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大滿開之章〉第三集播完當下,我呆了幾秒。
呃……蛤?已經到這裡了?我是跳過了兩、三集嗎?中間的部分去去去哪了?
………………呃蛤???
唉,不知道五組打的是什麼算盤。不過就講一下《楠芽吹是勇者》對我來說,理應有的樣子吧。另外因為我日文不通,小說是看漢化組翻譯的,如果有地方搞錯了還請糾正。(注意以下有雷)
如果要問《楠芽吹是勇者》有趣的點,我第一個說的會是角色的設置。
主角楠芽吹在故事一開始是為變強,放棄所有娛樂和社交的人,導致她在落選勇者後回歸不了正常生活。因此芽吹對大赦,乃至神樹的憤怒不單單是「沒有選上自己」,而是「沒有選上『放棄更多』的自己,害自己陷入如今的境地」。
當上防人的隊長後,為了證明大赦和神樹當初應該選自己當勇者,也是為了反抗他們把自己當成消耗品的態度,她給自己立了「絕對不讓任何一個人死」的目標。不過之後她在雀、夕海子、雫(x2)和亞耶幾個朋友的陪伴與影響下,逐漸理解自己當初落選的原因,原本賭氣訂的目標也成了真心的誓言。
小說第六話為了掩護其他人撤退對上 Vertex 時,才意會到自己過往的努力並沒有白費,全是為了此時此刻能用上渾身解數。最後她決定放棄成為「大赦的勇者」,改以成為「開拓不用犧牲任何人之路的勇者」為目標。
或許能說楠芽吹作為第一主角,是勇者系列中成長最為明顯的。然而動畫版卻趕火車趕到完全看不出……
雖然小說中也沒有對她在訓練時的情況以及落選後一年的悲慘生活大書特書,不過動畫第二集的訓練劇情因為加上她和夕海子的交互,無法塑造出她「不鳥別人的自閉 K 棍」的感覺,落選後的部分則直接跳過,從觀眾的角度對她的理解就少了一大截。後續和同伴的交互更被砍得面目全非,只剩幾幕吃飯閑聊的場景。根本看不出她有什麼改變、成長,其他角色也淪為台詞多一點的路人。
接著講加賀城雀。她的個性極度膽小,簡直可說是有被害妄想症。為了避免被欺負,她從小就習慣找出團體中的領導者,去巴結、討好那些人。當初也是為了向身為學校紅人的社長尋求庇護,才會加入選拔勇者的社團。雀本人對自己這樣的個性也深感自卑。
不過她在戰鬥時的直覺反而是最準的。雖然每次出任務都哭哭啼啼的叫芽吹趕快來救自己,從芽吹的角度看倒不如說是自己屢次受雀的幫助,才能帶著防人全身而退。
很可惜的,她這些特質動畫中完全看不出來……我想和動畫對於防人戰鬥方式的改編有關。防人在小說中沒有船可以搭,碰上星屑時必須三十二人圍在一起才守得住。在此之下,雀和下面會講到的夕海子,一個太畏縮、一個太腦沖的特質就很好的被其他人襯托出來。動畫版分成四人一組搭一艘船的方式,或許能讓作畫比較簡單省事,但就看不出這兩人和其他人的差距在哪。之後的幾次作戰也因為全數跳過,毫無機會表現雀在小說中直感 A 的防禦力。
另外她去造訪勇者部的劇情,在動畫中只表現出「勇者部的成員都是逸一般人」這點。不過小說中有一段是雀看見友奈從屋頂上摔下去,憑著本能就探出身要救她,所幸最後兩人都平安無事。這段劇情不只是作為讓芽吹理解自己落選原因的契機,對雀而言也讓她稍微有了點自信。
再來講彌勒夕海子。小說一開始的戰鬥中就能看見芽吹的同伴,除了嚷著不想死的雀以外,還有一邊喊著要立功一邊腦沖的夕海子。這位大小姐(自稱)平常言行舉止都有點裝模作樣,實際能力又沒到頂尖……遜砲感滿點的夕海子大概是本作的第一諧星擔當。
小說第四話時,得知自己的任務只是給勇者開路、創建陣地的芽吹整個心態炸裂,影響到當天的訓練。此時點醒她的卻是整天把要立大功掛在嘴上的夕海子。芽吹這才注意到夕海子雖然平常作風浮誇,可是對防人危險艱苦的任務,就算不甘心,也從來沒有半句怨言。對任務的想法意外的比芽吹還踏實。
然後,對,動畫版全部砍光了……而且連她搞笑的部分都砍了,我想看到夕海子一個人把桌椅從房裡搬到戶外、累個半死的喝下午茶的樣子 R
接下來是山伏雫。在壓縮到不行的第三集中,冒出另外一個人格時,其他人都直接接受,然後就六個名字寫一副鎖上了……小說中第二次任務中突然出現狂戰士人格「シズク(原文發音都是 Shizuku,不過通常人格是平假名、隱藏人格是片假名)」時,不僅讓所有人都嚇了一跳,也讓芽吹對這個不聽指揮的人格有點傷腦筋。
之後芽吹在對決中贏過她,讓她願意服從自己。這段劇情一來顯現出芽吹和「シズク」間秀才和天才的不同,另一方面對於角色而言也有相當的重要性。對雫而言,芽吹是第一個接受「シズク」並正面和她和解的人;對芽吹而言,在小學時見過,自此憧憬著前代勇者三之輪銀的雫和「シズク」,讓自己初步意識到了那些當上勇者的人和自己的不同。
從第四集的預告來看,她的背景故事還是有機會移到後面講的,只是對實際的演出……我先不抱什麼期望好了。
國土亞耶的部分雖然也砍了很多部分,但相較其他三(四?)人已經算比較好的了……在小說中她和除了芽吹以外的人也有交互,因此防人全體得知她被選作祭品時的反彈,遠比動畫更讓人理解。
從她在動畫中的表現完全是陪在芽吹旁邊這點來看,能看齣動畫組打算把僅有的篇幅全部放在主角楠芽吹身上,其他角色則索性放掉不管。可是依目前的樣子,就算只看芽吹一個人都沒法說很到位……
原作篇幅並不長,改編動畫如果像〈鷺尾須美之章〉一樣六集,照理說綽綽有餘。如果要做成一季十二~三集的話,可以加筆的部分除了輕鬆日常外,也能把收錄在單行本和公式書的兩篇後日談放進去,加深和〈勇者之章〉的鏈接。
另外像是社交能力低落的芽吹是怎麼成為稱職的團隊領袖、雀對芽吹的態度從一開始「尋求保護的對象」到成為真正的朋友的過程、夕海子執著於復興自己家族的原因……這些都是小說沒有描寫的部分。可以說《楠芽吹是勇者》在改編上有相當大的彈性可以發揮。
結果我們看到的動畫不知在趕幾點鐘,許多橋段的處理草率到甚至讓我有點懷疑負責腳本的上江州誠只是把小說大致翻過一遍,就急忙趕出防人篇的劇本……而且第一集還被拿去做勇者部的日常。
唉,無論劇里劇外,防人受到的待遇真的都很隨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