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講了十年的口白…

從十年前(大概是2012啦)霹靂第一次放出口白徵選的廣告
印象中難度之高 堪比蜀道 好像要投稿 試音 重點是還要你馬上能上台配合演戲甚麼的
總之聽起來就不是一個”工作職缺”會要做的事情 …
實際上環境變化很大 我也跟過戲班…雖然只有一次 戲班也僅有2人
但現在的野台戲基本上是為了酬神祭祀等等用途
他們口白甚至都早就是錄好的 還不是自己的…(戲班主人是女性 另一位是司機年輕人 然後幫忙搭台放戲偶撒糖果)當初我跟的時候 就是看大哥拿著戲偶晃 然後看著我笑 邊灑糖果邊吃 口白放給他跑(到底是誰的聲音我也搞不懂 中年大叔就是) 意思是這時代也不是那種 你在台上配不好就要被丟甚麼東西下來的時代
(而且其實是習慣 當初黃大真的很差嗎? 有人聽過嗎? 會不會只是因為黃大配地跟黃俊雄大師不同氣口??)
“並不是說配音員在面試時只想跨過一個較低的門檻 而是目前民間有心要成為配音員的人
通常都沒有受過這方面的訓練” 都不是姓黃出來的 你跟我說一個人到底要經過怎樣的訓練
訓練到哪一種程度 才叫做聲優 才叫做口白 才叫做配音 標準在哪裡?
你估狗找到的 你現實去跟戲班的 有答案嗎?  大學研習社 有答案嗎? 公司有答案嗎?
戲迷有答案嗎?
你自己的答案  是大家要的答案嗎?  
這是一趟奇怪的旅程 喜歡一件事可以這麼複雜 不是錢 不是碰不碰的到 也不是薪水有多高 有多競爭
就是一些旁門左道的問題
早些時候有八點霹靂一下的時候 我也算是投稿無數 不過我自己喜歡的 就真的不是公司要的
我覺得好的 公司沒使用 反倒是我隨意投遞的  我覺得練好玩的 公司就偏偏要用
但但是 即便這樣 你還是不能理解公司要甚麼  正如我所說 我只是平常基本的練習
你突然拿去用 但我自己就是會覺得說”…奇怪 那一段有甚麼技術含量…嗎?”
而且我偏愛投文戲 但往往烙烙長 主要是練習掌握”情緒.穩定” 除了一些我本身無法觸及的音域外
一些對話 如蕭中劍與宵 如太宮與元別 如香獨秀與龍宿 直至最近的恨長風與赭 以及赭與無花之境
我通常是練 文戲的穩定 我自己知道我用一個腔講久了 聲音會跑掉會岔開(碧青)
所以我才這麼練而情緒也是 畢竟同一場文戲 角色不是始終用著同一種心情在對話
聊天聊一聊就生氣 就疑惑 就覺得可憐 就XXOXOX 練習變化度之餘(至少要兩個角色)
就是要專精該聲線的掌握 喜怒哀樂的微變化以及時間 兩個腔調給你講十分鐘你能不能不跑調
這是在武戲中較少見的 一來是武戲向來情緒高昂 二來是武戲向來時間較短
第一次投是在去年五月底 那時6/4號的霹靂一下有出的戢武禳命 但那個是較早的紀錄
其實配得不好 連台詞都沒對上   結果公司還幫忙喬 不過公司也有修剪 而且那時候我還沒使用
W10錄製影片 所以我投遞的就是”純口白” 不過公司就使用了…
而後陸陸續續的文戲片段就沒有在中選
再來就是今年了 我自己在練習中多少還是會有武戲 而武戲我也會盡量找有對白 有前奏的
就好比 刀瘟退場陰陽海戰役 以及 釋女華之死刀劍無名退場 還有釋雲生PK識界後孟極找泰逢聊天這種的 而後大概…大家可以看看這個時間(上傳鎖定後 我還是照舊投稿)
結果到了8/24的霹靂一下 突然又用了 老實說這段…
我是在嘗試而已… 而且那幾個禮拜老實講 我家外面施工 他嗎吵死 配出來的要調整音軌真的很難
你調大聲 背景噪音78明顯 你調小聲又像蚊子叮 而之所以挑選這段
主要是番外篇的花信風的形象 我自己覺得我能掌握住 所以其實我是沒有看過太多原版片段
我只知道新聲代 配音速度有夠快  有夠快 不調慢 就很難以我自己的方式去詮釋 所以我調慢了影片節奏
結果我自己在看 是很尷尬 因為戰鬥畫面調慢之後 超級不熱血 而且他們都不喊招式就整半場在那邊”喝 喝 哈 喝 呃 呃 啊喝” 但我就是練習 所以其實包括後面打完
花信風與素問式老素的對話 我都有配進去(結果這邊被霹靂減掉) 這也導致有道友以為我配一半打一半
其實真的不是…
所以老實說就算我後面又有去試音 我還是不知道 到底 公司希望找到哪一種人我自己喜歡的
是這種…
這種
這種
這種
這種
這種
也或許他們不是”一種” 只是剛好這些片段中的劇情 是我所喜歡的 不過我自己在配在練習的時候
是覺得這些片段的共通點比較多
 
本文來自網路,不代表3樓貓立場,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3loumao.org/17448.html?variant=zh-tw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