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對巴托尼亞兵種的感想

冬季特賣過了,感覺也沒甚麼好買的,結果勉強玩了諾斯卡50回合後我又回去完巴托尼亞了,因為諾斯卡那廢柴經濟簡直不堪入目,人家還沒衝擊騎兵,自從阿提拉全軍破敵之後我就不能習慣沒有重騎兵的派系,而且不知道為何我每次用帝國都感到很無力 (大概我不會玩帝國),沒出火箭炮之前帝國的部隊真的有點軟,帝國劍士跟矛兵跟巴托老農一樣 30 甲到底是…?,你們不是穿板甲嗎???,所以我又回去玩巴託了,巴托尼亞有一個特色就是無論維持多少軍隊都不會有額外費用,意思是巴托尼亞可以一直狂招領主,強無敵,還有鐵匠鋪來增強所有兵種的護甲,一個四級鐵匠鋪就+2護甲,所以還是巴托好使阿,買遊戲之後幾乎只玩巴托尼亞,雖然已經被GW拋棄已久,但他們還是我最愛的戰錘種族:
For ze Lady!!!

巴托尼亞 – 騎士國度
巴托尼亞相比於人類帝國,大約晚了1000年才立國,當初西格瑪 (Sigmar) 團結人類部落對抗綠皮時,其中一個部落名為 ”巴托尼 (Bretonni)”,是一個以騎兵與貴族文化聞名的部落,拒絕團結在西格瑪的名下,而是向西走到了灰色山脈 (Grey Mountant) 定居下來,但巴托尼人的運氣不好,這塊土地受到綠皮嚴重肆虐、野獸人橫行於森林、而古墓王則從遙遠的阿拉比北上抓取奴隸補充其死靈大軍、鼠人則在南方肆虐散播瘟疫,在帝國曆法 970 年左右,巴托尼人受到多方圍剿,幾乎滅亡,這時巴斯托涅的公爵,吉爾斯 (Giles le Breton) 在對抗綠皮大軍前夕駐紮在森林圍繞的湖旁,當他想洗刷臉上的血漬時,湖上突然出現了一位極為美麗的女人,她蒼白的肌膚與飄逸的衣裳瞬間抓住了巴托尼騎士們的目光,這時吉爾斯舉起了自己的旗幟,向她喊到:

「女士,請問您願意保佑我們,祝巴托尼人們一臂之力嗎?」
女神微微一笑,從手中變幻出了一個金色、鑲滿珠寶、耀眼的聖杯,靠近吉爾斯示意他喝下,當吉爾斯喝下聖杯時,他蒼老的肌膚煥然一新,染血的盔甲與旗幟也重現了閃耀的輝煌,吉爾斯本人眼裡充滿了活力與生氣,他目光如炬,歡喜地向這位法力無邊的女士宣誓效忠,而吉爾斯的夥伴們也向這位女士宣示了自己的忠誠,而這些人被稱作 ”聖杯騎士 Grail Knights” ,在接下來的大戰中,這些近乎恐怖的戰士幾乎把灰色山脈以西的所有綠皮都趕盡殺絕、諾斯卡人被推下了大海、野獸人被屠戮、斯卡文鼠人只能逃回南方的提利亞邊境,國內平定後,巴托尼亞王國也正式成立。

巴托尼亞的騎士與農民
盧恩國王 (Louen Leoncoeur) 曾說過 ”巴托尼亞的建國基礎,就是騎士與駿馬、領主與農民” ,巴托尼亞嚴格上與歐洲國家類似,沒有常備軍這種東西,只有在戰爭時期,領主傳喚底下附庸帶兵進行作戰,所以在步兵上,遠不如東方的帝國般訓練有素,相反的巴托尼亞的土地足以負擔的起數以萬計的騎士,在巴托尼亞的歷史上,騎士們曾出征綠皮、埃斯塔利亞、阿拉比、帝國等地,在全軍破敵里,巴托的特性如下:
特色:
需要累積騎士精神來獲取勝利,騎士精神越高,帶來的增益就越多
農民便宜但有使用限制,可以透過科技來提高上限
騎士十分強大但需要解鎖誓言來降低維護費
巴托沒有補給線,不用擔心招募太多軍隊
巴托所有領主除了仙女外都沒有補員特性,所以軍隊補充速度很慢,需要建築物來加強


傳奇領主

1.哥隆尼-勞恩國王:
近戰大師,騎乘角鷹獸的情況下幾乎無敵,獅子盾可以吸收遠程火力,還可以自我回復血量,勞恩可以一人攻城或單挑一整支軍隊
派系特性為:
所有領主在大地圖上移動距離+10%
戰鬥中領主士氣光環範圍+50%
對抗諾斯卡、黑暗精靈、綠皮、混沌時,+8近戰攻擊、+12士氣
2.波爾德羅-阿爾貝里克公爵
斂財大師,他近戰不如勞恩,但可以很好的強化經濟,瑪南的三叉戟讓他也可以對付成群敵人,波爾德羅的地理位置代表幾乎不會有敵人來襲擊
派系特性為:
貿易收入+25%
新招募的騎士單位等級+2
騎士單位招募時間 -1
王國騎士+10近戰防禦
3.卡爾卡松-湖神仙女
湖神仙女是遊戲里最好的治療法師,但缺乏內政強化手段,但她是唯一一個有補員手段的領主
派系特性為:
可使用的農民上限+5
軍隊補員率+15%
聖杯守護者的維護費用大大降低
4.萊昂涅斯騎士團 – 李潘斯女公爵
跟勞恩一樣是近戰輸出爆炸的領主,跟一開始的聖騎士亨利一起搭配基本上無敵,其轄下的農民也十分強大,可以不用聖杯遺骸就能維持陣線。
派系特性為:
公共秩序+3 (全國)
所有英雄單位 (聖騎士、聖女) 的維護費 – 50%
追尋騎士近戰防禦+8
李潘斯開局自帶亨利這個可以騎角鷹獸的超強聖騎士
所有農民單位+5%物理抗性、+5士氣
吸血鬼伯爵、吸血鬼海岸、古墓王的外交關係 – 80


兵種
1.巴托尼亞農民兵
在 Game Workshop 決定放棄巴托尼亞之前,巴托尼亞在桌面遊戲的第五版 (5th Edition) 是一個風光明媚的亞瑟王王國,農奴們可以在努力奮鬥後成為一名騎士,而貴族領主們受到國王與湖中女士的代表 – 湖神仙女 (Fay Enchantress) 的監督,戰鬥也鮮少有農奴們參與,而在 GW 的白痴操作下,第六版 (6th Edition),巴托尼亞變成了一個極其壓迫的地方,之後也再無更新,而在戰錘2 全軍破敵里,巴托尼亞的軍隊基本上依循著第六版的敘述:
(1.)農民暴徒 (Peasants Mob)
”歡呼吧!因為巴托尼亞騎士成為了你的盾牌 !”
全軍破敵中:
暴徒是羅馬2東方農民伯伯的等價物,在戰錘2中,農民暴徒的用處有三個,一個是因為不用維護費的關係,你可以把他當治安軍團,第二,真的拿來當肉盾,但必須要有聖杯遺骸,第三則是迷因用法,遊戲後期鐵匠鋪全滿下暴徒就成了200+護甲跟免維護費的 ”鋼鐵肉盾”,在軍隊規模調成 Ultra 的情況下他們人數高達 160 ,布陣時非常廣闊,放一個領主或聖騎士激勵士氣都可以很好的牽制對手精銳,而實際戰鬥上不要指望他們可以背沖或攻擊甚麼的,站樁就好,因為他們打不過任何人,在在線對戰時暴徒實際上很有效,因為超級便宜加上砲灰屬性不會降友軍士氣,可以帶幾隻來擋住敵人攻勢。
故事中:
巴托尼亞根據GW的描述,農民們在第六版需要抽到 90% 的稅率,稍微有點腦袋的人都知道這是鬼扯,90% 你是要鬧饑荒是吧,稍微合理的想法來看,農民暴徒本身可能是巴托尼亞人口巨大的象徵,帝國人口經過推算可能在 1600 萬左右 (根據所有GW推出的軍書人口統計),巴托尼亞可能更多,90% 的稅率可能是代表巴托尼亞農民的生產力極為驚人,以至於可以養活這麼多人口,另一個推測是貴族會把糧食收上來再分發,來博取農民的愛跟忠誠,但無論如何,你都不會想用這單位來度過前期的。
(2.)武裝人員 – 劍 (Man – at – Arm)
”雖然不像騎士那樣高貴或強大,但這些人以拿起武器保衛家園為榮”
全軍破敵中:
跟農民暴徒相比,比較能扛,但士氣一樣低落,人數在 Ultra 下有 120 人,足夠寬可以擋一擋敵人的步兵,但沒事不要用沒盾的,因為有盾的數據為 55 % 擋下前方的箭矢,且近戰防禦也更高,不過兩者的出場率跟長矛相比都很低,因為兩者都沒有抵禦衝鋒,基本上騎兵一衝就垮。
在故事中:
巴托尼亞每到夏日,各村莊的父母都會把孩子帶到領主面前希望能入選領主的民兵團,最高最壯,或著是貴族私生子的男孩們會成為貴族的侍從 (Squire,與現實不同,巴托尼亞的貴族剛出生就是俠義騎士,侍從在巴托是農民或混血在當的) ,而次要者會成為武裝人員,這些士兵的裝備由領主出資,在第五版的設置中,這些人實際上是自願者,而灰暗的第六版雖然也是自願者,但常被苛扣工資,待遇比一般農奴更好但也沒好到哪裡去。
(3.)武裝人員 – 矛與斧槍 (Spear/Pole Man – at – Arm)
”把長矛交給他們,希望他們可以堅守陣線,他們自己也祈禱可以如此…”
全軍破敵中:
巴托最可靠的步兵擔當,即使沒盾的矛兵也有反大型反衝鋒獎勵,代表他們在對抗大型單位像是騎兵或怪獸單位可以支撐的比拿劍的更久,兩者的近戰防禦達到了 30 / 38 也算是合格了,拿盾的 55% 的遠程防禦可以有效的防禦弓箭,也是拿來當錘砧戰術的步兵依靠,另外一種變體是拿斧槍的長柄版本,注意這只是有破甲傷害的,然後近戰防禦很高,高達 40,還反衝鋒反大,等護甲升上來後打前線也是不同凡響,但沒盾,容易被射死一大片,且士氣依然低,當你有錢可以出追尋騎士之後,他們就可以回家種田了。
故事中:
跟上一個一模一樣
(4.)步戰侍從 (Foot Squires) / 巴斯托涅的野獸殺手 (Beastslayers of Bastonne)
”每個侍從都夢想成為騎士,每個騎士都夢想擁有更好的侍從……”
在全軍破敵中:
與帝國的巨劍士類似,數據較低但價格只有對方的 2/3 ,而步戰侍從本身的近戰傷害更高,而近戰防禦更低,侍從最好的使用方法就是在前線都陷入混亂時找機會背沖,或加入混戰多砍點人,由於有破甲傷害與 70 護甲、以及反步兵特性的緣故,侍從可以很好的對抗一般步兵如綠皮、黑暗精靈、諾斯卡,但侍從的登場時間太晚,四級軍營就他一個兵,有他早就有聖騎士跟追尋騎士扛線的,多人連接由於價格便宜所以多有登場,在戰役則是尷尬兵種。而變體屠獸者有著更高的護甲 (80) 與超高的近戰防禦 (53) 反衝鋒又反大型還破甲,可惜的是只有一個,假如可以量產巴托就變能變更萬能了。
在故事中:
步戰侍從很多都有著貴族血統,但他們多半是貴族/農民的後代,所以在權利繼承上排不上位,使得他們的地位介於農民與貴族的中間,戰鬥中他們充當著巴托精銳步兵,侍從做著貴族們不想做的事,跑腿、傳遞書信、或著是拿起大劍把領主的敵人砍成肉醬,而屠獸者則源自於現任巴斯托涅公爵博希蒙德的親兵,阿博本人是聖杯騎士,經常去屠殺野獸人,他也很好的武裝他的士兵們,以方便屠戮更多野獸人與外來入侵者。
(5.)聖杯朝聖者 (Battle Pilgrims) / 聖杯遺骸 (Grail Reliquae) / 拉麥松塔巡官 (The Holy Wardens of La Maisontaal)
”雖然是巴托尼亞敵人的兇猛殺手,但騎士們應該警惕他們的盜竊癖傾向……”
在全軍破敵中:
朝聖者是巴托士氣最高的步兵單位,高達 80 ,代表他在混戰中幾乎不會崩潰,會戰到最後一兵一卒,但缺點是很怕遠程跟騎兵,他的盾牌只有 35 % 遠程防禦,而護甲更只有 35 ,貿然往前沖很容損失過半,巴托一般來說用步兵時都是前期偏向守勢,最好的使用方式與侍從一樣,矛兵在混戰時投入效果最好,且他有狂暴,在進攻面是沒甚麼問題的,然而近戰防禦只有可憐兮兮的 28,時間一久就會陷入苦戰。
他的變體,拉麥松塔的守望者沒盾牌,多了魔法傷害,近防更高,整體混戰表現更好,而聖杯遺物士氣也很高,並具有範圍內 +12 士氣的效果,遺物自己有女神祝福 20% 物理抗性跟狂暴,所以前期可以帶一個,因為單位數量只有一個,你投進去混戰遺物不太容易受到傷害,可以延長混戰時間,但後期基本無用。
在故事中:
朝聖者之所以被稱為朝聖者,是因為他們往往都會簇擁著聖杯騎士,騎士到哪,他們就跟到哪,他們認為聖杯騎士的一切都是神聖的,他吃剩的剩菜殘羹、用過的物品、甚至是坐過的椅子都會被他們當作聖物收集起來,這些瘋狂的朝聖者被認為是巴托地位最低下者,但他們的作戰熱情非常可怕,甚至有流言某位聖杯騎士受重傷時,朝聖者就湧上來想收集遺物,結果把奄奄一息的的聖杯騎士給擠死的故事。死後聖杯騎士的屍體會被拿來當聖杯遺物了,這也是歐洲基督教對於聖物崇拜的描述,比如耶穌的裹屍布就是一例。
(6.)農民弓箭手 普通/火/毒 (Peasants Bowmen)
”儘管射擊精準度堪憂,但農民弓箭手提供了一條廉價、廣闊的防線來抵禦迎面而來的敵人”
在全軍破敵中:
作為巴托前期的依靠,農民弓箭手的輸出非常強大,在對付低護甲敵人如吸血鬼伯爵的殭屍單位或諾斯卡的劫掠者,農民弓的表現非常優異,他的兩個變體,一個是火箭,火箭可以有效殺傷不死單位,比如殭屍、骷髏頭、古墓王的那一大票不死單位,對付有回復技能的怪獸單位拿火箭出來射就對了,毒箭則是射到對手會給予 ”-15% 穿甲武器傷害,-15% 遠程傷害,-15% 武器傷害,-15% 速度,-18% 耐力” 的可怕效果,中一次效果會維持 10 秒,對於哥隆尼來說,一開始入侵的諾斯卡與暗精靈射幾箭對方近戰就會削弱很多,而毒箭效果是不會擴及隊友的!,所以毒弓可以讓自己的步兵堅持更久,讓騎士重創敵人後方,不過注意的是三種弓箭手都不破甲,後期重甲滿地跑,頂多會帶一兩隊火或毒來對抗怪獸部隊或強大的步兵單位 (比如矮人、綠皮)。在連接對戰則是非常強大還便宜。
在故事中:
巴托老農由於開國者吉爾斯死於遠程武器之手 (實際上沒死) ,所以貴族們對於遠程武器深惡痛絕,而農民的長弓大多數是自製的,在故事設置中,巴托尼亞長弓手會在前面立下木樁拒馬來防禦敵人騎兵衝鋒,而由於害怕農民造反,巴托老農的弓箭都沒有破甲箭頭 (現實中的英國錐頭箭)。
(7.)騎乘自耕農 / 騎乘自耕農射手 / 蒙特福守望者 (Mounted Yeoman / Yeoman Archer / Warden of Montfort)

”在馬背上,這些自耕農將死亡帶到戰場上最需要的地方 ”
在全軍破敵中:
沒弓箭的版本幾乎毫無用處,不要產他,前期農民只需要帶矛+弓箭就好,而後者在多人連接還能一用,或著你有著蒙古游牧作戰的需求,想組一支衝擊騎士+弓騎兵的隊伍可以一用,不然後者在戰役因為射程短 (125) 跟傷害低打不贏任何人,還可能被步弓手射死,兩者還有一個用處是因為跑得飛快,可以帶個一兩隻把對方殘兵殺乾淨,不然對方下一回合就不知道跑去哪。蒙特福守望者可以射毒箭,連接對戰可以用用,給敵人每一隻部隊射一支毒箭。
在故事中:
最受寵愛的農奴被獲許騎馬,但實際上在哥隆尼這樣的公國,基本上上至貴族下至農民人人都有馬騎,有意思的是在故事設置中,這些騎馬戰士的實力應該是要與俠義騎士甚至是王國騎士不相上下的,在戰鬥中他們由於經驗老道的關係,可以在戰鬥中對貴族騎士喊叫而不是畏首畏尾,騎士因為他們作戰的經驗而尊重(不表現在臉上)他們,騎士認為不光榮的差事,比如追擊殘兵、偵查、埋伏一類的事都會給他們去做,而他們也垂涎於打劫死亡敵人的財物而奮勇向前,最後當他們退休時,也享有更好的待遇,一般農民希望可以當上自耕農,而Yeoman在中世紀英國是國王的隨從,負責家庭內的財務管理與日常行政,他們比貴族等級低,但是是自由人。
(8.)投石機/神聖投石機 (Field Trebuchet / Blessed Field Trebuchet)

”牆壁對投石機的火力來說毫無意義”
在全軍破敵中:
巴托唯一個砲兵,攻城可以帶,其他時候沒啥用,然後神聖投石機的特性說不會打到友軍是錯的,因為只有飛濺傷害不會傷到友軍,不過投石機只需要蓋一棟建築即可出,早期可以多出一點砸爆諾斯卡。
在故事中:
投石機是由一個村莊的農奴發明的,他最後只被賞了一個銅冠+兩隻大肥豬。

2.巴托尼亞騎士
舊世界的人類都懼怕巴托尼亞騎士的衝鋒與作戰熱情,巴托尼亞的傳統是在各地發動狹義戰爭 (Errantry War) 來滿足年輕騎士的領土與榮耀需求,更極端的情況下戰爭可以持續到 60 年,巴托尼亞騎士騎乘的戰馬可以像攻城槌一樣直搗對方陣線,不過在全軍破敵中,步兵被衝鋒擊倒的動畫實際上只是好看,之後他們會慢慢爬起來把騎兵打死,所以除非追尋騎士、聖杯守護者這種近戰騎士,最好要衝鋒後拉出來,重新沖,把衝鋒加乘效益最大化。

(1.)狹義騎士 (Knights Errant) / 百合花飾的守護者 (Defenders of the Fleur-de-lis)
”作為最年輕的騎士,他們為了自己的名聲堅定戰鬥”
在全軍破敵軍:
當你蓋出二級馬廄時,俠義騎士與王國騎士會一起成為生產選項,尷尬的是兩者的降維護誓約都是第一個,能出王國騎士我幹嘛出比較弱的俠義騎士? 跟王國騎士相比俠義騎士士氣、近戰防禦、跟衝鋒加成都比較低,兩者的維護費也只差了 75 塊錢,如果你用阿爾貝里克則完全沒有出的必要,但招募費用便宜了 300 塊,真的缺錢可以招個幾隊,因為王國跟他的用法都一樣,而百合花守衛者貼圖蠻帥的,可以招來欣賞一下,反正只有一隊。
在故事裡:
在巴托尼亞,貴族們要獲得領地與獲得威望是出門作戰的,年輕的貴族子弟需要出門戰鬥獲取名聲才能稱做王國騎士並獲取自己的封地,所以俠義騎士本質上不是一種真騎士,算是一種 ”准騎士”,他們魯莽、愛現、氣焰囂張但是作戰極為熱情,由於一個人在舊世界闖蕩容易死亡,所以他們通常會成群結隊的參與戰鬥,不時秀出自己的家徽以避免錯失任何可以獲取名聲的機會。在故事中俠義騎士是不能用頭盔的,但遊戲中有。
(2.)王國騎士 / 獅心騎士 (Knights of the Realm/ Knights of Lionheart)
”英勇的吶喊下,騎士們以氣勢如虹的衝鋒粉碎眼前的敵人”
在全軍破敵中:
巴托尼亞前中期主力,衝鋒高 (68)、護甲高 (110)、士氣高 (75),把敵人步兵定住王國騎士背沖是基本戰術,而對面的騎兵很少有人能打贏王國騎士,不過王國騎士的近戰防禦只有 24 ,所以不宜混戰,假如用阿爾貝里克+10近戰防禦會表現的好一些,但還是以循環衝鋒為主,而獅心騎士有魔法傷害、激勵友軍跟造成恐懼的效果,讓沒有破甲的普通王國騎士有對抗一些怪物單位的本錢,而且引發恐懼是好東西,多多背沖對面也多多崩潰。
巴托下一階段的衝擊騎兵要四級馬廄了,在追尋騎士出來以後,追尋騎士沖正面,王國沖側翼就是Win,等聖杯騎士出了王國基本上可以退役但假如鐵匠鋪上去了,王國騎士可以當預備隊,我自己都會派一支領主帶著四五支王國騎士,圍毆時讓他AI控制幫我清遠程。值得注意的是王國騎士有+10反大型單位加成,所以對沖同等級的騎兵有奇效。
在故事中:
只有王國騎士以上的騎士才能有封地是巴托的傳統,一個俠義騎士在戰鬥中證明了自己,他就會晉陞,王國騎士也是巴托數量最多的騎士種類,象徵了大大小小的男爵與子爵,而獅心騎士跟勞恩沒啥關係,是來自萊昂涅斯公國,由吉爾斯的夥伴特魯夫 (Thierulf of Lyonesse) 創立的騎士。
(3.)追尋騎士 (Questing Knights)
”承擔聖杯任務的騎士絕不能退縮動搖,直到他找到並飲下聖杯”
在全軍破敵中:
追尋騎士你可以把他看成馬上巨劍,機動力高砍人有破甲,衝鋒值還不錯 (34),近戰防禦也達標 (36),不過沒盾牌,由於破甲傷害高 (武器傷害 46) 的緣故,用法基本上就是機動性很高的步兵,不過面對戟兵長槍兵一類的兵種還是儘可能背沖,由於AI很笨你只要把領主往他們背後跑他們大概就會有一半的兵追過去,導致對方有空隙可以背沖,追尋騎士的搭配最好是王國跟飛馬,因為後兩者不適合沖前鋒但可以很好的處理掉對方的騎兵,而追尋騎士可以很好的彌補巴托虛弱的步兵線,假如你要滿編追尋也是沒甚麼問題。
在故事中:
當一個王國騎士足夠堅定,他就會拋棄貴族頭銜,以隱姓埋名的方式踏上追尋聖杯的旅途,他們會放棄使用騎槍,只用劍進行作戰,他們會在整箇舊世界找到最兇猛可怕的生物,到處為民除害,直到女士認為你有足夠的資格飲下聖杯,追尋騎士最著名者為加拉蒙的卡拉德 (Calard of Garamont),他曾單槍匹馬的殺死龍、渾沌勇士等危險生物,最終飲下聖杯成為聖杯騎士。
(4.)飛馬騎士/皇家飛馬騎士 (Pegasus Knights / Royal Pegasus Knights)
”飛馬比最強大的戰馬更強壯、更快,以強大的空中衝鋒猛撲敵人”
在全軍破敵中:
巴托之所以強大的理由之一,巴托有全遊戲最可靠的空中部隊,巴托尼亞皇家空軍基本上可以殲滅對面所有飛行單位,飛馬騎士自帶 10 反大型,56 近戰攻擊,皇家飛馬多了 2 反大與更高的近戰傷害與衝鋒,還附有完美體力,不會疲憊降低攻擊,對面的騎兵基本上無力對抗飛馬,因為飛行單位衝下去對方無法以對衝來回應,而對方的飛行怪獸單位也很難對抗有反大加成的飛馬部隊,不過飛馬要小心不要陷入地面步兵混戰,一但陷入就拉不出來,而已經飛出來的模型會一直盤旋在那慢慢被殺死。
在故事中:
大多數的飛馬來自於帕拉翁公國旁的灰色山脈,也是末世鼠疫2中,克魯伯的巴托血統來源,通常飛馬騎士等同於王國騎士,皇家飛馬則是聖杯,大多數巴托尼亞人都視飛馬為財富象徵,比如帕拉翁公國的卡西翁公爵 (Cassyon of Parravon),他就是一個卓越的飛行騎手,曾在蒙特福之戰擊潰帝國軍。
(5.)聖杯騎士 (Grail Knights)
”心懷女神的聖杯騎士們以狂暴的鐵蹄踏碎他們的敵人”
在全軍破敵中:
作為遊戲中最頂級的衝擊騎兵之一,聖杯騎士有高的誇張的衝鋒加成 (78)、不會疲勞、女神祝福的 20 %物抗常駐、12 反大型加成、免疫恐懼、跟會造成魔法傷害,只要找對角度聖杯騎士基本上可以徒手摧毀任何一支單位,不過聖杯本身的護甲不高 (跟王國一樣),所以有點怕大量遠程,後期除非手殘不喜歡用沖騎,不然他跟守護者就是後期軍隊的組成單位,守護者扛線,他背沖。在多人連接上,由於完美體力跟士氣極高的緣故,通常會帶個兩隊,在對方精力耗盡時他還是活蹦亂跳的擊毀對方部隊。
在故事中:
當一名追尋騎士終於找到了女士的幻象,這時候綠騎士會出現與追尋騎士決鬥,一但心有污穢邪念,綠騎士將一刀殺死騎士,相反的若騎士品德高尚、心地純潔,綠騎士的戰鬥就只是一個測試騎士實力與信仰的方式,通過綠騎士後,女士會讓你飲下聖杯,成為聖杯騎士,不過在遊戲中嚴重低估的聖杯騎士的數量跟實力,應該說遊戲中的聖杯跟設置比有點弱,人數還很多,要知道像勞恩這樣的聖杯騎士是有能力殺死大不潔者這種惡魔的,不過為了平衡,就算了吧。
(6.)聖杯守護者 (Grail Guardian)
”巴托尼亞最神聖的女士聖物由最狂熱、最可怕的戰士守衛著”
在全軍破敵中:
雖然是聖杯騎士,但守護者在戰鬥的定位跟追尋差不多,但他是造成魔法傷害的,所以打重甲單位不如追尋,然而他有著高達 56 的近防,85 的士氣,155 的可怕盔甲,完美體力,基本上衝上去纏鬥是守護者的唯一解,反正不會累又硬,然後讓聖杯沖背後,不過守護者本身最大的問題是太貴且砍人效率差,1600 在連接時根本花不下去。
在故事中:
跟聖杯騎士差不多,不過聖杯守護者多半會跟著湖神仙女一起出場。
(7.)皇家角鷹獸騎士 (Royal Hippogryph Knights)
”騎乘角鷹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在牠戰鬥中的力量使馴服極具價值”
在全軍破敵中:
巴托最強單位,打誰誰崩潰,打混沌帶 19 只毀天滅地,永恆之選都可以抓起來扔回廢土去,穿甲+恐懼+飛行+超高武器強度 (114),基本上沒有敵人,只不過護甲值很低 (60) 有點怕射,且飛行速度比飛馬慢,也沒有完美體力容易累,連接對戰帶一隻受益無窮。
在故事中:
通常領主會叫志願者去灰色山脈尋找角鷹獸的蛋,能成功回來者稀少,角鷹獸是巴托尼亞領主的頂級坐騎,比如阿爾貝里克自己就曾扶養過一隻名為風暴的角鷹獸,勞恩國王的角鷹獸畢奎斯也是,由於角鷹獸極為兇猛,很多馴養失敗的巴托尼亞騎士在升空的同時就被角鷹獸甩了下來,落地死亡。
本文來自網路,不代表3樓貓立場,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3loumao.org/19787.html?variant=zh-tw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