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樓圖
抱怨時間:現在的拍照系統還是太不人性化了啦,為了拍這樣一張照片我搞了快一個小時,,不斷的重複攢球開大截屏的loop,所以我說啥時要開放五星大招特效的開關還有改善切介面後重置小跑的部分啊==
廢話time&前言:
大家好,小弟霜月,中秋連假結束了,大學生的暑假也結束了,開學除了要忙各種課業上的事以外,任社團幹部的我也為在線聯展的網頁忙破頭(要文組生用Markdown打html碼什麼的太過分了
)

所以雖然很幸運的在開池當晚就強娶抽到了心海,也很快地完成了新開放的傳說任務,但還是拖了兩三天才有空下筆這篇心得文,折騰了許久才如願呈現給大家。在許多人都已經分析過劇情的現在,免不了會有老調重彈的地方,不過還是希望能夠和大家一同賞析諸多稻妻角色中,來自另一方的故事
這次的心海的傳說任務,文戲或許和先前主線中有關反抗軍的劇情一樣,可能因為現實中的政治因素而沒辦法放開手腳的編寫,導致海祇島與幕府之間許多令人期待的博弈或角力都見不著;武戲的部分一如既往的在旅行者的逆天戰力面前,都如同無關緊要的小打小鬧,致使應該緊張刺激的環節實際上卻顯得有點可笑。在這樣的劇本架構下,對於心海身為「天才軍師」一面的描寫,由衷而論確實是差強人意。所以也沒什麼好寫的,就像她帶來的卡池流水一樣,這篇就到這裡結束吧
不過,就人物形象的來源,大多人都將之與卧龍先生諸葛亮相作比較,在劇情上似乎難以看出如孔明先生那樣料事如神的場景,自令許多人難掩失望之情。但如果以日本史的角度去挖掘潛藏於其中的素材,輔以對她角色塑造所進行的考察,再加上劇情中對她作為「現人神巫女」一面的刻劃,也許,被描摹於眼前的,依然可以是一名活靈活現的角色
以下正文
====================
竹中半兵衛重治(1544-1579),日本戰國安土桃山時代美濃人。在他有些短暫的人生中,絕大部分都在離戰火不遠處的地方度過,憑藉著一身聰明才智,在一場場參與其中的鬥爭中往往出奇制勝,與當代另一名兵法鬼才黑田官兵衛齊名,被並稱為「秀吉的兩兵衛」。雖然年紀輕輕就病歿沙場,但他那縝密的思路和果斷的決策,仍為他在後世贏得了「戰國諸葛」的美譽,死後法名龍深水徹。
而珊瑚宮心海,作為稻妻海祇島珊瑚宮當今「現人神巫女」,同時也是海祇島軍事力量決策者的她,經常以「算無遺策」作為口頭禪和行事準則。在「她」的身上,是否也能夠找到,和那位於硝煙瀰漫的亂世中運籌帷幄的「他」,有著怎麼樣的聯繫呢?
——————–
「做一個聰明的傻瓜,好過做一個愚蠢的智者。」
竹中半兵衛生於室町幕府末期,侍奉美濃國土岐氏的一個城主家庭中,竹中家在半兵衛父親的帶領下,經歷了齋藤道三的奪權與齋藤義龍的弒父,在上頭領導不斷換人的危險環境下,兢兢業業的度過每一天。
而當年輕的半兵衛從父親手中接下家督一職時,美濃國已傳到齋藤家第三代當主齋藤龍興。雖然是和平的子承父業,但這傢伙是個整天只懂得享樂的昏君,半兵衛的建言總是充耳不聞暫且不提,就連美濃三人眾等歷代老臣都被疏遠。
在這種險惡的政治環境中成長的半兵衛,也漸漸地養成了淡泊名利的個性,和尋常的武家之子不同,半兵衛對舞刀弄槍、在前線殺伐立功之事不感興趣,更喜歡的是研讀兵法,並在書堆中不斷學習,不論是戰場上,還是廳堂上,半兵衛在相對平和的人生前半段,漸漸領悟出了自身的進退之道。
身為珊瑚宮血脈的繼承者,心海打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註定終有一天,她將要扛起統領海祇島臣民的職責。
只不過,這天來得似乎有點早。
讓一名妙齡少女去掌管一座島上大大小小的各種事務,不論換作是誰,都絕非易事。
「年輕」一事帶來的最直接影響,就是說服力不足,要怎麼統合島內的意見便成了心海的當務之急。
也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隨著眼狩令而來的戰爭,使得複雜的民意一致對外,而戰場也成了她證明自己能力的最佳舞台。漸漸地,人們得信任一點一滴的積累了起來,島內局勢也獲得了穩定,一切都順利的一步一腳印地上了正軌。
「母親曾教導過我,只有眼界開闊,才能成為合格的領袖。」
作為一島之主,自然是不可能恣意遊山玩水於世間的,這或許也是為何在政務繁忙之餘,心海也養成了閱讀的好習慣。畢竟,外頭的世界在怎麼動亂,只要回到書堆中,一切就都會平靜下來。
——————–
「武士不應該買一匹太有價值的馬。」
心海在接任珊瑚宮現人神巫女一職後不久,迎面而來的就是一個嚴峻的政經情勢。
隨著幕府頒布了眼狩令,海祇島在一邊庇護逃離眼狩令的人時,雖也想一邊派人「上洛」,請求撤銷眼狩令,卻在神無冢被九條家帶領的幕府軍攔下,原就有著信仰上分歧的雙方,戰爭也隨之爆發。
這對海祇島的經濟無疑帶來了毀滅性的影響,大部分居民賴以為生的漁業因幕府的海上封鎖,可捕撈的區域被嚴重的限縮,人民連基本的溫飽都難以做到。
可能因為地處偏遠的緣故,島內的民生需求一定程度上也仰賴從鳴神島進口來的物資,在戰爭爆發後,對外貿易的中斷與前線物資的大量投入,也使得本就不富裕的海祇島更加的困窮。
這點在望瀧村的雜貨攤也有側面體現了出來,雖然這裡物美價廉,但相比於各大主城的商店,不但數量少得可憐,和每日進貨的它們不同,連庫存的刷新時間也是整整一個禮拜。
島內已經是如此的捉襟見肘,像成瀨這種特許的天領奉行商人還刻意囤積物資、哄抬價格,雖然劇情內並未明說,但戰爭爆發給海祇島所帶來的民不聊生是可想而知的。
身為親力親為的海祇島領袖,心海自然對情況是瞭然於胸,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再繼續打下去,像一戰德國那樣不攻自破的結局只是早晚發生的差別。
所以,她一定比海祇島上的任何人,都渴望和平的到來。
曾在某處看到過對稻妻戰後局勢的分析,大意是說:劇情明面上看來是幕府與海祇島的針鋒相對,並有愚人眾在旁搧風點火,但實際上是為雙方陣營內主戰派與主和派,在爭奪眼狩令廢除後情勢走向的主導權,更有甚者,說不定愚人眾想為女士報仇云云皆為子虛烏有,皆是主戰派為了推卸責任所推出的替罪羔羊。
作為絕對的主和派,心海最大的課題就是如何安置島內主戰派的意見。對幕府戰爭帶來的經濟崩潰、長久以來與鳴神信仰間的不信任…諸多因素使得主和派在島內屢遭刁難,主戰派更是揚言,要以最激進的方式直接破壞和談。
在戰爭中本就處於劣勢的海祇島,坐上了談判桌時已矮人一截,若還有自家人的攪局,就算能勉強和談成功,那也是會被佔盡了利益的最壞情況。
心海不愧為一軍之首,她巧妙的利用了這一情勢來以退為進。
九條家先前勾結愚人眾一事,作為和談雙方的心海和裟羅都再清楚不過,因此一旦海祇島士兵指控幕府軍再次和愚人眾有所聯繫時,裟羅一定不疑有他,第一時間便會懷疑自己人。
幕府一方雖然並未因戰爭造成了經濟上的困境,但一連串的政治事件,讓鳴神島內也是不得安寧民心厭戰,有心之士卻還想延續戰爭以撈到好處。
九條裟羅深知這一情況,家裡的問題也尚未塵埃落定,相信她也是由衷希望和談能夠順利結束。
面對心海不言而喻的詢問,再回頭看著心虛的部下,裟羅雖仍舊板著一張臉,自知理虧的無奈之情卻是可想而知。
這次,是心海算對了,不論幕府和愚人眾如今的關係究竟如何,都已為海祇島一方贏得了重要的籌碼。
這場戰略上的賭局,勝負已分。
她的臉上,重新浮起的那一抹深不可測的微笑。
——————–
「人們在談論戰事時,總喜歡討論一些枝微末節的地方,而我真正想聽的,是誰功成名就,是誰打贏了它。」
在2.1的主線劇情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萬葉擋刀、反抗軍衝鋒讓千手百眼神像亮起的那一幕。
但這群反抗軍精銳從哪冒出來的?這點眾說紛紜,有些人說是九條離開前線導致防守空窗期,再加上反抗軍拿到了邪眼令戰力大增,所以戰線便在短時間內成功推進到了鳴神島,也有關於幕府軍是否有其他督戰人才、反抗軍的邪眼應該要全被心海收繳才對等等疑點,此處先暫且不提。
與此同時,也有另一派的說法,是反抗軍在稻妻城提前找好了內應,所以在九條欲對天領奉行及將軍進行兵諫時,五郎帶領的反抗軍帶領的精銳才得以用極少的人數,一路突破到天守閣前。
對日本戰國史稍有研究的人,一定對這樣的劇情不會感到陌生。
永祿七年(1564),正在尾張積極規劃擴張的織田信長,聽到鄰居家傳來了一則令人跌破眼鏡的消息。
齋藤龍興的居城-道葉山城在一夜之間被人攻下了。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對龍興的各種荒唐事迹終於看不下去的竹中半兵衛,在作為美濃宿將「美濃三人眾」之一的岳父安藤守就的幫助下,以探望生病弟弟的名義,將武器及物資偷偷運入稻葉山城,並在一個龍興正花天酒地的晚上,19歲的他僅帶了16名親信,透過製造城中的混亂,讓無人指揮的城中守備系統迅速癱瘓,直接殺進了天守閣,將齋藤龍興軟禁了起來,他岳父也隨後命部下進駐城中,令一座易守難攻的堡壘以極為戲劇化的方式被拿下。
這場荒唐的「稻葉山城奇襲」最後以信長趁機染指美濃、半兵衛還城於君並引咎掛冠歸隱告終,但竹中半兵衛在此一戰成名,為他下半生的戰場傳說拉開了序幕。而這段後世為人津津樂道的故事,大概也成為了稻妻主線此段劇情的原型。一走出天守閣看到的卻是反抗軍將士,這樣有點突兀的戰況似乎就說得通了。
或許,不單單是戰略,心海在戰術上確實也有一定的造詣。
順道來談談對指導部下的事吧。
可能是生來體弱多病的關係,竹中半兵衛對培育自己的後繼人才十分的重視,而他最著名的得意門生就是羽柴(豐臣)秀吉的弟弟秀長。在他的悉心指導下,秀長從單純的一介武夫,性格逐漸變得沉穩、冷靜,用兵上也更加謹慎,成為了秀吉日後一統日本最堅實的後盾之一。
心海除了分發給將士可以用來物理攻擊的各種錦囊,深知自己事務繁忙,難免會有蠟燭兩頭燒這種困擾的她,十分鼓勵部下多自行研讀兵法,為的就是在沒有指示的時候,也可以獨立判斷出該有的應對進退。
軍事人才的培育,不論再何時都是至關重要的,在這一點上,心海可謂是極有遠見。相信海祇島的軍事力量雖然依舊薄弱,但在接下來的漫長歲月中,他們還是有能力在外敵的欺侮中,守護自己的家園。
——————–
最後就來聊聊心海她自己吧。別管半兵衛那個臭大叔了
作為海祇島的現人神巫女,心海日理萬機的同時,自然也會接觸到各式各樣、來自社會不同階層的人們。理應熟稔於應對進退的她,卻仍在為與人打交道的種種而苦惱不已。
角色故事5有著這樣的描述:
「……但常年沉浸兵書與軍事繪本的結果是,心海在社交方面變得相當貧乏。甚至不知從何時起,與不熟悉的人交談也成了一種負擔。
繼任現人神巫女之後,心海不得不學著面對不擅長的事情,無論是與人打交道,還是處理不感興趣的事務。
然而,強迫自己去做不喜歡的事,會嚴重消耗心海的精力,讓她陷入疲憊。
……
執一卷兵書細細研讀,將自己置身於繁忙的世界之外,獨享片刻寧靜。
這是心海最為寶貴的休息時光。」
因為不善交際而投身書海,卻又因此忽略了與人們的交流…心海對此惡性循環略感無能為力,但還是想到了一個默許自己放鬆的方法,那就是「能量管理」。
這在我們看來不過是一名少女的小小任性,但是對心海而言,這也是為了維護自己外在的形象,進而達到穩定民心的作用。
「民眾需要的是一個完美的海祇島領袖,而不是一個喜歡宅在家裡的小姑娘。」
身為一名政治領袖的心海,和做為一名軍事領袖的心海相比,實在是太過稚嫩了。
「以前的我只想贏下來,保證海祇島的安定,讓每個人都可以快樂地活著。」
「但現在我發現,僅僅這樣是不夠的。人的願望千百種,幸福的標準也就不同。」
這裡再次點明了稻妻的主題,「人民的願望」。
面對戰後躁動的民心,她做不到第一時間的妥善處理,導致苦盼而來的和談差點破局;面對群眾們的請求,也頂多只做得到簡短回復,只有在獨自辦公時才能靜下心來慢慢處理…。
這也是為何,能在人群間應對自如的旅行者,在她的眼中,會是不可多得的學習對象吧。
不論要視她為笨拙的政治新人,還是內向的青澀少女,
這樣的請求……又怎麼忍心苛責呢?
——————–
「我要走的路還很長。不過沒關係,一口氣走不到的話,慢慢走過去就好…」
她,有著自己的才能、自己的愛好、自己的理想,卻仍要承受著現實的重量。
但在背負著現實的重量踽踽前行時,她,也在發揮自己的才能、追尋自己的愛好、實現自己的理想。
有名作家曾用了這麼一句話來評價竹中半兵衛,套用在珊瑚宮心海上,卻也是那麼的貼切。
「擁有上天賦予的智能,卻在戰國亂世中徬徨的平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