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給不滅的你»:生命的流浪者之歌~閱後有感(漫畫篇))

https://youtu.be/vLNmewTfyBU
片頭是宇多田主唱,真心來推一個啊!

  最近看了«給不滅的你»動畫第一集,差點沒哭死,這部也太優秀了!簡直是生命教育的哲學番,先來補個心得,也許沒那麼綜觀討論,僅個人觀察也請包涵啰。

最後一個人:關於一場自我的追尋
  <聲之形>的作者真的心思很獨到,個人覺得比較喜歡這部,開頭的極地少年與狼狗,是本作最感傷的一段。

  “喬安”是”不死”最初的名字,少年的追求外地生活,失敗傷重而死,臨死最後一句:不要忘記我。不死得到人身從他開始,也實現少年臨終的遺願,我們要走出去,那裡有著廣闊的未來等著探索。
  之後,不死在漫長的生命中,很多的”自我”形象,始終保持著少年外貌,也是一種追念吧!寫到這,我的淚水又要崩潰了!
  老實說,這幾年我蠻少追動漫番了,看的u也沒幾部。很多作品最近才想到要補,<給不滅的你>這部其實是近神作,可以看出大今良時想要銓釋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的思考,這架構龐大但是有點危險就是,因為人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康德的理性思索批判中,就認為”物自身”思考是不可避免的矛盾,確實能從這部的發展看出這些局限吧。
  動畫目前才三集,漫畫原作也出了些時日,最近追完後,覺得還好沒有一開始就追它,不然我應該會有點嘔血。

第一部:自我與他者
  第一部的設置,我覺得很棒,每段都有不同人物故事與不死有著鏈接,不死則承接著他們的記憶(肉身),每個人物設置都蠻鮮明的,他們對不死的情感,則分別有不同層次的”愛”,家人之愛,同袍之情,摯友之親,都給不死相對的刺激,而讓它成為一個比較完整的”人類”,相對地,不死也因為接近人身思考,而對永恆感到孤獨而痛苦著。
  不過,我認為劇情到中後段,在都城守衛戰防堵”敲門者”之後,劇情敘事上就稍嫌不足,不死並非”不死”,永恆相對是種虛無、破壞,不死也在對抗另種”死亡”(無),當他擁有情感上的五蘊,一旦更加豐富後,他變更加恐懼外在的剝奪(失去),敲門者的意涵也許是這樣的設置。

  卡哈庫為了解脫疲憊的不死,將他破壞掉,歸於最初一顆的圓球(“零”),但是它有了執著(“鏈接”),不是最初的自己了,一旦有他人的記憶鏈接,不死仍會重生,”不要忘記我”如同最初少年所說的,”一個人因他人的思念而存在”。

第二部:社區的孤獨者/現代者的危險心靈
  第二部之後,回到現代篇去講述一個”痴愛”的命題,守護團的背後歷史承載著哈亞瑟的執念,執念與不死有著肉體鏈接,然而不死對男女之愛沒半點興趣,主要在過去很長的時間中,不死仍在摸索自我意識與同伴的關係吧。

  不死還不能明白欲愛是怎回事,不死讓同伴重生回到現世後,除了重新適應生存之道,社會脈絡雖比以往進步簡便,關係卻更加複雜虛無,不死對同伴逐漸產生的歧見,開始思索卻不時感到寂寞。
  現代後的敲門者也進化成與人類共存,討好而空洞的填補那些受傷想以死逃避的肉身空殼,對不死來說是另種挑戰,感覺第二部在談現代關係的情感勒索等心靈問題,背景上就不如第一部宏觀,力道上就有點走弱。
  我覺得這部比較可惜的地方,在於第一部可以有很多發揮的地方,中後期劇情急轉了(不知道是不是連載壓力的問題),作者的編劇思考有些疲軟,但還沒到無力,劇情覺得可以在防衛城戰後,往後衍生新的命題,也是不錯的。
  相較之下,現代篇就顯得突兀無力,沒什麼新創架構,幾個老人物的永恆回歸,目前的主題往哈亞瑟後代與不死的牽扯,是說,不死不如跟痴女共組家庭,如何?感覺不死只缺”血肉關係的家人”~這樣會不會劇情大爆走啊?(笑壞XDD)

小結:
  整體有點可惜,覺得還是第一部結束就好,第二部的命題其實可以換個新連載。不知道是不是大今良時的問題,還是編輯其他人的歪主意,覺得這部只能說,可惜了這個近神作。還是可以期待後面劇情怎麼走就是了。
  輪迴回歸/生命的議題/人活著的意義/牽絆思念/孤獨與共存,大體上是<給不滅的你>想說的。

  這部看完某些時候,總會讓我想到佛教的思想觀,每個人自身有那顆摩尼寶珠。那個零點不是有也不是無,緣起性空,真空妙有。零,不是nothing,而是everything。還有,一些存在主義範疇吧。

………(後續待補)………

本文來自網路,不代表3樓貓立場,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3loumao.org/11716.html?variant=zh-tw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