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決勝時刻

【心得】AUG為商業史上最成功的無托式突擊步槍:解析AUG與推薦配置

影片和文本無差異,只是供各位有不同的閱讀選擇罷了~但還是建議各位看影片,因為有圖有聲。喜歡的話可以訂閱喔~粉專也有其他遊戲的信息,歡迎逛逛^^


今天要來看的是 AUG~筆者對這把槍有特殊的感情。小學時玩的第一款射擊遊戲為 SF Online,那時什麼都不懂,只懂亂亂買;當時覺得 AUG 的造型挺討喜,於是用力買下去!就這樣,它成為了筆者自玩射擊遊戲以來,第一把入手的槍。

扯遠了,我們趕快進入正題~

由於 AUG 的鐵瞄跟 MP7 一樣難用到爆──當時在解不裝任何配件的塗裝時超想哭──所以自己一定得裝瞄準鏡。AUG 的傷害在所有衝鋒槍里排第二,僅次於在第二季更新的 Striker 45,而且數值跟它算最接近。與同為衝鋒槍類型的其他槍比較,從整體數值來看,AUG 的優秀之處在於射程、準確度。

衝鋒槍顧名思義,就是在近距離的場合下能發揮最大的效用,所以筆者比較替自己那「無論多遠都想射」的毛病擔心,於是在配件的部分著重傷害距離、穩定后座力,將 AUG 改造成突擊步槍~而且就算搖身一變成為了突擊步槍風格,射速跟腰射……等等近距離作戰方面也不用擔心,因為它仍然不減衝鋒槍的本質,可以在近戰距離下不用特地舉槍瞄準以集中子彈。

衝鋒槍普遍的缺點大概就是傷害不算高,所以在玩的時候不能離前線太遠。另外幸好解遠射塗裝的條件比突擊步槍寬鬆,所以玩 AUG 也是挺沖的~在玩這把槍時還有一個小缺點,那就是一個彈匣只有 25 發子彈,所以算是得較頻繁地補子彈。各位可以視自己的情況斟酌要不要裝加長彈匣。

真實世界的發展史

AUG 由座落於奧地利的斯泰爾─曼利夏(Steyr-Mannlicher)公司製作──這間公司為斯泰爾的子公司──於西元 1960 年代後期著手研發,並於 1978 年開始服役至今。AUG 為德文(Armee-Universal-Gewehr)的縮寫,意指「陸軍通用步槍」。

奧地利軍方當時打算替換掉 STG-58,並且提出新槍要有以下要求:射擊精準度不得低於 FAL 步槍、重量不得大於 M16、在惡劣環境下的可靠性不低於蘇聯制的 AK、長度不得超過現代衝鋒槍。測試時,奧地利軍方分別拿 FALCALVZ-58M16A1,與 AUG 進行對比。測試中,AUG 表現出優秀的性能,以及在全自動射擊模式下的可控性。

奧地利於 1977 年正式採用,並依軍用編號改名為 STG-77,隔年開始大量生產;AUG 趁這個機會打響了名聲,許多國家亦在奧地利採用 AUG 為制式武器後也一一納入軍隊中,諸如:澳大利亞、紐西蘭、馬來西亞……等等。另外,很少有無托設計的步槍會被特種部隊與執法部門採用,然 AUG 是個例外,因此這把槍可以說是商業史上最成功的無托結構突擊步槍。

於本作中,AUG 被歸類為衝鋒槍,使用 9 毫米彈。

AUG 採用無托設計、犢牛式、模塊化、塑料槍身,都讓軍隊與民間持槍人士對其讚譽有加。另外根據奧地利軍方的測試,AUG 很堅固,使用壽命也很長,即便擊發超過十萬顆子彈亦能運作。此外,AUG 不用專門工具即可拆解,可以大大減少維護費用,同時讓前線的作戰士兵也方便修補。還有因為無托結構,所以比其他步槍短,方便攜帶,而且注重人體工學,可以單手使用。設計者在當時亦有考慮女性操作的條件,因此女性也能輕鬆駕馭這把槍。彈匣為半透明設計,因此用戶能輕易查看子彈存量。

AUG 的標準瞄準鏡為 1.5 倍,由施華洛世奇公司(Swarovski Optik)製作,可讓射手在射擊時睜開雙眼,以利觀察周圍事物,同時避免隧道視覺(tunnel vision);一個很簡單體驗隧道視覺的方法為搭雲霄飛車,這時你會覺得左右兩旁很模糊,只能看清楚正前方。然後筆者堅決反對透過開快車來體驗,因為很危險,拜託各位千萬別這麼做!

AUG 有個獨特之處,為兩段式板機系統。上一集稍微提過,AUG 扣一半的板機可以使用半自動射擊模式,全扣板機則可以使用全自動射擊模式。不過在訓練時,士兵都能輕鬆在這兩種射擊模式下切換自如,但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有時候會因為緊張的緣故而使出全自動射擊模式,以至於沒有擊中遠距離的目標。

另外 AUG 不利於近戰搏擊,還有用戶在槍身過熱時會容易感覺到燙。再來因為整體設計前小後大的緣故,導致平衡性稍顯不足,不利於快速出槍

那麼以上,就是本集的所有內容~



粉絲專頁:阿Ben
Halo 社區歡迎您的加入:
Halo最後一戰-台灣粉絲團
Halo最後一戰-台灣論壇
本文來自網路,不代表3樓貓立場,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3loumao.org/1216.html?variant=zh-tw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