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三国志 系列

【心得】魏延不告诉你的子午谷(三之二上)

三、特殊功用的栈道

    前面介绍完栈道的修筑方式,在进入秦蜀栈道的主题之前,先来提某些栈道的特殊功用。

(一)纤道

    栈道最常见是用以通行人,但很多名不见经传、历史未载的栈道,原始设计的功用并不是通行人,而是给纤夫拉纤使用。

    最有名当属原本设计要通漕的褒斜道,史记‧河渠书记载:

    〝其后人有上书欲通褒斜道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张汤。

    汤问其事,因言:「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远。

    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

    漕从南阳上沔入褒,褒之绝水至斜,闲百余里,以车转,从斜下下渭。如此,汉中之谷可致,山东从沔无限,便于砥柱之漕。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饶,拟于巴蜀。」

    天子以为然,拜汤子卬为汉中守,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

    道果便近,而水湍石,不可漕。〞

    此图是用Google Earth做出的褒斜道全程高度剖面图,图中两处红色圈起处,造成高度落差的原因是现代兴建的水库。

    图中类似波纹的起伏,则是定位无法做到很精准,地貌也有变化的关系,虽有些误差,不过大致符合原本褒斜道位置。

    褒水与斜水以衙岭山为分水岭,上沔入褒是逆水上行,古代船要如何逆水上行?

    主要有两种:利用风力与人力。

    1.风力

    透过帆和尾舵借助风力逆水上行。

    不过早期的帆是利用植物叶编成,外徼人随舟大小,或作四帆,前后沓载之。有卢头木,叶如牖形,长丈余,织以为帆。〞(太平御览引南洲异物志)

    此种舤坚韧且重,属于硬帆,升降不易,河运的船只较小,空间有限,更重要是河运易受地形风影响,常有乱流,风向不定,不好控制。

    所以内河航运不似海运用多桅多帆,小型河船多为无桅或单桅,用多桅的河船大多是战舰。

    2.人力

    分别是在船上利用篙、桨、橹、水车推进,或是岸边请纤夫拉纤。

    不论大船小船,都备有篙。

    篙的用途很多,要靠它撑船离岸、要靠它减速靠岸,途径险滩用它点礁石,防止搁浅或碰撞,浅水行船直接插入水中利用反作用力前进,船只启航、行进、停泊均需用篙。

    桨与橹的差别在于划进效益。

    桨发明很早,有许多别名,〝在旁拨水曰櫂,櫂,濯也,濯于水中也。且言使舟櫂进也。又谓之札,形似札也。又谓之楫,楫,捷也,拨水使舟捷疾也。〞(释名‧释船)

    早期尾舵即是一种特化的桨。

    橹则是汉代才出现的行船工具,〝在旁曰橹,橹,膂也,用膂力然后舟行也。〞(释名‧释船)

    两者划进效益的不同,来自于作用力方式的不同。

    划桨是靠水的反作用力推船前进,划桨时桨叶是一次入水一次出水,只有入水时有对水作功,出水没对水作功,等于出力只有一半作功于行船。

    摇橹不同,是水对滑动橹板的升力,左右连续不断的摇,橹就连续作功于水,在水中以较小的攻角产生较大的升力,所以摇橹比划桨在行船的效益高很多。

    以上方法逆水的速度有限,并且颇多限制,利用风力由于无帆或单帆,能使用的风向受到很大限制,无法像海船透过多帆协作利用各种风向。

    最后还有一种是用脚踏桨轮,如同水车一般,只是动力来源是人力。

    用人力划桨、摇橹或脚踏桨轮,在逆水中需耗费许多人力,越多船夫代表逆行所需船费越高,不论划桨、摇橹或踏车都是重劳动的工作,无法一直持续。

    要轮班就要用更多的船夫,除了战舰,普通船只难以负担高昂的人力成本。

    逆水上行最有效益的方法是靠纤夫拉纤,拉纤是用人力背挽纤绳牵引船只的操作,纤夫由一至多名组成,将纤绳一端通过卡花(纤绳的连拉构件)系连,另一端牵到岸上沿纤道放开。

    纤夫肩上套背纤带,保持一定距离,身体前倾步调一致的拉绳前行,最前行纤夫负责引路跟收放纤绳,最后一名负责与船连络,使船首保持航向。

    历代以来黄河或长江逆水上行的水运多是透过拉纤,而拉纤需有纤道,纤道不用很宽,1公尺左右即可。

    当初开褒斜道原意是用作纤道,但因水流快、暗礁多,航运危险,放弃拉纤上沔入褒,而作为普通栈道使用。

    3.纤道的发展历史─以三门峡漕运为例

    虽然褒斜道的漕运计划失败,另一处天险却有成功案例。

    〝鸿嘉四年,杨焉言:「从河上下,患底柱隘,可镌广之。」上从其言,使焉镌之。镌之裁没水中,不能去,而令水益湍怒,为害甚于故。〞(汉书‧沟洫志)

    汉成帝年间对砥柱(三门峡)进行凿宽河道,不但没效,还因凿下的岩石落入河中,反让水流更为湍急。

    当时的人没理解三门峡激流形成的原因,不仅因河道狭窄。

    河床高低落差大、礁石造成的乱流多,也是重要成因,胡乱开凿只是平添礁石,为害更甚。

    古人就此放弃吗?没有。

    虽然史书未载,然而考古发现东汉建国后采取务实的方案:修筑纤道,把西汉原有纤道做系统性加强。

    此段纤道岩礕上题记〝建武十一□月□日官造□,遣匠师专治积临水□〞、〝时遣石匠赤知石师千人〞。

    东汉定都洛阳,长安此时地位不如西汉,建武七年罢护漕都尉官,正式声明国家不再花大量资源维持漕渠。

    不过关中对洛阳安全有重要意义,不可轻废,原本的纤道因战乱没修缮,汉光武帝时重新翻修,用以维持对西用兵的后勤安全

    纵使如此,三门峡此段航运依然危险,东汉末年,在李傕、郭汜内斗,汉献帝奔逃东归,曾考虑要顺流而下回洛阳。

    杨彪回应:「臣弘农人也,自此东有三十六滩,非万乘所当登也。」

    宗正刘艾讲的更白:「臣前为陕令,知其险。旧故有河师,犹有倾危,况今无师。太尉所虑是也。」(后汉纪‧献帝纪)

    顺流而下尚且如此,逆流而上可见多难。

    为了降低伤亡跟减少纤夫负担,历代在纤道下很多功夫改善,毕竟纤道牵引黄河跟长江,两条中国重要的经济动脉。

    三门峡此等险要之处,会多种方法并用。

    (1)门匠

    刘艾所讲指派熟悉当地水情的河师,是方法之一,演化到唐代,变成一种特殊称呼:门匠

    〝上三门篙工,谓之门匠,悉平陆人为之。执一标指麾,以风水之声,人语不相闻。〞(类说邺侯家传)

    前面提过,不管大船小船都要有篙,船上操持篙的船夫即是篙工,要逆流而上三门峡,篙工用的都是当地人,他们比较知道三门峡一带的礁石险滩,可以减少触礁搁浅的危险。

    逆水行船要如何通过急流险滩?

    利用缓流(河川流动不是一成不变,根据地形会有局部缓流)跟摆出上急流(将航线调整到坡降比较小的航在线),并且船的轴线与急流夹角不宜过大。

    纤夫则要「放张」,先将纤绳紧拴在主桅下部,另一端拴在离滩前一段距离的岸上,以岸上推绳为圆心,纤绳到船的长度为半径。

    先操舵使船首摆向河中心,然后转舵向岸回驶,回驶时纤绳会放松,纤夫迅速收拉,牵引船借助急流对船向岸的冲力,使船向上驶过急流滩。

    过浅滩则要「呆纤活篙」,浅滩航段不宜纤夫下滩拉纤时,为避免水平纤角太大,使船横向搁浅,要采取船首向岸航行,以撑篙助航,抵消拉纤所牵生的横向分力,让船沿直线前进。

    (2)堆台

    跟门匠配套的措施是〝阏流堆台〞,当地地名以堆命名,如大堆、小堆、任家堆,设置在三门峡前的豫晋峡谷,古称「阏流」。

    〝自砥柱以下,五户已上,其间百二十里,河中竦石杰出,势连襄陆,盖亦禹凿以通河,疑此阏流也。〞(水经注‧河水)

    此处当然不是大禹凿穿,而是北边的太行山系与南边的秦岭山脉持续抬升,黄河下切侵蚀加剧,最终从三门峡穿开,流入晋豫峡谷。

    由于三门峡一带位处地堑,地堑形成狭长形的断陷盆地,上游带的堆积物在此沉积,形成大小不一的河滩,造成礁石与险滩林立,主要是黄河受内外营力影响,跟大禹关系不大。

    阏流堆台以圶土筑成柱状土台,高约10公尺,下部直径约6公尺、顶部直径约3公尺,建在突向河道的山嘴处,堆与堆之间视野空旷,距离河面约30公尺。

    建筑型式跟边塞的烽火台相似,因此当地人一直以为是烽火台,但从相关文献记载与实地考察,应该相近于明代陈瑄在大运河设置的舍。

    〝虑漕舟昧河深浅,自淮底通州,滨河置舍五百六十八所,舍置卒,俾导舟可行处。〞(国朝献征录‧恭襄陈公瑄神道碑铭)

    大运河此段由于黄河改道与淤积,加上泗水故道(被黄河夺道)的徐、吕二洪之险滩,容易搁浅,需要设置熟悉当地水文之人帮助导航,情况跟阏流堆台如出一辙。

    堆台的功用类似于现今的港口控制塔。

    (3)手窝与牛鼻形孔

    由于纤道是纤夫拉纤使用,不可离水面过远,以免拉纤过于费力且难以控制,也不可离水面过近,以免水位一上升就淹没,根据经验法则,通常修筑在枯水期水位上缘。

    三门峡一带受地形影响,丰水期与枯水期的水位落差很大(落差10公尺以上),因此纤道会在丰水期没入水中,不像褒斜道以木栈为主,而是凹槽式的石栈,上面再放木板铺平。

    路面不宽,平均宽度1.2公尺,仅能行人,无法像褒斜道可通行车马。

    为增进拉纤的效益,很多纤道设有牛鼻形孔,在黄河三门峡、长江三峡都有发现。

    从正面看,是两个D形壁孔,中间有竖梁隔开,两孔内部贯通,形似穿环的牛鼻,故称「牛鼻形孔」,在各孔间横系绳索,悬于岩壁上,以备纤夫拉纤抓住使力。

    纤道不是一开始就有牛鼻形孔,是经历一段时间演化才出现,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有比牛鼻形孔更原始帮助纤夫使力的壁孔,考古人员命名为「手窝」。

    手窝跟牛鼻形孔长的很像,但构造简单很多,牛鼻形孔是两个相隔的D形壁孔打通,而手窝是单个的D形壁孔,手窝跟攀岩用岩洞当支点同道理,纤夫抓住手窝使力拉纤。

    此种使用方式比起抓系绳费力与不便,两者形式相近、作用相同,手窝可能是开凿不久后出现帮助拉纤的设备,只是浅凿的壁孔,后来才改进成牛鼻形孔。

    手窝跟牛鼻形孔确切的出现时间无法确认,不过可以借由一些线索推断。

    此处的西沃石窟,窟上有刻建窟碑,明确记载石窟建于〝大魏普泰元年,岁次辛亥四月庚子朔廿九日〞(西元531年5月30日)。

    窟上有后来开凿的牛鼻形孔,打破原有的题记,可知必晚于石窟所凿。

    牛鼻形孔出现年代约在北魏之后,可能是北魏大量开凿石窟时,意外发现的使用方法,在隋唐大量开通跟整修运河时普及。

    (4)立式转筒

    另外在山崖凸出的纤道拐弯处,设有立式转筒的遗迹。

    立式转筒是由三部分组成,上部在离纤道路面1.5公尺处的岩壁上,凿一个方形壁孔。

    下部底盘的岩壁,凿有一个圆形底盘,底盘中间有一到两个浅圆窝,浅圆窝成锅底形,因长久使用,磨的很光滑。

    在上与下部岩壁,有一半圆柱形的壁槽,壁槽没有两侧岩壁上的绳痕,可见在上下部间,本来应有一个转筒转动,纤绳作用于转筒上,才没有在岩壁留下纤痕。

    纤绳在过弯时磨擦岩壁的磨擦力很大,不但费力且危险,可能会磨断纤绳,威胁船只跟纤夫的安全,设置立式转筒能减少过弯时纤绳的磨擦力,降低伤亡的机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3楼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loumao.org/273.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