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素還真》不專業電影心得

一氣貫古今 干天知命途 坤轉三身化 歸還真心道

其實一開始沒有特別想寫這篇心得的,但因為看到滿多人在說這部電影劇情很差,我開始深思如何去解析自己看完電影后的心得,讓更多人去站在「鼓勵」的角度去看待這部屬於我們本土的「故事」。

我是從《霹靂狂刀》正式入坑,在更早之前對於「霹靂布袋戲」是處於一種混沌未明的印象,直到看到我大伯跟我爸在看《霹靂狂刀》時,我才被「黃文擇」先生的口白與其操偶師精細的動作與動畫特效給吸引住。

但不得不說《霹靂狂刀》是霹靂國際多媒體較為成熟的作品,後來我為了要追先前的劇情有特別去追之前的劇情,但因為劇情節奏過於緩慢、口白生硬、道具製作粗糙的等等原因,我就失去追下去的動力。

或許有滿多資深戲迷可能無法認同,但每個人主觀的感受本就不同,在《霹靂狂刀》與《霹靂紫錦囊》的確有很大的落差,不管是黃文擇先生的口白還是其他部份都是如此。

所以最近新劇面臨到「黃文擇」先生臨時退休的窘境,大家對於口白的認同就受到很大的挑戰,這是因為一個「關鍵」的問題:

「傳承」。

也是這部電影《素還真》想要表達的涵義。

《素還真》就是一部代表台灣傳統創新歷史的縮影,由「黃家人」與「居住在台灣那個時代的影迷們」所建構出來的一部故事。

早期的「霹靂布袋戲」在音樂與動畫特效,都受到日本特攝與動畫產業影響之深,說好聽是模仿……難聽就是抄襲。

也因為早期想到什麼就寫到什麼,又或者是不尊重專業的情況下,其實人物設置與編劇更換的問題一直是霹靂的硬傷,但對於那個時代普遍觀眾來說不是問題,大家被其口白、操偶、特效給吸引住,養出一批忠實的觀眾。

這導致結果我相信不用多說,細心的人一定知道這將會使得霹靂將會無法真正吸引到新的客群,因為時代永遠在變化,我們這些「老戲迷」終究會面臨到生死的問題,總不能因為我們死去後還要拉霹靂陪葬吧(笑)?

而《素還真》則就是重新解構(詳情請參考搜索解構主義),將舊有的世界觀設置重新做變動,將霹靂布袋戲的生命能繼續往前延伸至更久遠的「未來」。

像是「一人三化」的設置,其實對我這種從「霹靂狂刀」開始入坑的人來說,我是可以接受的,也正因為一人三化是「三魂(麒麟雙魂)」,所以也可以間接解釋為何素還真後來能在武林站穩腳步原因,因為當一個人有別人雙倍或是三部的時間,那麼他的成就必定異於其他人。

而劇中的「素還真」遇見「未來的素還真」這段,老實說可以著墨的地方太多了,因為這裡可以用「多重宇宙」來解釋,這就跟「太空戰士七重製版」是一樣的,滿多玩家認為重製版的愛麗絲是原先的愛麗絲,但我認為重製版的愛麗絲跟原版本的愛麗絲是不同人,只是因為太古種族的賦能力的關係,使她能「看見」不同世界發展的「時光」。

而《素還真》這部電影經過重新解構後設置,我想將會跟正劇的「素還真」做一個區隔,但說真的「區隔」我是覺得不會的,因為電影的設置都會慢慢融入現在的劇情里,而正劇離開的「素還真」將會延續電影版的設置做出調整,或是直接由重新翻拍的劇集做一個新的詮釋。

所以這是一個轉變,也證明霹靂不會拋棄那些從以前草創時期就跟隨它的死忠戲迷。


人物投射

素還真的師傅「八趾麒麟」在電影中的劇情就這樣死掉,個人覺得有些傻眼,但如果他是「麒麟族」的一員,那麼後續很多設置都可以補足,礙於電影的時間問題,我想可能要等到電影第二部或第三部才會有更多詳細的了解了。

同時,其實「八趾麒麟」也代表長久支持霹靂戲迷的化身。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因為這是「傳承」所註定要面臨到的問題。

我們這批老戲迷終究會老,我們也會變成「傳統」的一部份,我們變得只會認定「黃文擇」先生在巔峰時的口白表達,我們只會記得那個時代的經典劇情,也只會記得我們那個時代的「素還真」。

那麼,現在這個時代的「素還真」呢?

所以,還我歸真,就是一種「重新解構」與「重新出發」。

而「八趾麒麟」就是那個固執的老人,要求自己的小孩不能違背自己的意思與想法,也希望「素還真」永遠就是那個「素還真」而已。

就像支持霹靂布袋戲長大的戲迷們一直,對「素還真」而言,我們其實就是這些經典角色的父母啊!
創新,永遠會面臨改變,在「傳統」與「自由」的掙扎,然後再度進入下一個輪迴的循環。

我們所認知的一切,都會因為時代與環境的改變而有不同,那些美好的將會成為記憶中的一部份而不可抹滅。

就像電影的最後,一部部經典的戰役透過圖畫呈現,我內心情感頓時爆發,因為那些經典的劇集我也有幸能參與其中。

而不管「霹靂布袋戲」還是「素還真」,兩者都是由「黃家人」與「戲迷」所建構出來的台灣記憶,將會一直留存。

只是我們戲迷需要學習如何「放手」。

這樣才能容納新的世界與接受新生的開始。
本文來自網路,不代表3樓貓立場,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3loumao.org/20291.html?variant=zh-tw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