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原神

【心得】從”水屬性”淺談元素反應的演變與未來發展

老實說,本來是不想在巴哈發文的,
只是最近看到公子跟心海,我就很想說些什麼。
 
這篇文章主要講明一些事情。不敢說自己是水屬玩家,但我的確玩水屬完得挺有心得。說實話…我沒公子,雖說大部分角色都有,沒有的幾隻就包含了公子。
 
直到我為了驗證水屬性的發展與可行性,即便沒有,還是花了不少時間去了解這位角色,甚至但跟友人借了公子帳號玩出一些心得,順帶驗證不少機制。
 
事先聲明,我沒打算護航,但對於公子原神歷史上發展的事項,真心覺得玩家應該尊重這位開拓不少隊伍配置機制上的角色一個尊重。
 
而且,這邊也先不管深淵,我對於角色真正在乎的,是玩法跟樂趣。
如果硬要較真,就把家園做成馬斯克礁吧。
 
廢話就不再多說,直接正文:
 
一、關於『公子』這名角色的貢獻
 
公子第一次出是在2020年11月11日,同期武器是天空弓。
這名角色在當時其實不少人都覺得糟糕,包括我。
不過那時候原神才開服幾個月,機制根本沒摸熟多少。
 
而後確切來說,最早的核爆角色是莫娜,但如果說利用莫娜60%增傷來打核彈,公子說第一個也不為過,畢竟當時老爺手法進程還是有問題。
 
也是這個手法在深淵常常看到不少一刀黑屏的影片
 
再來又不知道過了多久,公子開始出現魔王武裝,即公子行秋北斗皇女。
這配置其實就是標準的水雷感電隊伍。
但那時候,劇變反應根本還沒改版,輸出上根本幾乎是公子高度站場配三隻脫手在打,感電傷害更是少得可憐。
 
不過有部分玩家就注意到一件事:
行秋跟北斗的減傷是相加的
高達80%的減傷和高強度站場
以及共存的型態
 
對,在這邊武裝就開始出現了,加上二度復刻後的下個版本鍾離的煙緋。
 
煙緋身為法師高度站場又血薄,武裝應用就開始出現了。
三元素反應的火水雷蒸發感電超載組合,而後還有優菈的冰魔武裝,劇變加強後的砂糖武裝。
 
*感電隊嚴苛來說是北鬥起源,不過被放在公子隊伍身上,而公子招式叫魔王武裝,於是行北組合就叫武裝了
 
在此同時間(約2021年4月),公子雙火的隊伍其實也差不多時間出現。
但在這時期意外沒多少人注意太多香菱的部分,直到萬葉出現。
 
萬班組合就徹底起飛 公子班尼特香菱萬葉。
公子站場讓脫手香玲的火輪打蒸發,又有萬葉增傷聚怪擴散,這就是目前常見的國際隊伍,徹底拔高一個輸出方式。
 
差不多時期,大家對香菱機制的熟悉,以4個4星角色組合,達到國家隊伍基礎。而後才演變成各種萬班隊伍變體,雷神國家隊等等。
 
二、配隊機制發展跟系統
 
其實不難發現,不少組合方式公子幾乎在帶頭。
又沒想過什麼為什麼?
 
從元素機制上:
 
打蒸發需要水
共存也是水
水凍結也是要水
目前體系上而言真的少不了水
 
也是這些機制上,水元素在場上成了不滅性質。
 
不管你怎麼打怎麼組合隊伍有水,怪物基本上都會有水。
 
但問題來了,比起公子為什麼行秋反而更常被泛用?
 
因為老爺?胡桃?都不是
行秋被開發出來正常是胡桃時段,『脫手』掛水完全不需要站場的行秋反而成了火c最好用的掛水角色。更何況這名角色輸出還不低。
其實剛剛的問題答案相對更明顯了:
 
公子吃掉了站場
 
但就是吃掉了站場,才更好發掘更好的配隊方式。
對於站c而言,我們必須都有一個概念:
只要是站c設計的角色,
 
都有一定程度的概率可以被替換掉
好比核爆角色也可以換成老爺改良另類核爆隊伍,
好比魔王武裝公子可以換成煙緋打炎魔武裝當然你要換成老爺也是可以,
甚至改成芭芭拉也是同樣效果;好比雙火組合你可以改成行秋變成國家隊。
 
不過替代不等於取代,只是提供一種活用思路而已。
 
好了,說了這麼多,我真正想表達的是:
由於他站c的設計,反而讓他能更加靈活去配置隊伍,進而去延伸
 
當然你可以說人家設計上有問題那個cd是怎麼回事?
這點我真的就得說了,就是防止有人想a到底才這樣搞。
 
三、水的轉換,可替代部分思維
我們再回到行秋身上,由此可見行秋真正強大之處在於脫手
釋放掉自己站場空間轉讓其他站c,常見的就是我們的胡桃跟迪盧克。
 
嗯?那既然這樣…怎麼不出一個五星脫手
 
其實,是不是脫手倒不是問題所在。
 
在元素反應當中,目前體系水元素佔了很大成分因素下,
策劃可能更看重於,
不同設計思路上的水系角色,在隊伍搭配可以變的更加靈活
 
鑒於前面說的,公子隊伍配置其實都可以替換成其他水系角色,更進而延伸隊伍的活用,只是但行秋身為四星脫手,相對於更容易釋放出空間給你擁有的其他站c。
 
再次強調,替代不等於取代
 
這時候應該會有些人好奇莫娜的部分。
莫娜機制其實大多人都知道,完全就是強化凍結的脫手副c。
 
這邊說是副c,但實際在永凍佔比輸出是非常低的。
但也是莫娜泡影的獨特機制,在凍結狀態下是可以把增傷覆蓋率拉到最高,使得冰系輸出角色的甘雨以及神里收益非常高。
 
不過,從最初的莫甘溫永凍隊伍最後一名隊員神里加入輸出確實爆炸性的成長,但奶就缺了。
 
本來最後一個位置通常是盾奶位的迪奧娜,如果在神里加入之後你仍然覺得需要奶,那不妨放掉莫娜換成心海。
 
這邊順便補充好了,前面說公子可以替換掉的組合也許有人會說那心海是不是也可以替換來出場?
 
如果是水雷隊伍基本上可以,而且還相對更加安逸,你甚至可以拔掉嚴重缺充能的北斗換一個風系提升感電傷害。
 
但雙火就不見得好了。一來不同公子設計的大範圍掛水等等,手感上問題不見得可以說是完全替換,當然你想玩也是不錯的一個組合。
說到這邊,如果有認真看待機制的玩家我想應該明白關於海最後要表達什麼了。
 
上個版本新生代水c角色心海,同樣也是吃掉站場空間,吃掉了遠程,甚至可以脫手,更何況還多了奶
 
很多人也許會覺得不如芭芭拉,不過真的比較其實有不少優缺點。
 
芭芭拉瞬抬奶,也許比心海爆發慢慢的奶來得好,但芭芭拉戰技和爆發的cd反而是硬傷還要吃掉站場。
 
如果說這樣還不能接受,我相信一斗登場會有人說有滿命女僕可以不用抽。
 
四、對於水角色的未來以及可能的新角思路
 
時至今日2.2版本,水系至今仍然都是不同設計。
 
或許有些人正在思考這些水系是否會有被淘汰的一天?
就目前發展而言策劃是沒那個想法的。
 
不然也不會設計心海這名不同於公子的角色,大家不妨回首看一下公子的發展,
如今公子依舊站在前線。
 
那,我們不妨可以對於不同機制但同樣站場的心海一個發展期許?
 
又或者我們假設未來會在出一個新的水系角色,以未來版本可能會出現的水大劍為例:
 
脫手方面而言行秋已經非常出色,沒必要在出一隻去硬碰硬。
那設計上必然就是站場為主,按照前面說過的,
如果站c有替換的可能性,嘗試把公子替換掉,但又不同於公子的設計?
 
我們有一定上的玩法樂趣可以取代公子嗎?
 
明顯不行,如果出一個新的角色,同樣是站c而言,設計上不會刻意讓角色與公子或是心海相似。
那我們可以大膽一點:
 
公子設計上偏掛水打蒸發,心海則是安逸的感電;
那麼咱們水大劍,可不可以設計成打凍結碎冰的角色?
 
這樣設計上,新的水大劍玩法就會有別於其他水系角色。
 
 
這篇文章到這邊其實對於如果已經有公子或是心海的玩家一個出口,又或者對於未來水系的可能性一個發展性。
 
五、個人觀點與想法
 
我想很多讀者也許到前面還是會覺得,公子再配對上面核心依舊是香玲
又或者是行北武裝。
 
而公子還不是一樣被替代?
 
我文章標題其實開場已經先說明本文核心在於水元素
而公子作為目前水系站C最代表性,以他的發展過程給大家認識水元素
原神依舊是開放世界,如果我們把遊玩放在單一隊伍甚至一個角色身上
那未免也微小。
 
這邊其實想說,我們不妨換一個角度看待原神
水元素去深入隊伍配置以及元素機制
你會發現水元素在目前無所不在
可以是海洋
可以是雙刀
可以是泡沫
可以是劍雨
也可以是治癒
 
大家不妨以[水]這個元素去重新看待遊戲
或許你可以看見廣闊無際的海洋川流不息的河川
 
在未來草系正式登場之前我還會與水共舞,我今後也會期待心海這名角色在未來有怎麼樣的發展,也期許未來的水大劍可以重新帶來不一樣的遊戲體驗。
 
好了,我是幻櫻
這是我第一次發文也許也是最後一次發文
如果有緣,我們終將重逢
 

本文來自網路,不代表3樓貓立場,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3loumao.org/17804.html?variant=zh-tw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