葛亮「抽离权力核心」,再交还给他,配上前面两批大军分别塞给李严和刘禅,一点也不像「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鄙生估计永安托孤还是有权谋和逼他表态,避免取代,不是那么感人的友情。
二、「出师表」
《前出师表》: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后出师表》:
「自臣到汉中,中间朞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
→
1.除了董允少数,蜀汉的军政人物本地出身少,四川人向来善待外省人、拥护他们当统治者(入蜀者通常能当一段时间的土皇帝),但对北伐比较消极。(自刘邦后,几乎没有以四川为根据的军阀,再打出去统一天下)
2.诸葛亮急于北伐,除了承受先帝的压力外,握有的老将和精兵是有「期限的」,拖太久会动摇「正统」、「合法性」,也将减损他们的战力,精锐将兵难再得或培养,所以他选在战力最高峰时北伐。
三、诸葛亮军略
《诸葛亮传》: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
袁子(袁准)曰:初出迟重,屯营重复,后转降未进兵欲战,亮勇而能鬬,三郡反而不速应,此其疑征也。曰:何以知其勇而能鬬也?袁子曰:亮之在街亭也,前军大破,亮屯去数里,不救;官兵相接,又徐行,此其勇也。亮之行军,安静而坚重;安静则易动,坚重则可以进退。亮法令明,赏罚信,士卒用命,赴险而不顾,此所以能鬬也。曰:亮帅数万之众,其所兴造,若数十万之功,是其奇者也。所至营垒、井灶、圊溷、藩篱、障塞皆应绳墨,一月之行,去之如始至,劳费而徒为饰好,何也?袁子曰:蜀人轻脱,亮故坚用之。曰:何以知其然也?袁子曰:亮治实而不治名,志大而所欲远,非求近速者也。曰:亮好治官府、次舍、桥梁、道路,此非急务,何也?袁子曰:小国贤才少,故欲其尊严也。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
→
诸葛亮最厉害的在军政 ─ 事前的准备和布局,战役开打后的随机应变弱一些,做为政务官胜于领军打仗。
诸葛亮的动员效率极高,数万人可创造数十万的成果,包含营寨、野战厨房、厕所、围篱、防御工事等,他皆有一定的要求。靠着基础建设、扶持经济和整顿官僚,累积军事的筹码。(感觉偏向工兵和后勤指挥部)作为对手的司马懿,在检查蜀军撤后的军营阵地,对诸葛亮的评价都相当高。
(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
★诸葛亮的北伐策略稳扎稳打,小胜累积、压低损失,可惜已经等不到成功。
★我前面分析,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是战略型,做整体的规划而不是临时战役,前者比较像农田水利首长,后者比较像营建、内政和交通首长。
★韩信和项羽才是战术型的,区域战役的随机应变与调度,后者还比前者强,但两人做整体战局规划不优秀。
☆以下开玩笑,如有雷同,存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