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的戰區的生態。
不過我只能談我自己戰區,自己的聯盟
其他戰區生態如何?其他聯盟如何?
這我就不知道了。
(我在39X戰區的後段,靠近400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381-400戰區,當初是遊戲公司決定打開台灣伺服器,推出台灣專屬英雄「蔡宜臻」,並且在台灣各遊戲平台,以及Youtube,投放大量廣告。
381-400區,也是華人、香港、新馬玩家最多的戰區。
400區以後,仍然有華人玩家,但因為遊戲剛好推廣到韓國,推出韓服專屬英雄「姜銀硃」,所以400區以後,比較偏向韓服專屬,所以韓國玩家會比較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於500戰區之後,到底是什麼生態?
遊戲推廣到日本了嗎?開啟日服了嗎?
日本英雄妹子七海,
是在500區或600區開始的嗎?
日服玩家生態如何?
因為這些戰區,離我太遠了,他們戰區生態如何?我就不曉得了。
850區以後面的戰區,很可能是找不到華人,或是華人「小貓兩三隻」的狀態?
(而且後面戰區,華人玩家,農到不可思議?
我不知道。)
(我們戰區,前期課金兇猛,但是從5代、6代英雄之後,開始衰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39X戰區,最熱門的時期,是在三代英雄熱度達到最高,三代英雄還沒結束前,有零星戰友退坑,但數量極少,不影響全局。
這時候,聯盟熱度還是很高(我在戰區第三強聯盟),盟友聊天,每天都會刷滿聯盟頻道。
而我當時還真的會一頁一頁去讀盟友的聊天內容,因為實在太嘴砲了,也太有趣了。
其實我覺得這遊戲最好玩的,不是打仗,而是和盟友聊天。
對,我沒說錯,真的是聊天最好玩。
打仗反而無聊,而且心情會跌到谷底。
盟友像一家人一樣,無所不談,
和大家一起參與各種活動,
尤其盟里可愛的妹子們….咳嗯。
但 是 妹 子 們 全 部 死 會 了 啊。
嘛德發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討論敵對盟的行為
(抱怨他們有多惹人討厭)
身為幹部,我們還要和R4群討論
「該與誰結盟?」
「該如何繼續經營?」
「戰區局勢變得如何?」
「怎麼保護好現有的盟友?」
這些聊天內容,應該也是你們聯盟的日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了四代英雄,我們聯盟延續了三代英雄的熱度,這時候有退坑盟友回歸,繼續玩到五代英雄以後。
四代是遊戲中期,顏質最高的英雄,技能實用性也相當大,升到高軍階時,探索和帶兵都有很大的作用,是熱度相當高的一代英雄。
所以,在我們戰區,四代英雄延續三代英雄的熱度,將我們聯盟的動力,推升到頂峰。
而頂峰過後,便是逐漸開始下滑的時期了。
到了五代英雄開始,這時期,我們聯盟,就開始有前期封頂高戰退遊了。
這時候,如果封頂的車頭帳號,沒人接手,那麼就會只剩「中戰力」玩家,單靠他們也撐不久,就會慢慢產生大量玩家的退潮。
五代英雄後期,會有並盟事件,因為各聯盟的僅存玩家,都變少了。
六代,經過五代英雄時期的並盟集成後,6代英雄大概能再撐1個月,到2個月左右。
而我們聯盟是戰區第前三強,我們的大退潮時期,便是在六代英雄的中後期,盟友已經疲乏到,對遊戲缺乏期待了
原因如下:
①遊戲熱情衰退到低潮,盟友無話可聊
(能聊的,一年下來已經都聊完了)
(很活躍的玩家,當遊戲失去新鮮度,或是R4幹部群不夠公正,那麼活躍玩家,受到委屈後,他原本遊戲熱度高,聊天熱度高,感到失望後,他退坑也極快,如果很多玩家都這樣,最後就會變得像幽靈盟一樣,沒什麼人在聊天。)
(這時候還會再並盟一次)
(但並盟後,強盟玩家未必懂得照顧弱勢玩家,這些中高戰力玩家,前期辛苦撐下來的,去到強盟後,因為不是最強,課金也不是最大,他們仍然不受重視,壓抑隱忍之後,無法再忍受自己繼續委屈,退潮再度發生,於是強盟里的中高戰力玩家,再度減少,玩家不斷減少,此時就連最強聯盟的封頂玩家,都會開始失去動力。)
②現實生活壓力增大:
去年疫情變得嚴重。
工作,感情生活,經濟問題
以上只要其一發生變故,盟友就不會再繼續遊戲,我們也希望他照顧好現實,一切以他的生活優先,遊戲是最後順位,遊戲永遠不是生活的主體。
現在疫情通貨膨漲,又多了烏俄戰爭,最大的影響是石油能源短缺,所導致的通膨,所以當玩家遇到更多現實問題時,他們生活和感情也會有其他事件引爆,這時候當然不會再繼續遊戲。
③金色通用碎片耗盡
④前期囤貨材料,等離子,加速,部件
沒有章法的亂課亂沖,資源已全部耗盡,廢土也未必拿到第一,對遊戲未來失去期待,自身帳號,也失去成長性。
金色通用碎片減少
代表更強力的英雄,已經沒有再拿到的可能
小課,中課玩家,會喪失繼續前進的動力,在此時大量退潮。
而封頂的車頭,即使給盟友接手帳號,咬緊牙關,課金撐了下來,最後也會因為,戰區聯盟玩家少到連傷兵醫療都不可能,所有活動(堡壘、跨區、首都戰)開始無法參與。
這時候,還會再有一波「並盟」集成。
以我的戰區來說,從6代英雄之後,就到了遊戲的末期了,能撐下來的,反而都是無課的農夫玩家,或是課金很少的玩家。
這也是為什麼,我所有的攻略,角度都是從無課、小課出發。
因為我的攻略,只為了自己的無課農夫盟友們寫的,這些玩家當中,有很多是不懂玩的人,只是每天習慣打開遊戲,加減撐著玩而已。
我希望我對遊戲的規則觀察,能多少幫上我自己盟里的農夫玩家們。
我只想讓農夫玩家們知道一件事:
只要你策略正確,你可以變強,你不會永遠在弱勢狀態。我還是有方法可以讓你玩出樂趣,根本不必太灰心。
所以才產生了那麼大長篇的攻略文。
而7代英雄,是讓我最失望的一代,我原本打算在這代英雄,直接大沖廢土,爽一波後,直接退坑。
但,8代英雄的強度爆炸,
這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讓我有持續的動力。
但同時我也在思考,為何?
為什麼,8代英雄,技能強度突然爆炸?
遊戲公司的設計邏輯為何?
8代英雄的技能,是這遊戲當中,優秀到遠遠超越歷代英雄的程度,包括加成、連動英雄小丑的推出,技能的設計,等,一切趨近於成熟,也算是讓玩法在老戰區,變得相當複雜的一代。
後來,我想到可能的答案。
像是七代英雄,無論顏質,外型,個性,技能特色,故事,都不吸引我。
應該說,七代英雄的失敗處,
在於「不吸引喜好和我相似的亞洲玩家」。
(也許歐美玩家很喜歡?)
(我不知道。)
並且你去問聯盟裡面的妹子,7代英雄能吸引她們回歸來玩嗎?
沒有一個想回來玩,大部分女生都說:
7代英雄醜死啦。
而且,技能又不吸引人。
你看看戈林,連續12次攻擊才有大傷害輸出,這什麼鬼技能,要我課金?我才不要課。
遊戲設計,不符合亞洲人的審美觀嘛
技能也不優。
至少對我來說,七代英雄,是最想讓我退坑的一代,我甚至對下一代英雄,毫無期待感可言。
當英雄設計,和遊戲內容,再也沒有吸引妹子的特色時,當妹子們大量退光的時候,也是聯盟的男性玩家全部大退的時期。
你失去保護的對象,失去和盟友交互的熱絡,只剩下單純的習慣:打開遊戲,解開每日任務,打完等離子,這些農夫行為,會有多無聊?
直到第一戰區,出了8代英雄, 讓我眼前一亮,覺得:
這遊戲,好像英雄設計上值得期待,也許可以再堅持一下。
我後來想了一下,為何8代英雄,技能強度爆炸?
原因是:
如果能靠著優秀的英雄設計,吸引老玩家回歸,或者讓原本的玩家有動力繼續遊戲,繼續課金,遊戲公司不只能挽救營收,也稍微能挽回一點流失的玩家。
這也是為何,漢克這麼強勢的技能,遊戲公司,要刻意把漢克放在轉盤,那是因為,當你抗喪寧不夠時,你大量課禮包,漢克轉盤,就能用大量抗喪寧,用低成本入手,老玩家會比較有動力繼續玩。
*因為老玩家,通常已經疲乏,已經快要撐不下去了,英雄再沒特色,遊戲再沒特色,遊戲公司的營收,就要邁向衰退。
所以8代英雄的技能設計,可以說說遊戲公司打出一針「強心劑」,用來挽救後期「沒有課金動力」的老戰區玩家。
而我自己,在5代英雄∼7代英雄期間,盟友陸續退坑,我前前後後,總共接手了5個以上的帳號,前幾天,我又再接手第六個帳號。
這其中,有一個帳號接近無課
(他只打開第二建造列,然後只課了幸運少女35元禮包,之後幾乎無課。)
這個帳號被我在5代英雄初期接手,他已經囤了一部分材料,靠每日登錄10個月後,才達成vip7,之後退坑。
我從vip7接手,在我接手10個月後,靠每日登錄將帳號拉拔到vip8,在8代英雄開啟後第二個月,衝下跨區第二名,跨區整備期,總分數,突破1億分,拿下300碎片。
僅以此文,紀念我接手這個帳號後,純無課,接手10個月後,達成跨區廢土分數破億的成就。
我的對手,是那位405戰區的第一名。
這位405戰區第一名,根本是個瘋子課長,兩萬小時的通用加速+訓練加速總量,訓練士兵階段,他的分數直接破億,無課玩家如我,根本追不上這種課長。
但是以無課玩家來說,我能做到把分數,緊逼課長追到極限,最後自己停在第二名,逼迫405戰區第一名的大課長,一次耗盡自己所有資源材料,他才能勉強拿到第一,這也是我以無課之姿,所能達到的最大成就了。
前面說過我接手5個帳號,這5個帳號要是全部課金來沖廢土,我他媽的怎麼可能付得起。
這個帳號,又是前期打不了水源,指揮官裝備全藍裝,只有英雄裝備部件存下接近10萬,全部加速總量大約2千小時。
如果我要課這隻帳號,要課到能沖廢土第一的程度,我感覺我現實生活要聲明破產。
我只是個普通上班族而已,基層員工,也不是主管階級,薪水就是拖低台灣收入水平的那種收入水準,誰跟你在那邊大課啊,我唯一所能做到的,只剩下長久的耐心,這是囤貨的必要條件:「你必須是一個很放鬆,很能持續,能把遊戲只當成日常一部分,並且很能踩煞車的人」。
我的個性,就是屬於很能「自己踩煞車」的,每次當我想爆沖戰力之時,我會冷靜下來,看一下敵人分數,去估計他手裡擁有的資源總量,
再來分析我手裡的資源,是否足夠?進一步分析,我自己拿下廢土第一的勝率在哪裡。
如果資源遠遠不夠達到廢土前二名
→干你娘我他媽繼續囤貨,囤到爆。
以廢土分數「目標第一」為基準去操作。
我所有遊戲策略,也只以這個目標為主,去達成其他「輔助型」的策略操作。
其實你們最容易囤貨的,應該是「小號」,
這個小號必須是屬於「每天干擾打滿,水源去弱盟躺分躺滿,地下暗影打滿,每日任務,解滿,每天等離子情報三輪打滿,migo、Yith、紫晶,儘可能達標」
然後長期下來,你只是在維持日常而已,你不知持續了多久,忽然有一天發覺小號的資源總量,高到超乎你估計的程度,那麼,你就可以行動了→大沖廢土分數。
但,在這之前,你必須忘掉「我正在囤貨」這件事,你必須感覺「我沒有目標,只是每天打開遊戲,進行我的日常活動而已。」
「這只是我每天的日常。」
如此,等到你退坑前,你就會發覺:「奇怪,我怎麼沒發現,這個小號的資源總量,居然有機會拿下廢土第一,或是前二名。」
按照我的邏輯來操作,算是成功達到我想要的目標。
這篇文章,我只是想紀念這一年半以來的日常,回憶,以及最終達成的結果。
《退坑倒數計時》
我即將從這個遊戲畢業了。
10代英雄出來後,我不截屏
不會發表意見,也不分析。
這次輪到大家動動腦了,
到底遊戲公司,把10代的新英雄,
設計得如何呢?
這次,輪到你們自行發揮了,用你們的眼光,去解讀新英雄的技能,看看新技能,對歷代英雄,以及最新戰局的影響為何。
而我,看到了這遊戲逐步的縮限,逐步的對老玩家、新玩家的不友善,以及奇怪的客服。
我的疲乏,和容忍度,也終於到了極限。
接下來的,就交給你們了,小弟先行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