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新年快樂, 我是OO比絲瓜長兩米的男人
(゚∀。)>
<\_____________
/>
有關於傷害公式我這裡先拋磚引玉一下
因為最近DNA開放跟PVP各角色討論對策的關係, 不免俗的一定會帶到傷害公式
有鑒於一些傷害公式討論或者一些意想不到的隱技我想可集中在這討論
(日版wiki搬運如下)
基礎傷害公式
我個人喜歡從結論說回來, 先來個前顯易懂的傷害公式
假設場上有A跟B兩位角色, A攻擊B, 而B所受的傷害如下
A角色攻擊力 * A武器/技能倍率 * AB被動加總 * AB BUFF加總 = B所受的最終傷害
上面公式其實真的很簡單, 對吧 (゚∀。)?
被動跟BUFF類要先分開加算再乘算
這裡先澄清讓很多人初接觸傷害探討的一件事
- 被ダメージ軽減も【パッシブ】と【バフ/デバフ】で別枠
パッシブ50%+バフ50%で無敵だー!ではなく、50%下がったものを50%下げて、75%になる。
上面這句話我直接舉個誇張例子來說明,如果A攻擊B, 剛好B有玩家適性50%, 又那麼剛好B有50%減傷buff, 那50%+50% , 我減傷100%了耶 (゚∀。)!!!??? 這樣A打我不是都1嗎? 無敵la~~~~~~~~~~~~
不好意思, 並沒有並沒有並沒有
答案是50%*50% = 25%, 故B所受的傷害25%
被動跟BUFF類加算
被動加算跟BUFF加算這個需要另外討論, 這也是最熱門討論的一環, 也是最會讓人誤會的一環
幸好已經有大大幫我們驗證了不少東西, 包含一些無法想像到的捏他
一般來說, 角色血條有傷害增加或降低的圖標, 均屬於buff類型(如夢魘揮刀後獲得的傷害buff)
看不到的, 都屬於被動類型(如對玩家傷害+8%)
*但還是有一些會讓人誤會的部分, 例如戴納蒙50%以下發動的buff, 附加減傷25%, 事實上這25%的減傷是屬於被動類, 如下圖日文wiki
先來個簡單計算, 先引導各位進入狀況, 一樣以A攻擊B的狀況為出發點
* A以黃底,B以綠底作區隔
A
被動類: 對玩家傷害提升+8%
Buff類: 擁有增加20%傷害的buff, 也同時擁有降低30%傷害的debuff
B:
被動類: 降低所受的傷害10%
Buff類: 擁有被增加50%傷害的debuff
由上述總結所得最終B的傷害應如下
B所受的最終傷害 = A角色攻擊力 * A武器/技能倍率 * (100+8-10)/100 * (100+20-30+50)/100
先寫到此, 如有錯請各位大大幫忙補充, 我會再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