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俠之道第三年系統與劇情評論(文長有雷)

先放個凌姑娘防雷

第三年更新後,我重開了一個存檔,一路從第一年玩到第三年,全破後又重跑了幾次第二三年解成就,目前除了段線和石昆武轍兩人的劇情之外算是都跑過了,自覺以我目前對這遊戲的熟悉度,應該是足以提出我的看法,以拋磚引玉讓像諸葛仲林大這樣的人能提出更完整的評論。


系統:
四藝: 因為古師兄跑了,第三年沒有四藝大會,如果沒有用四藝武功的話,四藝指令的用途就只剩下補性格值,實用度大大減少,要補精神我還不如泡藥草浴。

性格值: 說到性格值,不得不說這是個敗筆,目的既然是讓玩家在遊玩過程中自由選擇,且玩家通常只會選擇一個主修一個副修的四藝,正常遊玩下玩家的性格必然是不平均的,以現行的系統就會導致玩家無法提高某個好友的好感度或者無法解某個傳書,結果玩家就得被迫用遊藝補性格值或者選擇自己不想選擇的對話選項,變成是在懲罰正常遊玩的玩家。性格值應該以獎勵性,比如現行的增加特質或者習得新武功之類的方式,而不是以懲罰性的方式來產生作用。且現在有些傳書的性格值要求實在是不合理,例如道恆的最後一個醫術傳書就是如此。

好感度: 好友的好感度條實在是太長了,我即使是禮物幾乎全買,一周目也只能把段南程蕭的好感升滿,石昆與凈的問題又特別嚴重,石昆增加好感的對話實在太少,大多數的禮物也都只加一點好感,凈則是想看七夕劇情的話要在六個月內提升六階好感太過困難。禮物之外能提高好感的方式就是出遊這個之前常被笑沒用的指令,但偏偏出遊加的好感又超級少,不配藥草浴時間根本不夠用。建議要修正好感度的問題不一定要縮短好感度條,但出遊加的好感一定要增加,提高出遊指令的實用性,不然只會讓玩家放棄提升隊友的好感度,進一步影響遊戲體驗。

欣賞度: 第三年總算是解明了欣賞度有何作用,那就是解各個師父的欣賞度傳書,還有成就可以拿。但欣賞度傳書的要求數值太高了,第一年不做雜役的話,基本上到了第三年你能解的欣賞度傳書就是楚/段其中一人加上你第一年選擇的修業的師父,讓像我這樣的成就玩家很頭痛,難道河洛是想告訴我們雜役才是王道嗎?

武學招式: 在第三年的各種不盡如人意的表現中,武學招式反而是令人滿意的部分,老楚老段柳師父霍師父的拿手招式都能被玩家學會,甚至連凌雲的刀法也能學,特效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

主線劇情:
第三年的主線劇情,我認為是可以接受,但明顯不盡理想,開了太多線的結果就是收不幹凈。

到夏校的劇情都可以說表現得相當好,春校收朱倩+張白這條埋了很久的線,由於鋪陳了很長時間,幾個主要角色都刻畫得很好,只想保護門下弟子的朱倩,一心保護白琮衣的張啟洛,決心入世行俠的白琮衣,行動都緊貼著角色的個性與動機。比較可惜的是主角迷弟夏語冰、天目長老這幾個還蠻有趣的角色之後都只有很少的戲份。反派則是真武聖岩的賊道禿驢,但他們後續的劇情玩家卻不一定看的到,這部分我之後會再提。

夏校的開頭很突然,規模也略小了些,基本就是打完幾場防衛戰就完事了,但劇情主軸擺在收宮紫痕這條線,因為鋪陳夠久所以我覺得劇情的表現還是很到位的,看到最後也是眼眶紅了。這同時也是幽蘭陰算正式登場的場景。

但接下來就是糟糕的部分了,七夕的性質轉變,不再是考校那樣的大型事件,而冬校、過年、與終戰是同一件事,也沒有大地圖模式,所以接下來的大型事件就只剩緊急差遣(秋校)和終戰(冬校),這直接導致了反派角色刻劃不足,幽蘭雖然春校夏校秋校冬校都有出場,但春校秋校都只是露個臉而已。陰算更慘,夏校登場,下次出場就是冬校,還馬上就掛了。他是軍師這件事就是文本告訴我而已,完全沒有劇情從旁刻劃,他和幽蘭的戀人關係也是。鬼蠱也是類似的情況,秋校登場有可能馬上就退場了,你沒去苗疆她甚至連立繪都不會出現。說她不希望和武林人士衝突,只想獨善其身,也是只用文本告訴玩家。這些問題導致這些冥宮角色相當扁平,玩家都還跟他們不熟他們就退場了,只能說是河洛想在三年內完結遊戲的必然結果吧。

緊急差遣(秋校)的部分,河洛是做成仁俠、戰火、中庸三線並立的形式,看似理想但這對劇情體驗有很大的影響,因為他們把太多的劇情收在中庸線了。我一周目走楚線,看到的視角就是木師父突然跑去跟閻凰同歸於盡,陪伴玩家兩年多的師父和一個貫穿全劇的女魔頭就這樣沒了,連個過場動畫都沒有,錦衣衛真武道聖岩宗被叫去駐守北疆然後就什麼劇情都沒了。當我看了巴哈玩了二周目才知道,令狐錦夏侯煥谷空聲鏡目張夢陽照潭沐瓔古邵今金剛等一大票刻劃半天的角色都必須要跑中庸線才能看到他們的後續劇情,這就導致跑楚或段線的玩家劇情體驗會受到極大影響。雖然可以理解這是為了多周目的安排,木師父行動的時機和動機也都完全符合角色,但連一周目的劇情都無法吸引玩家的話,玩家又怎麼會去玩二周目呢?更別說不是所有玩家第二年夏校都會拿到毒水莢。對楚派玩家來說,要去救木師父就代表苗疆眾人一定會被殺,就形成了困難的抉擇,也會影響像異鄉同心這樣的成就獲取。所以我認為中庸線應該要被獨立出來為一個傳書,不該一起放在秋校里,這樣一周目玩家的劇情體驗會好很多。

終戰(冬校),這部分在第三年更新的時候被砲的體無完膚,但因為我是從頭開始重玩,所以到我玩到終戰時數值已經調整得差不多,bug也修好大半了,所以基本上已經可以正常過關。戰鬥幾乎都要靠劇情推動而非純粹戰棋,這部分的好壞就見仁見智,我是覺得還可以不會太無聊,但我到現在依然沒搞懂凌雲的功體衰弱到底要怎樣觸發,我猜是血量啦。劇情方面就如同我在前面所提,實在太趕,所以一周目看到楚閣主跟我說這是最後一戰時,我還是頗為錯愕,且不論秋校中庸線那幫人,孟暢石司命竟然還真不出來啊。另外就是最後的劇情演出,我的感覺是主角完全變成一個看戲仔,阿凌都要被打死了,走仁俠線甚至有解異鄉同心的主角還是只會在旁邊看戲,最後還是阿寶站出來,你說秋校要被冥宮收留的他出來說服鬼蠱我覺得合理,這裡到底為啥是他出來擋然後主角看戲啊?為啥不做成像第二年七夕阻止阿凌殺官二代劉礿一樣,讓主角可以出來擋,主角選擇不出來再讓阿寶來,雖然不會改變最後的結果,但這樣玩家才有參與感啊。

角色劇情:
由於我沒有跑完石昆武轍的全部劇情,因此我只評論其他七個的劇情。

段紅兒: 紅兒的故事算是相當完整,也跟主線契合,雖然沒有什麼驚人之處,但也中規中矩的講完了故事。

南飛鍠: 南大俠的故事也相當完整,且最後有令我意想不到的發展。大概只有金絲薰突然冒出來為他治傷這點比較突兀,其他都相當不錯。

鍾若昕: 與紅兒一樣,中規中矩的講完了故事,但感覺故事深度淺了一些,最後也沒講到底要怎麼讓日月同輝。

程墉: 故事相當精采,5階有巨大轉折,6階的劇情量可以做成一個傳書了。奇怪的點只有如果很早解6階,會有點疑惑為何主角剛習得天清訣不久便能幫令狐塢主解毒這點而已。

蕭芊菱: 師姐的劇情我覺得不差,但有個點我一直耿耿於懷,到底為啥阿琉的木劍劍穗會跟賊寨布包里的一樣啊?埋下這個伏筆結果後面劇情像換了個人寫似的直接忘記這件事,本來以為留下酒賊的命能知道這件事,結果也沒有= =。

上官煦: 上官師姐的故事也不差,但比起師姐他大哥更像主角,且5階劇情高速推進。5階的劇情,我從不知道上官楠是養子一下進展到他完全違反他之前創建的形象,再進展到師姐跟他達成協議,只能說這劇情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我有點難以接受。

凈: 凈師父的劇情跟其他人對比明顯有著落差,其他人的劇情多半會有重要配角來帶出故事主軸,紅兒的梁家兄妹、飛鍠的茶老父女和何滄英、若昕的戴彤霞都是這樣的角色。但凈師父的故事明顯缺乏這種角色,連帶著也缺乏故事主軸,治個腿傷,一起跑個差遣,散個步就沒了,從頭到尾幾乎沒啥連貫性與深度,唯一用途大概只有滿足廣大玩家的上凈心。另外凈師父脫下面具的建模怎麼可以這麼丑啊,跟立繪完全搭不起來= =。

隊友結局劇情評論+總評:
我個人對於最後結局走向大家分道揚鑣這點是可以接受的,畢竟之前就有猜到結局會是如此。但既然如此苗疆回來後這群人為啥還要說啥不論如何都會團結一心,兩個月後再打自己的臉啊?
我覺得不開後宮結局,要求主角專情這點我也可以接受,但這點和上一點結合起來就產生了兩心相隔。想像一個情況,你是玩楚線的玩家,又超愛紅兒,也不知道有兩心相隔這件事,玩到最後突然看到這個結局真的是會爆氣(阿不就幸好我早就知道有兩心相隔)。
個人覺得河洛是不是有點走火入魔了,這些遊戲角色各個都把理念當作至高無上的準則,為了理念友情可以拋棄,戀情也可以拋棄。像張白兩人那樣,儘管理念不同依然能為感情妥協才是正常人會有的想法吧。

最後總結來說,我認為第三年的表現到夏校前都是很不錯的,但接下來就明顯不如第二年,其中不只是因為量的不足,也有許多問題是數值或者設計上設置不良導致的,只能說明顯的感覺得到趕工的痕迹,對我這個俠客風雲傳以來的粉絲而言,也就是能給個及格的分數的水準。剛推出時不盡人意,然後持續更新也是河洛的老傳統了,希望河洛能在之後繼續打磨這塊璞玉吧。
本文來自網路,不代表3樓貓立場,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3loumao.org/23046.html?variant=zh-tw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