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三國的玩家滿多都是從小到大就在玩三國志遊戲了
所以對於武將之間的鏈接,應該也是滿熟悉的了,
但是對於剛入坑沒多久的玩家來說,
誰跟誰好,要怎麼搭配,真的是黑人問號,
另外就是有些角色相性,可能也跟想像中有點不一樣
比方說最常用的馬超,竟然不是完完全全的蜀國
所以我就來分享一下自己的觀察,
讓你之後可以快速的搭配一下。
首先,這次霸道相性系統,我認為可以先概略分為魏、蜀、吳三塊,
他們也剛剛好把一個圓分成1/3,
曹魏在右上角、蜀國在最下面、孫吳在左上角
所以如果有屬於這三個相性的武將,基本上也是滿好理解和判讀,藍色(右上角)的就是曹魏、綠色(正中下)的就是漢蜀、最後紅色(左上)的就是東吳武將了。
觀察了一下整體武將的相性分配,確實這三個技能相性人數是最多的,畢竟當初這三位可是各別雄霸一方,三分天下的時代霸主。
不過偏離這三個箭頭的武將就有趣了,偏離的就代表他們可能是自己在外面有勢力的君主,還有他們自己的所屬武將。
以下舉幾個角色是偏離這三個箭頭的部分:
西涼勢力:
只要是馬騰的親屬,都是這個屬於這個相性的,在蜀的右邊一點點,基本上都可以跟蜀國做搭配,而且後來馬超、馬岱等人也都投奔到劉備帳下,所以他們相近也是滿合理的。不過這邊講比較奇妙的武將,韓遂跟龐德。
韓遂是西涼韓氏的頭頭之一,雖然我們常玩的三國志裡面,他都是在馬騰底下,但應該要想成這是兩個西涼集團的老大一起合作會比較正確。
他的相性偏比較右邊一點,原因應該是他在演義中後來追隨曹操,所以會比較右邊。
再來就是龐德,他的相性滿怪的,在馬超跟韓遂中間,
照理說龐德後來在曹操底下仕官,
也有戰功,應該要偏曹魏一點,
但是卻離的比韓遂還要遠,我想可能的理由是
他曾經跟馬超有一起認真的攻打過曹操
所以即使之後這麼推崇曹操,但相性還是離曹魏比較遠。
中原勢力:
董卓勢力:華雄、李儒
這個就應該單純是找個位置放董卓跟他部下的人了,雖然呂布也是在董卓帳下,但因為他是人氣角色,加上他後來自己也當上君主,所以就另外獨立拆開來看。
呂布勢力:呂布、呂玲綺、高順
馬中赤兔、人中呂布,即便正史評價如何,演義如何形容他是有勇無謀、性格急躁、但他毫無疑問就是最強武將,因此他的相性就還是獨立拉出來,畢竟自己也當過君主,十分合理,在他底下的武將,也都會跟此相性相同。
張遼雖然曾經在他帳下,但是因為張遼後來發光發熱都是在曹操底下的時候,所以張的相性就還是曹魏了。
另外的勢力就是袁紹底下的武將,田豐、審配。
這邊就用審配當代表,可以看到他被安插在曹魏的對面,我的解讀是因為袁紹跟曹操曾經打過官渡之戰,而且袁紹輸了以後,整個中原名門袁家就此一厥不振,所以袁放在曹的對面也是非常合理。
公孫瓚一直在北方跟游牧民族戰鬥,曾經收過趙雲,跟劉備的關係一直都很好,所以會偏蜀國。
接著就是劉備入蜀之前的武將了,一直在劉璋底下,這邊就用嚴顏來當代表。
這類的武將相性跟公孫瓚很接近,但看顏色就可以發現相性不一樣。這類的武將基本上也是跟蜀國武將搭配。
另外有幾個角色,華佗、左慈、于吉,
這些武將在演義當中都算是遊走於整個中國,
照理說其實很難判斷相性,但是就我的觀察,
他們都會放在敵對的武將對面,
比方說華佗是被曹操殺的,所以他會放在曹操對面,于吉也曾經讓孫策大病一場後過世,所以他也剛好就放在正對面。
所以整體的結論呢,我個人覺得把相性放在列傳旁邊非常好,
這就是希望你可以在研究戰法怎麼搭配的時候,還可以根據列傳的內容來了解為什麼相性會變成這樣,順便了解三國歷史。
以上,有錯的話歡迎指正,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