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某老年玩家淺談《軒轅劍叄外傳:天之痕》中的「無雙情」

單機很多年,這是第一次有如此強烈的衝動想寫一篇分析文來表達自己的心情。這個衝動便來自《軒轅劍叄外傳:天之痕》。

實,本人在高校時期(約公元2006年)就玩過這款遊戲,當時大宇軒轅劍、仙劍系列是市面上最為流行的遊戲,很多同學都會有收藏該系列的光碟。如今從舊物中翻出了十數年前的光碟,再次重溫,卻有一番完全不一樣的感受。

「人間有情,更勝天道」

上這句經典台詞是貫穿了整個《軒轅劍叄外傳:天之痕》的靈魂內涵。兒時對這句台詞的理解比較膚淺,加之遊戲有大量令人脫掉沉重劇情包裹的玩法,令年少輕狂的我無法沉浸到其內核中。當時自己唯一的感受或限於陳靖仇與陳輔的師徒情分,或限於小雪與玉兒的姊妹情深……對於更深一層的情愫,譬如宇文拓與寧珂公主的人魔孽緣,眾人為救蒼生而化敵為友的家國大義……並未有過任何感觸。

今重玩,才發現原來《軒轅劍叄外傳:天之痕》中的「情」竟複雜如斯
中最複雜的就是陳靖仇。一個快意恩仇的自由懶散之人,卻因為身份和立場的不同,被迫背負著反對隋朝,光復陳國的歷史重任。如果問:他可以不做這件事嗎? 不可以!



因為有同族前輩國破山河在的囑託,這是「家國之情」;
亦有陳輔犧牲親孫兒救他與水火的大義,這是「再造之情」;
也有玉兒雖萍水相逢卻全力協助甚至以家族至寶相贈的不離不棄,這是「信任之情」;
還有天下存亡命懸天之痕時不得不與宇文拓聯合,這是「普世之情
……


難想像一個人需要背負如此之多的情仍可置身事外;也很難想像一個人在如此之多的羈絆下還會無所作為。

以自始至終,雖然陳靖仇千般不情萬般不願。還是認真的學習了武藝和道術,還是走上了那條看似沒有盡頭的「必死」之路,不斷地拿起放下,再拿起再放下,忍受著無盡的感情折磨。
歷練途中,藥王鼎作為上古神器之一十分珍貴,而陳靖仇對其卻並不貪戀,在練好救人丹藥以後,表示要遵守約定將葯鼎送給程咬金:「玉兒姊姊,治療公山師伯的葯我煉好了,接下來可以將神鼎帶回魔王砦,向程大哥他們交差了!」一切世間奇珍也比不上千金一諾以及兄弟情誼。
至在整個故事的最終階段,陳靖仇不得不忍受著常人難以抵抗只痛苦,手刃已入魔的師父陳輔,只為結束師父的痛苦。因為他也需要用自己的情,去回報那些對他有情之人。
說宇文拓。雖然從背景中知道他是一個反派,他服務於當時的隋朝官府,在多次平叛中透過軒轅劍之力以一當百,大殺四方,手上沾滿了鮮血;但我們能說他無情嗎?不!只是他的情是站在作為反派的立場上,容易使人先入為主去否定。


文拓的情相較陳靖仇更加的隱晦而博大


他十幾歲時一人斬殺陳國千萬兵馬,這是為報隋朝天恩的「君臣之情」;
他丟下仇恨請求仙人古月聖將撒當魔將寧珂封入伏羲琴中凈化重造,這是為報相遇相知的「知己之情」;
他一生與陳靖仇作對到底,也非他本願,因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做——填補「天之痕」恢復神州九天結界,以免中華大地生靈塗炭,這是俠之大者心懷天下的「普度眾生之情」。
……


得知寧珂的真實身份以後,宇文拓曾對寧珂許下願望已報其恩情:「我宇文拓一向知恩必報,只要不是違背我原則良知之事,我都答應。」一句如山的承諾,卻說得如此輕鬆。
然陳靖仇與宇文拓因為完全相反的勢力立場而仇深似海,但依然在最後拯救華夏的大義之情——「普度眾生之情」上產生了巨大的交融,最終使陳靖仇看清了宇文拓的真實人格,拋棄家國恩怨,與宇文拓聯手補上了天之痕,為人間帶來了永久的安寧。
見「情」字在《軒轅劍叄外傳:天之痕》中是如何複雜而真實的存在!
上這樣的情在《軒轅劍叄外傳:天之痕》中處處存在著。除了兩位男主,小雪身上有,寧珂身上也有,陳輔身上有,張烈身上也有,即便是不想過問人間之事的古月聖也免不了深陷其中,為拯救蒼生放棄了仙人的天道。

下面繼續CHAP2,先去喝口水!

寫了這麼多「情」,本文我並不准備告訴大家我對《軒轅劍叄外傳:天之痕》的情做怎樣的分析。因為這樣的問題課代表太多了,我的分析不一定能夠代表大家普適的感受。我重點想要說的是:雖然大家都認為軒轅劍有「情」,但我認為「情」字並不能甚為清晰的表達《軒轅劍叄外傳:天之痕》的內核思想,這裡面還缺些什麼東西。


一是因為「情」字過於普適,大到一國之君小到三歲孩童,人人有情,那每個人對情的認識和理解就不同,比如:三歲的孩童就無法理解那些義士敢於為國赴死的情,這樣看來,《軒轅劍叄外傳:天之痕》理論上就無法將所有關於情的體驗PUSH到每一個受眾(而實際上它做到了);
二來,情是一種精神感受,它無法準確地通過定義、語言、文本、多媒體去量化(或者具象化),只能靠感受、共情、或者想像。這樣就很難向外表達出來,更何況通過遊戲玩法來表達。比如我本篇前面分析的內容,若給一個薄情之人去看,他大幾率無法看懂。


帶著這個遺憾,經過一段時間的腦暴,綜合我幾十年來的種種人生閱歷,我從我亂糟糟的大腦中找到了一個比「情」字更為恰當的能表達《軒轅劍叄外傳:天之痕》內核思想的詞——「無雙」!

ε=(´ο`*)))這裡借一下真三的圖好理解

出這個詞,我相信比起理解上面的「情」字,大家會有更熟悉的感覺。且不論我們對無雙的熟悉程度如何,最起碼我們可以在中華大辭典中尋到關於無雙一詞的精確解釋:獨一無二;沒有可比。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除了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第二個了。形容極度稀有難得。


中華古籍中也有很多提到無雙一詞的


《東觀漢記·黃香傳》說:黃香,江夏安陸人,「年十二博覽傳記,家業虛貧,衣食不贍。舅龍鄉侯為作衣被,不受。帝賜香《淮南》、《孟子》各一通,詔令詣東觀讀所未嘗見書,謂諸王曰:『此日下無雙江夏黃童也……』京師號曰『天下無雙國士!』。」
《史記·淮陰侯列傳》有:「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
《後漢書·荀爽傳》:「爽字慈明,一名諝。幼而好學,年十二,能通《春秋》、《論語》。……潁川為之語曰:『荀氏八龍,慈明無雙。』」

(還有很多,不做贅述)……


大抵的意思都是說這個人很特別,很厲害,全天下再也找不到第二個!

就像下面這個真三的圖,各個身懷絕技,有不同的目標)

所以當我們再將「無雙」一詞映射到《軒轅劍叄外傳:天之痕》中,是不是理解起來就更容易了呢?天下能否找到第二個陳靖仇?天下能否出現第二個宇文拓?如果你是陳輔,你會願意為了保存皇族血脈而獻出自己的親孫子?如果你是寧珂,你會為了宇文拓承受伏羲琴中99載的孤獨守候?……
所以,無論陳靖仇還是宇文拓,無論張烈還是陳輔,無論寧珂還是小雪,他們都是真正無雙之士!《軒轅劍叄外傳:天之痕》中的「情」,比起單純的情,更應說是「無雙情」。因為在脆弱的人情世故面前,你在這世上根本找不到第二個陳靖仇、第二個宇文拓!


年齡大了就喜歡復盤兒時的記憶。既然說到了「無雙」,就不免想起對另一個傳奇級別單機遊戲的體驗——《真·三國無雙》。或者說正是因為玩過真三這個遊戲,才讓我絞盡腦汁想到透過「無雙」一詞來形容軒轅劍。

前玩真三這款遊戲之時從未想過為何他的名字帶「無雙」,只是覺得無雙比較順口,也未深究無雙到底代表什麼意思?是日語的某種音譯?還是某種被創造的新詞?

如今再反觀這個詞,發現其妙不可言!
果我們把真三的名字換成別的詞——《真·三國歷史》、《真·三國決鬥》……我們不要無雙,就會發現沒有無雙後,遊戲名稱帶給人的強烈的震撼消失了,不明白為什麼,但總之:唯無雙可矣!
巧如今再玩軒轅劍,發現在《軒轅劍叄外傳:天之痕》的故事背景中也有不少類似《真·三國無雙》的設置。比如:

宇文拓手握軒轅劍以一當百的「割草」感;
陳靖仇決死一戰時「怒氣無雙」的霸體技;
神器與主人一起顯威征戰沙場的默契;
……

以說《軒轅劍叄外傳:天之痕》將「」字進行了深刻而隱晦的流露,但也不乏無雙的氣勢;《真三國無雙》則將「無雙」進行了霸氣而具象的表達,但也不缺三國英雄間的似水柔

種這些,讓我覺得冥冥之中,也許當時現實的人們對「情」的渴望,對「無雙」的理解,對事故的習慣都恰好符合一個共同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才讓無論軒轅劍也好,真三也罷,在那個時代收穫了千百萬計的熱愛!
過境遷,如今已過去二十餘年,這個世界的繁華已非當年所比。軒轅劍系列也已經出了N多個不同的版本,如《軒轅劍之天之痕》、《軒轅劍online》、《軒轅劍重製版》……,也包括一些商業化的網遊系列,有很多甚至延展出新的故事(但因為大宇團隊幾次變故,未出現比較流行的遊戲)。真三也在財團經濟運作的洪流中出現了很多網遊作品,包括最近在play商店還能搜到的《真·三國無雙 霸》。不知20年後的他們,是否一如之前,承擔起當今玩家對「無雙情」的追求,或者他們會創造全新的歷史?

         我在默默的期待著……
本文來自網路,不代表3樓貓立場,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3loumao.org/22867.html?variant=zh-tw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