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競技場終盤分析,如何針對競技場及未來可能的大賽選擇對的終盤技能

先上這周分數和卡池,證明一下不是靠支持堆出來隨便講講
從最下面那排的氣槽開始都是一突,包括小北及奶彎
另外昨天推特有一位月卡檔以不同於一樓要說的另一種特化練法刷上75萬分殺進前百,
他的練法我放在二樓介紹。
NGA那邊很早就有人寫相關的,不過巴哈這邊似乎到金牛杯才開始有人提出這塊,
趁這兩天練到有點懶來完整寫一下。
相比要花錢的支持卡、大量時間及運氣的種馬,
依照賽道選擇適合技能可以說是成本最低的一項,
而且即使沒有相對技能可以選也可以避免浪費PT在高機率因賽道而效益極差的技能。
本文參考數據
終盤技收益:[遊戲攻略]逃亡者真的狗都不點嗎?根據各距離賽道分析的終盤速度技能和加速度技能的具體收益各賽場出現率
各賽場出現率:[遊戲攻略]對jjc競馬場,賽程以及方向的一點個人統計
賽場參考:JRA官網
  • 加速技?速度技?
這部分說真的遊戲寫得很模糊,
最簡單的是寫”速度”的就是純速度技,寫加速力的就是加速度技。
但還有一票是兩個都不寫的,所以建議最快是去烏拉拉大勝利直接查找。
  • 為什麼要知道這些?
第一個最直接的─增加勝率。
剛結束的金牛杯跑車大招的強度有目共睹,雖然最後仍是賽 馬娘,但至少我們該做的要先做好。
該做的都做了卻衰小輸掉可以罵CY,但什麼都沒做跑輸了可怨不得人。
雖然競技場不能像金牛杯那樣特定場地,
不過還是可以找出出現率較高的一邊而朝那邊做特化,
達到在出現該場地時有金牛杯跑車般的效果。
第二是避免浪費pt,
雖然或多或少我們都會學一些刷分大於實用的技能,
但仍然要盡量避免掉純刷分幾乎無實戰意義的廢技,
而除了鋼之意志這種祖傳廢技之外也是有些技能會隨著賽道不同而有所差別。
最後就是勉去不必要的凹金技時間,
比如說美妙姿勢的スピードスター,是否真的有必要每隻先行都凹出來?
  • 非終盤技就真的沒用嗎?
當然不是,設想一下今天兩隻素質一樣的馬,
沒出遲沒被卡,最後衝刺後開的技能時機也都一樣,
那決定勝負的就是進終盤前的位置了,而這位置就是要靠序盤及中盤技去搶。
只是終盤技更加決定性的影響勝負,
甚至終盤在同跑法第一的也有可能因為終盤速度及加速度缺乏而被逆轉。
最後還是要說在前,這些都看完都照著養不代表一定跑的贏,金牛杯翻車例子多的是,
但也別忘了其中有特化A+馬翻掉競技場用S馬的案例,這篇要做的就是儘可能朝這邊發展。
另外不少技能都是便宜但效益較低,
考慮到競技場不論貴賤開一個都是白200金500,
這類技能刷分極優,但對於勝負影響遠沒有依照場地特性的特化技能好。
至於如何在兩者拿捏就是個人功課了。
大賽的部分從金牛杯可以推測應該都是以現實G1為原型去跑,
因此可以一定程度上推測未來可能會有的大賽,以下各距離會取2~3個做簡介,
但說到底一個月也才一個大賽,等不少賽場輪到肯定有這篇沒提到的新技能,
不過即便如此場地形狀仍然不會變,搞懂選技能觀念也可以從到時的新技能中找到實用的。
以下敘述會省略m EX:東京2400=東京場 2400m
短距

新瀉 ─24% 中京─18% 函館─15%
1400 左內
1200 左內
1000 直線
1400 左
1200 左
1200m 右
1000m 右
短距賽場以這三地為主,其中新瀉跟中京加起來42%的賽場全部衝刺距離起點都在直線
(中京1400認真說是有大概50m在最終彎道啦,但真的太少了忽視比較快)
其餘賽道包括函館1000在內最終衝刺起點則為最終彎道末1/3或更少,
函館1200和中山1200等勉強到最終賽道約一半處,整體佔總賽事10%左右而已
這邊優先以”直線加速”類型應付42%的新瀉和中京場以及一票最終彎道僅有末段進入衝刺的賽事
直線加速技能選擇上有
帝皇SSR的一陣の風
爆進SSR的スプリントターボ
神鷹的熱血☆アミーゴ
但比較大問題是前兩者”沒有”終盤限制,會有開歪的問題,不過無解就是了,只能兩招都學下去賭臉
加上短距距離短且人均高力,能否在對的時機開出很大影響勝負
反正短距素質太好達標,猜拳就是了
和上述相反,上次金牛杯王者 aka 勞工楷模,有少量去短距打工的跑車就是反例,
大招被限制在最終彎道,一但骰出最終直線才衝刺的場幾乎等同浪費
速度技能由於最終彎道甚至還未開始加速,所以選擇以最終直線為主。
其中先差馬以小栗帽的勝利の鼓動這種條件容易、效益高、又是最終直線特別適合
逃馬雖然有鈴鹿的先頭の景色は譲らない…!、美浦的G00 1st.F∞
但條件都過於麻煩不是很推薦,可以轉向末腳等普通技能
可能的大賽
  • スプリンターズステークス 中山 1200
和多數短距不同,短途馬錦標加速起點數第四彎道”中段”,
而好巧不巧有兩隻短距就是終彎加速─大樹快車及丸善司機。
短距離金牛杯
  • 高松宮紀念 中京 1200
最常見的短距場,400公尺最終衝刺全為直線,跑車和大樹絕不調
但由於缺乏除了神鷹大招以外限定最終直線的加速技,估計會是スプリントターボ和一陣の風的骰子大賽
英里

中山─18% 京都─14% 阪神─13% 新瀉─13% 東京─11%
1600 右外
1800 右內
1600 右外
1600 右內
1800 右外
1600 右外
1800 右外
1600 左外
1800 左外
1600 左
1800 左
英里賽場分布挺平均的,不過衝刺起點則是彎道居多。
中山、京都、阪神前三高出現率的均為最終彎道完整涵蓋進衝刺距離;
東京場1800約最終彎道1/2,1600約最終彎道2/3處開始;
前五高出場率的場地中新瀉是唯一在直線才開始衝刺的賽場。
這也是為何在飛鷹出場解放泥地跑車後跑車直接攀上英里第一逃馬的原因,
有最少45%的場地可以讓跑車表現出等同金牛杯的強勢。
而彎道加速技能有
黃金船SSR的曲線のソムリエ
鈴鹿SSR的逃亡者
大樹快車的ヴィクトリーショット!
跑車的紅焔ギア/LP1211-M
重炮的勝利のキッス☆
終盤加速有
小栗帽SSR以及伏特加自帶的豪腳
根性勝利獎卷SSR以及阿草自帶的乗り換え上手
黃金船SSR使用機率較低,本身是追馬卡之外英里也最多就放一張奶灣耐卡
(大進開始英追有出現率上升的趨勢,不過仍然偏少,先不管)
逃亡者逃馬限定,雖然難開但在英里真的很強
剩下就是大樹快車和跑車的兩招固有繼承
豪腳以及乗り換え上手這兩個終盤加速條件是名次>50%,
競技場12人觸發條件為6名以後,觸發較為不易 多半是被卡死才會觸發,觸發也沒救
理論上未來英里杯9人場會變極為強勢,但考慮到上次金牛杯最後甚至出現1逃5差3追之類的情況….
乗り換え上手目前除了根性獎卷以及阿草以外沒有其他人有,
應該沒多少人特地帶根性獎卷拿乗り換え上手,所以就只在這裡提一次,
其他距離你真的要帶也可以,反正他條件是終盤,沒限制彎道或直線。
速度技能由於最終彎道長度幾乎等同加速長度,因此選擇仍以最終直線為主。
其中先差馬以小栗帽的勝利の鼓動這種條件容易、效益高、又是最終直線特別適合,
距離稍稍拉長後差馬不再像短距那般弱勢,給他個皇帝的汝、皇帝の神威を見よ也是很好的選擇。
逃馬雖然有鈴鹿的先頭の景色は譲らない…!、美浦的G00 1st.F∞
但條件都過於麻煩不是很推薦,可以轉向末腳等普通技能。
分析後大概就可以看出為何鈴鹿只要開出逃亡者+固有那麼強了,
這組合幾乎就是為英里量身打造的組合
然而這組合太難開,近期慘遭司機值班
可能的大賽
  • 安田紀念 東京1600
考慮到剛比玩中距的金牛杯,不大可能連比兩次中距,
那麼六月份的大賽最有可能就是以安田紀念為原型的東京1600。
這場地又是一個例外,不同多數英里場在終彎加速,
東京場最終直線足足有525.9m,和最終衝刺的533m幾乎相同。
因此近期在芝英里坐穩逃馬一把手,金牛杯mvp種馬的跑車難以發揮,
而另一個英里常客草上飛固有技只有”最終直線”,因此也會有尚未提到滿速就開的問題。
相比下伏特加和小栗帽則靠著200m的條件限制迴避了這問題,
另外長期待在泥地的神鷹雖然沒有距離限制,但本身屬於複合型帶加速的大招,因此也是一個選擇。
而和短距相同,由於現版本缺乏最終直線加速,
只能骰一陣の風在最終直線觸發,要不要帶上去骰也會是一個考量點。
不過同時英里有一個小栗帽SSR的豪腳,
在缺乏最終直線加速的當前版本可說是唯一穩定觸發的終盤加速技。
  • マイルチャンピオンシップ  京都  1600
第四彎道加速,同多屬英里場及本屆金牛杯
中距離

新瀉─20% 京都─17% 中京─15% 阪神─13% 東京─13%
2000 左內
2000 左外
2200 左內
2400 左內
2000 右內
2200 右外
2400 右外
2200 左
2000 左
2000 右內
2200 右內
2400 右外
2000 左
2300 左
2400 左
中距開始沒什麼東西能講了,即使是中距最短的2000m衝刺起始處幾乎都在第三彎道終末段
東京以外的2400甚至是第三彎道入口,前面最終彎道的加速技不再強勢
(東京比較特別,他2000~2400均是最終彎道開始衝刺的,詳情金牛杯)
(新瀉2000是唯一全程直線衝刺的賽場,但就只有他一個,不太建議特化這場地)
雖然2000m衝刺起始處在第三彎道終末,如果能在終彎入口馬上開也許還有些許收益,
但中距離2000m和以上出現率幾乎是1:1,即使遇到2000m還得骰觸發點,
因此不說直線加速,連終彎加速也幾乎可以捨棄。
而如果要在第三彎到觸發加速,我們可以選擇退一步到”終盤”加速
但目前終盤加速僅有乗り換え上手這一選擇….
再退一步,京都和中京這兩場地地形關係,所以這邊多了個比較特別的選擇─直滑降
這兩場地加速起點都是下坡,直滑降又便宜,有遇到可以加減學學。
話雖如此,僅約1/3的場能吃到也是有點微妙的分布就是了
既然終盤加速缺乏,那終盤速度技就要慎選了。
不過由於最終彎道及直線多半已經加到頂速,
所以選擇上幾乎是只要有最終字眼的速度技就可以有效發揮。
包括大多數馬娘的固有,以及美妙姿勢SSR及櫻花千代王SSR的スピードスター。
可能的大賽
  • 皐月賞 中山  2000
第三彎道約1/3處,現版本尚無對應加速。
一眾最終彎道速度技可有效發揮。
  • 日本達比 東京 2400
剛結束的金牛杯,完整的終彎加速,跑車主場
  • 寶冢記念 阪神 2200
第三彎道約1/2處,現版本尚無對應加速。
不過這場地這邊是一個超級大下坡,直滑降會是不錯的選擇。
一眾最終彎道速度技可有效發揮。
  • 天皇賞秋 東京 2200
最終彎道末段開始加速至直線,仍可視為等同金牛杯
長距離

東京─22% 京都─20% 中山─16% 阪神─14% 札幌─8%
2500 左
3400 左
3000 右外
3200 右外
2500 右    
3600 右內
2600 右外
3000 右內
2600 右
長距離和中距離相同,衝刺起點全數在最終彎道之前,
唯一勉強能說是最終彎道的只有東京2500,起點在第三彎道末。
所以直接來看上下坡
中山2500及3600、東京3400、阪神3000衝刺起點均為下坡,
而京都3000及3200和札幌2600則均為上坡,
講簡單一點大約是有1/3的場起點為下坡、1/3的場起點為上坡、1/3的場為平地,
和中距一樣發揮機率有點微妙,加上長距耐力需求高及終速衝刺距離長,
建議優先以耐力達到為目標,其次是儘可能拉高速度,最後點數有多又剛好有再去學學即可。
速度技更簡單了,除了東京2500以外全部賽道在最終彎道已經加速結束,
所有最終彎道及直線的速度技都能有效發揮。
當然還要再次強調,長距最重要還是耐力,耐不足被拉開的距離開幾個速度技都補不上。
可能的大賽
  • 菊花賞 京都 3000
第三彎道起點加速,現版本尚無對應加速
  • 有馬紀念 中山 2500
第三彎道起點加速,現版本尚無對應加速
  • 天皇賞春 京都 3200
第三彎道前的直線,除了一陣の風以外追馬有一招叫直線一気,
觸發條件就是直線衝刺,估計是有這招的追馬主場
不過大概按照現實時間還有將近一年,到時候肯定還有更多技能。
另外起點是一個大上坡。
說真的,比起加速技,你確定你的耐力夠在咒術回戰打完長距離嗎
泥地

東京─15% 福島─13% 札幌─13% 大井─10% 中京─9%
1600 左
1700 右
1700 右
1800 右
1800 左
泥地場蠻特別的,多達11個場地,但每個場地只有一個距離。
另外雖然都是英里,但和芝英里有個微妙差距─
泥英里除了東京1600以外全部都是1700及1800
芝英里以1600為目標拉耐力的要注意一下。
除了距離之外,最終衝刺處也和大多為終彎的芝英里不大相同,
泥英里各種情況都有,東京場是直線衝刺、福島起點為第三彎道中段、
札幌為第三彎道尾段、大井和中京則為最終彎道。
雖然情況五花八門,難以特別針對,
不過因為和中長距相同,目前遊戲欠缺單純條件為終盤的加速技,
所以要選只能退一步以終彎為主。
上下坡的部分,上坡的有東京1600,下坡有中京1800,適用極少。
速度技上除了最終直線以外,
由於有第三彎道開始加速的場以及終彎才加速也可以roll加速後才觸發,
因此終彎速度亦是可以考慮的選擇。
泥地馬太少了,短期應該還不會辦大賽杯,先略過
比起速度技可能要先擔心能不能正常出賽


大概就這樣吧,比預估的還多寫了不少
本來還有些東西想寫 先鴿著
最後放一張可愛的捏洽
pixiv id=90035793
本文來自網路,不代表3樓貓立場,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3loumao.org/12524.html?variant=zh-tw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