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說我對其續作無興趣,所以沒有看只是看了本編一共四次,即電影連這次在內兩次,同樣OVA兩次了。
GUNBUSTER(音譯鋼巴斯塔)其實是主角的機器人的名稱,但一般人都叫這個代片名的,這是因為它沒有統一的中文譯名,香港便叫「飛越巔峰」。
但無法從這個看出這是一部硬科幻的機人動畫,所以還是叫GUNBUSTER更順口。
GAINAX於1988-1989年間製作它的用意卻是出於較商業的,便是拯救因為前作王立宇宙軍*的低人氣做成的負債,但仍然得到叫好又叫座的成果。
*王立宇宙軍的專文
我剛看完的是電影版(香港正版DVD),但其實我首先從它的OVA(香港正版VCD)上接觸的。這部真的好看才有「御宅族向OVA的金字塔」的稱號並榮獲當年日本的星雲獎,而當年是指。OVA版有六集各三十分鐘,而電影有九十五分鐘長。
故事又是打宇宙怪獸的傳統橋段,可真正的實點是「動畫」的製作精美和人設較萌,而機器人雖然威力很大,但構造上又較超級系機器人起源的鐵甲萬能俠或三一萬能俠*合理,其實更接原祖級未有超級系概念前的,橫山光輝的鐵人28號或GIANT ROBOT**,即強調一個厚重感但採用合理的構造。
*即無敵鐵金剛和蓋特機器人。
**這是介紹GR的文
另一個賣點是把一般有超光速旅行的科幻中,強行忽略的接近光速的狹義相對論時滯效應,充分地表現出來。即補完了本編的太空船除了超光速數萬倍的和低於光速成萬倍外,還有一個準光速航行的機能。在這個狀態下太空船上的人只過了數日,便實際飛越很多光年了。
而經常在太空工作的人所感到的時間很慢,所以中段以後當別人都變成熟女時,主角還只是個御姐。
超光速是大型太空船專有的機能,但可以把小型船以一次性超光速彈射去很遠。
也做成了最後因為主角兩人強行闖入目標,機體又無的超光速機能,可是能以准光速回航便實際經過一萬二千年,而她們只過了數個月的。
恐怕影響了星之聲的設置。
可是其實這是一個的結局是超不合理的故事,有兩大不合理處:一是把木星製成黑洞炸彈再在短時間搬到銀河系核心,一定易過把全人類搬走的。二是木星比銀河系核心那數百萬倍太陽質量根本輕於鴻毛了。
所以其實我對它的評價低於稍晚的OVA的名作,如舊版銀英動畫`GIANT ROBOT`GUNDAM 0083,只能說它是八十年代昭和末年到平成初年過渡的的巔峰。也可以說是從它開始OVA才走向成熟。
也可以說是這種結局較滿足不想對人退讓的人的心結,好像只要有勇氣就行的心態,最重要的是切合了認同膽色至上的價值觀。
可我猜導演它的庵野秀明老師也知道是說不通的,才特意在最後的大戰役中,使用當時已經落伍的黑白動畫,和在當時仍然較前衛的闊銀幕畫面(忘記OVA後而的畫面比例,但電影真的中途手動較正的)。應當是強調這是為了藝術上的感人,而不是叫人好勇鬥狠和美化戰爭。
最後是酒井法子主唱的主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