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種子的數量並沒有很多,而且成長很快,所以完全不考慮農地的使用效率。
在這個前提之下規劃莊園只要依照以下準則就好:1.高T種子能方便種植 2.T1種植區靠近傳點
附上我的莊園規劃,電線杆配置在第二頁

在詳細的規劃之前要先了解各物品的使用方法和限制
(C)收割器:收割5×5範圍內的種子
(S)保存器:保存300的生命能量
(D)澆花器:為5×5的範圍內種子提供生命能量
(P)電線杆:連接9×9範圍內的其他設備,每個電線杆最大連接數為4個
(H)工藝保存台:保存工藝,一個保存台可以保存三個工藝
在設計的過程中最麻煩的就是要確保高T種子的種植,我希望可以造出能夠在範圍內亂種的方法,參考現有的其他設計最佳的方案就是下面這種,所有洒水器都涵蓋所有範圍,可以在範圍內隨意亂重任意種子。

但是在這種狀況下最角落的種子附近只有三個種子,所以需要再額外種一個不會收穫到的種子,再加上我希望能夠有上下左右對稱的龜毛特性,就變成下面這樣。

如果你還種不到這麼高T的話外面可以先種T2或T1也是可以,反正只要遵守相近T數的種植方法就沒問題,例如以下這樣。

除非刻意累積高T種子,不然根本不會有這麼多種子給妳種,也沒有在角落種植高T的必要。
再來就是希望能把三個高T的澆花器重複使用,漸少機器及空間的浪費,只是左右兩邊順序是相反的,所以相鄰的顏色建築模式會是鏡像的樣子,排列起來就像下面這樣。

排除掉給角落用的種子預留地之後,可以蓋電線杆的位置就出來了。
(圖五)

本欄想說隨便亂插拉一拉就好,可是後來發現距離限制比想像中的麻煩,就稍微研究了一下電線杆的拉線範圍是像下圖這樣。

最裡面的電線杆要配合距離最遠的澆花器,向下圖這樣。

再來是下面一格的電線杆要配合左右兩邊最遠的澆花器,如下圖這樣。
(圖八)
至於中間的澆花器距離都很平均,就隨便擺就好,整體擺完就像下圖這樣。
(圖九)
然後接線的範例大概像這樣,綠色接法是最裡面電線杆,外面一格的電線杆是藍色,最後是紅色的接法。

然後接線的範例大概像這樣,綠色接法是最裡面電線杆,外面一格的電線杆是藍色,最後是紅色的接法。

到這邊高T種子的設計差不多就完成了,如果再精簡一點的話應該能再往角落靠一點,不過這樣就要犧牲規則排列的特性我就想說算了。
接下來是要大量保存能量的保存區配置,每個電線杆要連接到現有的電路圈內,所以剩下三條線能夠接新的保存器,初始的設計就長下面這樣PSSS。

但是後來發現像下面這樣要往左延伸的話會出現問題,左邊的電線杆拉不到右邊的保存器。

所以新的設計像下面這樣SPSS,這樣無論要往上往下往左往右複製都沒有任何問題。
(圖十三)

往外複製的新電線杆都可以接到原有的電路系統裡面,向下圖這樣。
(圖十四)

最後在討論一個客家人的延長電路方法,在電路要從一區延伸到一區的時候一班都會用許多電線杆連接,可是這是有點浪費的,可以像下圖這樣電線杆接保存器再接電線杆的方式,雖然會用到消耗比較多能量的保存器,但是保存的能量上限就變多了。我的左上高T種植區延伸到下面保存區就是用這種方法去延伸的。

如果斜的延伸感覺拉的管線會變得長很多。

最後T1種植區的規劃我就只是讓他盡量靠近發送點而已 從下面這些有5×5的空間隨便選一些出來

到此為止就是我的整體思路,希望能對想要自己規劃的玩家有一些幫助,也希望能和大家討論有沒有改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