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我是威庭,距離上次在巴哈發文有一段時間
這次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這次法國大活
史實上的光與影的鳶尾之華
這次跟以往的形式比較不一樣,底下同樣附上了文本版~
如果數據有誤還請海涵~
–
這次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這次法國大活
史實上的光與影的鳶尾之華
這次跟以往的形式比較不一樣,底下同樣附上了文本版~
如果數據有誤還請海涵~


附上影片-
–
名字起源
讓巴爾是法國海軍黎塞留級二號艦船
在遊戲語音中的自我介紹里有提及她名字的起源(私掠海盜船長讓巴爾)
簡單來說就是官方允許的海盜,類似僱傭兵的特性
劫掠他國船隻擾亂戰線,通常只有在戰時才會有這類艦船的出現
之所以在遊戲中稱之為”英雄”,源自於他在法荷戰爭中的表現
之所以在遊戲中稱之為”英雄”,源自於他在法荷戰爭中的表現
–
作為黎塞留級的艦船,有三名姊妹
1.黎塞留,近期別服法國大活動的法國核心船,遊戲中把他歸類為自由鳶尾的代表人物
2.讓巴爾,本次劇情的第一主角,遊戲中將他歸類為維希教廷的代表人物
(實際上劇情與史實在時間點上有出入,但為了觀看性所以就這樣認為就好XDDD)
(實際上劇情與史實在時間點上有出入,但為了觀看性所以就這樣認為就好XDDD)
3.克萊蒙梭是一艘航母,未完工也沒有在遊戲中時裝
4.同樣未完工的加斯科涅有在碧藍中實裝,為二期的科研船
–
黎塞留級的艦船
打著”世界最後一批戰列”的響亮名號
所有設備都是在二戰期間最頂尖的
但參戰的過程卻有些顛頗
–
因為對德的戰爭而倉促完成建造,但不久後法國馬上面臨投降
此時的牆頭草法國分裂為兩個派別
維希(法西斯主義)教廷與自由鳶尾
當時掌權者維希教廷與美英同盟國分別爆發了多次衝突
–
姊姊黎塞留的主戰場是和英軍之間的矛盾(英軍支持自由鳶尾)
延伸閱讀:弩炮計劃、威嚇行動
這邊的故事還算悲壯,遊戲劇情與影片有稍微提及,但是篇幅太長文本版不敘述
–
而讓把爾的主戰場是二次世界大戰著名的火炬行動
也就是遊戲中這次法國大活的內容
同時也是法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典戰役之一
英美同盟軍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
打算以北非為跳板要對德國義大利盟軍進行進攻
而掌控北非土地的正是法國當權的維希政權
才剛因為對德戰敗投降掌權的維希政權
骨子裡的矛盾再次爆發
各處不一的反抗力道與戰力差距讓戰線崩潰的非常快
其中讓巴爾在此時與盟軍爆發了激烈的衝突
最後馬薩諸塞使讓巴爾的失去戰鬥能力(寶可夢???)
時間線前後,各個戰線的失利
也讓維希政權當即立斷投降加入同盟國
後來故事就是德國盟軍也就是希特勒的戰敗
以及劇情里,著名的土倫港自沉事件(一樣與史實有出入但是為了好看所以…)
以及劇情里,著名的土倫港自沉事件(一樣與史實有出入但是為了好看所以…)
前面有提到,黎塞留級的艦船其實是因為戰爭而倉促完成建造的
讓巴爾艦體趨於完整其實是在二戰加入同盟國後才開始發想
途中自己的零件還先被拔掉拿去修姊姊
1950年代,讓巴爾重啟值勤
但此時世界戰場已經由戰列的活躍轉變成航空母艦的主場
在第二次以阿戰爭參戰後於1968年退役
雖然路途多舛
不過作為最後也是最先進的戰列,仍然在歷史上保有一定的地位
–
遊戲中有很多彩蛋
像前面提到自我介紹的名字起源、好感度的陌生語音、獲取台詞等等
史實上參照敦克爾克的設計
將兩門四聯裝以超射布局設置在前甲板上,捨棄了後方甲板的主炮
這也許是碧藍航線遊戲中
法國建船大多把主砲拔掉一門改為預裝填的原因
—————————————————————–影片中的補充片段
弩炮行動
英法盟約的撕毀
邱吉爾害怕法國的海軍艦隊實力為德國所用
因此決心除掉這個威脅,下達了遊戲畫面中的最後通牒
也埋下了英法兩國的仇恨
威嚇行動
英國加上自由鳶尾與維希教廷的分裂內戰
自由鳶尾想控制當時維希教廷掌控的部分土地
遭到當時以黎胥留為首的海軍強烈反抗
被號稱最先進戰列的黎胥留打爆
遊戲中將黎胥留作為自由鳶尾的代表戰艦
事實上在這個時間點,黎胥留還未納入自由鳶尾旗下
這段文本是自由鳶尾領導者戴樂高的立國宣言
黎胥留在火炬行動後維希教廷崩解才歸入同盟軍陣營
遊戲後續的劇情也把
1.讓巴爾=維希教廷
2.黎胥留=自由鳶尾
–
最後感謝大家看到這邊~~~~
最後感謝大家看到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