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阿爾敏和小艾連防雷圖
非漫畫黨請自行按上一頁離開
————正文————
雖然139引起了正反雙方的各種論戰,艾連的滅世行為和動機也被各種噴和吐槽,但仔細想想,地鳴滅世真心是最符合艾連心中的最理想選項的,也很符合他一貫的偏激狂犬人設。
不論他滅世成功還是失敗,對他來說都不算太虧。
所以說他是自由地選擇滅世也可以,說他被逼著選這條路線滅世也可以,他自不自由都已經不是重點了,他「就是想做」而已,這是他自己「無悔的選擇」。
滅世成功=物理和平(島保住了,始祖交出去,踩爆世界的責任不用他擔。)
滅世失敗=讓阿爾敏談談(仇一樣報了,短期也沒人敢打帕島,還能治好米卡莎從小到大的ptsd,小夥伴存活率人數可能最多,自己一條命搭上去都是賺,反正本來就只剩4年。)
既然橫豎都是要死,那不如死前干一波大的。
「要勞資停止滅世no way,我就是要玩真的,要麼直接幹掉我!」
極端偏激仔拿到世界級核武按鈕差不多就是這樣⋯⋯
他還能因為阿爾敏等人追來了就改變想法做人頭給阿爾敏出去當英雄已經很不錯了。雖然我看完整個瑪萊&地鳴篇真心覺得,這句只是艾連在詐騙阿爾敏的說法。
以漫畫描繪的狀況來看:
如果不是沒有時間了,阿爾敏和韓吉又沒有比讓希絲繼承巨人再部分地鳴更好的作法(這直接跟艾連的對同伴護短造成根本上的思想抵觸),島外聯軍又準備聯合包圍杠上帕島了,艾連會不會真心想真的走這個註定好的劇本都是個問號,畢竟他對自己的日常生活還是很有留戀。
但現實因為未來記憶都逐一發生了,所以他也就「被迫」確實想走了。
(創哥設計的這種極限壓力操作就是種赤裸裸的惡意~XD)
瑪萊回憶里也看得出來他對阿爾敏幾年來的優柔寡斷跟消極不作為很有意見,所以我個人傾向麻將桌那裡他膝擊阿爾敏是真帶有那麼一點發泄性的意味在的。
(因此直接不對阿爾敏對膝擊的質問作正面回應,反而轉移焦點。www)
即使是9歲時幹掉兩個大人都可以毫無愧疚感的Natural Born Killers,艾連這個從童年開始就一路被愛餵養長大的怪物也不見得就真的想整個捨棄自己社會化的人格。
(米卡莎跟阿爾敏和104期同伴真的對他的人生起了很大關鍵作用。)
看海前一路的軍旅生涯也在告訴讀者,他是真的有在嘗試當個正常的普通人融入社會,也不想再被旁人當作怪物看。但是三觀一直被撕裂又重建,性格扭曲陰暗超正常,卻也不可否認他護短、正義感和責任感爆棚的這些善良面相也是真實的他的一部分。
開地鳴滅世前雖然一直在糾結掙扎⋯⋯最後一樣是開了,也一邊哭一邊踩下去了,誰叫這個世界就是如此惡意,令人失望呢?
(地鳴開下去直接閉眼逃避現實,但依然要玩真的,就是這麼任性。)
理智上他自己知道這種作法過激,但是照著本能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甚至可能本能上還覺得搞破壞非常爽(大艾連的崩潰哭和小艾連的開心笑臉在地鳴篇都沒在藏地演出來了),否則也不會丟直球給米卡莎來砍自己,然後跟阿爾敏說自己這種人不該活著。
(上述會說艾連是Natural Born Killers的原因,基本是他9歲到當兵時這段性格轉變落差太明顯,在軍隊的時候他內心的os 和他的外在行為也有明顯差異。有興趣深入了解可以自己搜索天生殺人犯的研究。類似的題材可以參考《白晝之雨》。這種設置大概是創哥對情敵的惡意吧,但可能也怕讀者接受不了事實一直沒寫得太明顯。wwww)
從前面的劇情看過來,其實周邊的人都在要求艾連要擔負起使命跟責任,一堆壓力加在他身上也不容他拒絕,他是真的「不自由」,島外的敵意和威脅也讓他「不自由」,這些「不自由」他在看海前一直都有在自行內化和壓抑。但授勛儀式上看過未來劇本後,極限壓縮的各種外在壓力推波助瀾,直接威脅到了他留戀的日常生活及夢想,會厭世想直接踩平一切,個人覺得滿能理解的。
很多人看完漫畫會爭論艾連滅世有多少人無辜並不該死,他的行為多惡質殘忍云云,但其實誰就沒有一兩樣自己重視的東西呢?再溫馴的狗被逼急了一樣會咬人,何況是從小就狂犬病的艾連.葉卡。
犧牲少數人成全多數人其實也是種極端的傲慢和暴力~這樣的傲慢和暴力說一句「符合普世價值」就能夠合理化強迫別人犧牲來維持自己利益的事實嗎?(王政篇、瑪萊篇)
巨人里的瑪萊篇→地鳴篇就是道變相的電車難題,並沒有絕對答案和對錯。
犧牲確實是必須的,但每個人的標準都不一樣。
做出決定而行動的人和不做決定消極放任的人,後者要譴責前者行為過激,我個人認為立場站不住腳。(看地鳴篇前期的韓吉&阿爾敏)
當然,殘殺無辜肯定是不對的,所以艾連知道自己不能活,死亡這個結局他全然地接受;諷刺的是,阿爾敏雖然嘴上一直譴責暴力,但暴力也確實對反制現狀有用,因此瑪萊收容所一戰,阿爾敏才會明明不爽得要死卻還是一臉不情願地按照艾連的安排跑去炸了人家軍港。(自己其實也是暴力的代言人不諷刺?)
阿爾敏在整個瑪萊篇里一直選擇不作為,不願意承擔責任,用將決策權交給旁人的行為來逃避自己的壓力。
他可以消極地接受軍方高層犧牲女王(同伴),因為「沒辦法」啊,這些都是「迫不得已」的,只能不斷「被動」接受。
這是阿爾敏和艾連兩人之所以決裂的分岐點。
雖然劇情里乍看下艾連還是犧牲了女王讓她成為共犯跑去生孩子爭取時間,但130記憶碎片也捏他告訴讀者了,艾連早知道女王會這樣選,要女王逃跑或反抗憲兵雖然一部分是真心話,一部分也是在演。
女王從結局推回來,讓艾連幫忙清掉舊制派掌權不再當傀儡才是她真正的本心,艾連提醒了她,她可以當壞孩子,不必為別人勉強自己當個好孩子去成就他人的利益。
而在艾連的視角里,巨人之力的詛咒解除,女王也就不存在犧牲。
換言之,艾連並沒有對阿爾敏完全說真話。
瑪萊篇的阿爾敏在我的眼中已經有點被社會化到默認少數人為大局犧牲是理所當然或是自我催眠說服自己說這些都是無可奈何,同時也不願意擔負責任和作決定,看著其實讓人有點生氣和焦慮。XD
但其實大部分的人也都跟阿爾敏一樣,希望自己最好能夠不作為就撿現成便宜,然後一切如常地檢討沖在前面的人行為過激⋯⋯嗯,檢討別人確實是最輕鬆的。
一方面大概是很難跟阿爾敏給出自己確切的感受,一方面也是不想跟阿爾敏說太多唄~
他和阿爾敏雖然向來都很親近,但多少還是有點心靈距離的。
艾連的真實想法在138里倒是對「家人」(或者說是另一半的半身)的米卡莎毫無保留誠實地表述過了,儘管沒有說得特別明白,但米卡莎確實都懂,這是他們兩人彼此的默契。
米卡莎理解他的為難掙扎和偏激性格,因此能夠決定下殺手,也不違背她會陪他走到最後的本心。
加在艾連身上的責任跟他自己想達成的目標,即使內心很嘔很崩潰,手段也不是自己或每個人都能接受,但他確實已經把所有該做的事情和能夠做到的事情都盡己所能地做完了,也願意支付其代價,那究竟是為了什麼,對阿爾敏來說其實並不是那麼重要,阿爾敏也很難明白。(艾連視角)
「談談」可以很重要,但其實也根本不重要。
軟硬兼施地強迫阿爾敏當英雄,也是有點逼迫他別再一直逃避現實的意味。
艾連半強硬的話里一直在提醒阿爾敏,如果他一直不作選擇,那麼就只能被動接受並承擔自己不認同的結果。
阿爾敏只有作出不讓自己後悔的選擇後才有資格譴責或批評他。
不作選擇就不能對不滿的現狀做出改變,想改變那就戰鬥!
A臉:「你不來我就踩100%,你來我就踩80%,反正我都不虧。」
阿嚕咪:「謝謝你當壞人,A臉,我決定好要砍爆你了。」
地鳴會踩掉世界80%是不是艾連的真心話,這個其實不重要。(但想踩100%確實是真心的,也沒在跟你放水。)
艾連是真的很愛阿爾敏,這是我的個人感想。
「無悔的選擇」其實才是整部進巨的核心。
至於這部是神作還是爛尾糞作,每個人心中的感謝也不一樣,所以其實也不重要。