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一劍轉型成王劍已經1個月,在武道也從原本的80名左右徘徊打上前十,同時在DC群也偶爾有人詢問有關王劍的問題,所以在這寫下我玩王劍的心得。
「間世麒麟降自天,光輝列宿燦初躔」
王劍,為劍王閣目前開放的兩個劍術流派之一,其定位通常為隊伍中的副坦,但其本身也可有不俗的傷害,故而也能做為隊伍主副輸出,但王劍對於練度的要求高,不僅僅是對天賦與經脈的要求,其對練度的要求在方方面面,且看我以下分析。
首先是我認為王劍培養中最重要的問題,王劍如何加點?
王劍在眾多武學套路中,對於四維屬性的要求絕對是排名前幾的,其中
臂力:244臂力=80%暈眩,527臂力=100%。臂力是王劍最重要的四維屬性,關係到暈眩機率,同時專武大夏龍雀有臂力差增傷,這裡加點建議是必點到244,可超過但不建議溢出加點。
身法:174身法=100%反擊,161身法=身空100%反擊,150身法=逍遙100%反擊。身法關係到王劍四技的反擊機率,反擊是王劍的一個重要輸出手段,本身套路招架偏高,同時反擊的傷害係數也高,原技能有80%攻擊,在疊加5重麟甲後反擊觸發甲威buff,效果為提升反擊傷害,多次測試後計算得出此反擊傷害提升至90%,傷害已接近一次普攻,故身法必須點到可100%反擊。
根骨:根骨關係到麟甲buff的觸發機率,目前無具體統計轉換數值,但作為血量與韌性的基礎,點數足夠的情況下應該在不溢出範圍內儘可能點滿。
內息:內息關係到是否有足夠真元開局大與劍氣負面的附加機率,同時如果使用千鑄作為內功,還關係到攻擊增益的觸發機率,這其中最重要的是保證125真元開局大。
從上面介紹可知,王劍對四維屬性的要求非常大,前期玩家根本玩不起,只有等到後期,資質、天賦、經脈、密技、丹藥、裝備、童子功與每月自由點等等累積到足夠的四維屬性才能撐起王劍的需求,這也是王劍對國際服最大的門檻,開服時間太短,我作為五服玩家,現在已經玩遊戲7個月了,依然在根骨與內息的部分有所不足。
而再來談談天賦選擇,推建天賦有:
轉世金仙、蔚然頂天、天生神力、玄陽神脈、百戰百勝、道心劍膽、月峰倩影
如果真洗不出上述天賦,雖然差一點但可用的有:
劍術無雙、飄忽若神、青龍白虎、六斗米論
至於羈絆天賦等,可根據自身隊伍搭配作考量。
上述天賦中,金仙、頂天非常重要,至少要有其中一個,不然就無緣前排王劍了。神力則可以補足大量臂力同時5%穿甲提高傷害,陽脈則是30點真元大大緩解內息需求,且內功使用劍王經有額外血量。
另外百戰提供大量四維屬性,道心劍膽、月峰倩影在有屬性點的情況下還有劍法加成,都是適合王劍的天賦。
至於次一級的飄忽、青龍白虎、六斗米論則是一樣看上他們的屬性點,但不是其他效果與王劍較不搭配,就是給的屬性點偏少,故只能做為替代。
至於密技方面,王劍的密技選擇非常的多樣,可以根據隊伍與需求做各種搭配,也可以針對玩法調整使用的密技,在這方面王劍靈活度很高。
坦密技有:金鐘(男的基本都會帶)、生死(女的必須)、千斤、守御、五禽、聞濤、化血等。
輸出密技有:各類劍意、王極、浣劍、柳絮、鐵臂等。
半坦半輸出密技:九幽(推薦)、活脈、寒引。
接下來說夥伴的搭配,王劍技能所組成的戰術核心其實就是推與暈,基本都離不開強制位移打後排與暈眩後集火。
先講推,王劍是目前唯一有強制位移的套路,可藉由推後破壞對面陣型,使陣法失效、對手擠在一起方便槍棍套路掃後排。
再來講暈,由於王劍的暈眩有一個很特殊的效果,減少防禦20%與韌性40%(受韌性減免),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效果,且是遊戲內目前為數不多扣除韌性的手段,在韌性大降的情況下,西子燒藍、百分比扣血傷害、扣血負面等效果都會大幅提升,且防禦也大幅下降的緣故,只要在暈眩的這段期間被集火,很有可能被一波帶走。
故而從上述兩個戰術,組成陣容的隨從推薦套路有無暇、凌霜、燭龍、西子、太虛等,這些套路皆可配合王劍快速打穿一排。
最後說一下,根據練度、站位、戰術等,王劍衍生了不同的玩法,這裡我粗略的將王劍分為:
1.前排王劍:站位前排並擁有高免傷(>=45%或常駐>=30%千鑄)、高血量、高防禦,練度要求極高,想達成需要天賦、密技、經脈、畢業級高免裝備等。
2.後排王劍:站位後排,因免血防不足以支撐其站前排時的選擇,可改為疊加攻擊與臂力,搭配龍象內功與大夏龍雀的雙重臂力差增傷形成可怕的爆發力,實現快速破前,對練度要求較低。
3.(假)前排王劍:站位前排,培養介於上述兩種之間,相較於前排王劍較軟但輸出與爆發更高,依靠針對性站位與隊伍搭配,使得其不會被快速破前,練度要求略高於後排王劍,我自己算是屬於這種。
以上算是我關於王劍的一些心得,有錯漏也歡迎於留言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