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白金證明(X
開頭先講評論的部分,最後再說心得的部分
評論 這部分可能過於參雜自己的主觀意識,但我儘可能地以客觀的方面來描述
主要是給 尚未購買遊戲、但有疑慮是否要購買的玩家參考用的
本次評論我希望分為幾個受眾群來談
(1) 先前沒接觸過,第一次接觸IM@S系列
(2) 有接觸IM@S系列,但第一次接觸家機遊戲的粉絲
(3) 玩過前面幾作的家機遊戲,但還沒購買本作的
在(1)、(2)的部分,我會放在一起講,(3)的部分會講得比較深入
對於不太想看長篇大論的新血玩家,可以參考 第一部份 就好
若老玩家想知道比較深入,我會寫在 第二部分 比較深入
1. 第一部分 (第一次接觸)
一段話懶人包
「內容量十足,遊玩時數30小時以上,劇情還算不錯,對新手難度偏難,演唱系統合格,經營系統很糟的粉絲向遊戲」
(正文開始)
首先,先給一個觀念 「本作不是音Game」
雖然本作在演奏方式上多少會牽扯到「節奏感」的部分
但真的與你玩音G的體驗相差很大
更準確地來說,本作是一款「經營養成、策略、一點點節奏感」的遊戲
所以若你對本遊戲抱持著「音Game」的想法
必須先搞清楚這點,否則買下去與期望不符,我也不希望見到這樣的情況
個人也強烈建議先去下載體驗版來玩看看,確定能接受這種遊玩方式,再考慮是否入手
如果你充分了解上述的情況,就接著往下看下去吧
首先,本作的難易度對於第一次接觸的玩家來說屬於「偏難」
第一輪的劇情長度可達 40 小時以上,前言到遊戲正篇的部分則快要 2 小時左右
簡而言之,對比於歷代的作品,「本作品的劇本量相當的多」
是壞處? 還是好處?
我個人是覺得好壞皆有,我下面分成兩個面向來說
★ 享受劇本的 (好處)
本作的劇本量相當紮實,個人劇情、團體交互、主線故事、心白的故事…etc 內容可以說是一應俱全
撇除掉個人劇情、團體交互,完全能當作一個「劇場版」的故事來看
不僅僅沒有讓心白這個腳色的故事去喧賓奪主,主線仍然是以 Luminous 這個團體為主
而心白的故事線會逐漸融入到 Luminous 的故事中,最終到結局時全部的故事都會串聯再一起
形成一個完美的架構,把所有的故事都好好說完的感覺
此外,在劇情上的轉場、運鏡也算不錯,看上去流暢舒服
其中有私心的腳色,本作也存在個人線的結局,只是對於結局是否滿意,這就很吃個人口味了
若你是完全沒接觸過本作,但對本作劇本感興趣的話
我個人建議補完「本家動畫」、「本家劇場版」帶入感才會稍微強烈一點
★ 要求遊戲性的 (壞處)
很遺憾,本作的劇本文本量相當多
多到足以破壞你的遊玩體驗,如果屬於很不耐煩看劇本的玩家
這點需要注意一下
特別是有兩個系統會牽扯到這部分,一個是羈絆系統、一個是工作宣傳
由於本作的設計缺陷,你會在這系統上不斷的 Save & Load
直到選到最佳的答案前,你要重複地一直看劇本,雖然也有選項讓你跳過
但不斷的 Save & Load 保證破壞掉你的耐心
因此,遊戲中的 1 個月能玩上 4小時,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在這遊戲中一共有 8 個月,整體下來可達 32 小時以上
★ 遊戲難度
遊戲難度分為兩個面向來說,一個是「演奏」,另一個是「經營」
「演奏」的部分,仍強烈建議先去玩體驗版,確定可以接受這種遊玩方式
原則上熟悉後就不會太難,但若真的苦手,請務必三思
對於本家的家機系列來說,這套系統至今出過兩個作品,這之中的改變並不大
也是老玩家中妥受好評的系統
「經營」的部分,對於玩家來說會可能會有一個憧憬
「一個月30天,我要幹嘛就幹嘛」
「抱歉,本作沒這個東西」
是的,本作在「經營」上「極為不自由」
遊戲內會幫你規劃好每一天要幹嘛,也會有個每周任務要完成
規劃好的行程表 + 每周的任務 = 我已經決定好你每天要幹嘛惹
要說好處的話,就是對在茫茫信息海中,指引新手一個明確的方向
以至於不會在遊戲中後期素質上不去,導致整個遊戲失敗
但就算是我,也覺得本作「干涉」太多
看似「經營」很自由的感覺,其實不然,整體而言都是被安排好的
所以會給玩家可能會有一種「作業感」,感覺每個禮拜都在做重複的事情
這點也是這系列走來頭一遭
★ 音樂收錄
本作的曲目收錄很少,而且沒有個人曲
收錄的都是各家事務所的經典曲目,如果在意曲目數量的人務必注意
另外關於「分唱」(一首歌由不同人的聲音來唱)
本作部分曲子的分唱人物有限制,所以一首曲子只有部分的人會唱
有些成員不會為這個曲子獻聲
★ 畫面表現、舞台效果
滿分,這作的畫面表現相當出色
不光是舞台上的特效呈現,即便是在劇情模式中登場的場景也十足的漂亮
個人最難忘的莫過於夏天晚上的海邊景色,真的下足了工夫在上頭
真要說缺點的話…光害吧(笑)
★ 人物模塊表現
分兩個部分來說,首先是表情的部分
表情確實有成功融入 2.5D 的感覺,讓人感受到人物的表情變化像是在看動畫一樣
同時會讓偶像臉紅、流汗,這可真的是…香www
至於肢體方面就有點糟糕了,可以看出穿模、精緻度不太夠的部分
動作上來說有有點死板、有時劇情表現則會相當齣戲
雖然在舞台上跳舞會改善許多,可是劇情模式來看,真的會有一種呆板的感覺…
★ DLC的部分…
IM@S 自然與這部分脫離不了關係
但本作以遊玩來說,不會遇上沒有DLC,就無法過關的問題在
衣服的數量雖然變少許多,但服裝的設計大部分都蠻好看的
歌曲方面就真的偏少了,如果有私心喜歡的歌曲日後出,恐怕要自己掏腰包買了
至於 Mail 方面,可以自行斟酌是否購買
如果對某個腳色有愛的玩家可以自行購買觀看
另外,不是這一作才開始這樣賣 Mail ,而是已經行之有年了
★ 遊玩前的建議
如果看完上述,準備好入這坑
我仍有幾個小小的建議給新手玩家
1. 劇情方面,建議可以先看動畫,這樣本作的劇本帶入感會比較好一點
2. 遊戲方面,建議去找幾個影片、教學文章,難度會降低一點
3. 演奏系統能遊玩體驗版,先去遊玩體驗版
4. 鍵盤操作很反人類,務必買支搖桿玩
2. 第二部分 (接觸過家機系列)
這部分是針對想知道比較詳細,有接觸過前面幾作家機作品的玩家
會牽涉到比較多的專有名詞,也希望能準確表達這一作與前面幾作的差異
★劇情
過去有玩過「星光舞台」的玩家
想必對 詩花 這個腳色多少有 PTSD 在了(笑)
所以在心白放出來之後,不少玩家也是擔心那種捧詩花的情況會不會再現
但本作的整體遊玩的體驗來說
心白並不會過於喧賓奪主,雖然說她確實在本作被器重不少
但整個遊戲下來,心白的故事路線 與 Luminous 的故事路線 其實能夠各自獨立分開來看
心白從出現到融入 Luminous 的過程有確實的描寫出來,不再只是 Luminous 單方面的崇拜她
從故事中,我們可以感覺到心白的故事會漸漸融入 Luminous 的故事中,最終成為 Luminous 的一份力量,而塑造這份力量的人並非心白一人而已,還有另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物才是這份力量最主要的關鍵(笑)
於本作中,心白的故事、Luminous 的故事、DIAMANT 的故事,看似各自獨立而行,但到達故事結尾時,一切都會連貫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故事,猶如在看劇場版的合理與流暢,心白與亞夜的加入不顯得像是前作天降一個詩花如此突兀
此外,本作在 本家人物 的描寫也是津津樂道之一,可以確實地看見本家人物成長後的「改變」
這些「改變」很重要,這反應在他們於劇情內的腳色位置
並非單純的老前輩姿態,而是性格比以前更加細膩、成熟,更能夠成為製作人的助力、給予建言
還記得當初心白這個腳色出現時,許多老玩家感嘆美希的特色被「複製」了(笑)
然而,劇情中的美希則可以站在更高點的位置,對心白有不失自己特色的看法
至於CG、SC、ML的玩家,可能就會在劇情上的感受性較差一點
針對這三家在劇情上的著墨相較於本家較少一些,大多是經過交流後,正視自己事務所成員的看法
但也無需太擔心被本家的老前輩們擺老(笑),大多僅止於和善的交流、精進自己的劇情
此外一些閑談時間,也可以自己選成員跟哪個成員對話,不會強制性的與某些成員對話
★遊戲模式
遊戲模式方面分為「演奏」、「經營」兩個部分來說
「演奏」的部分,如前言所述,本作與「白金星光」「星光舞台」這兩作是不相同的
它是偏向 OFA、IM@S 2 時期的玩法,而這玩法一路過來變化不算太大,所以對此我也沒做太多的負評感想
如果有意要入手,建議第一次接觸的玩家先去碰看看體驗版,確定能適應這系統再下手
「經營」的部分我會講得比較多一點盲區的部分
「經營」在本作未接觸的玩家會覺得偏難,但對比於 IM@S 2 難度則較簡單
1. 私心腳色、隊伍
抱歉,本作無法只培養一個私心隊伍,最少要培養15個人
而且每個月都會綁成員,所以固定只練幾個成員會死得很慘…
2. 行程規劃
本作行程規劃是不太自由的,每一周都會安排人員要你做甚麼
雖然減少進度低落的問題,但就是感覺會不自由,周轉性也很差
3. 羈絆對話
本作存在個人線結局,透過羈絆對話到滿羈絆即可
可是,本作的羈絆對話會嚴重影響遊戲進度,如果太多的Bad會導致進度落後
因此本作不如以往可以享受對話失敗的醍醐味(?
而是幾乎要求每個對話都要達到 Perfect 的程度,這是目前這遊戲最臭名廣播的系統
4. 人員規劃
本作每個月都會有規劃人員,但玩到越是後期
當你發現某個成員一直被你冷板凳,結果那個月它要上場,那就尷尬了
素質低到過不了這個月…
沒錯,後期它會用這招陰你
不管是老玩家、新玩家,都會被殺個措手不及…
這也是我覺得它本作把難度設置在不合理設計上的地方…
你前面練其他腳色都很努力,結果下個月它根本沒上場…
★舞台演出、特效演出
出色,如果你覺得「星光舞台」的舞台效果已經很贊了
這代毋庸置疑,確實有得到大大的提升
但對比OFA的舞台數量還是略嫌少,而且本作取消了 All Star 演出成功的 Bonus 演出
同時也沒有所謂的 13 人演唱會
雖然結尾會有 29人 演唱會作為獎勵,但也就那個而已…
好啦,還有一個,我就不暴雷了
另外本作的 S4U 內容相當豐富,如果有在玩S4U的保證會相當滿足
偷偷說個小雷,有一件服裝自帶特效,這一點也是加分喔
★音樂收錄
本作收錄的音樂很少,而且都是團體曲走向
另外想聽 13人 M@sterpiece 的要失望了
本作沒支持13人版本的,而且只有本家有附聲
另外提供幾個小提示,除了舊曲目外
本作有幾首預告片沒上的歌曲,雖然數量少了點
還有本家13人也可以唱 OverMaster
★隱藏要素
本作通關一輪後可以解鎖部分隱藏要素
★會建議購買嗎?
(1) 有玩過OFA、IM@S 2 玩家
本作值得入手,演唱會系統跟這兩作無異
只是每個腳色欠缺了一點獨特性,反而這一代在自訂性變得很強
可以透過遊戲內的系統自訂出想要的隊伍技能
經營系統則很糟,IM@S 2 比較好玩一點,星耀季節大多會覺得被強迫去解任務…
(2) 只玩過白金星光、星光舞台的玩家
本作的玩法與這兩作不相同,遊玩之前建議先玩過試玩版
以劇情來說比這兩作要好非常多,不用怕詩花那種情況再現(笑)
由於本作多了時間限制,所以在經營系統的刁難下難度會變高
如果害怕受傷害,可以建議等特價時再入手
對於本家的粉絲來說,本作我覺得是值得入手的
(3)只玩CG、ML、SC的玩家
本作玩法與這三家的差異過大,而且劇情著墨上不會太多,也不會太深入
大多是為了維持一個團體祥和的氣氛,所以並不會有過於深刻的腳色描寫
因此遊玩之前必須三思,但若SC想看會跳舞的3D模塊,那本作是唯一選擇了
如果有意想要玩看看的玩家,害怕受傷害的可以等特價、買二手
如果能玩體驗版就先玩個體驗版試試水溫
(4) 我從未接觸過這系列,從這裡入坑可以嗎?
不太建議,本作對純新手的玩家體驗可能會偏難
如果真的有心要加入,建議一邊參考影片、文章來進行攻略
整體遊玩的體驗才會稍微好一些,也減少踩到地雷的機會
劇情方面的帶入感會稍微差一點點,這方面可以看動畫補一點點帶入感
3. 心得感想
感謝您看完前攏長的評論,這部分則屬於個人遊玩後又臭又長的心得抒發與雜感
可能會涉及到暴雷,所以害怕破壞遊戲體驗的人還請迴避
「完美沒有意義」
這句話是本作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
而我對這句話抱有的情感並非心白,而是「美希」這號人物
星耀季節自從預告以來,身為家機粉絲的我對於本作有相當大的期待
隨著時間不斷地推遲,一直 心白 這號人物出來時
大家都知道 心白 的三圍跟生日都捏它 IM@S 街機的三圍與出生日期(笑)
而更讓人驚訝的是,心白 有著跟美希雷同的能力 「看過一次的舞步就能模仿」
這對於老粉絲無非帶來相當大的不安,心白會不會成為「詩花二號」的慘劇
經歷過「白金星光」、「星光舞台」這兩作後
對於本家家機作品喪失信心的粉絲也不在少數,就連我也不例外
但我對於評論一件事情的原則是,必須親身體會才能有資格去評論一件事情
經歷漫長的等待,星耀季節總算是正式發售
果不其然看見了那位「看一次就會的」心白,甚至還評價比美希複製的更完整
但隨著劇情推動著,我們也會漸漸知道心白的「問題」其實顯而易見
然而劇中能準確指出問題的人便是「美希」
「完美沒有意義」
正當我們感受到 心白 這個腳色逐漸與 美希 重疊時
美希 只用了一句話不僅僅站在心白更高的位置,更是直接點醒 P 一直想從心白身上找到的「問題」
雖然玩家已經能猜到劇情的套路,但更驚奇的是 美希 的表現,成功的與 心白 劃分出差異
找到了 美希 屬於自己的特色、位置,甚至對於老粉間有一種「不愧是我家的美希」這樣的感嘆(笑)
也因為美希的這一段話,讓我重新燃起對這一作劇本的信心
一直到遊戲結束,我看到不少值得誇獎的地方
P 面臨低潮時與本家成員一同解決、春日未來對於劇情的畫龍點睛之處、心白故事的前因後果以及自身的成長
上述的這些劇情最終都會在遊戲尾聲時全部串聯再一起,那種爽快程度真的是值得嘉許
原本對劇本不抱期待的心理準備,結果本作的劇本給我的感覺相當良好,甚至相當值得出成動畫劇場版來給人看了(笑)
針對遊戲體驗來說,個人認為本作做為第一個上到 Steam 的作品
確實繳出了一張不錯的成績單,可是對於完全沒接觸過家機作品的玩家
極有可能會覺得「難度很難、作業感很重、自由度很低」的作品
因此本作在推廣上面,我覺得本作能拿來推廣的可行性有點低
雖然家機系列除了OFA、白金星光、星光舞台,一直都維持著一定程度的難度
對於老玩家來說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也是津津樂道之處
本作雖然在難度上下降了不少,但對於第一次接觸的新手玩家還是會覺得「偏難」
但若有幸能看這段的新血玩家,我仍希望對這作抱有一點耐心去熟悉系統
因為這一作其實幾乎是「本家遊戲」的一貫作風,也是唯一能不綁定主機可以玩到的PC版
我身為一個一路玩過來的老粉絲玩家來看,其實本作與過去幾作的差異並不算太大
如果真的想要更好的體驗,那無疑只剩下 PS3 的 OFA 能善待新手玩家了
而做為一個粉絲的我來看,本作雖然從開發到發售經歷不少的風波
無論是選角方面的不滿、其他事務所無法參加的不滿、延期的不滿
對此我也抱有遺憾,但作為一個熱愛遊戲的我來看
我仍希望這作品在登上 Steam 後可以獲得好評與成功
作為 IM@S 這個招牌,第一次登上PC成功後
能夠藉由這樣的成功繼續有一些動作,無論是後續能否有新作
或是能夠將以前的作品移植到 Steam 都好
我仍希望這次的成功能帶來這些後續效應,讓玩家有更多管道能接觸本作
甚至不會受限於時代的限制,而無法體驗過去一些經典作品
隨著IM@S 走入15周年,即將邁向 20周年
看到萬代好不容易幫IM@S磨出了一把劍,下一次能在看見一把劍的誕生又是何時?
IM@S 很特殊,每個角色都會鏈接到她的CV,幾乎是無可取代的
隨著時間流逝,我以後還有機會看見本家再出下一個作品嗎? 我不禁這樣的問自己
也希望家機上能看見CG、ML、SC的獨立作品,讓家機遊戲有個衣缽可以傳承下去
至少,現在
好好享受這把好不容易磨出來的劍吧
這是一把我認為不愧對粉絲的劍
感謝花時間觀看這攏長的文章,也祝大家能夠在這遊戲中玩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