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才注意到的事,應該早有不少人發現這兩者對於效果發動有著不小的差異。
首先問個問題:
- 凍土女王‧皮雅希433在自己戰場上的狀態下使用狐耳聖騎士411並發動聖騎兵使其進化的能力(雙職模式),之後該卡片所觸發的其他從者進化時會發動「給予敵方從者全體兩點傷害以及敵方主戰者一點傷害」下列選項何者描述正確?
- 「給予敵方從者全體兩點傷害以及敵方主戰者一點傷害」發動該能力兩次。
- 給予敵方從者全體四點傷害以及敵方主戰者兩點傷害。
如果是不知道的人應該都會選「1」,然而並非如此。答案是「2」。
這個差異對於SV是非常重要的,這兩者的差異會發生在榮勝劍士758或是神異形‧舒瓦莉759而造成結局上的不同。
>>>點我看正解<<<
使用的是「當」,也就是會把當下達成條件的目標數與觸發能力數值先進行乘積,最後進行一次性的輸出。(如果有設置上限次數者,即為目標數上限)
使用的是「每當」,也就是會依據字面上的數值進行觸發,而觸發的次數會依據目標數而決定。
這張卡片不陌生吧,其入場曲發動之後就會因為入場三隻惡魔222而發動該能力三次而不是總和後的一次性傷害。
既然有差異為何現在才出現差異?我查了一下這兩個詞條的使用,在凍土女王之前的版本其實對於會因為可能當下運行動作會有複數的目標達成條件並且是數值傷害或補血的觸發卡片一定都會使用「每當」(注*1*2),也就是依據目標數進行等同的觸發次數,而使用「當」的卡片大多是因為觸發的瞬間目標數只會有一個(像是使用卡片…等)又或者是因為發動次數已經設置上限(像是僅限發動1次)而看不出來其差異。
「當」的前者的例子像是森林遊俠‧維爾達111的激奏觸發、綻花魔術師‧瑪莉101法術卡觸發…等,後者的例子為線偶大師111、靜謐的守墓者222…等。
那陣樓圖的和平維繫者‧賓森特444又是如何呢?因為進化時的能力拿宣判之詞的描述是「當」而上限的次數為三次,所以在進行一次性對複數的從者進行+效果的能力就會是一次性發三張的特效到手牌中,而非發一張運行三次。(花葉之狐111雖然有些不同但也是如此)
注*1
壓迫的關口除外,順帶一提因為有這部影片的關口兩個景光同時入場的觸發方式,懷疑會因為cy用詞不當而造成這篇的論點只是過度腦補而成而不是實際的,因為沒有找人一起驗證要是關口的對面是狐耳聖騎士會是怎樣的狀況,當然我是相信是因為這是兩者不同的能力觸發而被判定是不同時間點,像是疾速英雄‧麥哲112(詞條為「每當」)進入戰場時,如果也擁有賓森特的能力,在場面有著複數載具觸發的情況下,就會是兩者的能力皆為每次拿一張的動作運行複數次。
注*2
其實非常遠古的卡片其實也有幾乎等同類似於精靈女王的觸發卡片,但並不是用詞條「當」,像是暴虐的龍少女222、龍女巫的儀式、帝國龍騎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