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F的定位與風格類型似乎相當多元,
像是有從中場插上風格,其實跟ST可能沒什麼分別,
可能都會拿射門能力(金特:重砲手)與終結能力(金特:野性嗅覺),
而有B2B風格會全場跑,加速體能消耗,相關的藍特就更重要,
所以實戰上各項能力的重要程度可能會因風格而有極大的差異。
目前日版共有4種風格
デコイラン | 飄忽跑位 | 僅限CF.ST.OMF | 提高吸引防守的成功率 |
ボックストゥボックス | b2b | 僅限OMF、RMF、LMF、CMF | 出現在球場各個角落,為攻防做出貢獻 |
ナンバー10 | 10號位 | 僅限OMF、CMF | 不會胡亂跑動,用傳球組織進攻 |
2列目からの飛び出し | 從中場插上 | 僅限OMF、CMF、RMF、LMF | 進攻時經常出現在球門前 |
以下就個人有觀察到的部分做一些分享
飄忽跑位
雖然可以從音原茜那取得,但說實話我也沒成功取得過。
日版WIKI也沒相關能力推薦,只知道征佳第一也能取得,
曾在跳過戰鬥中被飄忽跑位的CF拿下2分,
或許適當的搭配下很強也說不定。
這就請有概念版友補完
b2b
其實我不太確定現在這風格是不是有取得的必要?
因為目前看來,戰術設置防守跟進攻的人數都設為普通,MF就都會參與了,
或許是部分MF參與的同時讓部分MF不參與時的戰術運用所需的風格。
因為這風格同時會參與攻守,可以說除了GK用的藍特與金特外,
幾乎都是有用的,某種程度上就是全能型MF用的風格。
但因為b2b目前只有MFI能取得,而MFI養成的MF體能也不容易點高,
所以目前看來這風格可能要有同時養成替補才行。
10號位
某種程度上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不會胡亂跑動,用傳球組織進攻。
戰術設置是重視陣型的情況,基本上就是固定待在中場。
(同時有兩個OMF的陣型就很明顯)
戰術設置是流動性,就變成跟著在球附近跑,
但在後場也不會積極搶球,感覺上偏向等隊友搶到球負責接球的,
在前場也是一樣,就負責當支點的,偶爾才會主動進攻射門,
或許在特定的陣型配合該風格可以達到高速短傳反擊的效果。
因為基本上就是當支點重視傳球的風格,
基本上推薦優先強化相關的藍特與金特,
像是傳球、滲透性傳球、迴旋、判斷力、傳球嗅覺、助攻等。
此外當前的一個問題則是該風格只能從十一條 秀那取得,
且金特跟風格是2擇1,這風格是否值得就看個人取捨了。
從中場插上
3-6-1C的陣型說明中,就有直言該陣型的關鍵是從中場插上的進攻能力。
該陣型應該就比較重視活用該風格的MF。
雖然該風格會強化MF的進攻的主動性,
但實際上運作也是看陣型與對手強度,
但實際上運作也是看陣型與對手強度,
像3-5-2B在對手弱的情況,其實OMF不太會有機會到球門前,
因為中線其實有CF與ST了,反而是RMF/LMF較有機會,
導致OMF取得該風格的情況有點像是會多跑消耗體能的傾向,
但對手強的情況有時就能補上那臨門一腳。
基本上當補位的進攻人員去育成,
擺脫防守、一腳觸球、射門能力、終結能力或是這些藍特的上位金特都可以考慮取得。
以上是OMF的相關風格簡介與一些心得分享,
有誤或是有不同見解的也歡迎指教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