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夏侯儀,東風催箭,人物與SKIN考察

最近有點不知道要干麻,乾脆繼續來整理沒啥意義的數據
很多人對於小夏這套SKIN有些誤解,認為既然都用了東風催箭又拿了把羽扇
肯定用了孔明借箭與借東風的典故,因此這SKIN妥妥是一個派對咖小夏
可惜不太對
台詞上,這句「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其實是孫權說的
根據三國演義,赤壁戰後,大難不死的曹操收到來自東吳的信件
其中就有這麼兩句
翻到信的背面又批了兩行字「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東吳會用孤自稱的,想來也只有孫權
是以曹操大笑回應「孫仲謀誠不欺我也」而退兵
如以台詞來看,小夏這套SKIN要說是孫仲謀也不是不行
而三國演義中虛構了一副孫權「碧眼紫髯」的外國人形象
也與金髮碧眼的小夏有些相似
但若要一口說定小夏這套SKIN就是以孫權為底,我自己也是有點不太信
說起赤壁之戰,由於三國演義的渲染,很多人都覺得孔明才是最大的功臣
但若撇開加油添醋的演義不看,回頭讀史實
孔明在此役最大的功勞,大概便是促成蜀吳聯軍
實際在長江上擊敗曹軍的,仍是東吳戰略成功奏效的緣故
而這些戰略能夠成功,則得歸功於大都督周瑜
只是演義為了揚蜀抑吳,也為了捧人氣角色
將不少功勞歸到了神機妙算的諸葛村夫身上
殊不知人家在史實上不過是去東吳表演了段RAP罷了(X
還順便黑了貌美多智,又精通音律的美周郎一把
讓不少人都只記得那個忌妒諸葛亮而把自己活活氣死的小人
北宋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一闕詞中,有段不少人琅琅上口的名句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處、檣櫓灰飛煙滅。
這便是在描寫長江上火燒曹軍連環船的句子,
對照前後文,這羽扇綸巾指的對象,大抵是周瑜。
而也正好對應小夏在這套SKIN里的圖面形象
所以說這套流火SKIN,大概是參照了三國演義里東吳方面的典故與形象來設計的
最後回到小夏的外貌聊個幾句
小夏實際上是西域血統,還在強褓時便被親生父母拋欺
由夏侯家夫婦帶回河洲鎮家中扶養
原作中小夏回到河洲鎮,得知夏侯夫婦被赫蘭鐵罕抓回禁衛鐵塔之時
就有過一小段前往家中地下室,看見自己幼時強褓的劇情
提到他自己早已知道與夏侯夫婦沒有血緣
而在禁衛鐵塔決戰赫蘭鐵罕時,赫蘭統領為了刺激小夏
告知了夏侯夫婦死前的遺言
原來小夏的生身父母會拋棄孩子是因為知道這孩子是凶星轉世,
會為身邊的人帶來災禍
當初撿到的強褓內也有警告
這個設置也是用以呼應皇甫申的身世,
強調兩人不僅僅有同一個靈魂,也有著同樣的命運
即使在充滿溫情的環境里生長,也會因為既定的宿命而走向悲劇
整個幽城就是一個命運不可違背,即使再怎麼努力最終依然會扭曲你的故事


這套SKIN不加背後那幾個火弓兵也是不差
模塊上手臂那兩圈火是個人最喜歡的地方
不過我是還覺得這圖面看起來太受了…..

本文來自網路,不代表3樓貓立場,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3loumao.org/23025.html?variant=zh-tw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