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链接自录像片
自己的卡池资源打造专属自我队伍 属于自己的成功
分享 :
真正的成功 复制不出来
一则寓言:
有一只秃鹰飞过王宫,看见宫中有一只黄莺很受国王的喜爱,于是问黄莺:“国王为何如此宠爱你?”
黄莺回答道:“因为我唱歌十分动听,到王宫后,国王非常喜欢听我唱歌,还经常用珍珠来打扮我,用山珍海味来赏赐我。”
秃鹰听后,心里很是羡慕,它想:“我应该学学黄莺,模仿它动听的歌声。这样我也一定会受到那样的待遇。”
于是在一天夜晚,它立即飞到国王的窗前,放开嗓子“唱”了起来。
国王刚好在睡觉,一下子就被秃鹰的叫声所惊醒,感到十分恐怖。他抬头望见了窗外的秃鹰,气愤至极。立即叫部下把秃鹰抓起来,并拔光了它的羽毛。
看完这则寓言,我们都会认为这只秃鹰一点儿自知之明都没有,愚蠢至极,太可笑了。
但是仔细想一下,现实生活中,难道不存在这种“秃鹰”吗?
有一些人,总想着要出人头地,自己却没有具备成功所需要的努力和条件,只是一直机械地模仿着别人,以为这样就可以减少阻力,结果往往弄巧成拙。
当他们达不到自己的目的时,不知道去反省自己,而是怨天尤人,责怪别人给自己的提议都是“谬论”,埋怨上天不公,自己时运不济。
那些妄想着只要追随前人的脚步,模仿别人的成功模式就可以达到人生巅峰的人,他们的愚蠢、麻木和懒惰,恰恰就是人生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刻意地去模仿别人,而不去考虑自己本身的条件和状态,从而沦为笑柄的例子,不胜枚举。
丑女东施,看见邻居西施因心口疼而皱眉的样子很美,便去学着她的样子矫揉作态。结果,反而因为看起来更难看而遭到全村人的唾弃和嘲笑。
东施的错误在于:她只是盲目地去追随和模仿别人,而忽略了自己与别人自身条件的差异性。
西施的美,难道仅仅是皱眉时吗?
当然不。
因为她本就倾国倾城,因此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被认作是美的标签,并流芳百世。
而东施却把这种美的原因仅局限于她的“皱眉”,以为自己一旦皱眉也会达到同样的效果。因此她沦为笑柄就不足为奇了。
生活中,也有许多“东施效颦”的例子,比如:
看见某某明星出席活动时的裙子,很好看,赶紧上网买了条一模一样的;
看见别人报了各种兴趣班,自己也不甘落后,不管自己手头有多少工作要做;
看见别人整容成功,非常羡慕,自己也模仿着别人样貌去整,结果导致脸越弄越僵……
任何人都无法避免先天条件的差异,如样貌、天资等,但是消除这种差异的办法,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去补足,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失去自我。
每个人降临到世间,都是上天的恩赐,都有存在的价值。善于挖掘出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将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强加到自己身上。这样才能够活出独一无二的精彩,拥有充满个性的人生。
许多名人也是一样,他们的成功,与从小家庭背景的影响,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是分不开的。
钱锺书父亲钱基博为国学大师,子承父业受益不少;
乾隆皇帝有了康熙的基础,才能创造康乾盛世的局面;
没有老布希就不会有小布希的辉煌;
昂山素季能成为缅甸的良心和精神领袖,离不开父亲昂山将军的影响和声望。
这样的背景,这样几十年如一日的家庭熏陶和栽培,任何普通人都模仿不来。
如果你没有出生在书香世家,就不要幻想自己可以轻易地在某个知识领域一举成名;
如果你不是富二代或官二代,就不要指望自己在二十岁之前过上多么奢侈豪华的生活。
主观能动性固然重要,但是我们不能太过重视它而忽略了环境对人造成的客观影响。
承认环境的差异性,才能更好地认清他人,认清自我,指引自己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
为什么说成功是无法复制的?
因为每个人的“成功模式”都独一无二。
在数万起富豪起家史的研究案例中,没有发现一个人是依靠复制别人的模式获得成功的。
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不是简简单单几句励志名言和心灵鸡汤就能概括得出来的,而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外貌、性格、勇气、运气、环境、他人的知遇之恩等等。
许多励志成功类书籍,除了能给人打打鸡血,充满斗志外,并不能提供任何切实的方法论。
因为书上所说的,都是成功人士身上的一些共性:勤奋,智能,懂得抓住机遇,人际关系处理得好等等。这些因素,都是成功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成功需要的,绝不仅仅是这些,更重要的是某些技巧。而这些技巧和手段,都是一些演讲者和励志书中不会提及的。你所看到和效仿的,永远都是一些表面的东西。
马云的成功能复制吗?传奇股神巴菲特的成功能复制吗?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成功能复制吗?他们的头脑、资源和机遇,一个人不是那么轻易就同时拥有的。
真正的成功人士,他们不会迷信和追随某种经验,他们只会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利用所拥有的资源来进行集成,切实地制定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计划。
而很多失败者的失败在于:
他们喜欢给自己树立各种标杆,拥有一大批的榜样,喜欢跟着榜样们的脚步走,随意地相信任何人,却唯独不愿相信自己。他们两眼只盯着空洞的未来,而丧失了许多身边能够决定自己命运的良好机遇。
曾经这样一段话:
学习冒险家的后果,只能是充当炮灰,因为你虽拥有他的雄心万丈,却造不起那艘足以远航万里的坚固的帆船,即便你得到了这一切,当你航行到一半时,你才发现自己缺少一个指南针。更重要的是,当风浪袭来时,你没有他的好运气。
很多人的成功都是“十年磨一剑”,是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而沉淀下来的。但是许多人只根据那把“剑”的外形,得出一些粗略的结论,从而盲目地模仿。
所以,当一些“成功人士”让你向东走时,你不妨考虑一下向西走的可能性。
当各种励志类的书籍告诉你要不断向前时,你应当想到,有的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
在成功的道路上,不要去一味模仿别人,而是找寻自己的特色,坚持自我,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这种坚持自我不代表独断专行,刚愎自用。
成功不能复制,但榜样不可不无。
借鉴别人是必要的,但是借鉴不是不经思考地全盘吸收,更不是将榜样的一举一动奉为真理,而是有选择地借鉴别人的优点,将他人的优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如何有效地取长补短?
第一、选择合适的参照对象 :
真正能对我们造成实质性心理冲击,那我们觉得能够做出改变的,不是遥不可及的偶像,而正是我们的身边人,参照对象太过遥不可及的话,会导致细节模糊,信息不全面。如果不考虑现实,硬作比较,甚至会让我们产生自卑心理。
合适的参照对象,可以是我们的家人,朋友,也可以是工作中的同事,上司等等。总之是生活中便于接触到的优秀的人。
因为他们与自己的生活环境相仿,日常生活中的交集可以让你们之间有共同话题,相互了解和渗透,可以接触到彼此之间最真实的一面。
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观察到别人身上的优点,更方便地获得他们提供的间接经验。
第二、记录他人的长处,针对性地学习 :
天生我材必有用,层次越高的人,越是会观察到别人的优点。
细心地观察周围每一个人,与你自己进行平行比较,取长补短。你可以准备一个本子,或是在头脑中记录周围人的发光点,比如:
A头脑聪明,办事灵活,以后关于一些工作技巧性的问题可以向她请教;
B品味不俗,审美能力强,对于家居设计、服装搭配之类的可以跟她学习;
C爱读书,知识文化丰富,想要好书的推荐和知识问题的探讨可以求助于她。
杜威曾说过:
一个人应能利用别人的经验,以弥补个人直接经验的狭隘性,这是教育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这样有针对性地学习身边人的优点,便于你完善自己,更好地利用人脉资源,同时也给彼此增加了相处和交流的机会。
第三、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将他人的建议进行“过滤”
借鉴过来人的经验,可以避免走一些弯路,防止误入迷途。
但是,经验可以借鉴,但绝不能迷信。
因为你和经验传授者经历的不同,所处的环境、背景及立场都不一样,他们给予的建议就会迥然不同,他的经验有时对你并不完全适用。
“不要让你的脑子作了他人的跑马场。”把别人的学问和见解保存下来绝对不算结束,必须要把它们变成自己的。
因此,对于别人的建议,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应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英国有一句名言:
一个人不听劝告不好,但若不听任何劝告,则是一千倍的不好。
当你心中有一个定盘针,而不是像船帆那样随着各方风向摇摆不定时,你的成功之路便打上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标签,熠熠发光。
转载
“宋云”生活版编辑。传统文化、古诗古文向为所好;生活巧思、烹饪烘焙近多喜之;教育科技乃吃饭家伙;心灵成长是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