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發文請各位多多指教w
大概是我自己認為的舊&新版真嗣角色塑造的對比~
–
庵野在採訪中對舊版的解釋,一直是我印象深刻,也非常認同的:
「It’s strange that ‘Evangelion’ has become such a hit–all the characters are so sick!」(新世紀福音戰士不應該如此成功的——所有角色都病得很厲害!)[i]
不得不說,不斷說著「不能逃避!不能逃避!」,卻一直塞著耳機逃避著與他人的接觸的主角真嗣,或許的確是病了。畢竟他是庵野監督自身投影而成的角色,被定義成現代社會中的不適應者,似乎也是必然的。
然而在新版中,他性格的銳角似乎被磨圓了。他纖細敏感而內向的特質和他的過去,在新、舊版都如出一徹,那為什麼他的心路歷程會如此不同呢?而且舊版的真嗣基本上沒有所謂的角色曲線和成長,被父親捨棄的過去也並不是能容易改變的。
真嗣的聲優‧緒方恵美曾在她的著作中寫說:「我想很大是因為,周圍的大人都被描寫成有許多經歷的成熟榜樣」。舉例來說,像是美里的角色定位很明顯從舊版的「戀人」成為了「母親」[ii]。在舊版她依然繾綣於父親的幻影,只是個想滿足自己對父性的渴望的大孩子。但新版去除了這個設置。在「終」里她譴責自己沒有資格成為小良治的母親,不過察覺了這點,我覺得也就代表她盡到身為大人的責任了。
還有,新劇場版中的大分歧點是「序」後半的新劇情。美裡帶著真嗣到了NERV的地下,向他展示莉莉絲這個巨大的未爆彈。她強調NERV的成員都是賭著生命危險保護這座城市的,「如果我們讓使徒入侵了NERV,我們就會讓這裡自爆。」,他們和真嗣一起背負著保護人類的責任。我認為這也是美里成為了可靠大人的證據。
談到最新的劇情,「終」整體的氣氛和前三部徹底不同。具體來說,第三村的人們非常溫柔地原諒了真嗣的作為,幾乎到了揪心的地步。黑綾波也從不懂感情,變得能和真嗣直接表達「喜歡」的心情了。彷彿在這過於殘酷的世界中,所有的溫柔都如光球般,聚集到這個村落里了。
等真嗣冷靜下來後,他接受旁人的善意的同時,也漸漸學會如何向他人付出了。這也是他最後能下定決心說出「仆は、仆の落とし前をつけたい」(我,想為我的選擇做出了斷),為自己的行為付出責任的原因吧。他經歷了儘管滿是傷痕,卻不失為正向的成長過程。
相比之下,舊版的每一個角色都被自己的煩惱逼到了死刑場。被不成熟的人與不穩定的環境包圍的真嗣,成長期間沒有人能滿足他的心理需求。因此為了滿足自己對認同的渴望,他也只能駕駛EVA了。他在迷惘時,總是握緊自己的右手,又鬆開,如同操縱著EVA一樣,空虛地渴望父親與他人,能填滿他的內心。真嗣的生存意義依存於EVA上,沒了EVA他也什麼也沒有了──因此他更不可能期望並實現沒有EVA的世界。
庵野監督對新劇場版發表了評論:「這部作品並沒有呈現我100%想要的感覺。製作電影時,只能考慮更多『能做到的』以及『不得不做的事』~因為觀眾能接受的內容也與時俱進,我們也配合著觀眾的需求製作。」[iii]
我完全沒想到,在舊版中展現了許多嶄新創意的庵野監督,現在竟然有辦法配合觀眾的需求了。我們沒辦法否定有些人的說法,他們覺得庵野為了商業利益而丟失了原本或許能發展的藝術性。但我想說,這也代表了庵野自身的成長,而《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終》便是庵野向自己交出的人生答卷。他努力地融入了將自己稱為不適應者的社會,用八年的時間向我們證明了他奔向完美的奮戰。
真嗣,以及庵野監督,並非成為神話,而是成為大人了啊。
參考數據:
[i] Anime Expo ’96中庵野秀明的採訪
[ii] 緒方恵美. 再生(仮). 初版, 東京都, 株式會社KADOKAWA, 2021, p.115-116. 978-4-04-108446-5
[iii] 宇多田光&庵野秀明的IG LIVE對談「ヒカルパイセンに聞け!」2021/06/26
–
這是我大學的期末報告,所以才看起來這麼正式,向各位獻個丑XD
由於是日文翻譯過來的,如果有翻譯腔就請多見諒了

如果有人好奇原文長什麼樣子也可以私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