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進擊的巨人

【心得】試由《進巨》優缺,論context之重要

  文長,慎入。
  含本作劇情、包括漫畫最終回暴雷,慎入。
  傷神耗腦,慎入。
  涉多部他作內容點評 (包含《尼爾:自動人形》遊戲、《Vinland Saga/海盜戰記》漫畫、《黑暗騎士》電影、《小丑》電影、《鬼滅之刃》系列、《對馬戰鬼》遊戲、《Monster》漫畫),存在一定程度暴雷風險,慎入;另,若有興趣參考本文所枚舉他作,觀賞前、請先注意相關觀賞限制 ─ 例如年齡分級制之類。
—-
一、前言
  在自己接觸過《進巨》動畫→漫畫、搜索過十數家Ytube反應影片(Reaction Video)、又在近期成功推家母入坑後 (目前進度:僅動畫,第一季與第二季已完成三回目、第三季剛進入二回目),筆者深感:《進巨》不論從甚麼評價角度,都是部很難分門別類、概括論之的複雜/interesting作品;惟其講求context的程度,遠比其它一般知名商業大作、要高深得許多。
  之所以於上段參雜英文,並非單純筆者刻意炫耀的無聊舉動 ─ 因特定語言、必定存在特定盲區;要用中文完整表述該概念,反而可能落得長篇累贅卻言不及義,並不如直接拿其他語言來表述、要來得直接且得體。同理,只有特定語言、才能傳達的特定語境,其他語言不論如何翻譯、都沒法簡潔扼要地傳達該意念,這種完全相反過來的狀況,也是不勝枚舉。
  《進巨》本身、也處處存在著此一語言隱形障礙 ─ 不管是柯尼在希干希納奪回戰、拿艾連的老家開諧音玩笑,或是貝爾托特在已暴露真實身分後、面對104期同袍溫情攻勢、看似突如其來地丟出一句『有誰能快點…發現我們 (誰か仆らを 見つけてくれ)』(關於「發現/見つけて」的不同語言表述出入,煩請看倌們自行查找、或參考此篇),這些只能從日文原文、去剖析理解的場景,屢見不鮮;特別是貫穿整部作品,艾連打從開頭、就一直掛在口中的『駆逐する』,絕對不是直接拿某中文翻譯版本的『徹底殺光』、就能直觀解釋的。
  (關於類似「見つけて」的翻譯問題、在其他作品裡的不同語言表現:在《尼爾:自動人形》的遊樂場歌劇院篇,二回目、操控9S才能看到的歌姬·波娃背景身世,其結尾、日文版本是『誰か 私を 認ぬ て』;中文是『誰來 認同 我』;英文是『someone please look my way』。雖說日文原版與中文翻譯、意義與語境較為雷同,但英文即便成功呈現類似氛圍,其表達方式、卻是互異其趣;由此可見翻譯「信、達、雅」之糾結。)
  回歸主題:
  筆者之所以執著/沉迷使用context一詞,實因中文並無類似概括相同廣泛範圍、卻又不失精確之用詞。
  根據劍橋在線詞典對context的定義:(原內容請參此;下段中文,為筆者不負責翻譯)
1. (cause of event) the situation within which something exists or happens, and that can help explain it
(用於事件的起因) 某事物存在/發生的情況,可據此解釋該事物為何存在/發生
2. (language) the text or speech that comes immediately before and after a particular phrase or piece of text and helps to explain its meaning
  (用於語言) 立即接續特定片語或文本的前後語句,可幫助解釋該特定片語或文本的意義
  雖說中文可以用「背景」、「情境」、「上下文」、「語境」等語詞代替context,但要概括所有表述、只有英文的context能作得到;此源自於text本字、與前綴con-的結合,為歐美語系的特殊用法。畢竟非語文本科系出身,為免班門弄斧+離題過遠,恕筆者不詳述。
  而利用context一詞的概念、所能由此解析《進巨》之優缺,筆者自感、實恰當不過;不論是解釋各種劇情前因後果、角色心境,或是揣摩對白含意、CP感受,在《進巨》里、對context的要求處處可見。甚至連近期引起廣泛爭議的漫畫結局,其問題缺陷、亦可用context的概念去查看。
—-
二、本文編撰基準暨賞文提醒
  在評析漫畫結局、與其相關的可能問題之前,筆者想先確立批判的依據與標準;畢竟沒有標竿根據的批評,在外人看來、很容易被視作純屬情緒發泄的相向惡言 (或其實確實是純屬情緒發泄無誤)
  以筆者自身經驗而言,過往創建這類評判標準,往往需要多部作品的交叉比對;畢竟一部作品有其上下限區間、與其專精擅長之處,拿同一部作品的不同片段去做比對,往往只會陷進性質類同、表現近似、無法精確分辨的窘境。而拿不同作品相互比較,又不免落入「本質不同、缺乏比較價值」的陷阱。此為一難。
  但,《進巨》複雜/interesting之處,在筆者試圖構思/論辯關於建構context的優缺時,無須藉助其他作品,僅由《進巨》自身、便可枚舉數例作交叉比對。前文絕非純誇《進巨》之辭 ─ 一部作品必須存在、上下限皆特別高/低的廣大區間,有意者才能單從一部作品裡、找到足夠的反差進行比較;換言之,即便《進巨》也許曾經寫下令人驚疑的高度,但它肯定也犯下足夠低級的錯誤,才會讓筆者找出兩者之間的段差。
  是故,筆者想先就兩段《進巨》內、對context的精彩琢磨,藉此創建查看漫畫結局、或其相關問題的標竿:一為布勞斯家族支線 ─ 主要專註於莎夏之死、與其相關衍生劇情上 ─ 一為《白夜》里、里維兵長的抉擇。
  考慮到如何完整呈現《進巨》的context,不論是第三章的〈莎夏&布勞斯家族〉、或是第四章及第五章的連貫呈現《白夜》,其內容、皆不簡短。若僅想略窺筆者對《進巨》context的表述、並不想花太多功夫時間,對於《進巨》的故事細節、也有把握信心,可選擇只看本文第三章 (約五千字),跳過四、五兩章。若對《白夜》主要參與角色的解析有興趣,可考慮參考第四章〈三位《白夜》的主角〉,找到看倌有興趣的角色段落 ─ 艾爾文團長 (九千多字)、阿爾敏 (約四千字)、與里維兵長 (一萬兩千多字) ─ 再行考慮要不要繼續閱讀第五章〈《白夜》的抉擇〉(一萬兩千多字)。若只對《白夜》的內容解析有興趣,可直接進入第五章的第三節、〈里維於《白夜》抉擇的言行解析〉(六千多字)。第六章開始,則為筆者依據前述脈絡、對《進巨》結尾進行批判的內容。
  在此,小弟先為自身表述功力不夠成熟,造成本文篇幅冗長一事,向各位看倌致上誠摯歉意。
  <(_ _)>
  本文的最終立意,是想藉由辨析《進巨》內容、對組織呈現context的優劣,去探討/展示context的重要性。文中對於特定劇情線/角色的看法,雖會力求根據原內容信息、進行有限程度的延伸鋪敘,但難免會有筆者個人主觀意識參入。特此聲明:本文對特定劇情線/角色的任何主張,只是筆者個人根據自己所搜集的數據、所拼湊出來的其中一種參考觀點;小弟並無強制他人接受、此文為唯一權威論點之意。惟,若不認同小弟此文所述,煩請搜齊相關證明自身看法的數據、創建組織屬於自己的context,再行析辯討論。
  因筆者個人觀賞《進巨》的體驗,是以動畫為主、漫畫為輔,兩者約莫七三開比例;以下論述,是以此基礎立言,且會以動畫所呈現內容、為主要申論根據。若存在因動漫畫之間的差異,造成筆者理論推演失據,請版友們不吝提出指正。
—-
三、莎夏&布勞斯家族
(一) 前中期的莎夏
  莎夏在《進巨》故事的初期,其角色在劇情上的作用,說實在、十分單薄 ─ 基本上,就是負責緩和肅殺氣氛的滑稽角。如知名網路動漫評論、Gigguk所諷刺 (詳見此;可開中文本幕):前期/第一季的《進巨》配角群,基本上沒有太多出彩之處;莎夏之所以廣為人知,還得藉助迷因炒作。即便如此,「莎夏=貪吃」的洋芋女形象,仍舊深入人心;在整體氛圍主打低迷沮喪的《進巨》里,莎夏也因其呆萌、大受粉絲喜愛。
  莎夏第一次出現更為深入的角色刻畫,要等到故事的前中期/第二季;事實上,動畫第二季過於專註刻劃原·配角群的程度,人氣居高不下的里維兵長、竟然沒幾幕出場畫面 (當然,這也跟他為了避免女巨人反手壓扁米卡莎、不慎扭傷左腳踝的context有關)。不論是柯尼、克里斯塔/希絲特莉亞、馬可 (慘死情境更詳盡),或是能變身成巨人的尤彌爾 (104期)、身為罪魁禍首的萊納與貝爾托特,原先在第一季、諸位僅止於龍套程度的104期前十名,一一迎來了屬於自己發揮的支線舞台。
  其中,洋芋女莎夏帥氣地回鄉營救了一位陌生女孩/卡亞、獲得其父之讚賞,實一改先前、只會為食物而瘋狂的滑稽呆萌形象。
  要塑造角色深度,除了挖掘原本角色既有屬性、進行拓展以外 (萊納、貝爾托特可粗略歸屬此類),亦可反向操作、從角色既有屬性完全相反的方向著手。考慮到「貪吃」此一特質的單薄性,諫山創老師在構築莎夏支線時,反向利用「吃」的自私本質 ─ 進食/攝取養分、本就是為了維繫個體生存的生物必要行為,無關任何他者或群體利益;此處並非惡意詆毀莎夏 ─ 因莎夏與其父、在回憶里的交互,基本就是小我VS大我的價值優先排序之衝突。為了實現此等反差、又得維持莎夏在先前所創建的呆萌形象,小我/自私既屬莎夏「貪吃」既存特質,負責擔當大我/無私反差者、只能由莎夏之父著手。故布勞斯先生那一段「獨居VS群聚」論辯,是根據這一前提所催生;而初登場的對白、就具備此等大局觀的莎夏之父,也就順理成章地、構築出其智能長者的形象 (此段敘述、並非單純筆者私心腦補偏愛;詳情容後再敘,或見文後備註)。而莎夏返鄉,不顧自身安危、挺身營救陌生女孩/卡亞之舉,是完全違背自身先前「貪吃」自私特質之舉、實際更符合其父所倡導之大我無私概念;莎夏的角色,因此段劇情反轉、而開發出了新的深度。而在面對其父的肯定,莎夏所回復的『我回來了/ただいま』,放在親子世代衝突的特定脈絡下、也就愈顯其沁人心脾之處。
(二) 終章的莎夏&布勞斯家族
  即便莎夏與其父的交互,在第二季有其精彩;但相較起第二季的主調,莎夏的支線小故事,乍看之下、與其他在第二季大放異彩的同期們,在當時、仍然缺乏一定程度影響整體劇情脈絡的份量 ─ 就連柯尼故鄉的慘劇,就主劇情而論、都比莎夏支線給力。一直要等到《進巨》終章、第四季/最終季,莎夏與其父的支線,才真正發揮其醞釀的潛能。
  當敘事的主軸,在《進巨》終章、第四季/最終季的起始大幅移轉,從原先帕島的主角群、切換至瑪雷的「敵人」身上,與主角艾連共享類似個性特質的賈碧 ─ 固執己見、急躁衝動、不顧自身安危傾向 ─ 她的角色刻畫,若要嘗試導向模擬VS終於看到海的艾連、所展露的那份失望,就必然需要讓她眼見/體會與其意識形態/價值觀完全相反的「現實」。無巧不巧,諫山創老師在構築此段反轉時,毅然決然選擇了布勞斯一家、去與賈碧作連動交錯。
  平心而論:從「吃」出發的莎夏,某種程度、囿於必須持續維持其貪吃形象之憾,即便在第二季曾經試圖拓展其角色的深度,但終究還是維持在呆萌滑稽的定位上;若讓她承擔起喚醒賈碧價值錯亂的警鐘之責,以她與柯尼不相上下的拙笨程度,不管作者再怎麼高超、想必也是難以描繪。相反,一出場便展露綜觀大局洞悉力的布勞斯先生,卻相當適合擔任對賈碧理性開導的角色。
  若要將布勞斯先生跟賈碧、在劇情上湊到一塊,雙方又必須產生足夠強度的衝突碰撞、才足以讓賈碧反思自己的執著之處,喜愛反卡塔西斯/anti-catharsis手法的諫山創老師 (?;相關辯述,請參考小弟文章),利用《進巨》最後一絲笑料擔當的逝去,將賈碧硬生生地、按上布勞斯先生弒親血仇的定位上;如此,布勞斯先生的理性睿智,才能以最具反差/諷刺的方式、展現在賈碧/受眾面前。
  這份安排,是飛船104期三人組裡,莎夏相較於約翰與柯尼兩人,在劇情結構上,得益於第二季的支線小劇場、所衍生的獨有優勢;乃一連串,從莎夏的返鄉支線、一路埋到她中彈身亡的連貫context。何況,布勞斯先生於此前所展露的視點高度,即便在人才濟濟的《進巨》里,也是鮮少有人能與之匹配 (依筆者個人陋見:大概只有阿爾敏、艾爾文團長與其父、皮克希斯司令和馬迦特隊長五人而已吧?);讓相較起其他角色而言、涉入《進巨》內情較淺的莎夏之父,專註在應對「弒親之仇何解?」的單一主題上,也更能凸顯其睿智理性的純粹形象。
  補充上段、誇讚莎夏父親有智者風範的前文:就筆者所知,不只一位YT的熱門反應影片製作者,在看到布勞斯先生、從尼柯洛手中接下廚刀之際,脫口而出「他不可能下手(報仇)」的感嘆 (參見文後備註);在以純動畫黨的條件下,唯一讓這些反應影片製作者們、做出此等一致反應的根據,除了稍早在布勞斯農場的一些鋪墊以外、只有布勞斯先生在第二季短短几分鐘的露面鏡頭而已!僅憑隻字片語和有限演出、就能型塑角色的立體形象,此亦為創作者構築context的能力展現。
  而,安排莎夏死於賈碧槍下,在後續劇情上能夠開拓的衍生優勢、並不僅止於布勞斯先生單線而已。
(三) 卡亞的角色作用
  不論是甚麼時代、甚麼樣的社會,即便理性者往往肩負社會維繫的關鍵抑制角,但感性的宣洩,仍舊是維持個體情緒/整體社會安穩、所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動畫瘋彈幕的既存事實即可證明:不管再怎麼經過細心雕琢的「聖人」理性勸導,手刃弒親血仇的感性宣洩需求、仍舊存在。若單純讓布勞斯先生饒過賈碧一命,不免會讓部分受眾、產生自己「被迫宣教」之錯覺;但若讓布勞斯先生順利報仇、殺死賈碧,那《進巨》所探討的歷史重複循環主題、就會白白淪為空轉而無意義。
  那麼,原先那位在第二季、被莎夏救下的陌生女孩/卡亞,就順利填補上整段賈碧VS布勞斯家族劇情線,單靠布勞斯先生一人、所無法滿足的負面情緒宣洩缺口。
  根據布勞斯先生在第二季、莎夏的回憶中,所展露的大局觀與大我/無私思維,在放棄既有獵人的生活型態之後、選擇轉型經營收養孤兒的農場,此舉、並不違背布勞斯先生的處世態度;而經歷悲劇的卡亞,身為孤兒,被布勞斯農場給收容、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若真要挑毛病,頂多只有用《柯南》邏輯去質疑:為啥剛好這些人都湊在一塊?XD)。身為被莎夏救下的年幼孩子,卡亞不具備布勞斯先生那般程度的智能/理性,基本是意料中事;更毋論卡亞還存在,在此前不知情的狀況下,基於自己被陌生人/莎夏所救的親身經驗、向賈碧&法爾可施出援手的糾葛。即便與布勞斯一家朝夕相處,理性與冷靜等修養、要在卡亞內心生根發芽,想必也並不容易;而救命恩人之仇、恩將仇報之叛,層層壘疊的負面情緒、在布勞斯女士擱下廚刀之際爆發,卡亞正代表著、對殘酷世界之恩恩怨怨、天真無知的吾等,非賈碧除之而不快的復仇衝動。
(四) 大哉問:復仇
  面對復仇此一課題,卡亞的補刀、與布勞斯先生的放下,各自有各自的道理脈絡。
  若從維繫一個已經基本安穩的社會、此一大前提去申論:殺人兇手若是不接受制裁,那麼殺人此一行為、將不具備任何社會制約條件。套用《Vinland Saga (海盜戰記)》主角托爾芬之語 (可參見其漫畫第112回):『…(復仇)不只是事關當事人面子的問題;是為了和平、才互相殘殺的。犯下殺人罪的人,要是不用接受任何懲罰,那,這個世界、會變成甚麼樣?』『殺人者,必會被複仇;要是能嚴守這條法則的話,那麼、殺人就會停止。關鍵是,不允許有例外發生。』『復仇的義務,是為了守住人們之間的和平、才有的;越是殘酷的下場,就越能成為警示。』即便《Vinland Saga》的主調,並不完全贊同,將此等具一定程度危險的脆弱平衡、視作終極的「和平」型態 ─ 純因沒人能保證,復仇者所持心態、與最初犯下殺人罪行的始作俑者,在「惡」的本質上、究竟存在多少差異?但不可否認,此種消極/以暴制暴之應對,在太平盛世、有其體制效率上的存在意義。
  但,面對《進巨》所揭櫫的兩千年歷史課題,復仇鎖鏈所席捲的範疇,若用特定觀點切入、早已不符上段「基本安穩社會」的前題假設。當雙方都不願放棄復仇的執念、又陷入無法正視生命價值可貴之瘋狂,若再加上過度追求「殘酷懲罰、以示警惕」的遞增效力,那麼生命逝去的規模,只會愈加膨脹、不見其盡頭。粗俗點講 ─ 當人都被殺光的時候,還復個屁仇?當社會都不復存在,復仇還有啥維繫社會安穩的效用可言?帕島外的艾族種裔方針、或艾連所發動的地鳴,都只是一瞥此等無垠上限、一心追求彰顯復仇效力的思維惡果。要對此等已經失控的循環、踩下可能的剎車,依諫山創老師在《進巨》所隱約揭櫫的意念、和筆者陋聞所及,唯有自己先放下執念、這條吃力不討好的「蠢」路可走。作者藉布勞斯先生之口、緩緩道出的森林隱喻,並不只是為了讓莎夏父親身處道德高位的陳腔濫調 ─ 作為受害者生父,自己先要吞下多少委屈不舍、才能冷靜組織出這麼一套警世箴言?而先前賈碧眼見尼柯洛對法爾可的威脅,毫無思索地出口『別輸給混蛋惡魔!』、所隱約透露賈碧的迷途程度之深,對接下來布勞斯先生終於、下定決心接掌衝突現場,又扮演多少分量?這套context脈絡、與其幕後所必須背負之悲哀沉痛,絕不是用上段、卡亞那套「殺人償命」的,甚至是把自己給暴露在、可能墮落到與殺人兇手同等水平之風險的直觀思維,能夠輕易去理解體會的。
  話雖及此,究竟哪種處理方式更恰當?作者在此支在線,看似、也並沒有確切給出一套萬物皆適用的標準;僅就布勞斯家族VS賈碧的特定context,交代了該事件的始末。漫畫最終回,也沒有刻意去提高/美化布勞斯先生「正論」的意圖:掌控帕島主要輿論聲量的葉卡/激進派、依舊腦熱,而抱持「以德報怨」原則的布勞斯一家、連同曾經為敵的尼柯洛,只有冷眼旁觀帕島局勢、並無展露介入此一瘋狂的任何打算。
  當然,布勞斯先生選擇的處理方式、與其綜觀大局的視點高度,兩者存在不可切割的關係。拿著這麼高的視角,去處理國讎、也許適當;但拿來處理家恨?難免有持牛刀殺雞之嫌。這也是為何在此場景,除了安排布勞斯先生的冷靜理性方,還要同時呈現卡亞&尼柯洛、其感性報仇方的用意所在。即便布勞斯先生在理論上「佔上風」,這不代表 (任何人) 想要替莎夏報仇的情緒、能得到適當的抒發。布勞斯老夫婦兩人、是怎麼處理他們的喪女之痛,吾等無從知曉 (就算有畫出來,也不好說吾輩第三者、就真的能夠心領神會);即便理性理論是「正確」的,也不代表在場所有參與者、都會因此「心服口服」。卡亞被米卡莎攔下的那一補刀,就代表著這種衝動情緒的抒發;而米卡莎之所以在該場景、被安排負責擋下卡亞腦熱之舉,除了米卡莎本人身手矯健的理由之外,若要接敘「艾連VS賈碧」的後續比較、賈碧就不能死在這個現場。
(五) 小結
  簡言之,為了讓賈碧在後續的劇情、產生更強烈的「對照組」效果 ─ 不純然只有與艾連的個人對照;還包含 艾連VS萊納 與 賈碧VS卡亞 的組合對照 ─ 以及為了讓「復仇」此一主題、呈現更完整的全貌,原先可能只是單純為了加深角色複雜度、無意間擁有了一位意外睿智的父親之好吃鬼莎夏,便「理所當然」地做了一回賈碧槍下鬼;而被莎夏意外救下的卡亞、與冷靜理性的布勞斯先生,所一同譜出的「復仇」多樣貌,除了在接受道德宣講之餘、提供了觀眾讀者宣洩情緒的可能依憑管道,也間接呈現無緣於類似遭遇的吾等 (筆者祈冀:希望大家一輩子都不會碰上…)、去審慎思考「復仇」意義的舞台媒介。
  以上,為筆者眼裡,在不額外指稱特定情境範圍條件下,欲評析莎夏之死、所起碼應當涵蓋的context脈絡 (其實,還應當包含尼柯洛VS賈碧的論辯;但因主題放在布勞斯一家,非賈碧身上,故筆者並未納入討論範圍)。對,很長很累很麻煩,筆者對此、瞭然於心 (干,文章俺寫的,你們抱怨啥?XD);但《進巨》在context的用心上,就真的曾經做到這個高度;不去一一梳理其脈絡,某種程度上、跟糟蹋食物沒啥兩樣。
  若不把第二季、莎夏與其父在回憶里的交互給納入考量,布勞斯先生後來在餐廳里的森林隱喻、就會顯得假道而不切實際;若不加上米亞心感遭受背叛、憤然刺向恩人仇敵之舉,莎夏於返鄉時一反常態、在巨人威脅下救出陌生人的可貴,也無法得到彰顯。首尾呼應、相得益彰,是莎夏角色弧、與其衍生支線劇情,在整串《進巨》故事裡的出色發揮;要做到這種程度,對context細節的掌握,創作者不可不精算規劃。此為諫山創老師,就context的境界上、曾經在《進巨》里創下的上限高度之一。
  而莎夏線、終究只是配角支線;真正把講究context鋪陳的絕倫、發揮到極致者,並不是莎夏之死。而是里維兵長在希干希納區的屋頂上、那終極的抉擇一幕。
  (文本過多、系統重載,後文內容、請接續後繼樓層)
本文來自網路,不代表3樓貓立場,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3loumao.org/12885.html?variant=zh-tw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