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決定版戰役淺談-6.《最後的可汗》

 
  在高清版的《王者崛起》之後,距離最早的《帝王世紀》已經過了將近二十個年頭。
 
  而在邁入二十周年時,官方發布了如今的決定版,除重製部分戰役和全面強化各功能外,還添加了四個新文明和三個主題戰役,無疑又是眾玩家的一大福音。
 
  作為決定版首個數據片,《最後的可汗》的表現可圈可點,各有千秋的新文明且與往日背景有牽連的主題戰役,打起來很有共鳴。值得玩味的是,本回同時收納了最爽快的帖木兒和最凄涼的伊瓦依洛,反差之大在眾數據片中分外突出。
 
  決定版的成功,使官方打鐵趁熱開發新的劇情,促成後來新數據片《西方霸主》《公爵的黎明》的先後問世。
 
  而唯一在《最後的可汗》沒有自家戰役的遺珠之憾立陶宛,也終於在東歐主題中得以揚眉吐氣。
 
  本回宣傳的三頭像,延續了之前《王者崛起》的高辨識度,封面三人組都是文明主人公,容貌特徵一目了然。
 
 
  中間正是稱霸中亞無敵手的韃靼埃米爾—帖木兒。華貴的衣著和伊斯蘭式尖頂頭盔可推得身分,兇狠的面相隱隱透出不可一世的氣息。
 
 
  右邊的無庸置疑是庫曼首領—可泰安汗。庫曼人標誌性的面具令人過目不忘,拿著的弓也是作為馳騁於草原的庫曼弓騎兵象徵。
 
 
  左方的自然就是保加利亞的豬倌沙皇—伊瓦依洛。作為三大主人公之中唯一持劍的騎士,手中長劍很清楚地印證了身分,樸素的衣著也可反映出身不高、並非來自豪門貴胄。
 
 
 
  以下為各戰役內容感想和個人主觀評分(實心一星,空心半星,滿分五星★★★★★)。
 
  帖木兒

  「中亞霸主,所向披靡」
 
  劇情:★★☆

  美觀:★★☆

  難度:★★
 
  本數據片,乃至全作中最爽快的主題戰役,沒有之一!
 
  劇情方面,沒有庫曼可汗的倉皇逃生和保加利亞豬倌的死於非命,只有一代霸主的意氣風發和戰無不勝。
 
  遊玩方面,起手兵力都足夠打出攻勢、無須忍辱負重苟且偷生;開局資源都有一定水準、不消精打細算錙銖必較。幾乎全戰役都能海出騎兵大軍,搭配超遠巨投肅清敵人、掃平一切!
 
  地圖方面是本數據片中最弱的,城池和地貌表現單調,只有俄羅斯的雪景還不錯。部分敵方據點無內政只有軍事建築,和以往《非洲王國》的塔里克和《王者崛起》的蘇利耶跋摩大同小異。
 
  不過相比以前的作品,本回在劇情設計上有了顯著的進步,人物間的發言和對話生動活潑,讓戰役不至於淪為純粹打殺而太過枯燥。
 
  如醫院騎士團稍早的張狂挑釁和晚些的倉皇逃難。
 
 
  ……面對敵人揚言要燒家,還表明「你可以試試」?
 
 
  或如透過處置叛徒的作法來描寫帖木兒的性格:可接受投降,但不能容忍變節投敵
 
 
  最終揭示敘事人正是背刺不成反被追殺的脫脫迷失,不難聯想到是在致敬巴巴羅薩的猛獅亨利。
 
  好笑的是,由於帖木兒的光環與威能太過強烈,導致其經歷沒有太多曲折起伏、稍嫌單調乏味;反而脫脫迷失背刺失敗、亡命天涯的背景故事還比較有戲。通篇敘事與其說是帖木兒的征服錄,更像是脫脫迷失的逃亡史……
 
  從《公爵的黎明》劇情來看,收留脫脫迷失的人應當就是立陶宛大公維陶塔斯
 
  不過想吐槽的是:脫脫迷失從背刺不成反被痛宰就夾著尾巴逃之夭夭,之後就沒再參與帖木兒的行動,卻還能講得猶如身歷其境一樣?
 
  猛獅亨利是被流放、姑且沒有性命之虞,還有機會跟遠征歸來的將士打聽信息,才能在酒館裡講故事;脫脫迷失保命都來不及了,哪來多餘的閒情逸緻把帖木兒的謀算目標和作戰細節打探得一清二楚……
 
  另外想吐槽的,是本主題最終關的中文譯名。
 
Ⅰ、河中地區埃米爾
Ⅱ、波斯菊兒汗
Ⅲ、毀滅先兆
Ⅳ、印度斯坦蘇丹
Ⅴ、黎凡特災禍
Ⅵ、神在人間
 
  ……神在人間?
 
 
  以往幾關都是遵循著一定的命名規律,看上去挺有氣勢,體現了帖木兒征戰各地的毀天滅地和所向披靡。
 
  結果最終卻冷不防冒出個「神在人間」,看上去分外彆扭,這是在說什麼宗教故事嗎?
 
  本關原文是「A Titan Amongst Mortals」,且在戰役里獲勝之際帖木兒也自稱是「凡人中的巨人」,為何不把最終關翻成「凡間的巨人」?
 
  既不破規律、也符合原意,還更有魄力……
 
 
 
  伊瓦依洛

  「始於輝煌,終於悲涼」
 
  劇情:★★★★★★

  美觀:★★★★☆

  難度:★★★☆
 
  *結局太悲愴,予以六星來緬懷紀念……

 
  《最後的可汗》中,劇情內容和地圖設計上最為傑出的戰役。
 
  冰冷雪原、低洼沼澤、曲折山谷、蜿蜒河道,建構出多采多姿的豐富地貌,輔以保加利亞的獨特旋律,充滿著濃厚的異國風情。
 
  場景的細節處理很用心,如結冰的河川上仍有把橋作出來,沒有因凍結的水面足以讓人步行走過就偷懶省略掉。
  而過場中談到沙皇因故半身不遂,只能坐馬車行動,戰役中也特意為其設計了個別緻的造型。
 
  劇情方面,為全作中最致郁的主題戰役;也是唯一對於主題引言內提問,最終答案無庸置疑是「」的戰役。
 
  個人心目中最觸動人心的劇情,全作主題里唯有之後《公爵的黎明》的雅德維嘉能分庭抗禮。但私心上,伊瓦依洛的敘事張力仍然更勝一籌。
 
  從一介養豬戶為保家衛國成為沙皇,又因傳統貴族背叛而被各大勢力聯手扼殺,跌宕起伏的生平和死於非命的結局太過深入人心,以至如今都仍記憶猶新。
 
  敘事和戰役中生動描繪出濃厚的悲劇氛圍,通過對伊瓦依洛本人的塑造,以及在逆境中的磅礡氣勢,予人一種英雄置身絕境仍堅忍不拔的壯烈。
 
  如被圍困在山谷中時,過場中提及了幾名人物曾在此達成了不可能的勝利。即使這些名字個人不認識,卻彷彿能感受到伊瓦依洛在那兒奮戰不息。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歷經千辛萬苦渡過死劫,得到的卻是遭到背叛而失勢的消息。從出身低微的農民帶領百姓力抗王公貴胄,克服萬難才坐上沙皇大位,卻在一夕之間化為烏有。
 
 
  而堂堂一個漢子帶著哭腔去哀求自己昔日的手下敗將,只為得一個東山再起的機會,卑微的話語和身段道出了如今的落魄,格外揪心。
 
 
  悲哀的是,即使有再多的骨氣和毅力,在絕對的強權下仍是無力回天。伊瓦依洛的結局,在投奔跟拜占庭皇帝關係匪淺的那海時,就已註定是凶多吉少了。
 
  除了主人公伊瓦依洛,戲中其他人物的形象也十分豐滿、躍然紙上。
 
  首先是剛喪偶不久就跟弒夫之人騷話頻發的瑪莉亞皇后
 
  作為劇情中唯一有戲份的女性,不難推測出她即為敘事人的身分。
 
 
  以及不斷冷嘲熱諷最終卻如喪家犬般落荒而逃的伊凡.阿森
 
 
  還有被貴族們以沙皇大位策反而背叛的假兄弟—格奧爾基.特爾特
 
 
  最後是不論風光落魄都情義相挺的真兄弟—卡西姆.貝格
 
 
  史實上格奧爾基確實是在伊瓦依洛之後的沙皇,但似乎並未跟後者有太多交集。
 
  戰役里為鋪陳伊瓦依洛的命苦,刻意安排格奧爾基上演一出被策反的戲碼,以至於如今談到這號人物先想到的都是對伊瓦依洛的背刺……
 
 
  敘述里談及伊瓦依洛或許是被野心蒙蔽了雙眼,才走出了投奔那海的險棋。
 
  此舉個人認為固然有野心的因素在,但也相信伊瓦依洛所說「為了我的人民」一事不假。
 
  在起義生涯中,帶領百姓力抗貴胄,內有圖模不軌的諸侯,外有虎視眈眈的強權,即使當上沙皇也沒坐多久位子就得親征抵禦外敵,為保家衛國可說是鞠躬盡瘁。
 
  伊瓦依洛的一生可說是充滿著各種的「不可能」:作為最不可能的人,組成不可能的聯盟,打贏一場又一場不可能的勝利,最後也做出不可能的決定。
 
  在瑪莉亞的敘述中,得知伊瓦依洛在拜占庭皇帝的賄賂授意下被那海處死,起得光榮卻碎得徹底,往日的起義和戰果彷彿只是浮光掠影。
 
  敘事的最後,提及有人假託伊瓦依洛之名起義反抗暴政的情形,也為這個沈痛的結局帶來了些許的安慰和希望。
 
  英雄雖已逝去,精神依然長存,伊瓦依洛的事迹成為不朽的傳奇,並被當代百姓和後世的人們傳頌至今……
 
 
 
  可泰安汗

  「山窮水盡,絕處逢生」
 
  劇情:★★★★☆

  美觀:★★★

  難度:★★★☆
 
  很沉重的一個主題,即使致郁程度不及伊瓦依洛但也相當地苦悶。
 
  在強悍外敵入侵下被迫離開故鄉、在他國屋檐下求生存的經歷,跟《失落的帝國》的阿拉里克如出一轍,接觸時有很深的既視感。
 
  更巧的是,兩個主題都是由敘事人在主人公去世後接任首領之位、帶領人民努力求生,且最終得以創建新的家園。
 
 
  高度還原歷史的精妙戰役,情節環環相扣引人入勝。
 
  內容囊括了許多歷史細節,把這段曲折的逃難史描述得波瀾壯闊,也將可泰安這個記載少的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
 
  開頭敘述立即透出山雨欲來之勢,一路走來都籠罩在蒙古鐵蹄摧殘下流離失所的凝重氛圍中。
 
  屋漏偏逢連夜雨,前有蒙古鐵騎的碾壓蹂躪,後有匈牙利貴族的背叛謀害,但正因是如此坎坷的求生之途,才襯得最終的平靜分外扣人心弦。
 
 
 
  地圖設計比起傑出的故事劇情來說差強人意,僅有匈牙利城邦和保加利亞的內塞伯爾細膩些,其他場景稍微單調,不過緊湊的戰役內容彌補了不足。
 
  談到本主題,個人第一印象就是「倉皇」。
 
  通篇劇情中只有最後一局能好好發展,其餘時間都在四處奔走或躲避追殺,傳神地反映出當代庫曼民族的席不暇暖。
 
  從初戰結尾的風光集結到次戰開頭的狼狽逃竄,形成強烈的對比。
 
  把最終戰做成分歧路線、體驗兩種情節發展的安排更是前所未有。
 
  不論留在匈牙利或前往保加利亞都能創建新的家園,民族血脈得以存續,亡命天涯的漫漫長夜終於迎來了黎明。
 
 
  庫曼文明是綠色,呼應成吉思汗西征時的遇到的欽察部落;而戰役中蒙古陣營是橙色,也符合成吉思汗主題的蒙古勢力。
 
  拜此所賜,一路上被「老朋友」速不台率領的蒙古大軍窮追猛打時格外感觸良多。
 
  打完成吉思汗再來打本回主題,頓時有種從獵人淪為獵物,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強烈反差……
 
 
  題外話,決定版重製戰役方面固然誠意滿滿,但在過場時常偷懶把相同繪圖重複使用是個槽點,且有時敘事內容搭配的圖滿滑稽的。
 
 
  如以上這張,劇情中是庫曼人血洗匈牙利、報了可泰安被謀害的一箭之仇,敘事時卻搭配之前庫曼戰士被蒙古打爆而曝屍野外的圖,看上去挺違和的……
延伸閱讀:決定版戰役淺談-1.《帝王世紀》
     決定版戰役淺談-2.《征服者入侵》
     決定版戰役淺談-3.《失落的帝國》
     決定版戰役淺談-4.《非洲王國》
     決定版戰役淺談-5.《王者崛起》

     決定版戰役心得【伊瓦依洛】
本文來自網路,不代表3樓貓立場,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3loumao.org/20716.html?variant=zh-tw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