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大部分的人都早就玩完了,不過我想既然買了就想玩久一點,所以慢慢玩,現在進度到剛打完第二次被封印者,看完時之門的劇情回來,這之後的劇情請先不要雷,感謝

首先是法伊叫林克的マスター(Master) 中文全程翻成大師,看了覺得很怪
從一開始的「已將林克登錄為大師」,到機器人薩爾博叫林克「綠色的大師」,原本的意思應該都是「主人」才對
法伊是將林克登錄為女神之劍的主人,然後薩爾博是因為叫德魯克為主人,而林克是法伊的主人,所以叫林克為「綠色的主人」
雖說可以想見譯者是為了要和 マスターソード(Master Sword)/大師之劍 的譯名鏈接,但是大師之劍在劇情沒提到幾次,法伊稱呼林克マスター卻貫串全遊戲,寧願他捨棄這個鏈接也不要從頭到尾叫林克大師大師的

況且,當初時之笛把マスターソード翻成「大師之劍」時,其實就感覺不是很對,雖然從曠野之息中文版開始玩的眾多玩家可能已經覺得很習慣了,不過Master Sword的Master應該是主宰、統御的意思,而不是師父、大師的意思
然後是三女神和三地區名字的翻譯,對照如下
女神原文 | 女神中譯 | 地區原文 | 地區中譯 | |
力量 | ディン | 迪熒 | オルディン | 奧爾汀 |
睿智 | ネール | 娜如 | ラネール | 拉聶爾 |
勇氣 | フロル | 花柔 | フィローネ | 費羅尼 |
フロリア | 花柔莉亞 |
從原文的角度看地區名和女神名的關聯非常明顯,オルディン包含了ディン,ラネール包含了ネール,フィローネ跟フロリア也是從フロル來的
但中文除了花柔莉亞之外,其他三個都完全看不出關聯,雖然能理解應該是女神的譯名想要跟時之笛一致、地區的譯名想要跟曠野之息一致,讓只看中文的玩家能有系列連貫感
薩爾達系列中文化的順序是:
神遊機「塞爾達傳說 時光之笛」(只有簡中) → 3DS時之笛3D(譯名與神遊版相同) → NS曠野之息 → NS織夢島 → NS御天之劍HD
其中三女神名首次於時之笛出現,之後在神秘果實、風之律動、縮小帽、天劍都有提到,「迪熒、娜如、花柔」是首見於時之笛的中譯,再來就是天劍HD
三地區名首次於黃昏公主登場,之後在天劍、曠野之息也作為地區名出現(天劍跟曠野多了フロリア湖等),中譯首見於曠野之息,再來就是天劍HD
那為什麼三地區跟三女神名的中譯卻八竿子打不著呢? 大概是因為在曠野之息中並沒有提到三女神的名字,而翻譯曠野之息的人又沒注意到地區名跟女神名的關聯吧
還有標題,Skyward Sword翻為「御天之劍」,劍氣的Skyward翻為「御天劍氣」。以往的坊間私譯是直譯的天空之劍,劍氣不知道以前怎麼翻。不過不知道為什麼要有「御」字? 如果是「御天」還比較能理解,統御、駕馭天空的意思,所以我想會不會其實是想要用「御天之劍」但是因為正體字的「防禦」轉簡體字會變「防禦」,而誤簡轉繁成了「御天之劍」呢?
其他一些遊玩上的感想:
1.這次有純按鍵模式跟體感模式兩種,雖然也嘗試了體感模式體驗一下揮劍跟射箭的感覺,不過覺得跟實際感覺還是不像,而且沒那麼容易操作,還是馬上回歸到純按鍵模式。
2.世界到處有很多的鳥石碑存檔點,但是不能當作發送點覺得有點不方便啊。在地上的時候想快速到其他鳥石碑要飛上天再跳下來,在天空的時候永遠只能長途飛行,到後面還滿冗長的。
3.錢包總是太小,盧比總是太多,不過其實也用不到那麼多錢XD 這點在黃昏公主就有感覺,在神殿里常常錢包滿了寶箱無法打開,然後我有不開過全部寶箱就覺得沒完成的強迫症XD 這次天劍HD則是我早早就把特里商店的東西買光了,之後幾乎用不到大錢,但是錢包擴大的感謝心意支線任務不能馬上解,要隨主線慢慢解,結果錢包很快又滿了,然後寶箱常常有100盧比、300盧比,雖然這次都能開,但錢包滿的情況下開箱等於+0盧比,又感覺虧了,還有去找莫爾賽可想加大錢包時,又在我錢包滿的情況下送我300盧比、600盧比XD 我想要錢包變大,不想要錢啊

4.這次的動作很簡單、解謎比較有挑戰性。以往的薩爾達系列解謎我幾乎沒卡關過(不包含曠野之息的某些小神廟),但這次有好幾個地方都讓我想半天,其中最想破頭的有沙上船打開電力室門的方法、還有古老大祭殿裡面要讓水之果掉下來的凝固熔岩移動的方法。相對之下動作部分就簡單很多,大部分的怪都很好打,中Boss跟Boss也只要抓好盾反時機就能打遍天下(而盾反在曠野打守護者時已經受過訓練了),魔族長雖然稍微麻煩但速度不快都會等林克(好佛心XD),兩次打被封印者也都不難。
反而這代的蜥蜴戰士是覺得最棘手的,常常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甩尾攻擊,不等就打的話永遠都被擋下,又常常兩隻一起,跟曠野的蜥蜴戰士比起來強太多,根本是天劍中的人馬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