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只差一步就能回歸初心的作品,我還是看了個詭異的寂寞跟空虛?
接續這篇
版友谷川哲宇 kenliu2021的這句話實在是太觸動人心
完全切中一路看著金光興衰的戲迷心情
那是一種看著自己寵大的孩子一路走向不歸路的惆悵
金光的成功史如果要找個總結
那就是最開始的品牌塑造太過成功
解決了當年一部分戲迷對劇情的要求
但是在塑造這個品牌形象之前
金光本身並沒有精準定位品牌特色
找出屬於金光或者老闆自己的特質
並且針對老闆的特質去發展金光的品牌
把金光想像成一具軀體
這樣的一具軀體
同時住著三弦跟黃立綱兩個靈魂
同時住著三弦跟黃立綱兩個靈魂
當他們兩個為了相同的目標努力的時候
自然這個軀體爆發出來的戰力便有如大智能開夢幻泡影
當缺舟跟大智能開始彼此桿格
那會發生什麼事情大家應該就很能明白
這就是當初沒做好品牌定位烙下的禍根
金光能夠號召戲迷的其中一項品牌形象
引以為傲的劇情其實是由三弦提供
而不是來自於黃立綱本身的製作能力
那麼這個品牌就註定會因為三弦的狀況而變得極不穩定
也因此金光布袋戲有一陣子被稱為三弦布袋戲
三弦對戲迷的影響力甚至大過於黃立綱時
那黃立綱就不得不採取一些措施
提升自己的影響力或者淡化三弦的影響力
只要黃立綱起心動念
那麼依靠三弦創建起來的品牌形象
就有被整個砸爛的風險
這當中最平穩風險最小的處理方式
其實就是讓三弦把劇情交接給其他能力不遜於自己的編劇
這個編劇要有一定的能力
要能夠遵守著三弦給出來的架構繼續撰寫劇本
並且甘於背負三弦的陰影
(寫得好是三弦架構得好,寫不好是新編劇能力不足)
(寫得好是三弦架構得好,寫不好是新編劇能力不足)
金光還得扛住因為新舊編劇交接帶來劇情的陣痛期
要滿足這個條件
這個人除了要真的非常愛金光布袋戲之外
還必須得到三弦跟黃立綱兩個人充分的信任與授權
不如此三弦不會全盤交齣劇情
不如此黃立綱不會甘心承受陣痛
這樣的人到底多難產生
我想擔任基層主管的人應該都非常明白
而老闆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付出的耐心也是非常人所能及
過程中如果太過操切那就很容易破局
而這破局一次需要付出去的成本
除了劇情口碑下降、銷量下跌
還有金光跟三弦創建的默契與信任
當信任被消磨殆盡
那兩邊分手的時刻就來臨了
同時金光還需要面臨的外部環境
就是新一代觀眾收視習慣的轉變
現在大家追劇都是上網看
已經很少買DVD跟租片了
尤其平台費用越來越便宜
對觀眾來說看布袋戲的成本遠高於上網追劇的狀況下
新戲迷的開發就變得更不容易
同時舊有的觀眾其實也正在流失
只是流失的速度便端看劇集的品質決定
在這種內外交迫的環境下
老闆更應該頂住壓力耐住性子
一步一步地去排除解決
但是一個月就要噴掉近兩百萬的壓力不是普通地大
只要有特效藥可以解決上述問題
那麼應該都會有不少人想要試
齊神籙的口碑爆炸後
人民好綱就是黃立綱求的其中一帖特效藥
只是這帖葯吃下去台灣的戲迷開始反彈
猛葯還沒起療效反而開始先傷身了
黃立綱在處理完編劇這塊之前
就冒出了另一個更惡劣的問題─營收加速下滑
要解決營收下滑這個問題
群俠來了就是另一帖特效藥
這帖葯有沒有解決金光的困境我不清楚
但是手游的壽命一般都是兩到三年
就算有效但只要手游掛掉
那金光還是會被打回原形
所以情況變得更複雜了
黃立綱必須一邊重新打造口碑
一邊延長手游的壽命
一邊延長手游的壽命
一邊提升正在下降的劇集營收
一邊培養出新的編劇團隊來解決原本的沉苛
一邊培養出新的編劇團隊來解決原本的沉苛
在副本難度不斷地被自己疊加成為煉獄級之後
終於迎來了劇本的徹底爆死
扯得遠了
金光的命運
決定在品牌塑造前有沒有做好品牌定位
這一塊要是落掉了
那麼後面的經營就是千難萬難
在這一次大破之後
金光也許可以靜下來好好思考品牌定位的問題
重新調整步伐再來前進
只是這個百年企業才有能力解決的問題
就不知道金光還有沒有機會迎來新的希望與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