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第八話的分歧點:討論該爆點於現實的合理性

又來期中報告了,這次動畫比較嚴肅,所以也講得比較認真,雖然是借題發揮,但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這次不講人生相似,也不講把妹心得,直接切入主題,借題發揮,講一般人的類型、以及會遇到的狀況。(不代表劇本目標與往後劇情)
其實同居的四個主角,分別代表著專業能力上的四個向性。
褐毛擁有的是經驗,代表掌控專業的結構。
藍毛擁有的是興趣,代表相對熱情的動力。
黃毛擁有的是背景,代表理解領域的運作。
黑毛擁有的是才情,代表突破常人的契機。
一般我會說,可以的話,能夠集成出你的家庭背景、一路過來的經驗,符合自己的興趣,加上無可取代的天份才情,就能集成出一條只屬於你的道路。
譬如,你出身農家,學了與從事餐飲,對旅行有興趣,又對做經營有點天份,那你如果能成為農場風民宿,可能會獲得相當的發展,因為是基於毫不浪費「人生路徑」而來的集成結論。
學生時期,往往只有其中排除相關經驗後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能力,能有興趣與天份才情就很了不起了,如果你又有相關家庭背景且不乏天分、又認定你要走的就是這條路,恭喜你,你就是紅毛。
簡單來說,主角的能力是經驗,其中也包含必需的技術力,這確實是一般學生初期不會有的能力。且因為看起來相當全面,又有關實務/完成度/結構力/企劃力,所以會格外顯的醒目,這是必然的。
而主角就是試圖用這基礎的結構力與技術力,讓認為相對有才能的朋友發揮所長,進而在這次弄巧成拙,我們單就這點來討論。
回到這次主題,黑毛。
劇中的黑毛=貫之,就是受這點所打擊,甚至覺得自己的存在被取代,決定放棄文本/編劇/劇本之路。
但真的有這麼嚴重嗎?老實說,其實並沒有。
劇中除了主角,三者的能力都是「創造性能力」。而主角擁有的,其實算「結構性能力」:這個能力想成行政力好了,是理解事務運作的基礎,也類似公家機關行文官腔與進程的能力,這確實能夠讓事務順利推進,然後或許還加上一些方便行政的專業能力來銜接;而創造性能力,就類似各種材料來源,也就是「有料」的部分,這部分實打實做,無法取代,也不能無中生有,濫竽充數。
所以說,明確有結構性能力的主角,會打擊到以創造性能力自豪的貫之?
老實說,並不會,因為這兩者完全不衝突。就算貫之的目標,是試圖擁有結構性能力,也類似一個藝術家想要強化他的企劃能力,並不會因為有同輩的企畫高手出現,而放棄創作之路。
雖然劇中有試圖引導到因為主角有說「相信我就對了」而來、壓縮其他人發展的空間與自信,但其實主角的動機很明顯,在實務壓力之下,必須對與時間壓力衝突的事務有所取捨,而這更並非否定貫之的能力,而是類似這是「短篇不是大長篇」的著作,因此這也明顯只能算是集成力。
至於故事結構與方向修正,那更只是類似現場的導演或編劇對原著進行改變的動作,如果天份聰穎如貫之無法體會這是兩種不同的工作與專業,進而產生自愧不如的心情,那其實他的天分可能就沒那麼高,而這是不合人格設置的。
大學時期的專科生,已經可以理解結構需求與創造對象的差異,何況是黃金世代種子的貫之?
如果要說「因為主角竊取未來貫之的概念所以讓貫之覺得自己不被需要」那更說不通,首先這次因期限改編、並非變得更好,好壞其實挺明確的,且如果是因為創意觀念重疊,這是非常常見的事情,完全不值得如此自暴自棄,更不會覺得被取代。
舉例來說,我在2005年、於英國藝術學院的視覺系所的論文報告主題,就是「時間」。大家有沒有記憶?沒錯,就是他們第一次合作的項目。
而我提出的第一個時間概念,也是透過倫敦的地鐵/車站來展現光陰,是不是更耳熟了?但因為並非小組結構,僅一周也無法表現出四季的時間變遷,後面改採用換車站沿線的換景,交錯思念與時光,從黃昏到晚上,表示出時間進展。
那我看到這個動畫也是時間主題有沒有被打擊?也沒有。因為創意概念重疊非常正常。
尤其是原創性的能力,如貫之的文本力,不是那麼好被取代與被打擊的。天份這種東西,不只是結構與技術而已,先不論其他,僅說文本,是包含文本本身的魔力與質感,有些時候甚至會讓人懷疑與教育深淺無關。貫之在初期表現的能力與反應,已經開始嶄露頭角,應該不至於被重製的雜工主角取代。
所以除非主角的「生前」的文本能力就完全一樣且超越了成名之後的貫之,否則貫之這樣的天才,基本上不會在非本質性的地方就被打倒的。
不過看戲嘛,看看就好。為什麼我要講?
不是也有科技劇評表示與現實的差異嗎?
老實說,本番已經相當細緻,只是這是關鍵分歧劇情,特別要表達一下與現實可能的差異。當然也有可能編劇本身並非黃金世代的等級,很難想像天才的境界以及會被打擊的事務。
我個人留英的時候,基本上同學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英才,包含後來替好萊塢編曲的英國作家、回國後替寶冢與迪士尼設計服裝的設計師、得到波隆納插畫展安徒生獎的插畫家;在家族中,也有得過包含編劇、小說、劇本獎的親友,每個在初期也都因為我的製作集成力而合作過,也大幅修正他們的想法過,但從來都沒有看到他們被擊敗過。
這種震撼,只會讓「只有粗淺興趣且沒有才能者」放棄吧?
所以貫之的放棄,讓我覺得有點「為賦新辭強說愁」的感覺。
最後,或許問我有什麼資格講?嗯…我想想。
因為我應該算是四合一(笑)。出身藝文世家,家人是藝術教授,從小於某國立藝大長大(歷經改制),自幼栽培相關技能,且幼時了了(苦笑),得過許多包含文本與藝術的獎項,且放下技術力,以創意、企劃為重,於大型企業從事相關工作直到主管,再扮青年出國跳級取得學位。
簡單來說,就像是紅毛再重製吧,當然現在年紀也比他們大許多了(感嘆)。
本文來自網路,不代表3樓貓立場,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3loumao.org/15991.html?variant=zh-tw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