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除了馬騰跟袁紹之外的勢力選擇

在S4賽季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其中導入了六大勢力的系統。
根據不同的地方分別為

河北的袁紹
山東的曹操
江東的孫策
荊州的劉備
巴蜀的劉璋
西涼的馬騰

以下解析各個勢力的優點。
在陸版那邊,已經有一張表格,寫的相當清楚,分別針對戰略、戰術、戰鬥,去呈現出六大勢力的優勢,滿完整的,我就簡單修改,並且呈現在下面↓

勢力特性

  

戰略級優勢

  

戰術級優勢

  

戰鬥級優勢

  

袁紹

  

提升一級箭塔等級上限

  

攻城戰增加傷害,但損失傷兵

  

木牛流馬資源和預備兵提升

  

A弓升S弓

  

曹操

  

徵兵速度加快

  

預備兵上限增加

  

  

名聲增長加快

  

屯田收益增加

  

部隊攻城值增加

  

孫策

  

  

  

初始名聲值增加

  

戰鬥中血少武將增傷

  

提升資源產量

  

A槍升S槍

  

劉璋

  

拒馬/箭塔/營帳/輜重營的耐久上升

  

快速建造輜重營/能恢復武將體力

  

  

徵兵資源消耗降低

  

武將獲得經驗增加

  

劉備

  

民心增長加速

  

軍團建築石兵八陣/陣地戰防禦的強力據點

  

  

減少陣亡兵力

  

A盾升S盾

  

馬騰

  

  

勢力範圍外提升士氣

  

騎兵移動速度提升

  

提升士氣

  

短距離野戰中增加衝鋒傷害

  

A騎升S騎

  


四個勢力有戰鬥性優勢,他們有兵種寶物
馬騰可以將A騎→S騎
孫策可以將A槍→S槍
劉備可以將A盾→S盾
袁紹可以將A弓→S弓

四個勢力戰鬥中特定武將可以獲得不錯的加強,但是兵種寶物隻影響到「戰鬥」。
對於「戰略」和「戰術」的基礎層面上作用不大。

三國志戰略版不是一個人的遊戲,是一群人共同的遊戲。
戰鬥也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是整個同盟的事情。

以下就分析一下除馬騰和袁紹這兩個幾乎全點在戰鬥型上特化的勢力之外,以同盟角度,進行其他四大勢力的選擇。

劉備
●戰略面:
◆民心提升速度增加20%
民心提升速度增加,隨著民心的增加會帶來築城速度提升、增加屯田收益、增加敵軍士氣消耗等效果,在戰略面上,比較偏向防守方,以及去debuff敵軍的層面。

◆石兵八陣(首回合全體機率混亂)
同盟可以建造石兵八陣,使敵軍全體在第一個回合可以有機率地進入混亂狀態,來防守進犯的敵軍。

●戰鬥面:
◆A盾升S盾
原本A盾的武將可以將兵種適性的等級提升至S級,所以對於盾屬性的隊伍,可以說是大大提升了戰力,提供了更多的武將組合。

◆減少陣亡增加傷兵
減少戰鬥中的陣亡士兵人數,相對來說就等於降低資源消耗,短期看不出優勢,但長期來說,發展是很有利的。

●總結:
以同盟角度來說。劉備的優勢是debuff敵。
「石兵八陣」屬於同盟建築,在石兵八陣的兩格範圍內,敵方有機率會混亂,藉此創造出我方的優勢。

整體來說劉備勢力並不是偏向主動攻擊形式,而是主打「守方」。
但是防守戰較有優勢加上恢復能力又必較好,所以遇上了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總而言之劉備的勢力特性是低戰損,加上石兵八陣的防守,屬於發展相當平穩的一個勢力。

孫策
●戰鬥面:
◆初始名聲增加500
◆木材、鐵礦、石材、糧食產量提升10%
◆戰鬥中第三回合開始,兵力最少的武將造成的傷害提升15%
◆A槍升S槍
木材、鐵礦、石材的資源產量提升,比較可以避免資源短缺的問題。
而兵力最少的武將可以增傷,如果搭配得宜,額外的增傷能增加隊伍的輸出,這個就考驗技術了。
對於A槍的武將可以將兵種適性提升至S級,增加槍兵的能力。

●總結:
以同盟角度來說,資源的產量會比較多,在同盟中有孫策,可以適當地提供四大物資給其他勢力。
孫策勢力是一個著重在戰鬥上加成的勢力,四大物資產量增加,以及最重要的如何在第三回合去控制兵力值,達成主輸出武將增傷的機制,就會比較考驗操作能力,這個設置也非常符合江東小霸王的名聲,加上隊伍的調動和集結速度增加,這一點是有可能製造出對陣優勢的,至於名聲的話,就是在大前期可以稍微取得一點前期優勢,時間拉長就影響不大。

劉璋
●戰略面:
◆建築耐久上限提升50%
◆快速建造輜重營
◆武將獲得經驗增加
戰略上主要以強化防守層面為主,三者來說,輜重營的特性比較實用一點。

●戰鬥面:
◆徵兵消耗資源降低15%
重點優勢可以減低資源的消耗,大概是多征幾次兵的概念,在無課或微課玩家來說,資源消耗降低有助於整體進展。

●總結:
以同盟角度來說,劉璋的勢力是最強調防守的。
在戰略和戰術層面上,對於防守的強化也使劉璋在消耗戰中,可以取得優勢。
在不同同盟之間的對戰時,可以靠資源的消耗較少來取得優勢。
而輜重營的存在讓劉璋在主城初始就能造營帳箭塔拒馬,屬於同盟中比較必備的勢力。

徵兵消耗的資源降低,如果當戰鬥中的資源消耗較大,那劉璋的勢力就能取得優勢,可以慢慢顯示出資源的差距。
建築的耐久提升,也可以建造輜重營,能加快部隊體力的恢復。如果你是個比較謹慎以防守為優先的人,或是平民玩家,這個就比較適合你加入。

曹操
●戰略面:
◆增加5000預備兵上限
◆提升10%徵兵速度
最大的效益會在徵兵速度增快這一點,在前期可以取得優勢。

●戰鬥面:
◆名聲提升速度增加10%
◆屯田獲得的資源增加10%
◆部隊攻城值提升25%
當名聲的提升速度增加,跟屯田獲得的資源提升,對於資源獲取的效率也會隨之提升。
部隊的攻城值提升,也能在攻城當中爭取到優勢。

●總結:
以同盟角度來說,曹操的攻城加強對同盟的幫助大。
除了同盟可以快速地攻下城池以外,屯田資源增加10%也能夠對於自身和同盟起到關鍵性的幫助。

增加部隊的攻城值,能在開荒初期更快打下攻擊城池,很有可能是最先攻入資源州搶佔先機的勢力,增加預備兵上限,以及提升徵兵速度,出戰頻率就會增加,如果你是一個喜歡以速度取勝的人,就可以選擇曹操。

此外,雖然馬騰、袁紹、劉備、孫策勢力可以取得「兵種寶物」。
尤其是馬騰的衝鋒傷害增加和袁紹的預備兵提升,兩個特性是針對戰鬥特化,但兵種寶物其實在對於戰術或戰略沒有什麼顯著的優勢,只有在戰鬥中的個別武將可以有些微提升,陣容越齊全,影響就越小,組隊彈性的確是增加了,但是就是在戰鬥上多了更多的變化。
如果以同盟考量,重要的還是去考慮戰術和戰略上對同盟的影響。

在S4裡頭,這個勢力系統,關鍵還是在團結或是人數多的同盟上,能服從同盟的指示的人數越多,優勢也就越高,不論是選擇哪個勢力,都是在原本的實力上,又帶來了在戰略和戰術層面上的優勢。

讓同盟可以更快的提升實力。

因此夥伴的團結以及戰術的選擇才是最終左右戰鬥的關鍵啊!!
本文來自網路,不代表3樓貓立場,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3loumao.org/14607.html?variant=zh-tw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