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進擊的巨人

【心得】《進巨》結局令人惋惜的收束以及給動畫製作組的建議(始祖篇)(有漫畫結局雷)

《進巨》結局令人惋惜的收束以及給動畫製作組的建議。

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
 
 
一、前言
 
  本文主要探討《進擊的巨人》結局在始祖尤彌爾的塑造上有哪些可惜之處,並以此為基礎提齣動畫劇情能夠補強的地方,若我的角色理解、情節詮釋與文本沒有過大的偏差,這些建議並不會更動尤彌爾的人設,且能讓結局由毀譽參半、爭議頗多轉變為絕大多數人都能夠喜愛。
 
二、始祖尤彌爾心境的相關探討
 
  在開始探討之前,我想先請讀者在心裡問自己兩個問題。

1、你認為尤彌爾對弗里茲王的愛,在漫畫中有得到足夠的鋪陳與解釋嗎?
 
  A、相當充足  B、稍有不足  C、極度不足

2、有一說法認為若是創哥花太多篇幅刻畫尤彌爾對弗里茲王的愛,會使漫畫變調成愛情故事而與《進巨》一貫的劇情重心和思想主軸脫鉤,你是否擔心這點?
 
  A、相當擔心  B、有點擔心  C、完全不擔心
  
  想好之後,請將答案放在自己心裡並聽我說,我認為凡是第二題沒選C的人,都沒有在真正意義上理解尤彌爾這個角色,為了說明這點,我們需要對尤彌爾進行角色分析。
  
  第一個要知道的心理學概念叫作「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大致可以指當一個人反覆承受挫折,而且找不到任何改變局面的方式時,便會陷入一種不良的消極心理當中,認為所有的反抗都是沒有意義的,認為「自身的行為不會給問題帶來改變」。
  
  當尤彌爾獲得巨人之力時,她並沒有以此向折磨她的奴隸主反抗,反而傻呼呼得跑回去找弗里茲王,乖乖任其利用,這可以說是習得性無助的一種體現,因為對尤彌爾來說,奴隸是永遠不能也不該反抗奴隸主的,在尤彌爾的心中,她只知道一種活法,那就是服從他的主人。這種奴隸思維全方位滲透了尤彌爾的心靈,對於她最後會愛上弗里茲王起了至關重要的效果。
  
  我們可以這樣想像,如果是你被抓去當奴隸,由於你資質出眾而能以十枚金幣的高價被出售,奴隸主很高興便稱讚你:「哇你真值錢,我賺翻了。」你會為此感到高興嗎?不會嘛,你一定覺得很乾,覺得自己被抓去賣然後奴隸主還賺翻,TM有夠不爽,但能夠抱持著這樣的想法,是因為大家以前多半都活在一個正常的環境中,發展出了「相對穩固、健全的人格和價值觀」,所以有能力反思自己所受的待遇是否公平、合理。
  
  而對尤彌爾來說,她可沒有這樣的運氣,我們需要去留意到,尤彌爾是在年幼時就遭逢厄運,故鄉被焚、父母被殺、舌頭被拔,當她淪為奴隸之時,壓倒性的暴力和日復一日的貶低與羞辱,會破壞孩子尚在發展中的人格,使尤彌爾在認知上就無法把自己當成一個有尊嚴和自由的人來看待,人若自貶為物,那她在受到別人利用時,不僅不會怨恨,甚至還會覺得天經地義,相信那就是自身的價值所在。
  
  極其低落的自我認同,在尤彌爾由於豬只放跑事件,而被挖去單眼放逐之時發展到了高峰,她都已經自認為奴了,卻還要被奴隸主拋棄,等於人生最後的價值和意義都遭到否定,對於一個心智未熟、欠缺依靠的孩子來說,這樣的殘酷是超乎想像的,也因此,你會看見尤彌爾在得到巨人之力後,第一件做出來的事情,就是近乎瘋狂地跑回去找弗里茲王,繼續聽任差遣,期望獲得一個歸屬,因為那便是她人生僅存的依託。
  
  在這裡大家也可以延伸閱讀,去了解一下恆河猴實驗,看看幼童對於「擁有一個依靠的對象」執著到了什麼程度,另外巴哈最近上架的動畫《國王排名》也有描寫到這種心情,而且寫得很好,推薦一觀。
  
  講到這裡,其實尤彌爾為什麼會──或者說為什麼「有機會能夠」愛上弗里茲王,也就呼之欲出了,因為對尤彌爾來說,弗里茲王就是賦予她成就感、歸屬感,把她從「你的人生沒有價值與意義」這絕望的想法中解救出來的人。
  
  (不過,上述原因能夠表示尤彌爾確能愛上弗里茲王嗎?或者尤彌爾對弗里茲王抱持的感情,單純用愛這個字眼來指涉,足夠完整和明確嗎?前者是機率性問題,而後者跟愛的意涵實際上太抽象複雜,每個人的定義不盡相同有關,可以確定的是,想要在如此爭議的情節上,說服並打動多數讀者接受一種罕見而又扭曲的情感,靠的不會是腦補分析,而是情感本身的刻畫要夠充足、有力。
  
  在漫畫122話中的一些場景,比如尤彌爾望著部落里舉辦的婚禮,暗示著尤彌爾非常渴望愛情,聚焦在情感面上的話,版上常見的說法包含「傻女孩愛上渣男」或「類似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但又不完全一樣」,那到底是哪邊不太一樣,具體來說又是什麼狀況呢?以下會開始用一些現實中的例子來拼湊尤彌爾的心情。
  
  在現實世界中,有些妓女會養小白臉,甚至她們養的小白臉人還很渣,為什麼要挑這種爛男人呢?背後有兩個可能原因,第一是她們的工作容易令自身感到痛苦、孤獨,進而催生尋求伴侶與慰藉的想法,另一方面,也正因為其工作性質特殊,在自我認同感較低的情況下,性工作者比較不敢期待「一般人的幸福」,比起追求幸福更加害怕夢碎,這使得她們的擇偶標準降低,因為如果一開始就找爛一點的男人,那麼就算最後感情破滅了也能早早有個心理準備。
  
  有些在情場里受過傷的女子,伴侶會越換越爛也是基於類似的理由,你可以說她「出於痛苦,渴求慰藉卻又缺乏追求真正幸福的勇氣」、「因為自卑而不懂自愛」,把這種心情發展到最極端的狀態,就會變成尤彌爾。
  
  如同前述,尤彌爾痛苦至極,不要說是自卑,她根本就已經到了人格都被扭曲和破壞的程度了。欸那個,一般的傻女孩再怎麼缺愛,再怎麼容易愛上渣男,別人都殺你全家、拔你舌頭挖你眼珠了,這超過「渣」的範疇了吧?這也是為什麼我會認為尤彌爾有機會愛上弗里茲王,不能光用她傻、她渴求愛來解釋,而一定要提及她人格所受的破壞。
  
  要描述這種破壞的可怕程度,現實里較貼近的例子,應該要屬被訓練成殺人機器的娃娃兵,比如非洲的一些反政府叛軍,會在屠村、掠劫之餘,逼迫村裡的孩子持槍射殺自己的父母或其他親人,孩子親手斷掉自己與過去生活的聯繫,便會走投無路,只能跟隨游擊隊,幼弱的他們受到暴力和毒品的控制,人格漸漸扭曲,最後便會把長官的命令和游擊隊的紀律當作人生的依歸,再也看不見其他的生存方式。
  
  如果你了解了這種心路歷程,請問你會笑這些孩子傻嗎?如果今天是一個游擊隊的女娃娃兵愛上了她的長官,卻又為此掙扎不堪,試圖擺脫這段帶給她無窮痛苦的畸戀,請問把這種心境描繪再更完整一些,會讓你覺得情節很LOW,很缺乏格調,像個配不上《進巨》高度的愛情故事嗎?
  
  唯有當你能明了尤彌爾所承之痛,知道她的孤獨與痛苦,如何以最可悲的形式造就了一段扭曲的戀情和數之不盡的悲劇,你才會發現,原來始祖蘿渴望擺脫她對弗里茲王的愛,竟是充滿「重量」的一件事,完全值得在《進巨》的世界中多花筆墨。
  
  對部分爛尾黨甚至中立派來說,《進巨》整個故事的起因竟然都是尤彌爾傻傻愛上渣男所致,好像格調搭不太上有些詭異,另一方面,把「尤彌爾想從愛情的痛苦中解放出來」與「追求自由」掛鉤,似乎也略有些牽強。
  
  不過,我覺得這是因為大家不夠了解尤彌爾才會這樣說。

  而對部分神作黨來說,竟然也能出現:「那些罵尤彌爾鋪陳不夠很突兀的,只是因為作品沒出現自己想看的就噴爛而已,愛情本來就不是創哥寫《進巨》的重點,創哥沒必要配合你們。」這樣的言論。
  
  呃,看到部分神作黨用自己的言論證明他根本就沒看懂尤彌爾這個角色,實在有些諷刺。
  
  那事情怎麼會變成這樣哩,到底是讀者太智障,都看不懂創哥的伏筆和角色塑造的用心,還是說創哥在敘事上真的出了什麼問題,導致讀者難以看懂,讓我們進入下一個環節,也就是技術分析的部分。
 
三、尤彌爾鋪陳不足之處與改進之法
 
  有提到尤彌爾劇情的部分散見各話,但主要集中中在122和結尾的139處,首先我覺得122話作為揭露部分信息,又保有各種懸念的一話,還是相當出色,很多重要的暗示都有在122被給出,但當它和最後應該揭露真相的139搭配在一起時,就釀成了一場敘事上的悲劇。
  
  不是我要說,我覺得139真的趕到爆欸,你們看我前面分析了快3000字,啊你知道139用幾句話收尾的嗎?
  
  首先,尤彌爾的心情是由艾倫旁述的,也就一段話:「面對將故鄉焚毀、殺死親人,還將她舌頭拔掉的人,儘管得到等同神的力量,依舊對他持續服從
……(中略)始祖尤彌爾她深愛著卡爾‧弗里茲。
  
  啊?沒了。
  
  OK,有個概念叫作「重要的情節要詳細的演,而非概略的說」,尤彌爾重不重要,一定重要,因為在瑪雷篇之後,《進巨》那個「受害者換個角度也可能是加害者」的思想核心已經被充分表達,讀者剩下能在乎的,也就只有「艾倫到底怎麼了?為什麼他會變得像艾主席」這個懸念,而尤彌爾正是解答這個謎底,乃至支撐整個《進巨》世界觀的核心,她理當配得上有血有肉的角色塑造,而不該像個空有骨架,只為解釋劇情需要而存在的工具人。
  
  有些人可能會說,創哥一向很尊重讀者智商,留白是想給大家自己思考的空間,但這次留白留這麼大,不覺得有點太白了嗎?先不說是不是每個讀者沒事都讀過心理學、都有分析能力,尤彌爾登場的總體篇幅少的可憐,創哥甚至還封印了在表達人物情感時至關重要的兩樣東西,一是眼神,二是話語
  
  在122這樣操作是沒有問題的,尤彌爾舌頭被拔所以全程啞巴,沒有台詞的情況下,用畫面語言帶出各種人物心境的暗示,懸疑感夠,重看時也會讓人覺得有恍然大悟的感覺,創哥在此也很刻意的於大部份時間把尤彌爾的眼睛畫成一堆黑漆漆的線條,創造出一種有眼無神、陰鬱而又神秘的感覺(122始祖蘿只在艾倫抱住她時,有開眼流淚過),利用一種讀者好像能稍微靠近,卻又不完全透明的模糊策略,把懸念營造出來,作為埋設伏筆的一話很棒。
  
  啊問題是到了139,該揭露真相了,這個時間點應該是解除封印、全力刻劃尤彌爾的時候才對,尤彌爾的心情必須顯得足夠細膩、飽滿,才能打動讀者,然而創哥此時卻用幾句旁述匆匆帶過,這可不叫留白,餘韻悠長的留白才叫留白,容易讓人滿頭問號的那叫詳略失當好嗎?
  
  我舉一個同樣是創哥筆下的角色作為對比,來說明139提到尤彌爾的部分為何令人感到失敗好了,以吉克為例,吉克跟始祖蘿有個共通點,那就是他們做的事情「乍看之下都令人匪夷所思,然而背後皆有複雜的心理因素可以解釋」。
  
  吉克身為艾爾迪亞人,卻出賣身為反抗份子的父母,跑去當瑪雷的走狗,甚至最後還打算讓艾爾迪亞人絕育乃至滅族,如果不好好說明,吉克這個人絕對會顯得很古怪、莫名其妙。
  
  那麼創哥是怎麼塑造他的?答案是能詳細的演就絕不概略的說,從吉克當戰士候補生壓力山大的模樣,到他向老爸尋求鼓勵與支持,卻只得了個「哎呀兒子你這樣沒用怎麼行啊!」受到進一步施壓,小朋友那種陷入恐慌,被壓得喘不過氣的神情你都能在創哥的筆下見到,而關於出賣父母乃至讓艾爾迪亞人滅族,每一個思想轉變乃至做出重大決策的過程,創哥都有花篇幅,透過吉克與前任獸之巨人的交流去做交代。

  你能想像如果這些劇情被砍了個大半,吉克變成啞巴沒台詞,絕大部分時間你看不到吉克的眼神,難以讀取吉克的情感狀態,而吉克為何出賣父母和想讓艾爾迪亞人滅族的原因,到結局處才揭曉,還只用幾句話概略解釋:「吉克壓力大時父母都沒好好關心他,吉克又覺得父母叛變只會失敗牽連爺爺奶奶,乾脆先出賣,最後吉克還覺得艾爾迪亞人沒有希望了,不如在絕育之下慢慢滅絕比較好。」

  若是這樣塑造,吉克這個角色血肉飽滿的程度要巨幅下降95%以上,到時候一定很多人會罵說吉克也太怪了吧,「這樣就要出賣父母喔?這樣就要滅族艾爾迪亞人喔?」他到底在幹嘛?他為什麼不這樣、他為什麼不那樣、他為什麼不如何如何,他根本不可能如何如何,總之就是各種質疑。
  
  同時也會有一派人跳出來進行各種分析,拚命解釋吉克很正常,做的事相當合理,順便噴那些說吉克很怪的人一定都沒看懂作品,人生閱歷太少不了解被亞洲式家長施壓的小朋友有多可憐,所以才不懂吉克。
  
  咦?這不就是現在關於尤彌爾感情的吵法嗎?
  
  那為什麼吉克的人設沒爭議,尤彌爾就一堆人在吵,背後的原因要歸於角色塑造不夠還是讀者智商不夠,應該就很清楚了。
  
  換個說法,如果尤彌爾現在這樣刻畫不完整,竟可以被稱為創哥尊重讀者智商、創哥給大家思考空間,OMG創哥又漂亮地進行了一次留白,那大家要怎麼看待吉克、看待過去每一個有被細膩刻畫的人物?
  
  難不成要說創哥塑造吉克或者萊納時「沒打算尊重讀者智商,覺得讀者都是智障,所以才把角色心境寫得那麼完整,此外也不想留任何思考空間給讀者」?不帶這麼誇張的吧。
  
  因此我會說,圍繞著尤彌爾的爭議,單純就是塑造不足而已,跟什麼留白、留思考空間沒有關係。創哥尤彌爾這樣畫,首先能真正看懂的人就一定很少,就算能看懂,也不見得就會認同這是很飽滿的塑造。
  
  那具體來說,尤彌爾的角色塑造動畫該怎麼補足會比較好呢?我個人覺得首先139這邊拜託不要再用艾倫旁述,不要再用A跟B說了C之前XXX這樣的情節帶過所有說明了,艾倫一談起尤彌爾,畫面就應該切進所謂的「回憶場景」,直接去「演」尤彌爾遭遇到的事和她當時抱持的心情。
  
  此時不妨也給始祖蘿分配一個聲優吧,畢竟回憶場景算是某種心靈世界,不用糾結於尤彌爾舌頭被拔無法說話,讓尤彌爾作為旁白陳述自己的心情,會是很好的作法,畢竟她戲份已經夠少了,還要全程啞巴,創哥是真的當自己默劇大師卓別林?就算是卓別林來好了,人家寫一部《摩登時代》,電影長度也有一小時二十七分鐘可以用來塑造角色,尤彌爾哪裡有這麼多戲份,在這種苛刻條件下還敢不讓尤彌爾開口說半句話,真的超勇超會喝。
  
  動畫就該發揮動畫的優勢,只要尤彌爾有台詞,聲優就能發揮演技去強化角色的情感表達,另一方面,回憶場景中尤彌爾的「眼睛」也會是一個描繪重點,如果說122把尤彌爾的眼神藏起是為了神秘感和埋下伏筆,那139就應該將眼神歸還給尤彌爾呀,畫龍還須點睛,有三個眼神對我來說至關重要。
  
  一是尤彌爾人格剛被嚴重貶低,覺得自己作為奴隸彷彿像條破爛的抹布般,找不到自身價值的那種空洞和迷茫。
  
  二是當尤彌爾被放逐之際,終於徹底喪失了歸屬的絕望與慌亂。
  
  三是當她重新回到弗里茲王身邊受到任用時,彷彿找到了人生唯一寄託的那種喜悅與安心。
  
  如果這三種情感的轉折有被好好描繪出來,我不覺得尤彌爾對弗里茲王的愛會引起那麼多讀者的反感。
 
  四、一些bug的探討
 
  這節主要想談,2000年來為何只有米卡莎能救尤彌爾,基本上我把這個設置定調為bug。
  
  試圖去圓這個設置的人,多半會強調尤彌爾執著實在太深,所以一般人幫不了她,唯有身分和屬性與尤彌爾強烈對應的米卡莎才能影響到尤彌爾,可是其實越強調尤彌爾執著之深,越會觸發另一個bug。
  
  是這樣子的,不曉得大家能不能接受,尤彌爾獲得解脫的方式,根據解釋的不同,要嘛太隨便要嘛太犯規
  
  在現實世界裡,尤彌爾的作為最接近所謂的「團體治療」,主要的目的就是透過在團體間與他人進行交流,達到改變自身認知和行為的作用,這裡頭一個很困難也很重要的點在於突破「經驗的封閉性」。
  
  經驗的封閉性白話文就是「別人的事干我屁事,別人的感覺與我無關」,比如若我出了車禍撞斷腿,心裡非常憂鬱,這時我看見另一個也撞斷腿但還是很樂觀的人,難道我會馬上跟著變樂觀嗎?不會啊!別人是別人我是我啊,我就是心裡苦啊!

  團體治療需要透過成員間的交流,慢慢打破這種經驗的封閉性,去讓人意識到,原來他並不是世上唯一這麼痛苦的人,原來有許多人都抱持著方方面面的缺憾,也因此他們可以互相扶持、不再感到孤獨,同時也更樂意參照他人的生命經驗,改變自己的認知與行為。

  但是──這種過程通常是緩慢的,成員間也需要一步步深入交流,哪裡會有像尤彌爾這樣用看的──喔!我看到米卡莎幹掉艾倫了欸,那我也應該可以擺脫對弗里茲王的愛了喔。
  
  欸不是,你這也太隨便了吧,心病那麼好治全世界的心理咨商師都失業了好嗎……更何況尤彌爾你還是那種整整兩千年找不到人可以治你的超級重症欸,現在這麼容易被超渡真的合理嗎?
  
  當然我們或許可以去這樣去圓設置,就是說尤彌爾並不是單純看著米卡莎,加頁里有提到尤彌爾一直在窺視米卡莎的記憶,也許窺視並不是單純看到,還能解釋成尤彌爾能深入讀取米卡莎的各種情感和思想狀態,並且讀取來的記憶可以影響自身(這點在漫畫多處有暗示),但如果採用這種解釋,就變成尤彌爾的能力太出格了,她這樣等於是能隨意突破經驗的封閉性,這種情況下,尤彌爾「非米卡莎不可」的理由就會變得很薄弱,她就不太可能整整兩千年找不到一個能拯救她的對象。

  也許大家還可以想到一些別的方法來圓設置,比方說座標里沒有時間概念所以巴拉巴拉怎樣的,但是我想說──其實沒必要堅持2000年來唯有米卡莎能救尤彌爾呀?一個人跨越心理障礙比較自然的過程,通常是步步漸進、時而遇到瓶頸卡住,最後又豁然開朗突破難關,像尤彌爾這種卡在原地,2000年來沒半個人可以影響她,但遇到米卡莎就直接起飛被超渡的,反而是很古怪的狀況吧。
  
  比較自然、適切的流程應是,「兩千年來,透過座標看盡了人世的尤彌爾,愈發渴望著要擺脫對弗里茲王的愛,然而她卻總是無法踏出那最後的一步,就在此時,終於出現了一個能幫助她突破瓶頸的人,而那個人就是米卡莎。」
  
  這樣寫代表其實兩千年來,尤彌爾看見的許多人,都有緩步助其邁向覺醒,是兩千年的積累再加上米卡莎的臨門一腳,才終於幫助尤彌爾擺脫扭曲的戀情,這樣寫不好嗎= =,感覺這樣寫「為何非米卡莎不可」的爭議基本消失也不會有什麼bug的問題,然後也沒動搖到故事根基啊?還是說創哥本來就這個意思,只是他又筆力不足使讀者誤會了?
  
  139原話是這樣啦,大家自己感受:「(尤彌爾)兩千年來始終尋求某個人能讓她從愛情的痛苦中解脫,如今終於出現了,那個人就是米卡莎。」

本文來自網路,不代表3樓貓立場,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3loumao.org/18776.html?variant=zh-tw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