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根據這篇reddit文以及它所參考的這篇影片寫成,大部分會是翻譯上面那篇文。閱讀這篇文之前建議你先理解這次收購案的內容,你可以參考這篇由Bungie所發布的blog post。
這篇文的目的是從縱觀大局的角度來分析這次收購案並說服你即使PS平台獨佔的天命內容的確是Sony能夠隨時下令讓Bungie實作的東西,Sony其實會這麼做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但是不可逆的事實是Sony現在就是Bungie的老大,如果你已經死了心認為Sony買下Bungie就只是為了賣獨佔撈油水,那你還是別在這裡浪費時間了。
從合約開始
這部分用來分析上面提到的影片。該影片分析兩方皆法律上同意的商業報導,同時也是兩方投資者會收到的官方消息,所以該報導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影片中的律師接下來去Bungie的官網分析他們發出的blog post以及Q&A。其中Q&A那篇是現在多數天命玩家的分析重點,玩家們拚命從字裡行間翻出所謂的「暗示」,得出「Y5以後一定就會出現平台獨佔」這種結論。律師則沒有這種動作,因為他很清楚在法律上有效的只有上面提到的商業報導,要怎麼挖這篇單方發布的Q&A都是沒有意義的事情。
律師得出來的結論是Sony計劃壯大他們的集團,而且Sony在打一場豪賭:Sony居然能夠放棄他們對Bungie的創作控制權。影片中的律師有超過600次的交易解析經驗,而他如此說道:
「我不認為我有看過這麼一種交易,收購方在條款中同意被收購方仍保有繼續獨立運轉權,還能夠保持獨立發表作品到任何平台的權利。」
即使Sony有改變合約的權利,但是想要讓Bungie簽字的話,無論如何Bungie的獨立運轉與發表權一定會留在他們手上。Bungie已經無數次強調即使形式上來說他們屬於Sony的旗下,但是他們仍然是獨立運轉的。Sony期許、相信並支持Bungie繼續做他們廣受歡迎的遊戲,而Sony自己則得到這些遊戲得到的收入,以及Bungie的技術。
現在來暫時複習,Bungie有辦法放棄Sony對他們的控制權,維持完全的獨立。雖然Sony還是有辦法把Bungie叫到辦公室、對他們提案,可是有最後決定權的仍然是Bungie。
Q:所以Sony花了36億美到底買了什麼?
A:Bungie的商業知識、技術、以及他們所發行的遊戲的收入,僅此而已。
Q:為什麼Sony想要取得Bungie?
A:為了他們前段班的live-service以及技術能力。
Q:那Sony有什麼誘因讓Bungie能同意這次收購案?
A:Sony集團的多媒體資源能讓Bungie順利進行拓展天命宇宙到小說、電影、影集等平台的計劃。
所以到底發生了甚麼?
Sony在建構他們的多元集團。Sony旗下的工作室能說是製作單人遊戲的前鋒,但是對於多人在線live-service相對較弱。這種東西想成功的可能性遠低於單純的天時地利人和,別忘了Anthem這種只活了一個月的遊戲。於是他們就收購了多人在線live-service的主宰,Bungie,來給他們必要的技術來向這個領域發展。而Bungie也能從這次收購案來加速他們拓展天命宇宙的計劃。
這裡提醒一件很重要的事:Sony要的是Bungie,不是天命。到目前為止,Sony收購Bungie的動因大概已經提過很多次了,他們要的是技術而不是產品。Sony想要商業知識、技術、以及Bungie新IP的市場來跟微軟Gamepass競爭,還計劃要在Destiny: The Movie大撈一筆。為了這點,36億美裡面有12億專門是為了挽留Bungie的人才。Sony想要這個工作室的創作力,絕對不敢隨便亂動。
另一方面,Bungie看上Sony集團的多媒體潛力而同意收購案。他們看到蜘蛛人、Uncharted,他們知道Sony有能力,並且願意提供資源來讓天命登上大銀幕。如果這件事成真,Sony能從天命電影搞到的收入大概比從跑了好幾年的天命抽成都還比不上。表面上看來Sony擁有Bungie,但實際上有決定權都在Bungie手上。如果Sony想要危害Bungie的獨立性,那麼Bungie死都不會簽字。Bungie對他們的遊戲有完全的掌控權。是Bungie決定要做甚麼樣的遊戲,是Bungie決定玩家能在哪些平台上玩,是Bungie決定要不要加入平台獨佔元素。Bungie可以哪天早上發瘋決定搞出一個薯條模擬器然後把那鬼東西弄成XBOX獨佔,而Sony完全沒有阻止他們的手段。
現在是時候談談房間里的大象了:Bungie脫離了微軟,又脫離了動視,誰說的定他們這次會乖乖待在Sony?時間一到,Bungie和Sony免不了會起紛爭。這點就是我們只能揣測的部分了,或許兩方對這種事情已經有備案,像是時間一到會重新審視合約等等。不過考慮到Bungie這次維持完全的獨立,大概短時間不會發生這種事,畢竟前兩次拆夥都是因為Bungie的創作受到牽制。
對了,有人說Sony買下Bungie是為了反擊微軟買下動視暴雪。不要瞎掰好嗎,一樁36億美金的交易怎麼可能兩個禮拜內就搞定。根據Bungie的說法,這場交易案前後總共計划了六個月。
結論
Sony得到必要的資源來加強競爭力、Bungie得到必要資源來拓展工作室做遊戲,這次的收購案是一個雙贏的局面,而且目前看來是Bungie比Sony得到更多的好處。以下再總結一次重點:
- 即使被收購,Bungie仍維持完全的獨立。未來天命或是其他新IP的所有面向都是由Bungie所決定,Sony沒有干涉權。這也意謂是否發行平台獨佔內容是看Bungie決定,也就是說幾乎不可能。
- 如果Sony想要動雙方的條約,Bungie死都不會放棄他們的獨立權。
- 相對於Bungie能馬上得到Sony的資金支持,Sony要到時機成熟時才會動用Bungie的先鋒級技術來讓他們在對於微軟和任天堂的競爭中能夠取得上位。這也是為甚麼會說Sony買下Bungie這一手是一場豪賭。
- 我想看天命電影
今年是2122年,世界上只剩四種遊戲:微軟做的遊戲、Sony做的遊戲、任天堂做的遊戲、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