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同盟學院分享會第十三期:同盟外交-語言博弈的藝術

      外交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對外的交際。那麼「對外」又是如何理解的呢?為什麼有的盟會內部分裂,有的卻能組成大聯盟?為什麼有的州會內戰不斷,有的州卻能同心協力?為什麼有的服會有人跳服,有的服能夠人山人海?
      帶著這些疑問,本期同盟學院邀請到了來自86服的宇都宮紫苑來分享外交策略上的獨特見解。
外交三問
      作為新手外交官,通常會面臨這樣一個疑惑,導師也在課堂前拋出了三個問題,大家不妨也一起來思考一下。
①是否同一個盟就是內,不是同一個盟就是外?
②是否同一個出生州就是內,不是一個出生州就是外?
③是否同一個伺服器就是內,不是一個伺服器就是外?
什麼是外交
      同盟外交官代表整個盟的形象,他的一言一行代表著整個同盟,外交官的態度、行為和意識都是同盟的代表。
      在與其他同盟外或其他區服外交時,如果外交對象用詞不慎或者給他人帶來不佳的交流體驗,所給人的第一印象不是這個外交官不好,而是這個外交官所代表的同盟和區服很奇怪。
      由於在遊戲中會有世界頻道、本州頻道甚至私訊頻道的存在,導致每一個同盟成員都擁有一定的「外交」許可權,如果同盟成員不合理運用這一許可權(即嘴炮、帶節奏等),就會容易對外交結果產生影響。
      因此,遊戲內的外交官不僅要與其他盟其他服外交,還要做到管理控制自己同盟內輿論氛圍的責任。
外交的價值
一:S1外交策略
      弱國無外交,如果你想要取得霸業,首先你有沒有為霸業做事前準備呢?
      事前準備就是開服前就準備好同盟,最少前3-5天運用社交平台招募玩家,開設社交群組,了解你的盟友,分配職務,選定入駐伺服器和時間,同時留意各大社交平台有沒有撞團入駐,選定出生州份,準備好二盟人選以便招納更多玩家,準備好法令及攻城計劃,出關流程。 事前準備的過程中外交的工作就是宣傳和招募開服後外交的工作就是與其他勢力溝通和集成,處理盟與盟之間的摩擦和土地問題,獎勵分配友誼賽等等事項
      由此可見,備戰盟的外交是採用背後的實力為籌碼進行談判和集成。
二:S2、S3外交策略
      在進入s2後將會是服與服之間的對決,賽季結束後S3不會相遇,而且最關鍵的是由S2開始不進則退,因為賽季結算前會開啟轉區。
      若S2戰局不利,將會有一部分人會轉區,伺服器活躍玩家轉移代表打後賽季將非常難堪,所以S2的外交最好是在賽季結算後開新季之前運用新賽季的頻道了解各方的實力和關係,採取下一步的戰略安排。
三:PK賽季外交策略
      s4的特色是按照勢力劃分的,選定勢力後則不能轉換。因此不存以霸業獎勵為由吸引他方勢力合作取得霸業。唯一可操作的空間只有開服重選勢力期間(限時)與人數較少的州份拉攏到本勢力中。
      如果處於弱勢方則可以直接集體跳到人數最多的勢力,利用s4的特點力爭前200名額。
      外交則是盟與盟之間溝通的管道,處理合作與土地紛爭。
外交語言的技巧
1:具有自主性
      普遍外交官在進行外交時經常需要過問盟主,或盟主、副盟主等配合一起搜集信息,實際缺乏自主性,同時容易存在信息誤差的問題,針對這一點,理想化的外交狀態要求外交官具備100%的外交主導地位。要明確外交官不是傳話的工具,核心任務是掌握所有信息且保證沒有信息誤差和信息滯後。
2:具備同盟外交能力(外交擔當)
      同盟內常出現的問題是推選出的外交官能力不足,理想化的外交狀態是外交官必須具備完整的外交能力,即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明確目的及完善話術的能力。
3:具備充足的精力
      每次合區公告公示基本都是在工作日,需要外交官高強度地去聯繫幾十個區,這項要求需要外交官具備充足的精力。
4:擁有同盟外交信念
      摒棄自卑自負心理,堅信做外交是為了很多人甚至整個戰區的遊戲體驗。
5:擁有同盟外交團體
      以團體形式進行外交,多人輔助外交官進行繁瑣的信息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等工作。首先是在賽季頻道進行全方位信息搜集,信息匯總至簡短,集合到外交團體公示;然後對已有信息討論分析,推斷信息準確性;最後由外交官根據信息進行外交工作。
本文來自網路,不代表3樓貓立場,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3loumao.org/15781.html?variant=zh-tw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