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開始有人發魔法和煉金系的新版心得
那時候看到就想跟風寫一篇,但因為實在很懶得擷圖錄像片所以拖到現在。
如果時間許可,之後會再寫雙槍和手裏劍

一句話概括人偶系戰鬥力
前言
C5以後的開發者在副本設計上都傾向希望玩家以多種武器混用;
舊時候那種所謂的純近戰或是純法系遠戰早已不合時宜。
現在普遍中後期玩家打怪的方式都是召喚寵物扣防/控場,搭配六幕/烙印/掠擊等聚集怪物然後以高火力輸出清怪。據我所見在後期環境只用一種或兩種武器打怪,或是不用/少用特效寵的玩家絕對是少數
如果你是這部份的小眾玩家,那麼人偶系可能挺適合你。
以下所謂的示範影片旨在演示這年代人偶師的打怪方式,故不會使用特效寵
所以參考看看就好。
這篇的定位應該不是新手向。
拜C7所賜,新版裝備門檻高的要命。
核心的裝備材料霧氣繚繞火紅寶石(x2)甚至海怪心臟、聚能,
缺少任意一種都無法達成順暢的操作。
在門檻以下的舊式配備只能在中階舊地下城或是影任務拿出來割割草、打雜魚怪。
甚或乎,就算你達成本篇的裝備需求,在後期環境發揮也實在有限,
結果導致現在基本上無人會以手把打怪(手把無斬邪教不在討論範圍),人偶師成為了瀕臨絕種的職業。
以愛麗沙為例,像樓主這種會用人偶打夢幻泰赫圖殷訓練所SS以上等級副本的傻屌三隻手指數得出來
(而所謂「用人偶打怪」當然不是指那種只會放出來用個六幕就把人偶收回去,那當然是任誰都會用。)
所以如果看完這篇你忽發傻想,立志要當個人偶師。而剛好你又是在愛麗沙的話,
你大概可以馬上自詡為愛服排行前三的人偶師。。。。。
基本配備
i)武器
二選一

兇猛鬥爭手把/
亡靈瘋癲手把
+

墮落者的小丑模型
手把模型缺一不可,否則就無法開啟最關鍵的套裝效果。

實際加乘:
人偶僵直機率+20%
人偶暴擊傷害+30%
人偶劇冷卻時間-30%
兩種手把的差距不大,最主要有影響的就只有自動復活機率(40%和60%)跟海怪手把外觀比較潮而已,
改造時增加的人偶傷害、暴擊率、防保魔防保,以及人偶生命值也會有出入,但老實說不是最重要。
更詳細的手把/模型規格可以參考陸服毛毛的影片
模型上面的套裝效果最關鍵。
就算手把空有50級聚能,但聚能效果的冷卻算式是乘算所以人偶劇仍然會有CD。
而這年頭有冷卻的人偶根本用不起來
而套裝上的冷卻減少效果則疑似為加算,與聚能相疊發動後的人偶劇基本是零或接近零冷卻。

這項效果支持除了人偶操縱術和九幕以外的所有人偶技能,
其中小丑和巨像人偶的召喚冷卻由5秒減至3秒,反覆交替召喚時將更加靈活;
兩種拉線技能雖用途不多,但基本也是0CD。
唯獨是人偶操縱術不受套裝的冷卻效果影響依然會有1秒冷卻,算是一大缺點。
因為後期打怪環境幾乎不大可能全程只用一種武器打到底,單刷者則更甚。
操縱術CD指的是有召喚人偶的狀態下拉起操作與解除操作人偶的間隔,
別小看那1秒的冷卻,實戰情況你會發現多這1秒的阻礙就讓手把與其他武器之間的切換變得不流暢。
ii)魔力賦予

人偶系沒有新賦予。
所以接頭接尾部件沒有對應的人偶專用賦予可用時,
就隨便塞個最常用的大傷賦予就好。
iii)細工
這部份的主動技以重要性排序簡單說明
主動技能:
七幕倍率(手把)=四幕倍率(手把)=六幕範圍(頭部/飾品)>一幕倍率(手把)=六幕倍率(手把)=
七幕範圍(頭部/飾品)>二幕倍率(手把/飾品)
被動技能:
人偶操縱術大傷獎勵(手部)
人偶最大傷害(身體)
七幕施展時間(腳部)
六幕施展時間(腳部)
手腳身體部件項目沒有分先後,基本都需要。
腳部的六或七施展時間要看飾品有沒有雙屬,但腳部的施展時間有跟沒有的差異不大
六和七之間,以七幕施展時間優先。 當然有雙屬以上更佳
飾品部位可優先選六幕範圍;七幕倍率;四幕倍率
三種擇其一併湊成雙。
手把上同時出現兩項以上人偶技並不困難,但如果你真的很黑的話可以選擇黃迴音湊齊七、四幕倍率
需注意迴音與飾品細工項目不相疊,例如如果你飾品是四幕倍率,就不能使用四幕倍率迴音,應在手把上洗出四幕倍率。
如果你很幸運,手把上有七、四,多出來的迴音位置可以考慮試試七幕範圍,說不定會有奇效。

六幕極限抓取範圍示意圖
六幕範圍26級(頭+雙飾)+六幕大師及人偶升段稱號時,六幕半徑為840
人偶傷害算式
雖然是2012年的數據但人家已經寫得很詳細加上我數學不好所以就醬掰
需注意人偶暴擊額外加乘。
不管C7有沒有認真考慮還是只隨便丟個新套裝下來給人偶用,
開發組的意思還是很明顯: 人偶靠暴擊吃飯
你可能會嘴現在技能有哪一系不是靠暴擊吃飯,
但人偶沒暴擊則完完全全
。

在現階段受套裝、人偶暴擊額外增傷的影響下,
人偶技能有暴擊跟沒暴擊時的傷害值差距超過5倍。
精武化
這部份放在篇章前面的理由很明顯:
要用人偶打怪,基本上綁定精武化
就是你精武位置一定被佔掉一個的意思
為何精靈武器對人偶系那麼重要?看看以下關鍵能力

Rank 1 時七幕施展時間為1.5秒,就是按下熱鍵到技能放出需先等待這1.5秒,
否則技能會放不出來且會受到3秒冷卻時間懲罰。
精武化後施展時間可減少至0.5秒,若配合腳部細工則疊至0.3秒以下,幾近等於瞬發七幕。
這項增益解除準備時間的限制,讓七幕能與更多技能搭配使用,例如鎖鏈掠擊。
暗夜掠擊+七幕的接法在老手或是夢幻萊比的效果會更為顯著。
瞬發七幕取代僵直長且又不方便接技的黑暗掃蕩,節省鎖鏈能量同時也很靈活。

被稱為人偶的終極奧義也不為過
獲得與菲斯匹亞德雷電史萊姆相同的無敵能力,且發動條件比怪物版本更簡單: 召喚即可。
替身人偶的無敵時間內受到的任何傷害強制歸0,且不受絕大部分攻擊僵直影響。
*幻象反傷蜥蝪法師的剋星


不解釋
技能迥圈與運用
要靈活使用人偶,首先要知道目前的人偶有何種優勢。
1)強大肉盾
受聚能效果及新武器改造式影響,人偶不再脆皮。就算人偶血量歸0,因手把效果也會自動復活,
再套用精武化後的無敵時間,人偶受損後也不再需要像以往得準備大量雲寵、修復工具和藥水補給。
2)霸體特性
主要輸出技四幕及七幕在施展時都有短暫的霸體效果,而六幕的霸體效果持續時間則更長。
六幕只要在技能準備中,即能觸發頗長的霸體效果,而且更可以反覆準備技能延長霸體時間。
善用技能的霸體特性可以讓接技能更靈活流暢,同時不受敵人攻擊的妨礙。
3)聚怪能力
六幕仍然是目前版本最優秀的聚集怪物技能。如果用人偶打怪要打得比其他武器有效率,
就一定要善用六幕的聚集能力。
4)無冷卻
聚能與套裝相疊讓人偶技能0CD,不論是反覆連續六幕抓怪控場,還是連續七幕輾怪都得心應手。
人偶的範圍輸出技能是七幕;而控場技能是六幕;單體輸出是一、二幕。
在特定條件下,四幕可以同時做到範圍輸出和控場。
人偶技的定位是AOE,對於單體輸出猶有不足———–你很難看得到有人偶能在後期G22的VH任務打出超過5萬以上的單發傷害。在這部份我建議以其他系如槍沖、穿心或拳套等單體爆發表現較長的技能彌補不足
如果你好奇人偶的單體攻擊表現,在此我推薦一個韓服巨人人偶師的頻道,파랑파랑
有使用一幕打凈化的影片,也有主力使用人偶單刷困難章魚噩夢和困難甜甜圈,可以多加參考。
以往人偶技能的運用,多有六七、六四等等的說法,而我則推薦六四七打法,
這一部份將會湊合連續技卡一同說明。
(由於樓主沒有錢,目前沒有可用的人偶系連續技卡,所以將推薦的技能組合製作模擬圖作為示例)

六四七是目前最為穩定的接法;
在老手、夢幻、訓練所等都有不錯的表現。
六四七高端操作:六四七七 (快速二次七幕)
後期環境要進一步提升人偶輸出力,就不得不推薦一個好東西:

+

憤沖可說是中階玩家進入老手階段的門檻,善用憤沖的話,
就算你不玩人偶玩鎖鏈拳擊槍沖,也會有很棒的輸出。
高端迥圈如下:

可以依據個人使用習慣,把第5段改成六幕或七幕
一般情況連續七幕甚為費時,
因為被七幕擊中的目標會有很長時間的僵直(約3秒),
等待目標爬起來的瞬間再次放出一次七幕需要一定的經驗和判斷怪物擊倒值的能力,加上七幕的奇怪判定,這中間消耗的五、六秒時間有時候還不如直接用鎖鏈掃蕩下去更為簡單。
故此在七幕之間加插憤沖,可以縮減怪物的倒地僵直時間,而憤沖本身的僵直保證你不會馬上被目標反擊,在這一瞬間再放一次七幕,增傷之餘加快人偶清怪速度,一舉兩得。
但是連續七幕始終有一定風險,如果不熟操作或是按錯鍵,很容易造成圍毆局面。
這時需要重啟迥圈,用六幕把分散的怪拉回來,重整態勢。
如果憤沖放的太晚,就會像上面那樣被反擊

萊比老手王房怪物數量達17隻,如果忘記裝防保特性和魔盾會很危險
瓶頸

始終像是老手、夢幻一類的偏舊式怪物AI副本不算十分困難,怪物特性單一就算是其他弱勢的才能仍然可以應付。
後期的泰赫圖殷任務對於人偶來說,可謂一個十分嚴苛的地方。
如果你弄26級六幕範圍只為了全程瘋狂抓怪那就當我沒說
怪物AI喜歡滿場亂跑,也會瞬移。只要稍一不慎,剛聚集好的怪又到處分散,
即使人偶在零冷卻可以連續六幕抓怪,也未必快得過怪物逃離六幕範圍的速度。
七幕雖高傷,但也僅僅在傷害表現跟掃蕩平級,只在機動性上小勝
如果七幕總是不能撞出二連擊以上,基本上就是搞笑用的,
而且七幕很容易撞散聚集好的怪,為了拉怪又得重新六幕(也不一定能把亂跑的怪全部抓回來),
到頭來浪費不少時間,效率極差。
這也是目前人偶系的死因。
我推薦的應對手段是四幕。

多數怪物反覆倒地的情況,連續四幕在組隊打怪時需注意使用時機
善用技能霸體、人偶無敵防止被怪物牽制
死神烙印有效控場
除了烙印、憤沖等輔助,也可以使用影子束縛。
原地影子綁怪好處是不需事先聚怪,切換武器就可馬上連續四幕。
但是除了細工問題,一次最多綁六隻上限導致它的實用性降低不少。
影縛本身抗擊倒的特性也會讓四幕的攻擊間隔變慢
(影片示範的球球已事先將數量減少至六隻,並削掉約30%的血量,可見整體效率實在一般)
所以不怎麼推薦。
結語

手把弄上50聚能後第一次打怪的感覺實在難受。
然後才後知後覺發現鎖鏈和雙槍的優點,
特別是鎖鏈的部份,C6把這才能做得太強勢,與其他系的技能屬性重疊得厲害,
像是人偶六幕能拉怪,鎖鏈掠擊也能拉怪更可以順便做強力輸出,
單體方面的鎖鏈刺擊對照於人偶一幕更是無法比較。
C7在才能平衡上做得實在不足,
以本篇人偶系而言,僅僅是多出套裝效果和自動復活兩項改動,
而這改動就有點不上不下:傷害力不像拳套能瞬間特化爆炸性單體輸出,
套裝的提升也不如新版鋼瓶那樣全面。結果讓3種新武器中,願意做手把的人少之又少。
只是像篇章開首所言,現階段沒有純粹的一系技能可以走遍整個遊戲。
若總是死板地只求利用人偶打怪卻又嫌清怪效率只會讓遊戲體驗變差。
在熟悉人偶操作後搭配其他武器使用後,我倒是慢慢找到這一系技能有趣而強大的地方。
如果你看完這篇仍然有興趣嘗試人偶系技能的話,現在後悔還來得及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